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我回到家乡的村庄,过暑假。 一天,邻居家的小伙伴,名叫”称意”的,给了我一只小雏鸟。那鸟儿,我们那儿俗称“詹詹子”,似乎是黄鹂一类的。那小鸟估计是称意从树上鸟窝里掏来的,已经长出了小羽毛,不过嘴还是嫩黄的。 我把这小鸟养在小碗里,捉小虫来喂它,但第二天,我就开始为它的食物发愁了。 话说我家堂屋里有一窝燕子,那时节,老燕子夫妇每天飞进飞出,不得闲地喂养小燕子。只可惜这双燕子,可能是头一次做父母吧,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燕子窝做的质量不过关,五只小燕子,已经从窝里摔下来死掉了三只。 我正在为“詹詹子”的吃饭问题发愁的时候,瞥见燕子飞来飞去,突然灵机一动,想起生物课上老师讲,育雏是鸟类的本能,鸟类是可以跨种群互相喂食的,我何不利用这个知识来试一试呢? 于是,我从厨房里翻出个破瓢,就是那种用半个葫芦晒干做的瓢,把这“詹詹子”放到里面,再置在堂屋的门头上,放稳当了。小“詹詹子”唧唧地叫,燕子回窝,听见这叫声,围着瓢喳喳叫着盘旋不停,但却始终不敢靠近。 我以为是怕我,就去屋里躲,刚进屋就暗叫一声“不好”,原来燕子窝里仅存的两只小燕子也都掉在地上了,一只已经摔死,一只正在地上扑棱,我忙把这仅存的独苗小心地捧起来,也放到那只瓢里。 这下子,那对老燕子经过一阵的盘旋、观察,终于开始喂食这两只小鸟了,我暗中发现,它们似乎对“詹詹子”好像还特别照顾,喂的更多。 小伙伴们听说了这事,都来围观,一个个眼睛睁得溜圆,嘴里啧啧称奇。 可是,也许老燕子认为是我把它们的小宝宝弄掉下来的,它们觉得窝不安全,晚上不再回窝了。 如此,热热闹闹过了几天,我又骑车到县城我爸爸那了呆了两天,再回到家,发现瓢里只剩下了小燕子,我以为“詹詹子”已经会飞了、飞走了,可是我哥说它“死了。”我大吃一惊,本来快会飞了,怎么死了?妈妈说前天中午她睡午觉起来,就发现这鸟死了,不知道是不是吃了有毒的东西还是怎么了。 我心中不怿,这么可爱的小鸟没了,太可惜了!它虽不算是死在我的手里,可我怎么还是有点内疚。 好在那个硕果仅存的小燕子,终于“翅膀硬了”,长大飞走啦! 第二年春天,那双燕子没有回我家做窝——我有点失落,我想它们一定是误会我了。嗐,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啊,只是不知,“去年我家堂前燕,今春飞入何人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