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鸡汤有毒:各自的焦灼,各自去接纳

 庙论阅读 2021-11-26
 题记 
公众号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更新内容了,而且还错过了我的公众号一周年纪念日。可是日子过得琐碎,没有新内容奉献给关注我的亲朋。今天趋着开电脑,贴两篇旧时的小品文,只为刷一刷存在感。

1

谈焦灼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焦灼!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焦灼!

焦灼是不好的,但每个人都有,而且每个时期都有,漫长的焦灼变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无形中消解了吧。

有些人的焦灼是矫情的,就是俗话说的“喝二两,装半斤”。但焦灼以外的矫情本身也是一种焦灼,另一种焦灼,更让人焦灼。星辰归纳说:有情矫,无情焦。

有些人的焦灼是完全自己的焦灼。别人所不能感知的焦灼。用能够理解点的话说就是“举重若轻”。自己负担很重,但给外人表现一种轻松。我曾在毕业留言簿上评价一位同学,说乐观的背后,总有一种悲剧意识的存在,把快乐表现给别人,其他东西给自己留下。

有些人的焦灼需要人分担。可是我却希望所有人的焦灼都可以给别人分担。沉重的东西压得身心俱疲,一颗心是不易承担的。向他人的倾诉,就是一个分担的过程。就像去爬华山,买了十多瓶矿泉水,一个人是肯定背不住的,分成几个人背,就轻松多了。

有些人的心脏功能好,背负的焦灼要多一些。那么能替别人背点就多背点。自己承担得起自己的焦灼也就不要再分担给别人。

有些人的焦灼已不堪重负,却仍然自己背,就不好了。小时候看童话大王,说鲁西西的心眼儿很小,结果给炸开了一条通道,血液就流畅了,心胸就宽广了,鲁西西立马就豁达了。

有些人的焦灼想找人分担,但不晓得找谁分担,或者不知道以什么方式让人分担。我想起了小平同志的名言:“不管是黑猫儿还是黄猫儿,抓得到耗子就是好猫儿。”

大禹的老爹叫什么来着?采用堵的方法治水,愈治愈涝,遭剖腹暴尸。禹治水,始用疏浚,大获成功。

焦灼如洪水,反正是堵不得的。

此篇小文原名《各自的焦灼》,写于2005年8月22日,只为调侃几个朋友的情感生活。有位朋友当时的留言是:漫长的焦灼也有可能无法消解,最后就变成心结啊!

2

谈接纳

大概十多年前,读过一阵子刘墉,台湾那个刘墉,后来不读了,是觉得他所写的赶不上自己的思想的深度了。但十多年过去,又觉得自己是越来越肤浅,不及当时追求的那种深刻。

还是说刘墉,提起他,是因为读过他的一本书,里面谈接纳,印象比较深刻。他大概说的是,要充分接收信息,接纳不同的声音、行为,目的是拓展自己,不要因为抵拒了一件东西,而失去了一片森林。就像微博微信盛行,各种声音,各种思潮,你要学会在其中游刃有余,还能不为所惑。

但我要在这里谈的接纳,实际上是承担。去接纳一个人,去接纳一件事,按照自己的容纳度,选择承担。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承担,也并不是所有的承担都只有一种方式。

比如,我就在想,一个人的逝去,必然会为生者带来负担,那么生者该怎么来接纳这种负担呢?

清明的时候,与朋友去南山公墓,祭奠了四个逝去的人,一个是我们的精神领袖星辰,与白血病抗争五年,把从事公益作为抗争疾病的方式;一个是我不知名的一个小朋友,在义工还没有来得及帮助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一个是只有半岁的小爱爱,西秦义工们陪伴了这个绝症弃婴,并产生了感情;还有一个是赖雨,身残志坚,逝于车祸。每个人的逝去,都为生者带来负担。但此去经年,在坟头,我们述说他们的过往,一如讲述听来的故事,像他们没有了躯体的灵魂,轻轻的在空中飘舞。

生是一种接纳,死也是一种接纳。

昨晚,我逐条翻阅了星辰去世后许多人在网络上的留言,悲伤蔓延。而现在我们谈论星辰,是展现他人格的光芒助我们前行。悲伤化为了思念,转成了理念。

也许没有什么不能接纳,把现在不能接纳的,交给时间。

此文写于2012年4月18日,好友的父亲过世,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