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种类型头痛中医辨证论治

 灵溪道人 2021-11-26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引起以头痛为主症的病证,均可称为头痛。头痛剧烈,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称为“头风”。

根据头痛病因、病机的不同历代有不同的名称。《素问·风论篇》有"脑风”“首风”之名,把头痛之因责于外来之邪,因风寒之气侵犯头脑而致头痛。《素问·五脏生成篇》还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属本虚标实头痛。《难经》进一步提出"厥头痛”和“真头痛”。

《伤寒论》明确提出六经中头痛的只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而少阴则无。晋·王叔和指出,肝胆气逆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外台秘要》提出了脾虚生湿,痰湿上蒙所致头痛的理、法、方、药,对认识和治疗头痛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宋·严用和提出"偏正头风”,以区别头痛的部位及程度。《东垣十书》则将头痛分为内伤头痛和外感头痛,根据症状和病因的不同而有伤寒。

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还在《内经》和《伤寒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补充了太阳头痛和少阴头痛。还根据头痛异同而分经遣药,这样便成为头痛分经用药的开始。

《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可下者”。故又有痰厥头痛,气滞头痛之名。《普济方·头痛附论》曰:“若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也。又有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名厥头痛。"《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 治之。“清代陈士铎提出“非风”之论,认为肾虚可致头痛,不可使用风药。王清任倡导瘀血头痛,首开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头痛之先河。

一、病因病机

头痛之病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 皆上注于头,故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 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厥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发生头痛。

1. 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而以风邪为主。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高之上,惟风可到"。故外邪自表侵袭于经络,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气血不畅,阻遏络道,而致头痛。又风为百病之长,多夹时气而发病。若夹寒邪,寒凝血滞,络道被阻,而为头痛;若夹热邪,风热上炎,侵扰清空,而为头痛;若夹湿邪,湿蒙清空,清阳不展,而导致头痛。《医谝·头痛》说:“六淫外邪,惟风、寒、湿三者最能郁遏阳气。火、暑、燥三者皆属热,受其热则汗泄,非有风寒湿袭之,不为患也。然热甚亦气壅脉满,而为痛矣。”

2. 内伤头痛:"脑为髓之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濡养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气血上充于脑,故内伤头痛的发病原因,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因于肝者,一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空,而为头痛;一因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致头痛。因于肾者, 多由禀赋不足,肾精久亏,脑髓空虚而致头痛;亦可阴损及阳,肾 阳衰微,清阳不展,而为头痛。因于脾者,多系饥饱劳倦,或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失血之后,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头痛;或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空,遏清阳而致头痛。至于外伤跌仆,久患者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每易致头痛。

二、论治要点

1. 诊断依据

(1) 外感头痛:每因外邪致病;头痛部位多在头部前额、巅顶、枕部,或左或右疼痛,或呈全头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发病较急,痛势较剧。往往伴有恶寒发热、口干、流涕、脘痞纳差等风寒、风热、风湿症状;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或正常,其他理化检查可正常。

(2) 内伤头痛: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头痛部位多 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痛势悠悠,遇劳则剧,时作时止。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脑电图。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病变。

2. 辨证要点:

诊治头痛,除详问病史,根据各种症状表现的不同,辨别致病之因以外,尤应注意头痛之久暂,疼痛之性质、特点及部位不同,辨别外感和内伤,以便进行辨证论治。

(1) 辨久暂:暂病之头痛,多因外邪所致,大多痛势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久病之头痛,多因内伤所致,大多痛势较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则剧,时作时止。若瘀血头痛,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

(2) 辨虚实:大抵外感头痛如风寒头痛、风湿头痛、风热头痛 及内伤头痛之肝郁化火头痛多属实证;内伤头痛之肝肾阴虚头痛、阴血亏虚头痛多属于虚证,往往平素体虚。至于痰浊、瘀血所致者,则又虚中有实,自当分别施治。

(3) 辨部位: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络皆循头面,厥阴经上会于巅顶,故头痛可根据发病部位之异参照经络循行路线,加以判断,则有利于审因施治。大抵太阳经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至于瘀血头痛,则头痛多见于刺痛、钝痛、固定痛,或有头部外伤及久痛不愈史;痰浊头痛,常见恶心、呕吐。临床辨证既应注意头痛的不同特点,同时还应结合整体情况及其有关兼证全面分析,以便处方用药。

三、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一般来说,初病多实,治宜祛邪,以祛风散邪为主,但又要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法,如风寒头痛,则治以疏风散寒;风热头痛则治以疏风清热;风湿头痛则以祛风胜湿。久病多虚,治宜固元气,以补虚为主,但亦有虚中夹实者,如瘀血、痰浊等当权衡主次随证治之。肝阳头痛有虚有实,实者宜平肝潜阳,虚者滋补肝肾,本虚标实者宜标本兼顾。

1. 风寒头痛

症状:头痛剧烈,发病急,痛连项背,偏头或满头紧痛、掣痛,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触冒风寒后,恶寒、发热 均止,头痛独重,遇风痛剧,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浮缓,或弦。

治法: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方中川芎、羌活、白芷、细辛发散风寒通络止痛;薄荷、荆并、防风上行外散,助川芎、羌活、白芷、细辛疏风止痛,并能解表;甘草性缓,调和诸药,使升散不致耗气;茶水调服,取其苦寒之性,协调诸风药温燥之性,共成疏解风寒,通络止痛之剂。若寒邪侵犯厥阴肝经,引起巅顶头痛,干呕、吐延沫,用吴茱萸汤去党参、大枣,加半夏、藁本、川芎等。

