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庆看展day3:卡拉拉学院展+万物的声音

 大能猫的天地 2021-11-26

今天去了东一美术馆和西岸美术馆。

东一美术馆:卡拉拉学院藏品展

以前来过bund one ,感觉是最近才有了“东一美术馆”这个名字的,上次和巴黎玛摩丹莫奈美术馆合作愉快之后,莫奈美术馆的馆长牵线搭桥,这才有了这次“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

官方有意大利策展人的讲座和中方策展人的导览视频。

在现场报了一个导览,50元,讲解一小时左右,会发一个黄色的手环,到讲解时间在展厅门口识别,会发耳机,自由观展结束后凭手环退押金。

后面的文件夹是买票赠的,如果没买预售票,就到淘票票上去买票,我临时发现的,实时可以买折扣票。

我还买了之前觉得不错的贾布看展的音频。

信息量还是很大,比如这幅画是圣安妮生下圣玛利亚的场景,我看的时候就在想墙上那个挂牌上写的什么,音频里都有翻译。

卡拉拉学院在意大利的贝加莫市,展览有一幅画叫《从圣阿戈斯蒂诺堡垒看贝加莫,今天的贝加莫和画中相差无几。

展厅里也有播放这座城市的旅游宣传片,意大利很多城市都保留着几百年前的样子,而且文化繁荣,这座人口12万的小城有一百多家博物馆。

卡拉拉学院因捐赠者卡拉拉伯爵而得名,馆藏2000幅左右,这次来了54幅,有中方策展团队挑选的,比如不要太多的宗教画,也有卡拉拉学院主动推送的,比如《从圣阿戈斯蒂诺堡垒看贝加莫》,总要让中国人看看贝加莫什么样。还有一幅风景画,因为这个地方和中国一个城市结成了友好城市,所以意大利方选送了这幅。

展览是按时间来划分单元的,每个单元背景板颜色不同。

第一单元15世纪应该是重量级作品最多的,本单元第一幅画并不是该展览年代最早的画,而是门面担当拉斐尔的《圣塞巴斯蒂安》。

展厅最后拍照的画板也是这幅画。

一般人应该都没听过卡拉拉这座城市,要是没有一些“大旗”能做“虎皮”,这个展搞成了也没人看。
拉斐尔比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小,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集大成者,这幅画的背景明显和蒙娜丽莎很像。
这幅画主要讲解点在拉斐尔没有画这位圣徒一般“万箭穿心”的殉道场景,而是画成了一个穿着华丽的贵族,还把箭拿在了自己手里。其实这是追随他的老师佩鲁吉诺。

这幅《锡耶纳的圣伯尔纳》刻画了一个奉行禁欲的圣徒,他的牙都没了,仔细看眼睑非常厚,穿着也朴素,后来当了修道会的会长,肯定是奉行禁欲的圣方济各会。

这件肖像画现场看上面的珍珠扣子非常的立体、醒目。

(还有点哥特气息)

文艺复兴就是人性的复兴,比如圣母子画出了圣母知道基督将来要为人类而死,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据说是本展最贵的画)

