分享

中医内科学

 赵东华 2021-11-26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内科学》 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为1964年中医学院二版教材之一,系以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内容全成、系统。书中总论部分,论述了病机、病症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各论部分分述感冒、咳嗽、喘证等45种内科杂病。论述条理清楚,选方切于实用。并附前人医案作为临床参考,末列附方索引。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折叠编辑本段定义和性质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

性质:中医/临床专业课/主干课程。

折叠编辑本段理论发展史

1.萌芽阶段-殷商时期"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2.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巨著,记载了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病证、诊断和治疗原则,体现了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创立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3.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得到充实和发展,如《肘后方》、《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学术理论的创新,如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李东垣首创脾胃内伤学说;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至此中医内科学体系初步形成。

4.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内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著作。叶天士吴鞠通分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充实了内科热病体系。

5.中医内科学发展的崭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中医理论的整理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出版发行了一大批医学专著,中医内科学教材也不断的更新,到目前为止进一步已经发行到七版规划教材。整个学科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

⒍自远古至五四运动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实践、探索,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不断发展提高,创建了灿烂的祖国医学,同时也创建和发展了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史,大体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和成形阶段

折叠编辑本段疾病分类命名

(一)分类

主要以病因为依据,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

1.外感疾病:伤寒六经病证,瘟病卫气营血病证、三焦病证。

2.内伤杂病: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

此外还有病机分类、脏腑分类。本书是在病因分类的基础上,力足脏腑分类,把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分为七大类: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

(二)命名

主要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特征为依据,但大部分是以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命名。

本书在病因分类的基础上立足脏腑分类归为七大类:

折叠编辑本段辨证论治纲要

治疗学是研究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手段的-门实用学科。治疗原则是在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疾病的治疗立法、处方用药有指导意义。治疗方法则从属于治疗原则,是在其指导下制定的对某一疾病的治疗大法和对某一证候的具体治法。

(一)辨证原则

1.全面分析病情:确保辨证准确

2.掌握病机特点:有利各种不同病证的鉴别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二)治疗原则

1.调节整体平衡:去其有余,补其不足

2.审证求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3.明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4.把握动态变化:分阶段治疗

5.异法方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6.据证因势利导:顺其病势,就近去邪

7.先期治疗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8.重视调摄护理:饮食、生活、精神、服药

(三)常用治法

解表法、清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消导法、理气法、理血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法。

内科的常用治法,有时可单独运用,有时互相配合运用。单独运用某一治法,多是针对病情发展的某一阶段或某些突出证候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很难适应病情的错综复杂,所以通常是数法配合使用,如汗下并用、温清并用、攻补并用、消补并用、清热开窍并用、开窍镇痉并用、温里固涩并用等。

折叠编辑本段课程学习

(一)学习目的:通过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中医内科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要求:1.识记:⑴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

⑵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⑶各系统(章)病证的范围、病因病机规律及所属病证的定义。

2.领会:⑴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⑵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

⑶各系统(章)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

3.应用:⑴中医内科治疗学要点

⑵中医内科学学习方法

⑶各系统(章)病证的治疗要点及所属病证的辨证论治

折叠编辑本段学习方法

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前期基础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理解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各论学习,各系统(章)的概述,概括了该系统相关病证的主要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对整个系统病证的把握具有指导性。

病证的学习,应以各病证的定义为纲进行学习。每一病证的定义概括了该病证特有的、区别于其它病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征,把握病证定义对学习该病证具有指南作用和提纲絜领作用。病因病机学习,应明确病因、病位、病性和基本病机的逻辑关系,便于理解记忆,尤其要抓住基本病机,这样可以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病因、病位的病证从本质上加以区别。学习临床表现,应把握该病证有哪些基本症状,各基本症状有些什么不同表现,以及不同病程经过的临床特点等,如肺痨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为主要症状,又以其中的咳嗽为例,肺痨咳嗽主要为干咳,少痰,也可以出现咳嗽痰多,痰呈泡沫状,更有少数表

