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朋友圈,好像成了一张名片,我们发的内容、发的方式,往往暴露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有时候,你发的一条朋友圈,点赞或评论的人寥寥无几,或许不是因为别人在忙,而是人家把你屏蔽了。 所以,你发的朋友圈,别人根本看不到。 成年人的世界,总有许多社交潜规则,虽然没人明说,但懂得都懂。 下面这三种人发的朋友圈,最容易被屏蔽,不信,你看。 前段时间,我终于把前同事小莉的朋友圈给屏蔽了,瞬间心情明媚了很多。 说起来,自从小莉结婚生孩子后,她的朋友圈就没有停止抱怨过。 不是吐槽极品婆婆,就是嫌弃丈夫没本事,要不就是抱怨带孩子太辛苦。 类似于这样:
一开始,我们以为她是带孩子累着了,还主动安慰她,让她放宽心,不要为了这些事影响心情。 但不管我们怎么安慰,她还是老样子,把朋友圈当成她的负能量垃圾箱,一个劲地往里倾泻负面情绪。 可是,负面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 尤其是深夜失眠焦躁难安时,刷到她的朋友圈,心情会变得很差,人也会抑郁起来。 后来,我们不约而同把她的朋友圈屏蔽了,选择不看她的朋友圈,不被她的负能量所感染。 诚然,谁都有情绪失落,想找个地方去发泄,去抱怨的时候,但抱怨的次数多了,并不会惹人心疼或怜惜,反而会使人远离。 因为,我们刷朋友圈,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了解亲朋好友的动态,并不是为了一遍遍接受负能量的传递,给自己添堵。 网上看到一句话: “人的能量都是有一定定数的,负能量到了头,正能量就会被挤为0。” 不管是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遇上负能量的人,一定要躲远。 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生活笼罩上阴霾,变得阴雨连绵,失去了阳光与活力。 谁的朋友圈,应该都有几个经常刷屏的人吧。 他们,可能是微商,在朋友圈宣传自家的衣服、鞋子或化妆品; 他们,也可能是销售,在朋友圈介绍理财产品、健身房信息; 他们,还可能是中介,在朋友圈发布租房信息、招聘广告…… 当然,除了上面这些把刷屏当做工作的人,还有一种就是,特别爱分享,也特别爱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一点小事就会发到朋友圈的人。 先说把刷屏朋友圈当做工作的人,有时候,我们不是讨厌刷屏,而是讨厌他们只顾着打广告,而不考虑他人感受的行为。 对于这种行为,如果他们分享的产品不是我们想要的,那就直接可以选择屏蔽朋友圈或删除好友,还朋友圈一片清静与简洁。 而那些特别喜欢分享的人,他们的刷屏更多是无意的,只是这种无意,不小心给我们造成了困扰。 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别人发朋友圈的次数,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是否接受。 你的朋友圈你做主,怎么舒服怎么来。 当你觉得自己的朋友圈被无关紧要的事所打扰时,不妨选择屏蔽掉别人的朋友圈,专注于享受生活中的细碎美好。 其实,不管是上面的哪一种,凡事都有个度,一旦做事超过了我们心理承受的某个界限值,就容易带来不必要的矛盾与争执。 正如老话所说,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离不开“度”这个字。 人与人之间,凡事拿捏好尺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简单明快地活着。 往后余生,把握好做人的分寸,掌握好做事的尺度,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 杠精天天有,朋友圈特别多。这并不是一句调侃的话,有可能就是事实。 表妹乐乐哭丧着脸跟我讲:
我有点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杠的,表妹拿起她的手机让我翻了翻,瞬间也被气到了。
你看,杠精就是这样: 不管你说得对不对,反正都是我对。 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话:
为了抬杠而抬杠,以给别人添堵为己任,这样的人非但不会得到他人歆羡的目光,反而会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最后只能自食其果。 很多时候,越是喜欢抬杠的人,往往失去的就越多。 因为,人与人,都是相互的。 你杠别人,别人也会找你麻烦;你善待他人,他人也会温柔以待你。 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会在小事上斤斤计较,也不会一味地去反驳别人,他们不抬杠,只抬人。 作家苏岑曾说: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让自己舒服。 对于让自己不舒服的人或事,别纠结、别烦恼,果断远离就行。 还是那句话,他们有发朋友圈的自由,我们也有屏蔽朋友圈的自由。 生活已经很累了,就别让不舒服的人或事,给自己添堵了。 活得开心,让自己舒服,才是我们这一生最紧要的事。 文末点亮【在看】,一辈子不长,对自己好点,远离不舒服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不辜负温柔的岁月,不辜负美好的自己。 共勉。 作者 | 嘉莉妹妹,一生不舍爱与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