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心血管病与糖尿病共病现状及共管模式探索
2021-11-26 | 阅:  转:  |  分享 
  
糖心共管——心血管病与糖尿病共病现状及共管模式探索目录CVD与T2DM共病的流行病学CVD与T2DM共病的管理现状CVD与T2DM
共病管理新模式探索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根据2019年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发布的全球疾病负
担研究(GBD)的报告:CVD居全球死亡病因前列,且CVD患者伤残生命调整年有进一步增加趋势。2019年主要病因及DALY百分比1
990年主要病因及DALY百分比1.新生儿疾病7.3(6.4-8.4)2.缺血性心脏病7.2(6.5-7.9)3.
卒中5.7(5.1-6.2)4.下呼吸道感染3.8(3.3-4.3)5.腹泻3.2(2.6-4.0)6.
COPD2.9(2.6-3.2)7.道路伤害2.9(2.6-3.0)8.糖尿病2.8(2.5-3.1)9.
下腰痛2.5(1.9-3.1)10.先天性出生缺陷2.1(1.7-2.6)11.艾滋病1.9(1.6-2.2
)12.结核1.9(1.7-2.0)13.抑郁1.8(1.4-2.4)14.疟疾1.8(0.9-3.1)1
5.头痛1.8(0.4-3.8)1.新生儿疾病10.6(9.9–11.4)2.下呼吸道感染8.7(7.6–
10.0)3.腹泻7.3(5:9–8.8)4.缺血性心脏病4.7(4-4–5.0)5.卒中4.2(3.9–
45)6.先天性出生缺陷3.2(2.3-48)7.结核3.1(2.8–3.4)8.道路伤害2.7(2.6–
3.0)9.麻疹2.7(0.9–5.6)10.疟疾2.5(1.4-4.1)11.COPD2.3(1.9–2
.5)1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2.0(1.6–2.7)13.下腰痛1.7(1.2-2.1)14.自我伤害1.4
(1.2-1.5)15.肝硬化1.3(1.2-1.5)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先天性/新生儿/营养性疾病伤害DALY,伤残
调整生命年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Lancet.?2020Oct17;396(10258):1204-1222.年龄标准化死亡
率排序(1990-2019)缺血性心脑疾病是导致CVD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根据2019年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发布
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CVD死亡占比49.2%,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CVD死亡占
比17.7%,位居第二。进一步分析CVD相关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负担,其中高血压、饮食因素和高LDL-C为最主要的疾病因素。2019年
排名1990年排名缺血性心脏病(49.2%)1.高血压2.饮食因素3.高LDL-C4.空气污染5.高体重指数6.烟草7
.高空腹血糖8.肾功能不全9.气候异常10.其他环境危险因素11.饮酒12.体育运动量少1.高血压2.饮食因素3.
高LDL-C4.空气污染5.烟草6.高体重指数7.高空腹血糖8.肾功能不全9.气候异常10.其他环境危险因素11.
饮酒12.体育运动量少其他心血管和循环系统疾病(1.5%)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0.9%)主动脉瘤(0.9%)房颤和房扑(1.7
%)风湿性心脏病(1.6%)心肌病和心肌炎(1.8%)高血压性心脏病(6.2%)心内膜炎(0.4%)外周动脉疾病(0.4%)缺血性
卒中(17.7%)蛛网膜下腔出血(2%)颅内出血(15.5%)导致CVD死亡的病因(2019)代谢风险环境/职业风险行为风险Gre
goryARothetal.JAmCollCardiol.?2020Dec22;76(25):2982-302
1.可改变的CVD危险因素负担(1990-2019)近十年中国持续位居CVD死亡率首位2019年GBD报告显示:对于CVD死亡率
最高的国家进行统计,中国居首位2016年中国数据显示:CVD也是引起中国人群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印度尼西亚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11.55
%45.50%13.46%43.16%8.01%6.08%心血管疾病癌症11.24%12.02%呼吸系统疾病受伤/中毒22.92%
26.06%其他201020192016年中国城镇人口主要死因2016年中国农村人口主要死因死亡例数4,000,0003,000,
0002,000,0001,000,0000CVD死亡率最高的国家(2010-2019)中国城镇和农村人群主要死因统计(2016)
GregoryARothetal.JAmCollCardiol.?2020Dec22;76(25):2982-
3021.2.MaLYetal.JGeriatrCardiol.2020Jan;17(1):1-8.CVD,
心血管疾病;IGT,葡萄糖耐量受损合并2型糖尿病进一步升高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一项来自瑞典的注册研究显示,随着多种心血管二级预防
治疗药物及管理的逐步引入,2型糖尿病人群与非2型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及冠心病死亡率均逐年下降。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相关死亡率仍
