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宝钗:山中高士落人间,尘网难破奈若何(下)

 杏雨轩 2021-11-26

大家好,欢迎再临我们的红楼梦话题时间

上回(复习点此)说到,宝钗视宝玉为不靠谱的弟弟,还因自己与宝玉的端午节节礼一样而深感没意思;作为姐姐,弟弟宝玉吃亏让宝钗不禁关心,但她却跟袭人更聊得来,跟宝玉实在话不投机。那么,宝钗接下来又有哪些经历呢?

 四 

助社作诗,待人备宴

薛宝钗15岁这年秋季,园中手足们在探春的提议下起了诗社,相约作诗,宝钗也积极参与,出了不少好主意,也写了几首好诗,还被大嫂子李纨赠号曰“蘅芜君”。

她在诗社首发的《咏白海棠》是这样的:



珍重芳资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这首诗不光在故事里被社主李纨评为当日四首中的第一,还被脂批以及各大研究者都给予了好评,认为对15岁的孩子来说,可算很见功力、且很能体现宝钗端庄自重的身份。

次日诗社里又添了史湘云,让大家更加起兴。当晚宝钗就邀湘云住到蘅芜苑了,因为湘云翌日要自己做东起社,她就帮湘云设想如何操办活动,且最终帮她计划得十分周到妥帖,这让湘云十分感激。

再次日,在宝钗的协助支持下,湘云先请荣国府的女性亲属们在藕香榭赏桂食蟹,大家都十分尽兴。待宴席结束,贾母等人回去休息了,诗社活动便正式开始。

这回在诗歌交稿前,宝钗曾在窗槛边折桂花,又掐桂蕊扔去水面上逗鱼玩儿。然后她在十二个题目中选了《忆菊》来做:



怅望西风报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待再次饮酒食蟹后,宝钗看了宝黛二人为食蟹写诗,自己便也写了一首


宝钗接着笑道:“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说着也写了出来。大家看时,写道是: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写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又看底下道: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在我看来,这首诗与她前面写过的诗相比,情感明显地强烈而直接了起来;而且,根据历来诗家的分析,诗句将社会上一些不守规矩、破坏规则的人狠狠讽刺了一通,也表达出宝钗对于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的期待。(这首诗的详细赏析点此)

食蟹活动的第二天,在刘姥姥应邀游园、随贾母等人来参观时,一行人也去了宝钗的蘅芜苑。

大家发现院门口山壁上的奇草仙藤都因秋季到来而结了籽,于是整个院子变得异香扑鼻起来。同时,当贾母看到宝钗卧室里“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 ”,就急着张罗为她的房间添加摆件装饰,直说她的房间过于素净了,直要求她不能“狠离了格儿”。

然后大家在早饭时带刘姥姥行酒令,又到妙玉处品茶,宝钗都与黛玉坐在一起。她留意到了黛玉行酒令时说的句子,第二天饭后就请了黛玉又到蘅芜苑,提醒她看杂书的坏处,就此消除了黛玉心中对她的成见,让两个人的关系开始走近了。

接下来,大观园诗社支持惜春作画,荣国府众人给凤姐儿庆生等事,宝钗都在场,也表现着一贯的成熟。

到黛玉咳疾复发,宝钗也去探望关心,更是与黛玉说了许多知心话,还提议给她送燕窝来煮粥吃,好养脾胃。不巧这天下午下雨了,宝钗不便再来陪黛玉说话,就派了蘅芜苑一位准备去上夜的婆子送来了燕窝与糖,兑现了自己白天的提议,这让黛玉更加感激她了。

——因为人们对宝钗的为人有争议,所以也有许多解读者说,她这回送的东西也一定有阴谋,不知你又怎么看?我更同意的是:宝钗的为人,黛玉亲身经验后的告白与感受,就是最终答案了。我们这些多年后看故事的人,与其自以为是,不如信任“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就好,你说呢?

