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认为红楼梦这部书是“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吗?

 庙论阅读 2021-11-26

题记  

看报道说52日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开播30周年的纪念日,我是看过几次电视剧的,当然读《红楼梦》原著的次数更多。除了原著,也看一些周边,印象最深的是《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找当时读完该书时写的一个记录,还是有一些观点,贴出来蹭个30周年纪念的热点吧。


刘心武研究的是秦学,即从秦可卿入手,来研究曹雪芹家族在清康雍乾三朝的兴衰成败。读完《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套两本书,理个头绪,大概是这样的:

刘心武说,秦可卿并不是像红楼梦书中说的是抱养的,按照她在宁府中的架式就不像。据分析,她的原型应该是被两立两废的太子的女儿,贾府出于政治考量暗中抚养,可能为争夺皇位而设伏。曹雪芹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线里就有这样一条。

可是暗中抚养一事后来被告发了,秦可卿不得不自杀,吊死在天香楼。她名义上是贾蓉的妻子,实际上是独居在宁国府罢了。只是后来与贾蓉之父贾珍有了一段不该有的爱情。这些事情贾家的人也是知道的,就像焦大所骂的,这一家子爬灰的爬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但秦可卿的形象仍然是高大的,贾母说她是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她给王熙凤的托梦也体现了她的大气与远虑,不是一般女人能达到的境地。

秦可卿是被谁告发的呢?刘心武说这告发之人是贾元春,宝玉的亲姐姐。元春的原型初为皇子身边的人,后来得到弘历的赏识,弘历登基称乾隆皇帝,元春同时因为告发有功而封妃。可是,按对判词与曲子对元春的分析,她后来也死得很惨,比秦可卿还惨。她是怎么死的呢?也是上吊死的,而且不是自杀,而是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被缢死的。同样是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刘心武说,秦可秦与贾元春是贾家政治投资的两扇翅膀,秦可卿代表的一方失败了,还有元春单翼尚可扑腾,元春也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后,贾家的落败就成为定局了。

大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是当政一边雍、乾代表的派与被废太子允礽等窥视皇帝宝座的派的“双悬日月”的一番斗争,而最后月派失败,也导致了曹家在这场斗争中的衰亡。

真是很有意思的推理与故事吧?我在读红楼梦过程中,也试着从故事中分析判词和曲子。这个高鄂与程伟元,实在把后四十回写得不怎么样。我曾小心翼翼的说过,高鄂写的红楼梦的结局,是不如欧阳奋强、陈晓旭、邓捷、张莉他们主演的电视剧《红楼梦》的结局的。电视剧中的结局要悲惨得多,更符合判词所指。当然,我所理解的这一点,是相当模糊的。

许多朋友对红学研究者们总心存不屑,说一个红楼,值得研究得那么深那么细吗?笑谈他们是因所谓的红学而混口饭吃吧。我原来也多少同意一些这样的观点,但现在我的观念有所改变。你想,研究这些东西是多么有趣啊,那是一个学术和艺术的空间,像福尔摩斯探案一般,一环扣一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当理通了一段而破解一个迷,那是多大的成就感啊!就像音乐让音乐爱好者享受一样,一个好的红楼观点对红楼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当然,读红楼,各取所需,各有所悟,不强求认同,蔡元培先生对研究红楼的看法是:多歧为贵,不取苟同。不是吗?鲁迅先生也说,红楼梦让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反清),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部书大旨谈情,实录其事

所以,大家觉得红楼梦读起来有意思,就行了!人家研究着觉得有意思,也是值得的,按艺术范畴来评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