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仅与非糖尿病患者10年前水平相持平。提示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仍是尚未解决的临床难题。心血管死亡
冠心病死亡T2DM患者T2DM患者标准化发病率/10,000患者年标准化发病率/10,000患者年匹配对照匹配对照AidiRaw
shani,etal.NEnglJMed2017;376:1407-18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共存可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和
死亡风险糖尿病合并陈旧心肌梗死的患者,远期再发心肌梗死率更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更高P<0.001存活率(%)既往
无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既往无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的非糖尿病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的糖尿病患者100402080600非
血管性死亡率其他心血管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DM:糖尿病;CHD:冠心病年份一项横断面研究,比较了1373名非糖尿病患者的7年心肌梗死
(致命和非致命)发病率与1059名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以研究心血管的风险因素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7052例男性和8354例女性
受试者,年龄45~64岁,随访25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糖尿病与冠心病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关系087654321Haffn
erSM,etal.NEnglJMed.1998Jul23;339(4):229-34.WhiteleyL
,etal.DiabetesCare.2005Jul;28(7):1588-93.心血管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
原因大庆研究显示:在中国,47.5%的男性和49.7%的女性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CVD占比男性女性47.5
%49.7%随访23年统计690名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和519名糖耐量正常人群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人群来自1986年对我国大庆地区11
0,660名25~74岁成人进行的血糖筛查(大庆IGT和糖尿病研究)YaliAnetal.DiabetesCare?2
015Jul;38(7):1365-71.CVD,心血管疾病;IGT,葡萄糖耐量受损CAPTURE研究显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
2DM患者占比约1/3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因心衰入院无症状心衰症状性心衰心力衰竭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未分型卒中缺
血性卒中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疾病其他缺血性心脏病既往血运重建病史心肌梗死稳定性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PTURE研究是一项全球
多中心横断面非干预性研究,主要目的是估算T2DM患者中确诊心血管病(CVD)的患病率。研究于2019年开展,共纳入包括805名中国
受试者在内的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9823名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CVD总体患病率为(34.8%[32.7;
36.8]95%CI)。其中85.8%的CVD被归类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即ASCVD(31.8%[29.7;33.8]9
5%CI)估算患病率,%MosenzonO,etal.Abstract158.Presentedatthe56
thAnnualMeetingofthEuropeanAssociationoftheStudyofDiab
etes,Macrovascularcomplicationsandbeyond,10:15CDTon24Sep
tember2020.CAPTURE中国亚组研究数据显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占比33.9%,其中,合并ASCVD的
更高占94.9%CVD34.8%CVD33.9%ASCVD85.8%ASCVD94.9%CVD:N=3582ASCVD:N=30
74CVD:n=273ASCVD:n=259全球数据1中国数据2CVD(心血管疾病)为: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疾病、冠心病、外周动脉
疾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主动脉疾病;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为: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疾病、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1.
