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8月,时年33岁的柏石曼成为德国驻北京公使馆官方科学顾问,耗时三年对中国进行全面考察,走遍晚清中国的十二个行省,行程万里,拍摄了大量的中国古建筑与景观,此后他撰写多部相关著作,@图游华夏网以其原版照片,按照拍摄地域与时间进行归集解读,与喜爱历史的读者朋友们共同研究。 第30篇行程 柏石曼将其三年的行程在当时的中国地图上逐一标明,从1906年秋到1909年,沿着直隶、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几乎走遍了中国。 本篇为1909年,柏石曼从绍兴到宁波所拍摄的照片(部分为其搜集),上图为1905年的江苏省地图(蓝线为柏石曼的行程路线)。 一、绍兴境内 1、柏石曼所拍摄的这张照片位于绍兴的柯岩,此地从三国时期便成为采石场,经过历朝历代的挖凿,形成了奇绝的石壁风光,图中左侧巨石是弥勒石佛的背面,右侧的奇峰则是著名的云骨,下部纤细上部宽厚,仿佛是一朵云升起。 2、位于绍兴大善寺内的大善塔,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公元504年,南宋年间被毁,明朝永乐年间重建寺塔,清朝咸丰年间遭遇战火只剩塔身。 3、位于绍兴塔山的应天塔,始建于东晋年间,位于宝林禅寺内,唐朝时寺名改为应天寺,塔名亦改,宋朝时期重建,因塔山又名飞来峰,王安石在塔修好后登临游览,写下了著名的《登飞来峰》一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到明朝嘉靖年间又重修。 二、宁波城内 4、柏石曼来到宁波府的城内,他站在南边城墙上,下方的水面是日湖,左侧的石桥为水月桥,正中间的祠庙可能是吕祖殿,其右侧则是延庆寺的大殿,从这张照片里,宁波的古朴之美跃然而出。 5、从前图的照片放大,一位舟子船行湖上,水月桥造型优美,两侧的深宅大院鳞次栉比,可惜这些建筑多以消失,曾经的古老宁波只能永远凝固在柏石曼拍摄的照片里。 6、柏石曼在宁波府的大街上,看到沿街的一处“方聚元号”的金楼,门面的装饰极为豪华,多为精美的木雕,旁边有着“满汉首饰”、“加炼赤叶”、“兑换赤金”的招牌。 7、柏石曼在同一处大街上拍摄的另一家店铺。 8、柏石曼在城内拍摄的此处建筑并未标注地点,照片左下角,像是一群孩童学生围聚在一起,右侧的门匾上镌刻着“文武殿”三字,期待了解宁波古建筑的读者朋友们能够指出正确的名称。 ![]() 9、宁波府城内的一处建筑屋顶,屋脊上雕刻着人物造型的图案。 ![]() 10、柏石曼拍摄的这处屋脊上的雕刻,是鲤鱼跳龙门的题材。 三、宁波的福建会馆 ![]() 11、历史上的宁波作为浙江的一个重要的海运贸易城市,吸引了众多的福建商人来此经商生活,崇尚妈祖信仰的福建人在宁波建造了天妃行宫,并作为福建会馆聚会议事。 ![]() 12、宁波福建会馆内的戏台,据说会馆内的众多石雕都是从福建雕刻好再运来。 ![]() 13、福建会馆内供奉的妈祖神像,左侧的廊柱是下联:“神明昭日月指挥水伯天吴”。 ![]() 14、福建会馆内的一处建筑穹顶,都是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建成。 ![]() 15、福州会馆内的一处屋檐,柏石曼拍下了人物群像木雕的细节照片。 四、宁波天封塔 ![]() 16、柏石曼在宁波城内的一处桥上,拍摄了城内风光,一条小溪穿街而过,两侧的临水店铺和民宅相邻,右侧的店铺招牌写着:“老二房吕继瀛眼科”的内容。前方的一座石塔是始建于唐朝的天封塔,公元695年和696年是武则天时期“天册万岁”与“万岁登封”年间,取其首尾而得名。 ![]() 17、天封塔的细节照片,初期的唐塔被毁之后,至南宋年间重建,清嘉庆三年的1798年,在一次维修中失火,导致塔檐、木质平台、栏杆均被烧毁,成为照片中的砖砌塔身。80年代进行了重建。 五、宁波郊外的墓地 ![]() 18、柏石曼在宁波郊外拍摄的墓地。 ![]() 19、另一处墓葬。 六、宁波天童寺 ![]() 20、柏石曼在前往天童寺的路上,一群挑夫挑着行李,山上的植被并不多见,只有山脚下一片片的树木,道路上都是石块铺就。 ![]() 21、放大前图,竟然有一男子躺在摇篮里,两位挑夫合力抬着他前行。 ![]() 22、在前往天童寺的路边,稻子已经收割完,田地旁的一处墓地,四周都种着松柏,其后方的远处,可以看到一处白墙黑瓦的民居。 ![]() 23、这处照片位于前图的右侧,同样墓地也被几棵大树环绕。 ![]() 24、柏石曼来到了位于太白山的天童寺内,他站在庭院内拍下了大雄宝殿的照片,天童寺最早建于西晋时期,相传僧人义兴来此结庐修行,遇见一位童子相助,遂将寺庙命名为天童寺,唐朝时大规模扩建。 ![]() 25、天童寺大雄宝殿内的照片,到了宋代,天童禅寺成为禅宗兴起之后的名刹,可惜万历年间被洪水冲毁,到明末崇祯年间开始重建至今。 ![]() 26、天童寺内的僧人们依次鱼贯而入静茹大殿,准备念经送佛。 ![]() 27、柏石曼拍摄的天童寺主持,只见他慈眉善目,白须髯髯,出家人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情怀展露无遗。 ![]() 28、天童寺内的一处池塘,左边有七座石塔,两侧六座是对称分布。 ![]() 29、上图中的天童寺石塔近景,中间石塔的塔座之上,建有七级,旁边则是对称护佑。 七、宁波镇蟒塔 ![]() 30、位于天童寺附近的镇蟒塔,相传此塔建于唐朝,因此地有巨蟒出没伤人,天童寺主持以馒头喂蟒,后来巨蟒死去,在其身修建佛塔而镇之。 ![]() 31、由于镇蟒塔历经岁月的风雨,早已破败不堪,我们从照片也能看出损坏的程度,到民国三年的1914年此塔被重建。 八、宁波阿育王寺 ![]() 32、柏石曼来到了太白山麓华顶峰下的阿育王寺,寺庙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的公元282年,照片中是寺内的西塔,建于元代。 ![]() 33、阿育王寺内的舍利塔和佛像碑刻。 ![]() 34、阿育王寺内的一座小型石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