此后湘云回家去了,薛蟠意外挨打后出游了,宝钗就带了香菱到蘅芜苑内作伴。她还是自守身份,认为女孩子只应该做女红,所以不愿教香菱学诗;不过,她也没有阻拦她去跟黛玉学作诗。

这年初冬,荣国府迎来几家亲戚入京,其中就有薛宝钗的堂弟薛蝌与堂妹薛宝琴,薛蝌住在薛蟠处,宝琴住在了贾母处。很快史家离京,湘云又被贾母接来,又住在了蘅芜苑里。宝钗与黛玉的关系更亲密了,这时在众人面前也表现得更加明显。

众人欢聚这天,大家一起到稻香村商议在初雪时起社作诗,第二日便到芦雪庵联句了。宝钗在这回联句时,与宝琴、黛玉共战湘云,十分得趣,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大家还应贾母要求为春节准备些谜语,宝钗作的谜语是猜一件俗物的(暂未确认谜底)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宝钗15岁这年冬季,她与宝琴俩姐妹,跟黛玉更多地在一起相聚,她们还听宝琴念了她在路上收集来的、以及她为旅途所做的诗。

这年春节到元宵,宝钗与母亲和堂妹一起,在荣府与亲戚们过年,宝钗在这些席面上还是一贯安静,几乎没有台词。不过这年春节的叙述中,我们多看到的一点是:正月十七日,是宁国府宗祠祭祖结束、收起祖先画像的日子,也是薛家请亲戚们吃年酒的日子。想必每年这天,宝钗也要协助薛姨妈安排管理家中请客的事宜。

元宵过后凤姐儿生病,王夫人就先安排了李纨与探春协助管家;一个月后,宝钗也被王夫人请来,与李纨探春共同管家了。这时,宝钗已满16岁了

在这段时间,每当王夫人出门去后,宝钗便常负责在上房一区巡查;当晚上睡前,宝钗又负责在大观园内巡查。

当然,宝钗与两位同事在荣府管家期间,最出彩的情节,还是她助探春给大观园搞“农产承包制改革”,这被作者总结为“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无论从出主意、还是具体方案的细化、优化,都可看出作者对宝钗管家理事才能的肯定。

此后宝玉因紫鹃的玩笑话而生病,薛姨妈过生日宴请荣国府诸人,宝钗都在场,却并没什么戏份。直到薛姨妈在生日宴后为薛蝌与邢岫烟定完了亲,作者才着重写了宝钗与邢岫烟的交往:


(对邢岫烟)宝钗倒暗中每相体贴接济,也不敢与邢夫人知道,亦恐多心闲话之故耳。如今却出人意料之外奇缘作成这门亲事。岫烟心中先取中宝钗,然后方取薛蝌。有时岫烟仍与宝钗闲话,宝钗仍以姊妹相呼。

这日,宝钗因来瞧黛玉,恰值岫烟也来瞧黛玉,二人在半路相遇。宝钗含笑唤他到跟前,二人同走至一块石壁后,宝钗笑问他:“这天还冷的很,你怎么倒全换了夹的?”

岫烟见问,低头不答……(宝钗追问与回答略)

宝钗听了,愁眉叹道:“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这事。离了这里就完了。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敢先娶亲的。如今倒是一件难事。再迟两年,又怕你煎熬出病来。等我和妈再商议,有人欺负你,你只管耐些烦儿,千万别自己煎熬出病来。不如把那一两银子明儿也越性给了他们,倒都歇心。你以后也不用白给那些人东西吃,他尖刺让他们去尖刺,很挺不过了,各人走开。倘或短了什么,你别存那小家儿女气,只管找我去。并不是作亲后方如此,你一来时咱们就好的。便怕人闲话,你打发小丫头悄悄的和我说去就是了。”

