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时,请别忘了我们中国人真的吃饱肚子还没几年。是的,我就是我们家族历史上第一代没有饿过肚子的。我爸他们在六十年代初是真的饿过的。随便翻翻莫言的《丰乳肥臀》或类似题材的书,你就能理解长时间的饥饿可以怎样的改变一个人。马斯洛不是瞎编的。 via @王兴 「越是气场平和、心性温柔的人,越不爱和别人太密切地交往,生怕哪里辜负了对方的期待,同时也绝少期待他人。于是在一般社会看来,反而像是比较冷淡的人。」 当你有能力随便伤害别人的时候,才要更加小心翼翼不要伤害到别人。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via @ 周国平《风中的纸屑》 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via @ 摩西奶奶 美貌、青春、财富、甚至爱情本身,都不能让人免于焦虑和痛苦,远离哀愁,也无法让他们避免失去自己最爱的东西。因为,一生中,有些雨必然得下,一些日子必然会哀伤。 via @ 路易莎·奥尔科特《小妇人》 当年,上海某歌舞团舞蹈演员姚元清与同事等五人聊天,一位同事对她说:“刘少奇是好人,他是被冤枉的。” 姚元清当时保持了沉默,没有表达意见。她的同事后来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处死,她因为在现场听见言论没有举报而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罪名是“反革命听见犯”。 via @画画的老武 中学老师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着:「什么是兴趣?实力就是兴趣。你在竞争中占优自然就有兴趣,你老是落后,自然就没兴趣了。 」 via@沈倾欢 意识到我们最终都要回归琐碎的生活 ,开始敬佩那些能把寻常日子过成诗的人。 via@远方兽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番外。 via @菇球嗯 「今年的我们已与去年不同,我们的爱人亦是如此。如果变化中的我们依旧爱着那个变化中的人,这可真是个令人欣喜的意外。 」 via @毛姆 「你能让大家高兴就行了,或者无感地存在也是个好方式。但你如果太在意自己的痛苦,或者太想让他人在意你的痛苦,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忽略的痛苦,甚至是表演痛苦的痛苦。」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明白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 via @博尔赫斯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via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你所看到的风景,记忆中的东西,对事物的理解,都取决于你站在何处。 via @琳·乌尔曼《喧嚣》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文言版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via @八大仙人 简单的喜欢才能久远,平凡的陪伴最是安心。 Huge Macleod:Don’t try to stand out from the crowd. Avoid crowds altogether”----------翻译:“别鹤立鸡群。离开那群鸡。” “真正的亲人,不是靠血缘关系决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决定的。这世上的亲人只有一种,那就是关心你心疼你的人,不管和你有没有血缘关系,都是你的亲人。 “一个人只要胖到位了,认真看书都像是在点菜。” 怀疑人性的悲观主义者,是认为人性本恶的,这样的政治体制却带领人类走向光明。相信人性的乐观主义者,认为人性本善的政治体制,却把自己的子民领入歧途和黑暗之地。他们幼稚的相信,把所有的权力交付给一个圣人,这个圣人就能带领大家走出泥沼,只要选拔出一个德才兼备的统治者,就能带领大家奔向光明。 时代塑造文艺,文艺也塑造时代。 via @东东枪 当愚昧成为主流,清醒便是犯罪。 via @东东枪 男人通过吹嘘来表达爱,女人则通过倾听来表达爱,而一旦女人的智力长进到某一程度,她就几乎难以找到一个丈夫,因为她倾听的时候,内心必然有嘲讽的声音响动。 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 via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总觉得菩提老祖才是悟空真正的师父,后来那个老和尚只是他的领导。 最好的电影不是你说了一个多好的故事,而是你在观众心里激起了些什么。你不要想着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没有人在看你,他们是在看自己。 via @李安 至少要珍惜不关心、不表态、不声明的权利。说“珍惜”,因为未必还能享受多久,就是那种“沉默一会儿是一会儿”的珍惜而已。 via @贾行家 那么多祝你身体健康的,只有保险公司祝得最真诚。 via @东东枪 爱孩子跟护犊子是两码事。不护犊子挺好。不爱孩子并不值得骄傲。 via @东东枪 健身行业的碳排放有没有人调查调查?一帮高蛋白饮食拥趸、养殖业的铁杆支持者,每天吃多了去举铁做无用功向大气排放热量, 全球变暖很可能有你一份功劳。 via @深的水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