现为痰热咳嗽,症见痰黄且稠,或痰中带血。咯血,肺痨不同病程阶段可以表现为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临床表现。学习诊断与鉴别诊断,仍应抓住基本症状特征,以及发病方式、发病季节、伴发症状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重点。辨证的目的,无非是耍弄清病证的寒热、虚实、阴阳、脏腑等性质,故成为辨证的要点。治疗原则是由基本病机所确定,又是具体治法、方药的依据。分证论治的学习虽然重要,但内容较多不易掌握,只要抓住证候名称,根据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方剂学、中药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该病证的证候特征、病机要点等去推导,就可以简化繁重的学习内容。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只要结合病因病机去理解,不难掌握。每一病证的结语,是该病证有关病因病机、临床特征、辨证论治等有关内容的结。对学习该病证具有提要作用,应用心领会掌握。

善于应用比较归纳学习法。对于同一病证中不同证型间的异同,如感冒中的风寒感冒证与风热感冒证病因、临床表现的异同要进行比较。对于相似病证如中风、痫病、厥证间的异同,吐血与咳血的异同;对相关病证如心悸与胸痹心痛的异同,眩晕与中风病的异同等要进行比较。比较病证间的异同,界限宜清,但理解其间的关系宜活。界限不清,则概念模糊,区别太死,则脱离实际。通过比较学习,弄清病证间的区别与联系,疑似问题自然豁然开朗。每学完一个病证后,要自觉地进行归纳总结,并与结语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这样不仅能即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能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如能持之以恒,还能提高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学习《中医内科学》教材的同时,如有精力和时间,应带着问题去阅读一些中医内科学的古今文献,无疑对解惑释疑,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定有帮助。

临床学习: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一般通过观看、动手协助、老师指导下独立操作等步骤完成临床学习任务。

见诊:是观看老师接诊病人,了解诊治疾病的过程和方法。

侍诊:是在老师接诊的过程中,由老师口述,记录病案及处方等。

助诊:是协助老师接诊病人及书写病案等。

试诊,是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接诊病人及书写病案等。

上述过程应重点学习如何收集临床资料,对资料的分析判断,从而确立诊断,据证立法、处方、用药的思维过程和动手能力。

实践学习时要自觉运用所学的中医内科学理论为指导,去分析、判断、解决每一个疾病实际问题,同时要对所学的理论进行检验。

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学习和临床学习的循环往复,从而不断充实和提高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水平和处理中医内科疾病的实际工作能力。

感冒

[概 述]

一、定义:感冒,俗称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邪犯卫表,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的一种外感病。

本病四季可发,尤以春冬为多。轻者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二、病机概要:卫表不合,肺失宣肃而为病。

三、历史源流:《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但类似感冒症状的论述在《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骨空论》篇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这些描述符合感冒的特点。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辫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详细论述了太阳病由于腠理不固、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致营卫失于调和,出现太阳表证,而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并制定桂枝场、麻黄汤等著名方剂,对后世治疗感冒具有指导意义。《诸病源候论》提出"时行感冒"。

四、范围:包括普通感冒、时行感冒,及西医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病因病机]

一、 病因:⑴风邪-六淫之首,每与当令之气相合伤人;以风寒、风热为多见;

⑵时邪病毒-有传染性的时行疫毒之邪,非时之感,反常之气。

二、病机:外邪侵袭人体致病,往往与正气强弱、感邪之轻重有关。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懈,外邪乘袭卫表,卫表失和,肺失宣肃即可致病。病机:肺卫失和。一方面为外界环境突变,冷热失常,六淫猖獗,卫外之气失于调节应变;另一方面为体虚,卫外不固,腠理疏松而感邪。外邪侵犯途径有二: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外邪乘袭,以皮毛口鼻为途径,皮毛者,肺之合也,风邪侵入皮毛,必然影响肺;鼻也为肺窍,喉为肺系,下连气道而通于肺,风邪从口鼻而入,也可影响肺,感邪后即出现卫表不和和肺失宣肃两组症状,即肺卫失和。卫表不和--头痛,恶寒,发热,重则高热,全身不适等。肺失宣肃--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胸痛。

三、病位:肺卫。

四、病理性质:实证居多,也可有虚实夹杂

五、病理因素:风寒、风热、暑湿

六、病理演变:由于感邪不同及体质的强弱差异,临床表现有风寒、风热、暑湿三证:风寒――皮毛郁闭,肺气失宣;风热暑燥――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感受时行病毒则病情多重,易生变证。病程中可见寒与热的转化。

中国医学教学视频光盘

医学教学课件高校视频光盘中国医科大学货到付款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神经病学中医学皮肤学护理学

