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梅为妻鹤为子,林逋归隐山林练气凝字,书风空灵自然超凡脱俗

 yangsuorong 2021-11-26

导语:林逋,善行草,书风高逸真率、瘦挺劲健。存世的作品不多,比较有名的三件:《秋凉帖》、《三君帖》和《自书松扇五诗卷》,的字犹如他笔底下的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幽淡而雅致,耐人品酌细尝。


作家木心说: 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能像陶渊明那样豁得出,工作干得不开心说辞就辞,然后归园田居,东篱采菊,过着清贫而自在的日子。

大千世界,有参差不齐的人,就有千姿百态的生活。生活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区别在于是对生活委屈,还是随心而欲。


北宋的林逋是一个异数。他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世, 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而冠绝古今咏梅诗。

朱熹曾说林逋:“宋亡,而此人不亡,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


林逋,人称“和靖先生”,为宋时高士,他隐居杭州孤山,没有入仕,亦无心于功名。却因“妻梅而子鹤”而留下一段千古美谈。

林逋,字君复,浙江钱塘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曾出仕五代吴越的钱镠王,风极一时。十来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自此家道中落,与兄长及诗书相依相伴。可能正是因为幼时的他经历了家族的大起大落,造就了他偏爱孤高的性格。


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种植梅花当自己的妻子,养了两只仙鹤做自己的儿子。由于渐离世俗,烦心之事亦渐去,闲暇之余,更是广猎书本。林逋并不在乎自己因买书而使生活不济,因为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丰富和满足。

林逋读书甚众,涉猎广博,儒释道三家之书无所不及,隐居后,常练气修身。这一养生之道,无疑来自道家所提倡的养身之法。


或许是简静恬淡的性格,所以深得自然之旨于自然之趣。笔下自然也就有了一种超拔的风神。

黄庭坚赞其:“林和靖诗句自然沉深,其字画尤工,遗墨尚当宝藏,何况笔法如此,笔意殊类李西台而清劲处尤妙。”、“林处士书清气照人,其端劲有骨,亦似斯人涉世也耶!”


就像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林逋亦如此,因为隐逸,他的创作不受法度束缚,直抒胸臆,不斤斤计较于点画、布置,而是表达着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他的作品,淡逸、超脱、虚静,高洁,无一丝尘俗气。这不正是其人格魅力的证明吗!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然,林逋不一定达到这种境界,但最起码身体力行,意在得自然之道。

宋人书法洒脱无约束,随意而为,故多天然趣味。林逋书法纵向取势笔画流畅,痛快至极,令人神往。长短大小,字各有体,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


林逋的书法结构紧密,纵向取势,行笔流畅、痛快,字距、行距宽绰,不甚匀齐,整体上呈现出幽雅深远的意境。其结字的紧密感,弥补了其章法的宽绰,达到虚与实的统一。

除此之外,点画稠密交叠处形成的块面与疏朗宽松的章法、清瘦点画形成了极为别 致的黑白对比,使其书风简淡中透出 一种坚韧之气。堪称“其体自然,功均造化”的自然美的优秀之作,“率意出天真”的意趣体现得最为充分。


《自书松扇五诗卷》

笔势瘦挺健劲,起笔多露锋,字形稍长略向右下取势,疏朗、散淡的空间留白是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字距疏朗,行气贯通,留有大片空白,使得这幅作品表现出朴素、平实的风貌。而字与字之间“势”上的顾盼,又使得气脉贯通,平中见奇的结体颇得杨凝式《韭花帖》的神韵。

章法井然,但不甚匀齐,字距、行距尤为疏阔,笔调清新、秀润。整体上呈现出幽雅深远的意境,显得一种超逸、空灵,与其淡逸、超脱、虚静的情怀相呼应。


《三君帖》

率性挥毫,字里行间尽显流畅自然之态。书法结体昂挺,笔画线条细瘦,字距、行距宽绰,多细笔游丝,起笔、收笔处多露尖削,转折方硬,犹如他笔下的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信笔挥毫,墨色枯润相间,线条粗细变化精妙,沉稳而又流动,字形大小参差,机趣丛生,浑然天成,林逋不激不厉的平和心态跃然纸上。


《秋凉帖》

气韵闲雅,技巧精湛,毫无矫揉造作之态,线条细瘦,行距宽绰,细笔游丝,气势连贯,各有奇趣。笔画间,显现出书者那“寓有意于无意之中”的深湛素养。

行文极其流畅,无拘无法,率性自然,虽然也还是字字分离,却也情溢神流,萧散清朗,优游不迫,洒脱不拘,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者,萧然游于规矩之外,超然出于流俗之表,令人神清而意远。


结语:

历代评书,多有“字如其人”的联想。他的书法瘦小精悍,集北宋文人之精华。在当时将大行距、大字距的写作方式应用于书法创作当中,最为个性鲜明。

林逋的字与他隐居山林,安然于世的精神吻合,这种萧疏淡雅、空灵自然的字形,更显超凡脱俗之意。在此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也难怪林逋会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布衣终生,情宜山林。细品林逋的书法字尤有韵味,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暗香浮动,清新雅致,耐人寻味。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