MosenzonO,etal.CAPTUREAbstract158.Presentedatthe56thA
nnualMeetingoftheEuropeanAssociationoftheStudyofDiabete
s,Macrovascularcomplicationsandbeyond,10:15CDTon24Septem
ber2020.2.HongTianpei.,etal.CAPTURE.GW-ICC2020Poster:GW
31–e1199.小结大庆研究及CAPTURE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及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共病负担极重在全球及中国范围内
,心血管疾病都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且中国CVD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合并2型糖尿病可进一步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升高患者的心血管死
亡率目录CVD与T2DM共病的流行病学CVD与T2DM共病的管理现状CVD与T2DM共病管理新模式探索美国应用降低心血管事件的
降糖药物的比例不足10%Arnold等人利用GOULD注册研究数据,探寻了美国ASCVD合并T2DM患者应用指南推荐的二级预防药物
的现状。指南推荐的理想化药物治疗包括:高强度他汀,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ACEI/ARB,SGLT2i或GLP-1RA。研究
选取2016-2018年间来自119个中心和118名医生(46%为心血管医师)提供的5006名患者,其中1735(34.7%)名合
并T2DM,用药情况如下图。仅6.9%的患者获得了全部理想化治疗,其中仅7.9%的患者应用了GLP-1RA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任何
)高强度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图.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和降糖药物的使用最佳药物治疗: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抗血小
板药物或抗凝药物(不包括三联疗法)、ACE抑制剂或ARB(不包括eGFR<30ml/min/1.73m2);SGLT2抑制剂或G
LP-1受体激动剂(用于2型糖尿病;不包括eGFR<30ml/min/1.73m2)降脂药物鱼油类降脂药PCSK9抑制剂抗血小板
药物/抗凝药物ACE抑制剂或ARBCV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磺脲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SGLT-2i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
噻唑烷二酮类最佳药物治疗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RB:血管紧张素Il受体阻滞剂;CV:心血管;DPP-4:二肽基肽酶-4;P
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T2DM:2型糖尿病SuzanneV.Arnold,etal.Circulati
on2019;140:618-620中国应用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降糖药物的比例进一步降低CAPTURE研究结果:中国合并ASCVD的
T2DM患者应用降脂及抗血小板药物较全球比例更低,与指南差距巨大。中国应用证实有CV获益药物的比例远低于全球水平,仅1.5%的患者
应用了GLP-1RA类药物。CV,心血管;T2DM,2型糖尿病;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GLP-1-RA,胰高糖
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MosenzonO,AlguwaihesA,ArenasL
eonJ.L.,etal.CAPTUREAbstract158.Presentedatthe56thAnnu
alMeetingoftheEuropeanAssociationoftheStudyofDiabetes,
Macrovascularcomplicationsandbeyond,10:15CDTon24September
2020.HongTianpei,etal.CAPTURE.GW-ICC2020Poster:GW31–e1
199.CVD合并T2DM的患者更常就诊于心血管科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总共纳入109747名至少有过一次门诊访视的T2DM患者,其中
42.6%合并CVD。其中合并CAD的患者占29.5%,其次是合并HF的患者占15.1%,合并CeVD及PVD的患者分别占12.4
%和10.2%。总体上,对于T2DM患者,其就诊于心内科与内分泌科门诊的可能性为2:1,这一比例在合并CVD的T2DM患者中进一步
扩大到4.1:1。对于不同类型CVD,这一比例在合并HF的T2DM患者中最高心脏病科内分泌科就诊门诊次数比值:4.5:1.06.8
:1.04.1:1.04.5:1.0CVD,心血管疾病;T2DM,2型糖尿病;CAD,冠心病;HF,心力衰竭;CeVD,脑血管疾病
;;PVD,外周动脉疾病FelonaGunawan,etal.CardiovascEndocrinolMetab20