解剖学影像学药剂学药理学生理学五官护理学生殖泌尿呼吸消化系统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⒈ 临床表现:初起多见鼻道和卫表症状,如鼻咽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恶寒或有发热等,鼻涕开始为清水样,2~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肢节酸痛等。由于夹邪的不同如夹暑、夹湿、夹燥,还可见相关症状;

⒉ 时行感冒呈流行性,有同时同症的特点,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较重。

⒊ 发病特点:四时皆有,但以冬、春季多见。病程较短,3~7日即可痊愈。普通感冒多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里。

二、相关检查:

血常规:WBC ↑; N ↑; L↑;

X胸部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

三、病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

病因 主症 传变情况 发病季节 病程

感冒 风邪为主 发热不高或不发热 多不传变 四时皆可 较短,易于治愈

风温早期 温邪为主 高热,甚则神昏惊厥 有传变,由卫而气,入营入血 有明显季节性 长短不一,重者难于治愈

2、感冒与时行感冒

病因 发病季节 流行情况 症状 传变情况

普通感冒 风邪为主 冬春季为主 常呈散发性 发热不高或不发热,全身症状轻浅 多不传变

时行感冒 时行病毒 不限季节 广泛传染流行 高热,全身症状较重 传变化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⒈分清表寒、表热、暑湿兼夹症:

风寒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者:恶寒轻,发热重,有汗,流浊涕,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暑湿者:身热不扬,汗少,头重如裹,口粘泛恶,胸闷脘痞,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2.分清体虚感冒的特殊性: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复感外邪,邪不易解。症见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

阴虚感冒:阴虚津亏,感受外邪,津液不能作汗达邪,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基本治则:解表达邪:风热者辛凉解表;风寒者辛温解表;挟暑、挟湿之感冒应加祛湿清暑解表之法;体虚感冒,发汗时需注重固表实里,补益气血。

三、证治分类:

1、风寒束表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清涕,恶寒,咽痒,咳嗽,痰白质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荆防达表汤:荆芥、防风、苏叶、白芷、生姜、葱头辛温解表,橘红、杏仁化痰降气,赤苓,建曲健脾除湿。用于风寒感冒轻症。

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辛温解表,前胡、柴胡、桔梗、枳壳宣肺通气,羌活、独活、茯苓祛风除湿,人参防止发散太过。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加减:①风寒重,恶寒甚者加麻黄,桂枝;

②表湿较重,肢体酸痛,头痛头胀,身热不扬者,加羌活、独活或羌活胜湿汤加减、;

③湿邪蕴中,脘痞食少,或有便溏,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半夏化湿和中;

④头痛甚,配白芷、川芎散寒止痛;

⑤身热较重者,加柴胡、薄荷疏表解肌;

⑥风寒兼气滞者用香苏散;

⑦风寒兼咳嗽者用杏苏散。

2、风热犯表证

症状:恶寒轻,发热重,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咽痛,咳嗽痰稠,鼻塞喷嚏,流稠涕,口干欲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常用药:银翘散: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竹叶、牛蒡子清热解表疏风,荆芥穗疏风解表,芦根清热生津。用于风热重症。

葱豉桔梗汤:葱白、豆豉、薄荷、连翘、竹叶、辛凉宣肺解表,栀子清热解毒,桔梗利咽化痰,甘草调和诸药。用于风热袭表,肺气不宣者。

加减:①发热甚者,加黄芩,石膏,大青叶;

②头痛重者,加蔓荆子,菊花,桑叶;

③咽痛者,加板蓝根,马勃,玄参、土牛膝;

④咳嗽痰多者,加杏仁,浙贝,前胡;痰黄者加黄芩、知母、瓜娄皮;

⑤挟湿热者,加藿香,佩兰;

⑥身热口渴,尿黄,加石膏、鸭跖草;

⑦热为寒遏,烦热恶寒,少汗,咳嗽气急,痰稠,声哑,苔黄白相兼,加石膏、麻黄;

⑧风热化燥伤津,或感燥邪,呛咳少痰,口鼻咽唇干燥,苔薄,舌红少津,配南沙参、天花粉、梨皮。

3、暑湿伤表证

症状:身热,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塞流浊涕,心烦口渴,口粘泛恶,胸闷脘痞,腹胀,大便溏,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证机概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常用药:香薷发汗解表,鲜扁豆花、厚朴化湿和中,银花、连翘清热解表,加鲜荷叶、鲜芦根清暑解热;