岫烟低头答应了。 



在这回私聊的最后,宝钗与岫烟商定了,把她当衣服的当票悄悄拿来去赎回衣服,避免岫烟着风生病。于是岫烟回去安排人找当票送来;宝钗就自己去了潇湘馆,恰好遇到她母亲也来瞧黛玉。

在这回母女三人的聊天里,宝钗罕见地玩笑说,要为自己哥哥求娶黛玉为妻,却马上就被薛姨妈否定了;薛姨妈转而提出,要向贾母提议,给宝玉和黛玉定亲。(复习详情可点:薛姨妈篇)

——历来不少读者说,宝钗此时的提议就是为了破坏宝黛姻缘,好给自己嫁给宝玉做铺垫。这我也不能同意。首先,这段情节里特意写了她向薛姨妈笑着使眼色,很明显,这是她在说玩笑话;其次,在薛姨妈提出推动宝黛定亲的时候,宝钗的反应是啥?正是没啥反应,就是一副在听与自己无关的话题的样子!

再接下去,就是湘云巧合拿到了前文所提到的当票,拿来给两位姐姐看了。宝钗淡定地应付过了薛姨妈的询问,待家长走后,她悄悄告诉了两位妹妹真实的缘故,又拦住了冲动地要去打抱不平的湘云。可见,宝钗此时,还是全心都在维护秩序方面,她敬业地完成着一个“小家长”维护良好秩序的工作。

紧接着,宝钗16岁这年初春,荣国府家长们因老太妃的丧礼而出差去了。薛姨妈搬到潇湘馆照顾黛玉,宝钗与黛玉更如亲姐妹一样亲近了

再到这年春天更暖和的时候,跟宝钗同住蘅芜苑的湘云,腮上因杏癍藓而发痒、需用蔷薇硝。宝钗想起需要跟黛玉要些来,就派了莺儿和蕊官去取。谁知路上莺儿一时起兴采柳条与鲜花来编花篮,却引发了与分管花树的婆子的矛盾。

这段时间,荣国府的家长们不在家,凤姐儿又一直在小产后养病,所以平儿和李纨、探春主理家务居多,宝钗虽名义上协助大家,却谨言慎行,只以约束自己的人为要。只是她也有约束不到的,如前文莺儿就曾与人口角,不过倒很快就解开误会了。

四月底宝玉15岁生日那天,大家发现恰巧也是宝琴、平儿与岫烟的生日。宝钗带了妹妹宝琴弟弟宝玉回到园外的住处,与筹备了生日酒席的薛蝌行礼,又嘱咐薛蝌款待自家伙计们,然后与宝琴、宝玉一起回到园中,参与大观园中的酒席。

按照她在这趟路上跟宝玉讲的情况看,她虽约束住了自己家的人,却也知道最近荣国府乱像中一些大事儿的头绪,且跟平儿都通过消息了,但她的主张是:能平息就平息,不连累人、不处理人最好,因为许多事要等家长回来拿主意才合规矩。

这次酒席上,宝钗与黛玉、湘云、迎春、惜春、香菱、玉钏儿一桌。在行酒令的时候,宝钗参与的是射覆,而当旁边的黛玉凑趣拿宝玉说笑时,没留心让彩云听了脸红起来,宝钗又做了什么?——宝钗忙暗暗的瞅了黛玉一眼。黛玉自悔失言,原是趣宝玉的,就忘了趣着彩云。自悔不及,忙一顿行令划拳岔开了。

大家接着行酒令,轮到宝钗和宝玉射覆了,宝钗就射了一个“宝”字(用典为“此乡多宝玉”),宝玉则覆了一个“钗”字(用典为“敲断玉钗红烛冷”)

到这天晚上,怡红夜宴时,也请了宝钗一起来拈花名儿,摇骰子摇到宝钗第一个抓,她抓到的是牡丹花:


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子一句唐诗,道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宝钗吃过,便笑说:“芳官唱一支我们听罢。” 