20;9:56-59大部分心血管医生关注患者合并糖尿病情况一项英国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NHS系统中心血管医师对于ACS患者血糖管理
的看法,共有103名医生(占所发问卷的11%)回复了调查结果。左图显示,29.1%的医生会为其接诊的所有ACS患者筛查HbA1c,
54.4%会在大部分接诊患者中筛查HbA1c。右图显示,若发现患者住院期间HbA1c结果升高,69.3%的受医生会对该结果做出干预
和处理。1.0%3%5.9%2.0%5.0%13.9%69.3%百分比(%)未审阅且未向初级护理医师提示其他:多个结果其他:不知道
已审阅并记录,若HbA1c升高立即处理已审阅并记录,供初级护理医处理已审阅但未记录HbA1c结果未审阅,但初级护理医师要求审阅AC
S:急性冠脉综合征ThomasA.Slater,etal.EurHeartJCardiovascPharmaco
ther2020;6(3):194-196美国心血管医师应用GLP-1RA与SGLT2i数量远低于内分泌医师2006-2018年
,起始应用GLP-1RA的使用仅有不足5%来自于心血管医生,即使部分药物被FDA批准心血管适应症也未改变整体趋势。2006-201
7年,同样的,起始应用SGLT2i也仅有约5%来自于心血管医生,FDA批准的心血管适应症未改变这一趋势。ABFDA批准利拉鲁肽CV
适应症EMPA-REGOUTCOME研究LEADER研究SUSTAIN6研究艾塞那肽IR获FDA批准利拉鲁肽获FDA批准艾
塞那肽ER获FDA批准阿必鲁肽获FDA批准度拉糖肽获FDA批准达格列净获FDA批准卡格列净获FDA批准恩格列净获FDA首批卡格列
净FDA首次安全性沟通FDA批准恩格列净CV适应症CANVAS研究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内分泌/代谢内分泌/代谢PCP/内科PCP/内科
其他其他未分类心脏病学未分类心脏病学绝对应用量/季度绝对应用量1.VaduganathanM,etal.JAmCol
lCardiol.2019;73:1596-600.2.VaduganathanM,etal.JAmCollC
ardiol.2018;72:3370-2.心血管医师临床应用新型降糖药物面临的阻碍与内分泌科医师不同一项研究调查了2018年美
国医师应用两类新型降糖药物时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其中心内科医师最主要的障碍包括:1.不了解相关药物知识;2.认为使用降糖药物不是
自己的职责;3.不想对已有的糖尿病护理计划进行干扰初级护理(n=41)初级护理(n=40)内分泌科(n=17)心脏病科(n=30
)内分泌科(n=17)心脏病科(n=27)GLP-1RASGLT-2i费用过高,病人无法承担费用过高,病人无法承担预先批准流程繁琐
且药物常常无法获批出现药物副作用后病人无法继续服用出现药物副作用后病人无法继续服用预先批准流程繁琐且药物常常无法获批预先批准流程繁
琐但药物常常可以获批预先批准流程繁琐但药物通常可以获批有其他药物降低HbA1c效果优于SGLT-2i患者不依从,与费用无关(如无法
注射GLP-1RA)有其他药物降低HbA1c效果优于GLP-1RA我不了解相关药物知识作为一名心脏病专家,使用降糖药不是我的责任不
想对已有的糖尿病护理计划进行干扰不想对已有的糖尿病护理计划进行干扰作为一名心脏病专家,使用降糖药不是我的责任很难与PCPs和内分泌
专家就糖尿病护理计划有效沟通很难与PCPs和内分泌专家就糖尿病护理计划有效沟通患者不依从,与花费无关我不了解相关药物知识其他b其他
a100.00.00.020.020.040.040.060.060.080.080.0100.0a包括有限的临床教育时间、增加患
者药物清单的药物种类以及不愿意使用注射药物;b包括有限的临床时间、总是建议其他医师开临床应用、患者的困惑或担忧以及慢性肾病的潜在风
险;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HbA1c: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
(%)百分比(%)YuminGao,etal.AmHeartJ2020;224:47-53超过1/3的心脏病科医师
对有关GLP-1RA和SGLT2i的知识完全不了解初级护理(n=41)内分泌科(n=17)对GLP-1RA和SGLT-2i相关知识
了解程度的医师比例患者是否适合GLP-1RA和SGLT2i治疗GLP-1RA和SGLT2i的治疗机制心脏病科(n=30)百分比(%
)百分比(%)GLP-1RA和SGLT2i治疗的副作用何时起始GLP-1RA和SGLT2i治疗百分比(%)百分比(%)GLP-1
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YuminGao,etal.AmHeart
J2020;224:47-53GLP-1RA与SGLT2i的心血管获益机制侧重不同GLP-1RAs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
小幅降低收缩压及减重,并对血管及心脏存在直接作用,这些可能与其结局获益相关。临床研究中逐渐分离的生存曲线提示其心血管获益可能由动脉
粥样硬化相关事件的下降所介导。4项SGLT2i相关研究中,心衰入院风险下降的曲线分离在随机后迅速发生,提示其获益更可能来自于心衰相
关事件的下降。这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善,以及对心脏代谢和功能的直接改善相关。SGLT2i:底物转换(酮体)抗纤维化作用GLP-1
RA:氧化应激炎症改善内皮功能??SGLT2i:血压血管内容积动脉僵硬GLP-1RA:心率功能?血管心脏?GLP-1RA:
葡萄糖生成?SGLT2i:糖异生FFA摄取酮生成?SGLT2i:小球内压力(管球反射)利尿利钠肝脏肾脏GLP-1RA及S
GLT2i可能的多种作用效果?GLP-1RA:胰岛素释放胰高血糖素释放β细胞存活?SGLT2i:胰岛素释放胰高血糖素释放?