加减:①暑热偏胜,加黄连,黄芩、青蒿;

②湿困卫表,加藿香,佩兰、豆卷;

③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

4、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是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体弱,气虚阴亏,卫外不固,感受外邪,以致反复不已。阳虚者感邪多从寒化,易感受风寒之邪;阴血虚者感邪多从热化、燥化,易感受燥热之邪。临床上表现肺卫不和及正虚症状并见。

1)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较重,发热,无汗,头痛,肢体倦怠乏力,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证机概要:表虚卫弱,风寒承袭,气虚无力达邪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常用药:党参、甘草、茯苓补气扶正以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陈皮、枳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加减:①表虚自汗,易伤风邪,可常服玉屏风散;

②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淡胖,脉沉无力,再造散加减。

2)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

常用药:玉竹滋阴,甘草、大枣甘润和中,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疏表散邪,白薇清热和阴。

[其它疗法]

一、注射剂

清开灵注射液:由牛胆酸、猪胆酸、水牛角、珍珠母、黄芩素、金银花提取物、桅子、板蓝根组成。功能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温热病引起的发热、神志不安及小儿惊风。每次20-40毫升加入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点,每日1-2次。

柴胡注射液:疏肝解郁,解热镇痛。用于流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每次2-4毫升,每日1-2次肌注。

鱼腥草注射液:消炎、解热。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每次100毫升,静脉点滴,日l-2次。

二、针灸疗法

针刺以泻法为主,对风寒感冒,取穴列缺、风门、风池、合谷;风热感冒者,取穴大椎、曲池、合谷、鱼际 外关。

三、时行感冒,临床以高热为主,且全身症状较重者,治宜用清热解毒之法,用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黄芩等。

四、治感冒的中成药,如通宣理肺丸;风热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暑湿证或感冒而兼见中焦诸症者用藿香正气水等,时行感冒用板蓝根冲剂等。

[转归预后]

预后多良好,病程较短而易愈;

老年、婴幼儿、体弱者、时行感冒重症--防止发生传变,或夹杂其他疾病

[预防调护]:

1、居室应适当地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注意患者保暖,切忌汗出当风,以防重感。

2、适当注意休息,多饮开水。重症或发热甚者应卧床休息。时行感冒(流感)患者,禁止外出活动。生活用具定期蒸煮,衣被定期曝晒,以防相互染疫。

3、宜食清淡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软食,忌会辛辣油腻之品。

4、注意观察其发热、呼吸、神志、眼脸、巩膜、咽喉、皮肤、关节、大小便等全身或 局部病情变化。尤其发热疾病病程超过一周以上者,应注意与其它全身性疾病相鉴别,争取尽早作出正确诊断。

5、中药煎服法:解表药物多属气轻昧薄之品,应轻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影响药效)风寒感冒者,服药后应再让患者进一些热饮料,并稍加衣被,以达微微出汗之目的。

6、患者出汗后不宜沈洗浴、擦澡、吹风。

7、平时应适当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预防感冒。

[结语]

感冒四时皆有,病位在肺卫,临床表现多样,主症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辨证时,有风寒,风热,暑湿之区别;有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之不同。治则是解表发汗,疏风宣肺,时行感冒则偏重于清热解毒,体虚感冒则应在疏散达邪的基础上,注意扶正。一般来说,感冒预后良好,病程短,不传变。感冒预防也很重要,应早治疗,时行感冒流行时应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研究进展]

1.经验介绍

姜春华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了治疗温病的截断扭转理论。其截断理论的核心是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方药,直捣病巢,祛除病邪,快速控制病情,截断疾病的发展蔓延,缩短病程;倡导治疗急性热病一要早用清热解毒,可在卫分阶段即加入清热解毒之品;二要重用清热解毒,剂量要大,甚至可日夜连服2-3剂;三要注意通腑攻下,认为温病下不嫌早,把用大黄,称"得大黄促之而下,实为开门祛贼之法";四主张早用凉血化瘀,认为病邪初入营,除仍重用清热解毒外,应及时采用凉血化瘀,不必坐等入血分后再"凉血散血"。朱良春先生亦提倡治疗温热病早用通利,认为温热病应用下法,主要目的是逐邪热及存阴保律,下燥屎、除积滞是其次,无论邪之在气、在营,或表里之间,只要体气壮实而无脾虚塘泻之象均可通下逐秽,泻热解毒,选择承气、升降散之类以迅速排泄毒素,促使机体早日康复。