此后大家继续行令,宝钗也随众取乐。直到薛姨妈从潇湘馆派人来接黛玉回去休息,宝钗才随众一起告辞。

隔天宁国府又遇到贾敬去世,家长们更要料理贾敬的丧事,宝钗就在园内陪伴姊妹们。有天她凑巧看到了黛玉养病期间做的诗“五美吟”,宝钗十分赞赏,认为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这时大家听到人报说贾琏回来了,宝玉先去外迎接,宝钗就带着姐妹们在中堂等候相见。听闻贾母第二天一早就回来了,一路平安,大家都放了心。

此后不久薛蟠也归来,他本给母亲和妹妹都带了不少特产礼物,却一直没想起来奉上,拖了十几二十天才由伙计惦记着搬进来了。宝钗取笑哥哥说:“亏你才说还是特特的带来的,还是这样放了一二十日才送来,若不是特特的带来,必定是要放到年底下才送进来呢。你也诸事太不留心了。” 

——这里我们不难看到,因为宝钗时常帮妈妈为家事出主意、做打算,近来又照顾贾府的弟弟妹妹,她跟比自己大的哥哥说话,也难免出现“家长式”的口吻,似乎她已习惯了,她总是照顾大家的那个人。

宝钗接下来便带了这箱东西回蘅芜苑,按人分好,一份份的从长辈到姐妹兄弟都给送去,因不少从苏杭来的东西,于是给林黛玉的特别多一些。黛玉见了家乡之物不免伤感,宝玉就约了她来给宝钗道谢,顺便散心排遣悲伤。

此后尤二姐的事发,宝钗与黛玉一样,曾为二姐担心,也曾在她到大观园中来时体恤照顾她。年末尤二姐去世,大家不免也为之伤心。这年直到春节过完,因为荣国府杂事太多,所以大观园诗社就一直没有活动了。

宝钗17岁这年初春,三月初一那天黛玉精神稍复,做了一首桃花诗,宝钗与大观园众人看了都称赞不已,还约定由黛玉做社主,第二天起社作诗。谁知第二天开始,探春的生日、接贾政家书、宝钗舅舅筹备嫁女儿而宴请大家等杂事相继登场。于是宝钗便与大家一样,又都忙于杂事了。

黛玉考虑宝玉要为贾政回来而补些功课,就借口自己不耐烦,继续拖延了诗社活动。宝钗也和妹妹们一起,帮宝玉凑了一些习字作业给他,以免贾政回来生气。谁知,贾政又接到新的工作任务,推迟回家了。

到了这年暮春,史湘云偶然填了柳絮词拿去给黛玉看,黛玉便起兴请大家来起社填词了。这回的题目是柳絮,宝钗在词牌名抓阄时抓到了《临江仙》,她所填的是: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又看底下道: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历来都有分析说,这首词正反映了宝钗的野心勃勃,足可见她对嫁给宝玉是势在必得的。我只能同意前半句:她的确对未来依然充满期待,但哪里看得出她期待的是宝玉呢?从我们此前的分析可知,她一贯认为宝玉幼稚而不靠谱啊,理性无情如薛宝钗,如何能靠一个不靠谱的人去“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呢?

这天的诗社活动后,大家在院子里放风筝,宝钗也取了自己的来放,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飞了起来,并最后断线“放了晦气”去了。

薛宝钗17岁这年夏季,贾政已出差完毕回到家,七月底至八月初时,宁荣二府协同举办贾母八十寿辰(“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的庆祝活动。七月二十八那日,荣国府所请的客人中有南安太妃和北静王妃。南安太妃特地请贾母叫孙女们出来相见,贾母叫了宝钗姊妹与黛玉、探春、湘云五人来。姐妹五人获得了宴席上众人的交口称赞。

此后,贾母严惩大观园内夜间聚赌的仆人们,因被抓的人当中有迎春的乳母,宝钗便和妹妹们相约来安慰迎春。而当探春为迎春争讨公道时,迎春却在一旁看《太上感应篇》。宝钗在制止黛玉与宝琴开探春的笑后,就陪着迎春看书。

