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颠倒话”,是一种诙谐的民间语言文艺,通过对常规生活图景的“颠倒”表述,来制造好笑的艺术效果。在北方的农村,这类的“颠倒话”——或者叫“反正话”——深受群众喜爱。在某些地方,它们还被叫作“大实话”——当然,是加引号的大实话。其中,下面这段最为人们熟知: 东西街,南北走, 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砸砖头, 却被砖头咬了手。 在我的家乡,对于这种民间文艺的评价,就三个字:“胡吊琏(liǎn)”。过去,也有些讨饭的穷人,在集市上,打着小鼓、甩着两片金属小板,唱着这样的“颠倒话”,或现场编就的“胡吊琏(liǎn)”,一个一个店铺转过去,店主不给个块儿八毛是不走的。 今儿个就给您说说我收集的在民间流传较广的一些”颠倒话”。这些小歌谣,家中有儿童的,可以拿来逗他们玩儿。以我的经验,孩子们一定会哈哈大笑。 颠倒话,话颠倒,卯是丁来丁是卯。 公鸡下蛋母鸡叫,老鼠抓住大花猫, 黄牛看门狗拉套,人摇尾巴蛇长脚。 颠倒话,话颠倒,说说笑笑图热闹, 吹起鼓来打起号,白杨树上长樱桃。 轮船开向火车道,炼钢要用麦秸烧, 三十晚上月儿高,和尚坐上大花轿。 说瞎话,道瞎话, 锅台上种了二亩大西瓜, 未满月的孩子去偷瓜, 瞎子见了哑巴喊, 瘸子跑着去追赶..... 我打贝贝门前过,看见贝贝摇外婆, 满天月亮一个星,十万将军一个兵, 河里公鸡会下蛋,麻雀踩死大老鹰, 树梢不动刮大风,天上无云雨蒙蒙。 骑了轿子抬了马,吹着锣鼓打喇叭, 太阳出西落在东,胡萝卜长出一根葱。 天上无云下大雨,树梢不动刮大风。 滚油锅里鱼打浪,高山顶上把船撑。 东洋大海失了火,烧了龙王水晶宫。 公鸡下了一个蛋,蛋中骨头硬如钉。 小鸡吃了黄鼠狼,青蛙吞了长蛇精。 老太太见了一哆嗦,胡子吓得直扑棱。 下面这一段节奏明快,最朗朗上口,我比较喜欢: 颠倒话,话颠倒,石榴树上结樱桃。 丫丫葫芦沉到底,千斤秤砣水上漂。 吃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 张三吃了李四饱,撑得王五满街跑。 上面这段中的“丫丫葫芦”,就是我们那里说的“丫葫芦”,比做瓢的大葫芦小很多,主要是给孩子们玩的。而河南作家李洱,就曾以上段颠倒话中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为题,写了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这是部很有趣的乡土文学作品,书中的河南方言让我们皖北人也读之可亲。德国女总理默克尔访问我国时,曾把这部小说的德文版送给时任总理温家宝。 前几天,看喻血轮的《绮情楼杂记》,说及抗战胜利之初,重庆某报载有《反错吟》一篇,“尽属颠倒之词,甚有意致”,今录之于此,大家一笑: 宋代诸葛亮,唐朝司马光。 子胥终辅越,安石本姓黄。 大将推苏轼,丑女让王嫱。 颜渊哭孔子,刘邦灭残唐。 五霸宋为首,七雄燕独强。 关雎属篇末,曾巩是诗王。 湖北昔为赵,始皇初姓张。 明朝归上古,日本在西方。 精卫没投日,裕仁非天皇。 空中堡垒小,原子炸弹香。 轮船善搁浅,电灯素无光。 人挑自来水,贼偷保险箱。 重庆雾太小,扬子江不长。 山巅产螃蟹,夜里出太阳。 五月过年乐,八月栽秧忙。 可恨夏日冷,惟有冬日长。 牯牛生小犊,老鼠吞虎狼。 瞽目看晚报,哑子说京腔。 邪说真有意,经书是无章! 其中“精卫没投日”一句,原文是“精卫未近卫”,是不是讲汪伪与日本近卫内阁的交易之事?殊不可解,我改了一下。 您那里有什么有趣的“颠倒话”吗?如果有的话,能不能请你在文后的留言里写下来呢? 旧文回顾 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