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年前,乡下一位要转行的中医的一张“立...

 一梦红尘独自啸 2021-11-26
17年前,乡下一位要转行的中医的一张“立户方”,助我搞定患者高血压,我却被骂“黑医”,中医本没错,只是错在了人心。

我一直都知道学中医是很难的,十年以上才算是入门,我当时虽然已经学了很久,但也就一些小病小痛,才会稍微觉得游刃有余。这种情况怎么办,就到处游学,积累经验,其实说白了这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记得十几年前,在我师父和爷爷的安排下,我去了贵州的一个小山村,其实那种不发达的地区,对比之下,反倒更让我喜欢,他们对医生是绝对的信任。

医者行医,其实也是一种双向的选择,患者要相信医者,医者也要相信自己,他们不懂医学,对医生那种盲目的信任,是现在社会没有的。

这是一把双刃剑吧,我又希望患者懂得多一点,对自己的帮助大一些,又希望患者知道的少一点,因为这样,医生说什么患者都会照做,谨遵医嘱就是会更加方便简单一些。

当时在乡下,得了一张“立户方”,立户方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就是一个中医家庭祖辈留下的一张方子,这张方子只能治一种病,并且效果相当不错。

后来各方面的因素,不准备再给人治病,就想要把这张方子公布出来,这也算一种行业操守吧,毕竟你不干这件事,总有人会去做,这种行为行自己的善,还能助别人行善。

当时我刚好在场,有这个机会自然要抓住,我把那张方子完完整整的记录在手札上,是治高血压的,配伍很是精妙,就等着有患者来找,把它运用在临床上。

虽然我听着那家人说是这张方子的效果有多好,但没亲眼见过,总归是心中有疑惑。说来也巧,等来等去,反正在那个村子里,我没见到再来治高血压的患者。

后来没待几天,我就回去了。回去之后,见我爷爷在给患者诊脉,多嘴了一句,竟然是高血压,这不就对上了吗!我说我来治,爷爷笑了一下说:那好,那你来。

患者却慌了,说你这,还是算了吧,我让老中医给我治。我说:我可以的,我帮你治。患者更慌了:别别别,怎么还能这样,你们这医馆不会是黑医馆吧......

我爷爷一听,说那还是我来吧。但我还是想让患者试试这张方子,趁我爷爷抓药的时候,我把方子给我爷爷看,我爷爷也觉得可以一试,正好症状都对得上。

开方:炮附子、麻黄、细辛、桂枝、干姜、防风、葛根、生姜、僵蚕、蝉蜕、全虫、蜈蚣。

患者什么症状?除了头晕眼花,还会心悸。手臂酸麻,使不上劲,失眠需要靠安眠药保证睡眠,还有测量血压,血压高,脑供血不足。脉沉弦,拘紧而急,舌可。

这7剂药后,患者大汗淋漓,出过汗后症状消了许多,手臂酸麻减轻,心悸也很少会发作。

爷爷在原方调整剂量,患者服用。三诊时,血压降了,患者头晕目眩的症状缓解了。后来又调理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症状全消,随诊半年不见血压再上升。

后来我爷爷又给我讲:高血压在中医并不是高血压,中医把这归为“眩晕”范畴,根据症状治病,以患者为主,而不是以病为主。

高血压,其实就是阴寒堵在血脉之中,寒就会凝滞,凝滞就会堵塞,从患者的脉象就可以体现。

这种情况在西医是怎么治疗?就像路上堵的一颗石头,西医想的不是去搬掉石头,而是不计成本加宽道路,但土地是有限的啊,暂时的作用是有了,但能确保不会再有其他的石头来堵吗?

所以啊,既然这治标不治本,那我们就另辟蹊径。看看药方:既然是寒气凝滞,那我们就首先用麻黄、附子、细辛温阳散寒,让患者持续出汗,出汗也是一种祛除体内寒邪的方法。

如此一来解决第一步后,用蜈蚣、全虫解决患者凝滞的经络,这一步在于疏通,就想这石头堵在路上,那我们就想办法把这石头挪开。

同时佐以僵蚕、蝉蜕、葛根息风解痉,疏通以后,血压自然就降下来了,整副药方疏通的不止是导致高血压的,而是全身筋脉,如此一来,血压自然再也不会高。

所谓治标又治本,斩草要除根就是这个道理。

我也七老八十了,很多病没有爷爷和师父,我也有了自己的见解,但是很多药方我还是留着,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都还是有用的,然后坐诊之余我就写写文章,把这些东西写给大家知道。

我这点浅显的经验,也希望能抛砖引玉,给懂的人一点思路,不懂的人一点理解,那我也就算是没白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