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走进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
2021-11-26 | 阅:  转:  |  分享 
  
走进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

胡经国



1975年开始,我开始了申请调往有关地质部门工作、重操旧业的努力。先后向中央、省、地、县各级有关党政和地质部门递交了大量的申请信件。但是,没有结果。

直到1978年,党和政府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号召专业科技人员归队。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重操旧业大好机会。它进一步激起了我重操旧业的决心和信心。要实现这一愿望,除了要依靠党组织和政府以外,还需要有朋友给予有力的帮助、支持和推荐。这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黄汲清教授。虽然我离开中国地质科学院已有15年之久,但是我仍然坚定地相信他是一定会帮助和支持我的。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请求帮助和支持的信件。不久,他不但亲自给了我回信,支持和鼓励我归队,重操旧业;而且还亲自给原四川省地质局王朝钧总工程师写信,请他也来支持和帮助我。很快,王朝钧总工程师来信告诉我,已经联系好调我和我爱人赵振展一起到地处四川省渡口市的106地质大队工作。这真是让人喜上眉梢、喜出望外!

原四川省江津地委组织部对科技人员归队工作十分重视,抓得很紧。铜梁县委组织部还召开了科技人员归队工作座谈会,并且邀请我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后来,江津地委组织部决定挽留我们,由地委组织部安排我们在江津地区有关部门工作。当时,地委组织部苗桂珍同志对我说:“我们地区也需要科技人员。”于是,在1978年10月,我们被调到地处永川的四川省江津地区水利电力学校——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的前身,从事教学工作。但是,地委组织部考虑到我们从学校又调到学校,恐怕铜梁县有意见,不肯放人。于是,地委组织部先将我们的工作关系放在江津地区水电局。随后,才将我们的工作关系转到了江津地区水利电力学校。我们的工资关系是在被铜梁县有关部门扣押了一年左右时间以后才给转移过来的。

在1978年10月的一天,我与振展到江津地区水利电力学校报道。在临时招待所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江津地区水电局人事秘书科樊科长向原江津地区水电工程施工公司要了一台红岩大卡车到铜梁蒲吕中学,将我们的家(全家7人和一些简单的家具)搬到了江津地区水利电力学校。要不是江津地区水电局人事秘书科樊科长及时派车给我们搬了家,还不知道在我们这次工作调动中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未知数。

承蒙水电校领导的照顾,我们的新家被安置在一幢二层楼房的底楼一套两室一厅一厨的套房里(面向楼房右边一套)。这是我们所居住的最好最大的房屋,感到非常满意。当时,校党支部书记廖健康、校长何顺万的家在二楼,教务科长田必兴的家在我们家的对面。我们的家刚搬到学校时,受到了学校领导和一些老师的热情接待,并且还帮我们搬家具。

这次工作调动,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命运和前途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我们的事业和家庭有了新的转机和希望。为此,我们全家首先衷心感谢党的好政策!同时,衷心感谢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黄汲清教授和四川省地质局王朝钧总工程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还要衷心感谢当时在江津地区工作的二哥胡国民、二嫂施朝荣的支持和帮助!衷心感谢地委组织部苗桂珍同志的支持和帮助!衷心感谢铜梁蒲吕中学王子铸校长的支持和帮助!衷心感谢江津地区水电局人事秘书科樊科长的支持和帮助!衷心感谢水电校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



2002年9月21日撰写于重庆

2021年11月26日修改于重庆







2







献花(0)
+1
(本文系胡经国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