GLP-1RA:脂肪分解葡萄糖摄取?SGLT2i:脂肪分解FFA利用胰脏脂肪组织?GLP-1RA:胃排空胃肠道动力?GL
P-1RA:糖原合成葡萄摄取?SGLT2i:FFA利用葡萄糖利用胃肠道肌肉ESC,欧洲心脏病学会;GLP-1RA,胰高糖素样
肽-1受体激动剂;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1.Francesco,etal.EurHeartJ
.2019;00:1-69.2.Seferovi?PM,etal.EurJHeartFail.2019
Dec9.3.HaithamM.Ahmed,etal.EurHeartJ.2018;39:2368
-75.2019ESC/EASD指南对T2DM合并CVD或高危/极高危CV风险的患者应用GLP-1RA予I类推荐指南推荐推荐级
别证据等级GLP-1RA对于T2DM伴CVD患者,或高危/极高危CV风险的患者中推荐使用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或度拉糖肽以减少C
V事件IA对于T2DM伴CVD患者,或高危/极高危CV风险的患者推荐使用利拉鲁肽降低死亡风险IBSGLT2抑制剂对于T2DM伴C
VD患者,或高危/极高危CV风险的患者中推荐使用恩格列净,卡格列净或达格列净以减少CV事件IA对于T2DM伴CVD的患者推荐使用恩
格列净降低死亡风险IB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应考虑用于无心血管疾病且伴有中危CV风险的超重T2DM患者IIaCCV,心血管;CVD
,心血管疾病;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T2DM,2型糖尿病;
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司美格鲁肽目前尚未在中国获批上市Francesco,etal.EurHeartJ.2019
;00:1-69.2020ACC关于T2DM患者降低心血管风险共识同样推荐GLP-1RA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合并症,推荐已被证实有
心血管获益的SGLT2i或GLP-1RA类药物治疗年龄≥1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下列情况:ASCVD,HF,DKD,ASCV
D高风险强调血糖管理应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同步管理讨论医生和患者的偏好及关注点再次评估,如果获益大于风险,考虑加用另一类药物传统危险
因素及指南推荐药物优化指南指导下的预防性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抗血小板)不作进一步处理新型降糖药GLP-1RA
治疗SGLT2i治疗评估合并症/并发症ACC,美国心脏病学会;T2DM,2型糖尿病;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HF,心力
衰竭;DKD,糖尿病肾脏疾病;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andeep
RDas,etal.JAmCollCardiol2020;76(9):1117-1145Meta分析显示GLP-1
RA类药物可减少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GLP-1RA可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发生复合终点3P-MA
CE的风险3P-MACEGLP-1RAn/N(%)治疗组事件每1000患者年安慰剂n/N(%)安慰剂组事件每1000患者年风险比
(95%CI)ELIXALEADERSUSTAIN-6EXSCELHarmonyOutcomesREWINDPIO
NEER6400/3034(13%)608/4668(13%)108/1648(7%)839/7356(11%)338/
4731(7%)594/4949(12%)61/1591(4%)643432.43745.723.529392/3034(
13%)694/4672(15%)146/1649(9%)905/7396(12%)428/4732(9%)663/495
2(13%)76/1592(5%)633944.44058.726.6371.02(0.89-1.17)0.87(0.78
-0.97)0.74(0.58-0.95)0.91(0.83-1.00)0.78(0.68-0.90)0.88(0.79-
0.99)0.79(0.57-1.11)总体(I2=40.9%p=0.118)2948/27977(11%)3304/2
8027(12%)0.88(0.82-0.94)-0.511.5每治疗75人3.2年,可减少一例MACE事件GLP-1RA更
优安慰剂更优3P-MACE:3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非致死性卒中S?renLKristen
sen,etal.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019;7:776–85无论T2DM合并ASCV
D或ASCVD高危因素,GLP-1RA均具MACE获益该meta分析还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合并已确诊的ASCVD还是仅
合并ASCVD高危因素,GLP-1RA类药物均可降低远期的发生风险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RA类药物对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与
一级预防有效性一致GLP-1RAn/N(%)安慰剂n/N(%)风险比Pinteraction确诊心血管疾病0.22是2431
/21253(11%)2755/21202(13%)0.86(0.79-0.94)否480/6428(7%)518/65
55(8%)0.95(0.83-1.08)-0.511.5安慰剂更优GLP-1RA更优S?renLKristensen,
etal.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019;7:776–85.部分GLP-1RA药物的CVOT
主要终点结果SUSTAIN-6研究:利拉鲁肽减少MACE风险达26%2LEADER研究:利拉鲁肽减少MACE风险达13%113%2
6%安慰剂安慰剂3P-MACE3P-MACEHR=0.87(95%CI0.78-0.97)HR:0.74(95%CI:
0.58;0.95)发生事件的患者(%)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自随机后时间(月)自随机后时间(月)1098安慰剂22%39%心血管死
亡非致死性卒中76安慰剂发生事件的患者(%)HR=0.78(95%CI,0.66-0.93)5HR:0.61(95%C
I:0.38;0.99)4发生事件的患者(%)利拉鲁肽32司美格鲁肽10061812542442483630自随机后时间(月)自
随机后时间(周)1.MarsoSP,etal.NEnglJMed2016;375:311-22.
