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人的记忆片段,解放前的北平城,北京人都未必见过

 明日大雪飘 2021-11-26

在北京众多的老字号当中,大和恒的名号鲜为人知,然而对于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应该都记得,这家老粮店曾经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京城,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路北,也就是当年的前门外,西柳树井二十六号,正是大和恒粮店的旧址

文章图片1

2008年,大和恒粮店歇业半个多世纪之后,在粉房琉璃街重新开张,山西沁洲黄的小米儿,河北张家口的莜面,云南的大白芸豆儿,昔日北平百姓赖以度日的口粮再一次出现在粮店里,尤其是这种大和恒自产自销,由玉米,糜子面,黄豆

文章图片2

按照一定比例,配合加工而成的窝头面,它有一个幽默的名字,号称三条腿儿玉米面,正是这种粮食陪着北平百姓,熬过了解放前夕,那段令人忐忑的日子,老北京人的可以把我们带回到1948年的尾声,那是一个充斥着矛盾,僵持与期待的年代

文章图片3

鲜为人知的是,当东北野战军121师,包围北平西郊的时候,军部传达的第一个出发点就是两个字儿'保护’尽可能不打扰北平百姓的生活,成了解放军围城部队和国民党守城部队的共同愿望,于是久经战争考验的北平城,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戏剧性的一幕

文章图片4

攻守双方决定将菜市开在瓮城后,北平郊区卖菜的农民,每天就推着独轮车赶着马进城,于是朝阳门的瓮城里,出现了令百姓期盼已久的菜市场,除此之外,随着冬天的来临,拥有千年历史的京西运煤古道,也重新畅通,阜成门依旧履行着它运煤之门的责任

文章图片5

在三连周刊一篇名为《从围城到开国大典》的文章中,转述了原东北野战军121师363团政委,周之同老人的记忆片段,在那个每天都在发生历史重大事件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这就是'圆明园’

文章图片6

然而就在1860年10月6日,圆明园遭到了致命的浩劫,文物被掠夺,园中建筑尽被烧毁,转眼间,万园之园化作一片废墟,当历史的笔触划过89年之后,圆明园再一次被载入战争的史册,曾被英法联军破坏的楼堂亭台成为363师,练习战术战斗动作的场所

文章图片7

之所以会把训练场选择在这里,目的很明确,借助实景,研究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与敌人作战,在过去的五百多年里,北平城几易其主,车鸣马嘶尤在耳畔,然而这座几经罹难的皇家园林,第一次见到以保护文物为目的的军队训练方式

文章图片8

对于一座六朝古都来说,战争的代价除了生灵涂炭之外,还有文化遗产的灭顶之灾,天坛,当八国联军的阵阵炮声还未走远,这座曾让帝王将相屏气凝神的神圣之地,又迎来了飞机的轰鸣之声, 1949年,天坛斋宫,变成了国民党守城部队的弹药库

文章图片9

长廊则作为军械库,而天坛南门之外,则修建起了小型机场,直至今日,不少老北京人都历历在目,当时刘光人老爷子公开的身份是傅作义主办的'平明日报’的记者,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地下党员

文章图片10

在发现天坛机场的第二天,刘光人就凭借着记者特有的通行证儿走出了戒备森严的北京城,把消息送到了位于青龙桥火车站的情报站,据推测,傅作义之所以把机场选择在南墙外,一是因为坛墙笔直,二是因为南边离永定门近,方便出逃

文章图片11

在围城这段时间里,不少国民党高官从这个机场飞往天津,然后抵达上海,然而傅作义心里清楚地意识到,这条国民党政权的生命线是脆弱而又短命的

文章图片12

从第二次谈判后到这次谈判,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战争形势又有了决定性的变化,1949年1月14日,解放军对天津发起总攻,至此,北平20余万守敌,完全陷入绝境,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座孤城,傅作义失去了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第三次谈判取得了成功,1月16日双方达成了协议

文章图片13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入城正式举行,上午八点多钟,一对对北大,燕京,师大的学生和南城一带的中学生,打着红旗,敲着鼓,唱着歌儿,分别来到前门大街,数千市民站在大街两边儿等候,街上一片喜气洋洋,当年北京人的那种热情是今天的年轻人想象不到的

文章图片14

老北京人都有一个习惯,这也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欢迎人的时候喜欢黄土铺地清水泼街,所以大伙儿就拿着脸盆儿往大马路的泼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那些悄然进行的事儿,才终于浮出水面,公诸于众,一个个片段在今天看来是故事,是传奇

文章图片15

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过这段岁月的北京人来说,那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充满了紧张,忐忑,责任和自豪,值得铭记!如今元大都的焦土,明皇城的硝烟,圆明园的伤痕,都凝固在了时间的相册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