谁知不久又发生了夜抄大观园的事儿,次日宝钗就到李纨处告辞,说自己要回母亲处照顾她养病,暂不在园里住了。这回宝钗听到了探春和尤氏说一些不愉快的家务事,然后她只默然回屋收拾东西。虽然当天的中饭,宝钗还是陪湘云等人到贾母处吃的,却没有再参与贾府后续的家事了,比如这回的八月十五,宝钗就没有到荣国府与众人一起过了。

虽然听湘云在中秋时向黛玉提起,宝钗曾跟姐妹们计划在这年中秋时起社做诗的,还说好了要联句,但她这回却没有兑现所言。

中秋节过后的一日,宝钗再来给王夫人请安,恰遇上王夫人在为给凤姐儿配药而准备去买人参。宝钗又一次向王夫人伸出了援手,她说明了当时市场中通行的做法,认为只有派懂行的人去找相熟的参行才行得通,并自告奋勇遣人去办这事儿了。

几日后,大观园内查人清理人的事儿忙完,王夫人觉得宝钗不在园内居住还是不妥,就请了宝钗来说明情况,并请她再回园内住。宝钗却说,她早就打算搬出去的,但是家里事多不便细说,现在正好说说缘由,然后作辞了。就是在这天,17岁的宝钗便彻底搬出大观园,回到薛姨妈身边住了。

 五 

直面变故,随缘守正

不久,宝钗的哥哥薛蟠娶了亲,却在屋子里闹得妻妾不合起来,薛姨妈一度赌气要卖作为妾室的香菱,宝钗先将母亲劝回屋内,然后继续劝和,将香菱安排回自己身边了。

虽然宝钗保护了香菱这一时,却无法阻挡香菱身体积攒的病症的发展;也无法解决夏金桂与薛蟠的矛盾。后来金桂再度吵闹,宝钗也只能陪着母亲垂泪而已。

前80回里薛宝钗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在80回后的故事里,据我梳理,宝钗的经历大约如下:



薛宝钗18岁这年,薛蟠饮酒游荡时又伤人命,被抓判刑,薛家乱作一团,四处求援。这件事给她也带来了一个重大影响:她本在等距她13岁那年5年后的又一轮选秀,谁知因为薛蟠的案子,她待选秀女的资格被取消了。

因各方亲戚也都遭遇不顺,薛家求援无效,薛蟠最终被流放了。宝钗本想自己尽量多陪伴妈妈,既然选秀的路断了,就再从长计议如何应对现在的局面。

谁知到薛宝钗19岁这年,年初大家本来高高兴兴给黛玉过生日,却遇到了北静王妃来为北静王求娶黛玉为侧妃,直接让薛姨妈准备的提议无法说出口了;这年春季黛玉又犯咳疾,宝钗回来探望园中姐妹时,也专程去看黛玉,还看到她做了《十独吟》的诗,她又劝黛玉先注意休息,避免劳神。

同时,薛家的夏金桂时不时在家生事,让宝钗与母亲烦不胜烦;到这年春末,又发生了香菱病逝。

再到这年七月和八月,元春和黛玉接连病逝,金玉联姻成为了皇妃遗命。于是,在薛宝钗19岁这年九月,宝钗虽也不甘心,却还是听从家长的安排,为了更为稳妥的生活,嫁入知根知底的荣国府。哪里知道,此前意外丢失了灵通玉的宝玉,依然神志没有完全恢复,等待宝钗的,是有名无实的婚后生活。

这年冬天,宝玉虽由凤姐儿帮他找回了灵通玉、恢复了神志,却一直思念黛玉,无法与宝钗走近。宝钗依然淡然处之,还是像照顾小弟一般照顾宝玉,也在需要时尽力去帮荣国府整顿家务,却越来越感到艰难。