2。NEnglJMed.2016Nov10;375(19):1834-1844.目录CVD与T2DM共病的流行病
学CVD与T2DM共病的管理现状CVD与T2DM共病管理新模式探索国际著名心血管学会均建议心血管医生对CVD合并T2DM患者进行管
理ACC,ESC等国际重要心脏病学会均通过发表共识或指南,呼吁心血管医生主动参与对T2DM合并CVD的患者进行管理。同时着重介绍了
具有心血管获益的新型降糖药物,强调其在该类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并给出推荐诊疗路径。ACC,美国心脏病学会;ESC,欧洲欧洲心脏病学
会;T2DM,2型糖尿病;CVD,心血管病JAMACardiology刊发GLP-1RA心内科用药指导——提高临床应用方便性选择
适用对象调整其他降糖药物筛查是否存在禁忌症解答患者疑问监测及随访事项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HbA1c,糖
化血红蛋白;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MichaelC.Honigberg,etal.JAMACardiol
.doi:10.1001/jamacardio.2020.1966多个美国临床中心设立心血管代谢门诊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为满足心血
管病合并多重代谢危险因素(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患者的综合管理,多个美国临床中心已开设心血管代谢综合门诊。门诊强调以患
者为中心,多学科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共同管理。内容涉及到患者筛查,生活、饮食、运动建议,戒烟,药物合理化,康复计划,指南推荐的标准化治
疗。梅奥诊所心血管代谢项目1预防心脏病专家运动生理学家内分泌专家注册营养师睡眠医学专家护士高血压专家患者运动专家心肺运动检测技术S
ource:1.https://www.mayoclinic.org/departments-centers/cardiome
tabolic-program/overview/ovc-2044221心血管代谢医学——新的亚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由于心血管代谢门诊
人员成本高,ACC尚提出建立心血管代谢医学这一亚专科的概念,并给出了培训心血管代谢专科医师的构思。这一亚专业主要负责具有包括糖尿病
、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代谢危险因素的患者的综合管理,以期减轻疾病负担。其医师培训体系涉及到普通内科轮转,心血管科轮转,以及内分
泌科轮转,并给出了具体需掌握的领域。心脏内科培训计划(3年)内分泌科部分肥胖糖尿病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电生理介入进展期心衰心脏内科
部分心脏病住院心脏病咨询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心脏CT心脏康复血管医学/药物心血管代谢医学肥胖T2DM高血压脂质生活方式吸烟康
复CVD检查甲状腺疼痛筛查生殖内分泌科内科骨骼肌肉骨骼内科部分生活方式戒烟高血压TACC:美国心脏病学会;CVD:心血管疾病;
T2DM:2型糖尿病RobertH.Eckel,MichaelJ.Blaha.AmJMed2019;132(7)
:788-790AHA与ADA合作启动’KnowDiabetesbyHeart’项目APartnershiptoImp
roveCardiovascularOutcomesinType2DiabetesMellitus提高公众对于CVD
与T2DM关联的意识与理解(多种模式及渠道传递健康教育信息)01提高T2DM患者对CVD和T2DM关联的意识和预期(提供个性化患者
教育工具)改善健康保健系统流程并实践(提高生活方式管理、糖尿病护理、心血管风险调整)020403改善医师及健康护理团队意识并培训实
践(培训初级保健服务提供者,多重危险因素共管)AHA,美国心脏协会;ADA,美国糖尿病协会;CVD,心血管疾病;T2DM,2型糖尿
病1.EduardoJ.Sanchez,WilliamT.Cefalu.Circulation2019;140:5
26-528.2.ScreenshotofAHA/ADAwebsite.心血管代谢医学:中国模式进一步探索中代谢性心血
管疾病学组心血管代谢门诊心血管代谢专病医联体建立各级医院的学术联系,有助于规范化各级医院质控体系深入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相关疾病概念和
诊疗理念为合并多重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提供个体化综合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危险因素控制的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延长患者寿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到其他专科及亚专科的就诊次数,提升就诊的方便性、依从性及满意度建立合并多种代谢紊乱疾病患者的数据基础了解
目前中国各类代谢紊乱疾病的患者的发病和结局情况规范化管理、综合管理,从而改变目前诊疗的现状T2DM与CVD共病管理现状及展望心血管
疾病是导致死亡的首位病因,且中国为心血管死亡负担最重的国家。CAPTURE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占比33.
