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

 道德经学用 2021-11-26

7月1日上海出台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虽然市政府早在半年前就发布了消息,但当垃圾分类真正来临时,还是打了许多市民和单位一个措手不及。于是乎有调侃的也有吐槽的,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甚至有人把它编成段子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一时间垃圾分类不但成了上海街头巷尾热门话题,也成了上海市民每天必须要认真面对的一件大事。

说起垃圾分类,其实上海人并不陌生,早在三、四十年前,上海废品收购站遍布全市,市民们隔三差五就会把家中可回收的废品分类后卖给收购站,一则支援国家建设,二则保持家庭清洁卫生,三则卖废品收入可贴补家用,因此广大市民都十分自觉踊跃。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经济建设突飞猛进,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展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过去那种废品收购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于是政府采取了焚烧、填埋等方法来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出路,由于焚烧垃圾需要分类,集中分类是根本不可能的,结果只有少部分焚烧,大部分都被填埋,虽然这种方式省事省力见效快,但弊端也十分明显,一是造成可回收利用资源浪费,二是占用大量土地,三是严重污染环境,其结果不但危害了广大市民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严重制约了上海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据媒体报道上海是全国生产垃圾最多的城市,据有关部门统计2016年上海年生产垃圾879.9万吨,排名全国第一,每16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能堆成一座金茂大厦!在土地资源这么昂贵的上海竟然需要两个老闸北那么多的土地面积来填埋垃圾。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这种“围城”现象也在全国其它一、二线城市疯狂上演,据统计现在杭州每天产生的垃圾,3到4年就可以把西湖填满,从2007年到现在12年的时间里,已填埋了1700多万吨垃圾。人民日报曾经报道北京日生产垃圾1.84万吨,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整个北京城竟然被周边300多个垃圾填埋场包围,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通过半个多月垃圾分类实践,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强制性。

垃圾分类意义重大,在这个问题上《条例》突出了强制执行的力度,个人违反条例的拒不整改,将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单位违反条例逾期不改的,将处以5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处置单位不遵守相应规定的最高处以10万、50万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单位经营服务许可证。同时在具体操作时垃圾分类还必须要做到:定时开放、定点投送、定人监管、定期检查。据媒体透露《条例》实施后6天中,已有近200家单位受到处罚。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强制手段,怎么去改变人们头脑里的旧观念?又怎么去改变乱扔垃圾的陋习?一般来说推行一项新政都会有一个渐进过程,但垃圾分类既耗不起、也拖不起,必须一步到位一抓到底。

二是持久性。

上海是一个超大型国际大都市,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这就决定了垃圾分类不是一朝一夕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方面日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从娃娃抓起,从小就教育和培养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意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了十分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并逐步形成循环型社会。

说老实话垃圾分类要想达到日本的水准还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些事情看似简单、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老子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明确告诫我们解决困难要从简易入手,运筹大事要从细小做起。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几十年如一日就没有干不好的事,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上海已经打响了垃圾分类攻坚战,我们干就是了!

三是广泛性。

老子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垃圾分类是善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要想把它做好也并非易事。从当前全市执行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不少市民和单位尽管费了好大劲,但仍然问题多多,在干垃圾、湿垃圾问题上还闹出不少笑话。以往很多人都认为垃圾分类就是一项粗活,很简单,现在看来按照分类标准它还真是一门细活、难活、技术活。再则垃圾分类不是一家一户的事,也不是光靠少数人和环卫部门就能够完成的,只有全社会广泛参与,广大市民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才能把垃圾分类做细、做实、做到位。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无论个人、家庭、机关、学校、企业、商铺等都是参与者和责任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垃圾分类做好。

老实说,过去我对垃圾分类认识是不足的,尤其是每天看到的都是花红草青、树绿水清,总觉得环境污染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搞什么垃圾分类,纯粹是自找麻烦,因此抱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和学习,得知上海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垃圾分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思想上受到强烈震动,认识到自己原来那些想法完全是错误的,是一种没有担当、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表现。眼下政府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努力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再则自己还是一名《道德经》学用者,要把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当作对自己的历练,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子的《道德经》,为上海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关注【道德经学用】,牵手传播大爱

原文摘自: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晓临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速告知,我们会立即纠正,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