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长征突破天险腊子口

 凤凰山居士 2021-11-26
攻打天险腊子口,长征中最关键的一战,毛主席下令:三天内攻下它

青灯话史

发布时间: 11-0517:09

长征,是近代中国英勇的革命先烈们在追求和平与民主的伟大征程中,留下的最光辉动人的一页篇章。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红军战士们毅然选择徒步走过两万五千里,终于保住了“革命的火种”。

还记得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曾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作结。而红军险渡腊子口时的情景,就发生在岷山地区。这一役的胜败,不仅决定了长征北上的命运,更是攸关全党将士们的生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毛主席下达了“三天之内拿下腊子口”的紧急军令。一场激烈的战事即将展开,红军战士们究竟会面临怎样的困难?他们又该如何机智应对?最终又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剧照

“俄界会议”召开,红军继续北上

1935年9月12日深夜,红军领袖在甘肃南部的迭部县召开“俄界会议”,商讨制定部队下一步的行动方针。数个小时的“审时度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透彻分析了红军目前所处的局势和当下面临的危机。

此前,红军虽在赤水、大渡河、泸定桥等处打败了国民党的围剿部队,但也折损了不少的兵力。而且,这些局部的胜利非但没有改变红军腹背受敌,深陷包围圈的境况,反而使得当前的局势较之前更加严峻了。因此,领袖们一致认为,想要扭转整个局势,红军必须咬紧牙关,继续北上。

然而,北上的道路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因为红军想要北上,只有三个选择,要么向西,要么向东,再或者就是突破“天险”腊子口。如果向西,需要绕过青海,红军就会再入荒芜之地,需要面对的困难更大。可如若顺着白龙江向东挺进,势必会遭到胡宗南主力部队的正面拦截,那么,红军的伤亡数量就不可估计了。

如此看来,突破腊子口才是红军最佳的选择。可是,腊子口本身地形复杂,周围又有国民党的重兵把守,想要突破也绝非易事。

9月14日,就在众人瞻前顾后,一筹莫展之际,毛主席当机立断,要求各部队配合作战,三天之内必须攻下腊子口!

▲腊子口处碉堡

突围损失惨重,果断更换作战部署

经毛主席和聂荣臻等人的仔细研究,他们决定,由红一军团第二师第4团担任此次突围的先锋主力。这支队伍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追随我党数年,一贯以作战勇猛著称,曾多次在紧要关头为红军队伍保驾护航。因此,由红4团打头阵,为后续部队开路再合适不过。

接到命令后,聂荣臻将军随即带着红4团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到阵前勘测地形。可眼前的一幕却让他们犯了愁,腊子口的隘口宽度只有30米左右,周围则是悬崖峭壁。峭壁的中间,还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穿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腊子河。腊子河上有一座极窄的木桥,而这座木桥就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道。

然而,对于红军来说,最难攻克的并不仅仅是腊子口险恶的地势,还有一早埋伏在这里的敌人。国民党在腊子口部署了大量兵力,为确保万无一失,蒋介石还命令国民党第14师师长鲁大昌率部镇守此地。而鲁大昌在红军抵达前,就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命令手下的士兵筑防线、建碉堡、囤军粮,以静待红军大部队的到来。

▲腊子口战役遗址

红4团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思虑再三,决定由红4团战斗经验最丰富的2营担任主攻。9月16日下午4点,红4团对驻守在腊子口木桥旁的敌人发动了进攻。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红军战士们没有丝毫的畏惧,一个个前赴后继地向前冲锋。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却依然没有突破敌人的防守。

随后,2营营长又接连组织了好几次冲锋,都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成效。就在2营准备展开新一轮的冲锋时,却突然接到了上级要求撤退的命令。原来,毛主席制订了新的作战部署,战士们隐约感到,胜利马上就要到来了!