9%。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预后更差。近年来CVOT研究证实GLP-1RA等新型药物具有心血管获益。而中国无论应用心血管获益
新型药物还是指南推荐的心血管治疗药物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全球水平,其中仅有1.5%T2DM患者采用了指南推荐的GLP-1RA类药物。
T2DM与CVD共病管理新模式的探索,有利于促进共病患者的权威指南诊疗路径的落实,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更多具有心血管获益的药物。T
hankYou!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是2014年公布的药学名词
,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年。包括因早亡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寿命损失年两部分,经常用于测量疾病负担。疾病负担以
DALY(Disablityadjustedlifeyear)为单位进行测量,其含义是疾病从其发生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
年。它包括两部分,一是早死引起的生命损失年YLLs(Yearsoflifelostwithprematuredeath
),一部分是残疾引起的生命损失年YLDs(Yearsoflivedwithdisability)。残疾和早死的共同点是在不
同程度上减少了人的健康生命,而人的生命又是以时间(年)来度量,因此DALY是以时间为单位综合考虑了残疾和死亡两种健康损失,并赋以
社会价值取向的信息,使之更全面合理地表达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为社会主要卫生问题的确定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大庆研究是在中国人
群中进行的糖尿病预防领域里程碑式的研究。在对大庆地区690名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和519名糖耐量正常人群随访23年后发现,心血管疾病同
样是导致中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由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比例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分别高达47.5%和49.7%。与既往在西
方人群中进行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庆研究是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糖尿病预防领域里程碑式的研究。在对大庆地区690名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和519
名糖耐量正常人群随访23年后发现,心血管疾病同样是导致中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由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比例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
,分别高达47.5%和49.7%。与既往在西方人群中进行的研究结果一致。CAPTURE研究是一项全球非干预性横断面研究,旨在评估当代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现状。该研究共纳入了来自五个大陆、十三个国家的9823名T2DM患者,其中4502例来自初级医疗中心,另5321例来自专科医疗中心。CAPTURE研究是一项全球非干预性横断面研究,旨在评估当代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现状。该研究共纳入了来自五个大陆、十三个国家的9823名T2DM患者,其中4502例来自初级医疗中心,另5321例来自专科医疗中心。作为极高危患者,CVD合并T2DM患者的标准治疗与指南推荐有明显差距。而一项调查显示,心血管医生可能对此负有一定责任。这项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对于T2DM患者,其就诊于心血管科的几率是其就诊内分泌科几率的2倍。当T2DM患者合并CVD时,这一可能性扩大到4倍ESC/EASD于2019年发布了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合并心血管病指南此次指南更对新型降糖药物在T2DM合并ASCVD或CVF的治疗地位进行了提升。单独提到了利拉鲁肽降低死亡的获益,与恩格列净相比,其应用范围增加了对高危危险因素人群的推荐同时,对于二甲双胍只对其在中危患者中进行了Ⅱa级别的推荐,证据等级C。CDCV项目:withthegoalofimprovingthemanagementofdiabetesintheadultT2populationatriskforCVinordertoreducetherskofCVsuchasheartattacksandstrokes.Throughaconcurrentapproachtopatientandhealthcareprovidertrainingandnon-accreditedprofessionaleducation,andhospitalclinicalqualityimprovementprograms,theCDCVInitiativewilldrivetoimproveCVhealthstatus,qualityoflifeandultimately,reduceCVdeathsforpeoplelivingwithT2DM旨在推动改善T2DM患者心血管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并最终减少心血管死亡方式: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及非认证专业教育、医院临床质量改善项目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