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国风雅 | 铁马金诗完颜亮(二)

 北牖居 2021-11-26

孤驿潇潇竹一丛, 不同凡卉媚春风。

我心正与君相似, 只待云梢拂碧空。

宋金对峙,时势造英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南北两个相映生辉的将帅。

北方是金兀术的天下。

南方进入了岳飞的时代。

岳飞成于军事指挥,毁于政治迫害,蒙冤饮鸩,抱恨临安。他的后人中出了一个岳珂。

岳珂是岳飞的孙子,岳霖的儿子,曾经做过南宋户部侍郎。岳珂是文官,留下了宋金时期记载朝野见闻的随笔《桯史》,我们谈论的完颜亮诗词就出自这本书。

岳珂告诉我们“金酋亮未篡伪,封岐王,为平章政事,颇知书, 好为诗词,语出辄崛疆,愸愸有不为人下之意,境内多传之。”(《桯史 逆亮辞怪》)

在岳珂的见闻里,完颜亮在没有篡位之前的日子里,是一个以风格鲜明的诗词创作而出名的金国王爷。这可能让我们有点意外,金国王爷这么有文化?是的,完颜亮很有文化。以战争、贸易、人口流动为主要交流方式的女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文化融合是深刻而又迅速的,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完颜亮是金熙宗的宰相,金熙宗完颜亶就是一个汉文化的崇拜者和积极引进人。完颜亮的亲生母亲大氏是渤海国皇室后裔,受过良好的汉语文化教育。海东盛国的唐风加上南北交融的宋韵,完颜亮又心机深厚悟性极高,所以然。

岳珂没有记录本诗的题目,只是写了如下几个字“以事出使, 道驿有竹, 辄咏之”那时的完颜亮出差办事,对驿馆里的竹子格了一格,就写下了这首诗。

东北不长竹子,也许这并不是写在黑土地上的诗篇,虽然作者来自于黑土地。完颜亮曾经在金兀术手下做事,当差地点曾经在南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那里也许是诗出之地。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言志诗,丛竹不同凡卉,从不谄媚春风,脚下有深广大地尽可伸展,头顶有碧空流云不停召唤,他把竹心比自心,那是一颗穿云拂空不安分的心,所谓壮志凌云是也。

诗人的雄心壮志拂弄着云梢,心里痒啊。他瞅准时机,政变上位,雷厉风行手不软。先弑君,纠集同伙暗夜入宫乱刀砍死已经丧心病狂的金熙宗,终于推倒了从三岁开始就堵在心里的那面墙。自己做了第四代皇帝,也真是做得有模有样。再杀母,杀掉阻止他发动战争的皇太后徒单氏,“即宫中焚之,弃其骨水中,并杀其侍婢等十余人”,毁尸灭迹手段残忍,杀人灭口冷酷无情。这两件事成了后来金世宗清算完颜亮的头等罪状,也在历史上给完颜亮带来了永久的负面评价。虽然皇太后徒单氏是完颜亮父亲宗干的正室,不是完颜亮的生母,但是人心向善,天理难容,完颜亮必然难逃伦理的审判。后来他极度专权残杀宗室,躁于私欲淫乱无度,这些都让他在中国历史书写体系中万世不得翻身。再后来他一意孤行举国南侵,祸起萧墙死于非命,一代雄主争议千年,令人不解令人慨叹。

后世的一切纠葛纷乱都是眼前那一丛竹梢撩拨起来的吧。

竹心拂乱了人心,心魔久驻,自取灭亡。

完颜亮笔下这一丛竹子,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丛崭新的竹子。这个意象不同于以往审美印象中的以松竹梅为代表的的气节风骨,也不同于众人纸上竹管空虚象征的谦谦君子。这些竹子被完颜亮赋予了新的审美意义,那就是壮志凌云,在前人眼里竹子是没有那么高的。这是因为完颜亮没有背负沉重的文学传统,不陈陈相因。他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竹子,用自己的心声与竹子对话,用心灵写诗,用诗写人生。不是用典故写诗,不是古人云我亦云。

“北雄南秀”,是有原因的,源自北新南旧。

北方诗人手里没有放下马鞭,马背上没有书袋。学富五车,就写不出新意了。

《诗经》里国风阵阵,都不是读书人的作品。

最好的诗句也许真不是读书人写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