婚后没多久,宝玉就送探春远行去和亲,宝钗只好独自面对家里的各种难题。但乱像丛生的现实,实在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后来又历经夏金桂纵火等事,宝钗也大受打击。

此时宝玉终于返回,倒是心生怜惜,与她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不料紧接着发生了宁国府被抄家的事儿。家长们收拾残局,看恰好宝钗20岁生日临近,贾母等长辈主张,借着给她办生日宴的机会,宴请亲朋故旧寻求支持。可是这回发帖后,却并没有多少人赴宴。大家只好让荣府家人们勉强坐满宴席,宝钗为让长辈宽心,也只好强颜欢笑。

宝玉在此后的消沉尤其明显,虽备考了好久,他却更加抵制科考了。宝钗就默写出黛玉曾写下的《十独吟》给他看,又自己作词一首与黛玉唱和,借着谈论诗词,劝谏他务实求发展,但宝玉却还是听不进去。

接着不久发生的贾母去世、鸳鸯殉主、袭人转嫁、王熙凤被休乃至荣国府抄家等事,都让薛宝钗深感无力。她在抄家前才为宝玉纳了麝月为妾,还以为可以让宝玉稍稍安心务实一点,谁知抄家一来,宝玉万念俱灰。

抄家期间,宝钗麝月与凤姐儿等家人一起,被关在狱神庙,最终因年幼无辜而与宝玉一起先被释放出来。在开始对案件了解不清楚时,他们不愿连累薛姨妈、薛蝌等人,而没有去寻薛家人。宝钗与麝月随着宝玉,一度过得特别贫寒,后来又被袭人和蒋玉函接到家中照顾。

宝钗没有想到的是,宝玉却在到袭人家后没几天,就离开怀孕的她而出家去了。

她和麝月后来虽也被王夫人接回了荣国府,却发现同辈的妯娌、姐妹们都不在了,家里的实权从此掌握在了贾环等人手中,这让她的日子很不好过。

对于宝钗来说,还好自己的母亲还有薛蝌夫妇的支持,他们靠着仅存的一些产业,尚能安稳度日;但是,薛蟠的流放,给她和母亲带来的不安,却是挥之不去的了。

没多久,宝钗生产,得子,但自己身体却大不如前,家事又处处艰难,刚过20岁没多久的她,竟然鬓角就出现了白发。



纵观宝钗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到,黛玉逝后,宝钗面临的是急转直下的家事,似乎处处艰难、事事不能如意。虽然她还是一贯的理智务实,却也难以挽回大局。所以在《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里,作者是钗黛同叹的: 

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让我看到的是:宝钗与黛玉一样,都面临着生非其地的人生际遇。但树挪死人挪活,为何不能去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地呢?这是因为,她过于认同当时已经腐朽的社会制度了,所以只会被限其中。

而在《红楼梦第二支 终身误》中,作者也是钗黛同叹的: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让我看到的是:一旦婚姻双方的生命追求成长不同步,再理性再能干也都没用,只会在婚姻里遭遇悲剧。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去看,薛宝钗在她身处的社会中,无疑是一个榜样式的成长样本,随时随地展现着她的成熟、得体、乃至通透豁达。

大约也因这点,历来就有“娶妻当娶薛宝钗”的说法,不知你是否也同意呢?

但我看到的却是,成熟通透如宝钗,只因要遵从于莫须有的“女子不可抛头露面”的“妇道”,就没办法自己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之地了,就只能将自己的宝贵生命耗费于“劝谏毫无事业心的丈夫”这种注定无用的努力上了,这算什么稳妥人生?这分明是暴殄天物!!怪不得黛玉要在《葬花吟》中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啊,她不只是为自己发问,更是为所有无辜姐妹们发问!

我只愿,那种践踏平等、禁锢女性、维护特权的制度与人,都莫再为害,而是永绝人间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