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庙论阅读 2021-11-26

题记:

十一大庆,中国女排压轴亮相花车巡游,对于国人来说,这毫无违和感,是那样的理所应当。

原标题:女排情结

中国女排的比赛总是能够吸引大家的眼球。

有人说这是几十年来中国人的女排情结。因为在这些年里,中国女排是为数不多的排在世界最前列的集体体育项目。从当初的郎平、张蓉芳到2004年左右的周苏红、杨昊、赵蕊蕊,再到今天的朱婷、张常宁,无一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我也是很早就开始看中国女排比赛的,但年龄原因让我没赶上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大概是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看女排的比赛的。那一次,中国女排获得铜牌,电视上的人和我周围的人好像都不满意。我听出的大概意思是,中国女排之前拿了五联冠,应该继续拿冠军。

那时我还不懂竞技体育的意义,只知道不拿冠军是不应该的。人们的期待是,中国女排每一场比赛都必须赢。

后来整个90年代是中国队的低潮期,好几个教练带不出好成绩,直到一看就知道是福(hu)建人的陈忠和把中国女排带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冠军。陈忠和时代是女排的中兴时代。

然后就又是一轮低潮期。“铁榔头”郎平从美国回归,“恒大”带来体育发展新模式。据说郎平重掌中国女排帅印,给中国体育带来了真正的改革,中国女排是唯一一个总教练负责的国家级球队。2013年执教女排国家队以来,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今年十一节庆前夕的女排世界杯赛上获得的冠军,都让国人兴奋不已。

中国女排让我们关注有加,如数家珍,就是几十年来沉积下的情结所致。在竞技体育中,缩小到三大球,客观上讲,女排纯粹的可观赏性是有限的。如果让你选,有中国队参加的顶级比赛,你看哪一个?来投个票看!


观看比赛,一种是看胜负,关心的人或队伍取得了胜利我们就兴奋、开心。因为胜利,而得到愉悦。另一种比赛,是看过程,为每一个精彩瞬间呐喊叫好。因为精彩,而获得享受。

看比赛,不应该只看重一种,单方面的看胜负和单方面的看过程,都不能得到最大的愉悦。两者当兼而有之,就是享受比赛。 

而我们很多人看比赛,可能还要加一项:“爱国”!特别三大球这种集体项目,集体项目通常被认为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底蕴氛围和精神斗志。所以当年的五连冠后,“女排精神”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层面,说的是“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我们总是要附加这些东西上去。

而我对郎平对女排精神的诠释更能接受一些,她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对了,看女排,是不是还要看美女?历届女排中,印象里最美的女排姑娘,是哪一位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