“天降神兵”云贵川,红军终夺腊子口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红军虽然有伤亡,但也并非一无所获。根据敌人不同方向的火力大小,我军终于找到了其兵力部署的漏洞。敌人将全部兵力集中在腊子口的木桥周边,而两边的峭壁周围却没有安排人员把守。既然,敌人此处的兵力最为薄弱,那么,如果我军能够顺利从此处突围,就可以摆脱被敌人封锁的窘境。

▲场景还原

于是,我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杨成武率领,负责吸引敌人的主要兵力。另一路由王开湘率领,伺机翻过峭壁,绕到敌人后方,联合王开湘的部队前后夹击,一举消灭敌人。

杨成武带着部队悄悄来到敌人的阵地前,命令士兵掷出几枚手榴弹,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随后,为了拖住敌人主力,杨成武和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白刃战。

与此同时,王开湘的部队则是绕到了木桥的峭壁之下。可是,两边的峭壁高达数百米,如何翻越又是一大难题。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黑瘦的小战士突然开口,他说他能爬上去。他用一根带铁钩的竹竿勾住了峭壁上的一处缝隙,然后顺着竹竿爬了上去。几十分钟后,峭壁上扔下来一根绳子,战士们抓住绳子一个一个爬了上去。

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知道,这位为部队开辟了道路的小战士究竟姓甚名谁。大家只知道,他有一个叫做“云贵川”的绰号

▲剧照

王开湘部队顺利完成任务后,就立刻按照计划发出信号。杨成武看到空中的3颗照明弹,就知道王开湘他们已经顺利抵达敌人的后方。于是,他们相互配合,双面夹击敌军,还炸毁了敌人的几座碉堡。没了掩护的据点,敌人完全暴露在我军的面前,很快就被击垮了。

17日天亮时分,我军成功占领了腊子口,打开了长征北上的通道。

岷山“天险”腊子口为何如此重要?

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也是川西北通往甘南的门户。最初,腊子口也是因地势险峻而得名,因为它在藏语中被译为“山脚的深谷”。

蒋介石向来狡诈,他也清楚腊子口对于红军来说意义重大。所以,他提前在岷县和腊子口安置了两个师的兵力,企图阻拦北上的红军。

尽管路途艰险,困难重重,但只有攻下腊子口,红军才能撕碎敌人的封锁,打通北上的通道。否则,红军只能重新回到草地。

▲油画

腊子口一役的胜利,堪称我党百年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够如愿拿下如此“天险”,于我军而言,收获颇丰。

其一,腊子口是我军前进征途中需要突破的最后一道关卡。老蒋原本想借此“天险”,彻底消灭红军的革命力量,然事与愿违,再一次惨败而归。此一役后,红军宛如凤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走向了新的胜利。

其二,此战的告捷,使得红军顺利入主甘南地区,也顺势打通了我军奔赴抗日前线的通道。因此,腊子口战役不仅推动了长征的胜利进程,还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全国的抗日的热潮。而后,我军结合甘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将陕北作为红军革命的大本营,以及长征的目的地。

其三,腊子口一战后,我军顺利走出了岷山山脉,这也标志着我军取得长征的绝对胜利指日可待。

▲剧照

战争时期是“天险”,和平年代成景点

正所谓,“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在无数革命前辈的不懈努力下,昔日硝烟弥漫的腊子口,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了国内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之一。

景点建立之后,每年都有无数的中华儿女聚集在这里,于青山绿水间领略这岷山著名革命圣地的风采。人们在这里追忆往昔,凭吊先烈,还有不少志愿者在这里宣传红军的英雄事迹。

1980年8月21日,甘肃省政府修建了一座“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为的是让世人永远铭记那些在战役中牺牲的英雄先烈。为了表示对“腊子口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视,更是斥巨资建立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如今的腊子口就像是一台“时空机”,置身其中,似乎能瞬间把人们带回曾经那个热血沸腾的激情年代。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这段难忘的历史,也许会发出时过境迁的感叹,也许会诧异沧海桑田的巨变。可无论时空如何转换,世事怎样变迁,我党不惧艰险,不怕牺牲,救国救民的伟大长征精神从未改变。

祖国今天的和平与稳定,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乃至是生命换来的。他们不仅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也是新中国的英雄。“生的伟大,死得光荣”,就是对英雄们光辉人生的最真实写照。

百年间,中华民族用长征胜利的史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不畏强权,不做奴隶,坚决维护和平的决心和勇气。

相信未来,中国会以更加独立、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惟愿中华民族永垂不朽,伟大的长征精神永照千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