而中世纪的圣母子,圣母一脸“这孩子不知道是谁的,肯定不是我的”的感觉。

第二单元到了16世纪。


这张画看的时候就觉得也太有伤风化了,是不是矫饰主义时期的。原来在中世纪就有很直白的圣母哺乳场景,后来宗教界也觉得不太合适,以后就不如此表现了。

施洗者约翰经常拿着一个十字架。

第三单元17世纪,巴洛克来了,老爷爷也得蕾丝。

鲁本斯这幅画因为对面是窗户,拍的时候总有反光,应该遮窗帘。

也是重头戏的老杨·勃鲁盖尔,因为善于画花和丝绒,也被称为花勃鲁盖尔、丝绒勃鲁盖尔。

看了一个文章分析了很多花和虫子有多写实,比如蛹的几种状态之类的。我的注意力在这个瓶子上,肯定有中国影响。后面还有一幅画里也有一个花瓶。

这个空间两边相对挂的都是施托梅尔的画。

有人说像这幅,我感觉还是差了点。
这幅在前面的宣传片里能看到,就挂在意大利卡拉拉学院门口,但画的不好,西方宫廷的太子爷都是畸形。

第三单元18世纪。

这两幅画作者都是彼得罗·隆吉,能看出巴洛克宫廷感。

仔细看参加宫廷舞会的人都带着面具。画确实能看出一种讽刺感。


扇子是东方元素,在夏加尔展里其实也有。
第四单元19世纪。

这个布展我感觉是有意为之,这面墙两侧分别挂有一幅画。

一面是《塞浦路斯女王被废黜》,年轻的女王被派往塞浦路斯'和亲’,因为幼子早夭,她就自己当女王了,之后威尼斯要吞并塞浦路斯,派红衣主教来通知她,她被废了,红衣主教还是她哥哥,这个时候正在透过窗子指着升起的威尼斯国旗,表示大势已去,妹妹你认命吧。当时为了推广(当时的)现代画举办了很多活动、大赛之类的,这种宫廷故事题材当时很受欢迎。

女王穿的很美,人画的也很美。

但看看另一幅画,大概是其真实相貌。

另一面是一位作曲家弥留之际的场景,而他就写过以前面那位塞浦路斯女王为主题的同名歌剧。


虽然画面看起来很温馨,还有一位女子为她弹钢琴,但这位作曲家是染上梅毒死的。

这幅画在模仿达芬奇,都在讲人物的姿势像蒙娜丽莎,我却一眼就想到这幅画的神情。

绘画最开始是为宗教服务的,第一单元15世纪的画,要想一下他们当初在什么位置。这件可能是一幅大画里的一个人物。

这件应该是家具装饰的一部分,画面还有其他内容被裁掉了。

包括第二单元圣母降生那副画,也是圣母连环画故事中的一幅。
后来是订件,主顾是大贵族。

(这一看就是“朕的江山”的感觉)

比如《露琪娜的肖像》画的是一位叫露琪娜的女夫人,为了充分展现她的华贵首饰,让她的手摆出了非常不自然的造像。更讨巧的是,画家在月亮中写了ic两个字母,月亮是luna,这样就拼除了lucina的名字。后人也是凭借这个和左手食指戒指上的徽章断定的人物身份。

之后一些非贵族也可以入画了,这两幅画都是一位专攻肖像画的画家莫罗尼画的,我感觉画的不错,特别是左边的老头,有在画人物的性格。

右边小哥的蕾丝的白现场也特别醒目。

再后来更是跌下神坛,画的都是社会底层了。

被画者身份逐渐下沉,也遭到一些社会势力的反对,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人说“屠夫和裁缝在肖像画中出现,是我们时代的耻辱”。
早期的人物轮廓清晰:

后来的鲁本斯就这样了:

最开始是画宗教画、画人物订单,风景画只是背景,其实这幅圣母子背景里元素很多。

后来有了专门的风景画,

像这幅风景画,已经不是完全写实了,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想象,代表的是一种心境和情趣。

是不是都有点北宋山水的感觉了。
静物画也是很晚才出现的:

原来梨只能作为一种宗教意象出现,有的说是代表基督的爱,有的说是代表女性的身体,有的说是代表天堂的甜蜜,但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总是要代表点啥。

》西岸美术馆:万物的声音

西岸美术馆要预约,现场约也可以,进馆之后只在收费展厅入口处检票,其他地方是可以免费参观的,这个蓬皮杜中心典藏展分在两个展厅,要二次检票。整个展览分了18个单元,比较细比较琐碎,有的单元就一件展品,有的看不清到底展品属于哪个单元的,展厅空间和动线一配合,显得特别拥挤。

展览从立体主义绘画开始,有毕加索和布洛克。

之后靠近现代有点像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那个家具设计展。

最后又像央美的毕业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