2.单味药的研究

流感实验研究多采用鸡胚培养、组织培养和动物试验几种方法,并且根据用药与病毒攻击前后不同而有体外直接作用、模拟预防和模拟治疗等不同形式。不少学者使用鸡胚培养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筛选出的有效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大体有如下数十种:大青叶、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败酱草、紫草、鱼腥草、大黄、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虎杖、贯众、蚤休、知母、瓜萎皮、百部、枇杷叶、香薷、佩兰、紫荆皮、西河柳、防风、常山、槟榔、丹皮、赤芍、胖大海、茵陈、石苇、五味子、石榴皮、五倍子、地骨皮、海金沙、鹅不食草、艾叶、七叶一枝花、肿节风、六月雪、蔓荆子、满山香、南蛇藤、地锦草、山腊梅、甘草、厚朴花、白芷、野菊花、金樱子根、苦谏子、麻黄、桂枝、生侧柏叶、罗布麻等。先后有不少学者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大蒜、柴胡、佩兰、鹅不食草、鱼腥草、贯众、槟榔、黄芪等单味药对流感的作用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如黄芪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而且增强作用与抗病毒作用的高峰期一致。

3.复方研究

祖国医学防治感冒多用复方,这些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剂,目前仍被广泛采用,许多已得到现代药理学和临床方面的验证。陈汝兴等报道,以黄芩、柴胡、羌话各20克,板蓝根、蒲公英各50克,生甘草10克,制成"风热合刘"200毫升1瓶,每日50毫升,分3-4次口服。共治疗证属风热型的单纯性感冒患者100例,总有效率为88%,其中32例白细胞数增高者,20例治疗后复查18例于48小时内下降至正常范围.仅2例未恢复。另有报道用达原饮治疗湿热郁遏型病毒感染性发热16例,药用槟榔、白芍各20克,知母、黄芩各15克、厚朴10克、草果9克、甘草3克,根据邪传部位再加引经药,少阳加柴胡,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若邪人里加大黄。每日2剂,每剂煎300毫升,每6小时服150毫升,多数服药4-6剂后热退,2例6天热退,脾脏、肝脏随体温下降回缩至正常。

折叠编辑本段前言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内脏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

本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疾病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常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以及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证的治疗法则。

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介绍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生五气(风、寒、湿、燥、火)、脏腑、气血津液等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总论教学时数为6学时。各论介绍51个常见病证及其所属附篇,各论教学时数为174学时。随堂见习60学时。教学时数共计240学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采用课外辅导、集中答疑、电化教学、课间见习等多种方法。此外,亦可根据各个病证的需要适当利用图表示意、补充讲义、病历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折叠编辑本段目的要求内容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导言

【目的要求】

⒈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

⒉ 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发病学特点。

⒊ 了解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内容】

1.讲解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中医内科学的性质、任务和地位。

2.讲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及其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3.讲解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及命名特点。

4.强调说明中医内科疾病的发病学特点。

【教学方法】

以自习与课堂讲授为主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第一节 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

【目的要求】

1.了解疾病的辨证原则。

2.掌握标本缓急治则。

3.掌握审证求机施治原则。

4.掌握顺应异法方宜治则的具体应用。

5.熟悉据证因势利导、先期治未病的治则。

【教学内容】

1.讲解内科疾病主要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病机进行辨证。讲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与要点。

2.讲解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3.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治则的具体应用。

4.强调甚者独行、间者并行的含义。

5.讲解内伤病证初、中、末三期不同的治疗原则。

6.强调顺应异法方宜治疗原则,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因人制宜三方面。

7.讲解因势利导治则,要求顺其病势,就近祛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8.讲解先期治未病概念。先期治未病包括"早期诊治"、"既病防变"两大方面,介绍"既病防变"的具体内容。

9.讲解重视调摄护理的意义,风寒表证及里实热证护理上的不同要求。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或自习为主。

第二节 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

【目的要求】

1.熟悉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分清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五种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

