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 | 勇于担当 少说多做

 道德经学用 2021-11-26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又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责。生活总是会给每个人回报的,无论是荣誉还是财富,条件是你务必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努力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少说多做的工作精神。

上月20日,公司的年会如期举行,全体员工欢聚一堂,细数2020年一年中大家风雨同舟、奋力拼搏的点点滴滴,大会上还聆听了公司新晋员工、班组长及管理人员三个层级的学习感悟,这次的分享对大家有了更深的触动。

其中,有一位新员工代表的感悟就很好地诠释了在工作中应该如何勇于担当,这个分享引起了在座很多员工以及管理层的共鸣。他在分享中提到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公司网管,工作轻松惬意,不伤脑细胞。有一天老板找到了他,问他是不是满足于目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公司很多没人负责的事情,问他愿不愿意去主动承担?他听了之后,从那天起他的工作态度有了改变,可以说主动承担成了他的工作态度,他体会到一个人在企业能立足的根本条件不是学历有多高,不是能力有多强,而是有事做。

如果总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遇到事情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当你发现无事可做的时候,就是要被淘汰的时候。反之,当你愿意主动承担的时候,你会发现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而且融洽了和同事的关系。一个人为什么被别人服?一个人到底服什么?就是看你比别人承担的多!而所有的承担,其实都是成就你自己。

他说:“遗憾的是,五年前我还不完全懂这些道理。当时年轻气盛,认为自己本事能力都很好,离开了平台,我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挣更多的钱,结果很现实,离开平台后,我做了很多尝试,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庆幸的是三年前我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了同禾这个大家庭,让我重新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和机会,更庆幸的是能与大家一起参与学习企业文化老子《道德经》,让我醍醐灌顶,觉知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智慧。”

譬如让他懂了:当你承担的多了,你在企业里面就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比如有个难题,别人都搞不定,非要让你出马的时候,嘴上可能会抱怨“又要我去了”,心里其实会有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叫“被需要”。而被需要体现的是一种人生价值存在,被他人需要、被岗位需要、被社会需要,看似会很累,实则不然,被需要意味着我们存在于世的价值,在工作或生活的过程中满足种种被需要,就会发现,这个过程并不是烦闷至极,而是处处充满了精彩,即便这个过程充满了荆棘与汗水,也会发现这是人生所要经历的过程。

《道德经》第78章“正言若反”中所说“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译文:“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耻辱,才称得上国家的君主;承受国家的灾难,才称得上天下的君王”。讲的就是勇于担当的精神之重要。发生问题,总是勇于承担责任,则会让自己发光,真正进入修行的人,就是别人提供问题,我们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分享的观点,也是比较契合时下的职场,可以说现在的企业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员工,就是除了勇于担当之外,还要学会少说多做。

少说,并不是什么都不说,少说炫耀的话、少说抱怨的话、少说是非、少说借口。当然,如果是需要别人参与合作的事情,该怎么做?为什么做?肯定是要说明白的,达成共识,这就是沟通。

多做,就是首先要多做基础性的工作,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特别是对于新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没有人能够做到一口气吃成胖子,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你才能顺顺当当地越走越远;其次要多做辅助性的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善于请教、乐于助人,在帮助、协助同事做事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最后要多做对自己今后有帮助的工作。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把话留在心里,因为很多时候,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中,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其实,这就是《道德经》第五章“不偏不倚”里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以天地为镜少说多做、以人为镜时时检查自己不足的人,才是守中,才能获得大自在、大成功。

当今社会,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勇于担当的精神之后,才能在企业里拥有一席之地,才会产生改变一切的力量。人能够不伟大,人也能够清贫,但我们不能够没有责任感。一个勇于担当、少说多做的人,才是真正智慧、谦逊、靠谱的人!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