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人养猴”到“猴养人”

 jxyslza 2021-11-26

巴腊猴山距广西凤山县城20多公里,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水、电、路都没有通达,农作物主要靠种玉米,是个贫瘠的村屯,再加上村民常年开荒毁林,土地流失严重,原先在山上安家的猕猴消失了。

说起巴腊猴山不得不提到罗起跃,1997年,罗起跃从该县电业公司内退回到老家巴腊,开始着手改变巴腊屯的生态环境。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村民对已开垦的坡地进行退耕还林,封死了所有进山伐木的道路,还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保护区。经过多年呵护,巴腊屯20多个山头5000多亩山地重新披上了绿装,植被恢复了生机,干涸多年的山泉又涓涓流淌,一度销声匿迹的猕猴也回来了。

生态环境恢复了,猴子回来了。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成群的猴子经常下山偷吃地里的玉米,破坏农作物。为解决这个问题,村民们想到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人养猴”,大家拿出一些猴子喜欢吃的东西,定期放在猴子上下山的路上。猴子有了这些东西吃,就不会再下山吃田地里的庄稼。但是,随着猴子数量的增多,如果光靠人来养猴,村民们很有可能被猴子吃穷。于是,大家又想到利用猴子发展旅游,通过收取门票积攒猴子的“粮票”。猴山开放后,随着交通便利和游客的增多,如今600多只猴子除了实现“猴养猴”的目标外,还给巴腊屯村民带来了收入,12名村民在景区当饲养员,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到屯里,开农家乐或做些小生意,仅今年春节期间,一位卖烧烤的村民就挣了一万多元,“猴养人”正在巴腊屯逐步实现。

多年来,凤山县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发展,先后在巴腊猴山投入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观赏廊道、登山步道、2A厕所、儿童游乐场等一批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了景区游客承载力,丰富了巴腊猴山景区旅游业态。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巴腊猴山接待游客6.1万多人次,旅游收入150多万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