2.了解六淫致病的季节性,但亦有不限于季节者,六淫既可各自单独为患,亦常常夹杂致病。

3.熟悉六淫的致病特点及其所致各证的临床表现,并掌握其治法方药。

【教学内容】

1.讲解"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气"是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若为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则可以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统称"六淫"。

2.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五种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后者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其临床表现虽与外感六淫有相类之处,但不属外感致病范围。

3.讲解外感六淫致病的四个特点:①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主风,夏主暑,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等。②有阴阳不同的属性。如风、暑、燥、火属阳,湿与寒属阴。③"风为百病之长",故有风寒、风热、风燥、风湿等。"风为百病之始",许多外感时病,在起病时常有头痛、恶寒、发热等风邪伤卫的症状。④火为温病、暑病、热病等进一步转化而来,而且寒、暑、燥、湿、风等证候,郁久不散,皆可转化为火证。

4.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入侵为病,各有其不同的发病特点。如风性善动,上先受病,善行速变;寒性收引;暑热发泄;湿性濡滞趋下,重浊腻滞;燥胜则干;火性炎上等。

5.强调六淫各种证型的治法和选方。

风:①风寒,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方用荆防达表汤加减。②风热,治以疏散风热、解表宣肺,方用桑菊饮加减。③风入经络,治以祛风通络,方用防风汤、牵正散、玉真散加减。

寒:①寒邪袭表,治以辛温发汗,散寒解表,方用麻黄汤加减。②中寒,治以助阳破阴,温里祛寒,方用四逆汤加减。

暑:①中暑,治以清暑生津,方用人参白虎汤加减。②暑热,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③暑湿,治以解暑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①湿困卫表,治以芳香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②湿滞经络,治以祛湿通络,方用薏苡仁汤加减。③湿毒浸淫,治以化湿解毒,方用二妙丸加味。

燥:①温燥,治以辛凉清润,方用桑杏汤加减。②凉燥,治以宣肺达表、化痰润燥,方用杏苏散加减。

火:治以泻火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6.提示常见六淫病邪的兼夹和转化规律。

7.提示六淫证治,应与各论互参。

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

【目的要求】

1.了解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外感六淫的异同点。

2.熟悉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发病机理,掌握其临床特征和相互关系。

3.掌握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治法、方药。

【教学内容】

1.讲解内生五气的概念,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等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2.讲解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气与外感六淫的异同点。认识到两者临床表现虽多相似之处,却有本质差异。

3.强调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临床特征。内风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肢麻,四肢抽搐或震颤,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内寒表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泛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懈怠倦卧,局部冷痛,舌苔白滑,脉沉细等;内湿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呆,胸闷,或见腹胀,肠鸣,泄泻,舌苔浊腻,面色垢秽等;内燥的临床表现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症状为主;内火的临床表现,属实者为头痛目赤,心烦易怒,口干且苦,口舌糜烂,咽喉干痛,齿龈肿痛等;属虚者为五心烦热,低热盗汗,颧红,咽干目涩,头晕耳鸣等。

4.强调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各证型的治法和选方。

内风:①肝阳化风,治以平肝潜阳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加减。②热极生风,治以清热凉肝熄风,方用羚角钩藤汤加减。③阴虚风动,治以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方用大定风珠、补肝汤加减。

内寒:①阴寒内盛,治以温中祛寒回阳,方用四逆汤加减。②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内湿:①寒湿困脾,治以温中化湿利水,方用实脾饮、胃苓汤加减。②湿热蕴中,治以清热化湿,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③脾虚湿困,治以健脾化湿,方用香砂六君汤加减。

内燥:①肺胃津伤,治以滋养肺胃、生津润燥,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②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内火:①实火,治以清热泻火,方用泻心汤、龙胆泻肝汤加减。②虚火,治以滋阴降火,方用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汤加减。

⒌ 提示内生五气的兼夹和相互关系。

⒍ 提示内生五气证治,应与各论互参

折叠编辑本段现代中医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起),古典中医基础理论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一系列全方位的,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中医概念的革命和突破。如气概念混合统一的气集合,分形经络,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中医哲学观的新创造,藏象分形五系统的开创等。

现代化中医又指较不发达社会或学科通过社会改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

现代化中医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思想的、理论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和传递。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中医与西医的距离拉近,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

中医现代化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倾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中医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技术上的科学化等。

中医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在中医界的社会、科技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科学、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中医现代化的核心是中医"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或西医。

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亚过程:

技术的发展。理论的革新、思想的变革,学科的进步

然而,战后年代很快表明,就连"西方化"这个扩大了涵义的字眼也无法充分表达战后世界的交流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实际情况的需要,"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概况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概况

气概念的革命

气="信息,能量,物质"流

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1996年)

是"信息,能量,物质"混合流统一体.

经络观念的革命:1996年

分形经络解剖结构,粗糙,非管,不平滑,细胞充填的"自身调节-体液-神经调节"的"细胞群(细胞社会学)"经络.

分形细胞群-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经络细胞社会学经络。

阴阳概念的现代化 1998年

阴阳的现代定义;阴阳分形集,阴阳分形维数,阴阳五行分形集

五行概念现代化科学化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数维数

藏象分形五系统

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折叠编辑本段新发现

第三中医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观)".

(第二中医哲学观--辩证观

第一哲学观---整体观)

折叠编辑本段中医分形

阴阳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经络分形维数

折叠编辑本段现代经络史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1992-96年)"和"九五(1997-98年)"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1996年"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 "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大统一的分形经络

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 (出错)

1995

·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1995年?

·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孟竞璧(同位素示踪)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

1984年,谢浩然,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

折叠编辑本段改革开放前

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导点","良导络"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折叠编辑本段现代气概念

现代气概念的原始创新英雄榜

1996年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既是"'物质-能量-信息'混合体"统一物。"'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物质、能量、信息'混合统一体"中医气的本质。

李德新:气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说

1962年,危北海:,'气的两义说'。

罗石标:在六十年代初期'气的功能说'(1962年)。

秦伯未:五十年代末期'气的物质说'1959年?。

气是统一场说

黄坤仪等:人体气场说

李梢等:气与熵流说

吴邦惠:气的序参量说

折叠编辑本段阴阳现代史

阴阳的揭秘,历史悠久,偏重现象罗列,重视表面叙述,是古典阴阳的特点。而现代探索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革命性的进展、新意颇多。数学物理化,即"数理阴阳"成为现代阴阳的标志。将阴阳用世界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测度,用数学模型表述是现代化、科学化阴阳的特点。

1995年,李荣兴,阴阳定义析疑,辽宁中医药杂志,1995,6期。阴阳定义偏向中医临证。

1997年,赵喜新,中医阴阳学的数学模型,河南中医,1997,5期。

1998年,阴阳的科学本质及数理化建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2:59-61.数理阴阳,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期。

1999年,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v12,3期.创建"阴阳分形集"等概念。阴阳的分形维数=1.

2003年,林剑鸣,中医现代化与数学,数理医药学杂志,2003,期。

2004年,齐凤军,论阴阳的数理权衡,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7期。

2005年,赵致镛,赵威,中医阴阳理论的数学模型之建立及其微积分定量的研究,四川中医,2005,11期。

2007年,孟凯韬,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6期。

1998年,阴阳的哲学和逻辑学现代定义

定义1:阴阳就是在同一个属概念"对立统一"下的两个种概念"阴和阳"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 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对立统一整体)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阴与阳外延的和或并.

阴阳的定量测量:用"状态函数u"指标来描述,该性态或状态可用'物质-能量-信息'整体描述,

u=EP。

E是运动学或动力学指标能量;P是系统混乱度(有序度)指标,与熵密切相关。

折叠编辑本段藏象近代史

(引子:1980年,雷顺群, 系统论与藏象学说(一), - 辽宁中医杂志,1980。1983年,续系统论与藏象学说(二) - 辽宁中医杂志,1983)

序幕

1994年,肖烈钢.试论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特性[J].陕西中医,1994,15⑸:211-213。侧重、强调藏象学说中五'脏'系统(器官的)有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自主性作了较为系统地阐述,说明了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思想,其本质与现代系统论是一致的,然又有其特点。

革命

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分形藏象五系统。

1999年, 藏象分形五系统的新英译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09期分形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藏象五系统,超脱出心肝脾肺肾五脏腑,五器官的传统局限性认识。

1999年,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

拓展

2002年,《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广州中医药大学,邓中炎主编,邓铁涛主审。藏象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脑系统等。

2005年,赵喜,心主神明论《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6月2卷3期。心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