2. 风热头痛

症状:头热胀痛如裂,起病急,发热重、恶寒轻,面赤,口渴,咽痛咳嗽,鼻流浊涕,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桑菊饮加蔓荆子。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疏风解表,宜透风热;连翘、芦根清热、生津;杏仁、桔梗、甘草轻宣肺气而利咽喉;方中再加蔓荆子味辛、性寒,凉散风热,清头目,通窍止痛之功益增;且蔓荆子与菊花相配,治疗风热上攻之头痛,其效卓著。本方原为治疗温病初期,所谓“辛凉轻剂”,用于治疗风热头痛轻症,每能取效。

3. 风湿头痛

症状:头痛沉重如裹,天阴转甚,身热不扬,胸闷纳差,泛恶欲呕,口黏乏味,四肢酸困,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浮滑或濡滑。

治法:祛风胜湿,利窍止痛。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苍耳子。方中羌、独活祛全身风湿而通络;防风藁本疏风、解表、止痛,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合蔓荆子祛头风疗痛;甘草调和诸药;方中再加苍耳子祛风湿、利窍止痛。共成治疗风湿在表,头痛身重的效方。

4. 肝阳头痛

症状:头痛多在偏侧,或巅顶,胀痛而晕,郁怒则加重。头重脚轻,性急心烦,面部烘热,失眠多梦。耳中蝉鸣,咽干目赤,或有筋惕肉,舌质红,苔少,脉多弦细或弦劲而数。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止痛。

方药:天麻钩藤饮。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生石决明镇肝潜阳;杜仲、桑寄生、夜交藤、牛膝滋养肝肾;枙子、黄芩清热;茯神安神;益母草通络。全方适用肝肾阴亏,风阳上亢所致的头痛。

5. 肾阴虚头痛

症状:头痛发空,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女子梦交,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舌红,苔薄少,脉弦细无力或虚而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六味地黄丸补肾阴,枸杞子补肝肾之阴,菊花清头目,止痛,用于肾阴虚头痛甚者。

6. 肾阳虚头痛

症状;头顶及前额冷痛而眩晕,痛势不甚,得温痛减,劳累则头痛加剧。面色苍白,肢冷便浦,尿少水肿,腰腿酸软,阳痰,舌质淡胖,少苔,脉沉、细弱,尺脉尤不足。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肾气丸。本方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桂枝而成。方中以附子、桂枝温补肾阳为主药;六味地黄丸有补肾阴之功,补阴配阳,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

7. 气虚头痛

症状:头痛不剧烈,绵绵而痛,痛时有空虚感,头部畏寒,早晨尤为明显,过劳易犯。面色苍白,体倦,气短,懒言,饮食少进,自汗,舌淡、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升阳补气,祛风散寒。

方药: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和中。陈皮理气防滞;升麻、柴胡助党参、黄芪以升举清阳达于巅顶;当归和血;诸药协和,补气升阳,固表卫,用于气虚头痛甚合。

8. 血虚头痛

症状:头痛隐隐不甚,痛自眉梢上攻,起则痛增,卧则痛减,兼有晕眩。午后痛势尤甚,唇面苍白,心悸怔忡,目涩,手足发麻,健忘失眠,舌淡、苔薄白、少,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血疏风。

方药:加味四物汤。方中熟地黄、当归补血;白芍柔肝养血;川芎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再加黄芪补气,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血随气生,故补血之功愈增。本方用于血虚头痛甚合。

9. 痰厥头痛

症状:头痛、昏重,眩晕、恶心,呕吐、痰涎,胸闷,肢重、体倦,颜面、口唇、肢端发麻,舌苔厚腻,舌体胖、有齿痕,脉弦滑。

治法:化湿祛痰,和中降逆。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中姜半夏温化寒痰,降逆止呕;白术健脾气,助脾运;天麻配半夏、白术,息风除眩止痛,治痰饮食,上逆头痛、眩晕;橘红、茯苓化痰饮;生姜降逆止呕;甘草、大枣、人参扶正和中;蔓荆子散内热,清头目,通窍止痛,若与人参相伍,则散中有补而不伤正,补中有散而不滞邪。

10. 瘀血头痛

症状:头痛呈针刺样,痛有定处,天阴或入夜尤甚,或有头部外伤、脑震荡病史,面色晦滞,健忘,舌边色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定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方中赤芍、桃红、红花活血化瘀;川芎行气活血;生姜、葱白通阳散寒,温通血脉;麝香开窍并能增强活血化瘀之功;大枣为味甘缓扶正之品,防化瘀伤正;本方用黄酒煎服,通行十二经,活血开窍,行瘀畅络,治头部瘀血疼痛,每获奇效。

《止园医话》头痛方——偏正头痛皆安康

组成:

连翘15克,菊花15克,桑叶15克,黄芩10克,薄荷10克(后下),苦丁茶10克,夏枯草15克,藁本10克,白芷10克,荷叶边15克,鲜茅根30克。

加减:

失眠者,加夜交藤、合欢皮、酸枣仁各15克;心经有热,舌质红赤,加柏子仁15克、莲子心5克;睡眠易惊醒,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舌苔白腻,加石菖蒲、炙远志各10克。

功用:

清利头目,散结止痛。

主治:

偏正头痛。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方解:

《止园医话》是当代名医罗止园所撰写的经验集,近几年才流传于世,看到它的真正风采。

此方出自《止园医话》“头痛与眩晕”篇,罗氏从自身患偏头痛说起,罹患数年,服用中西药治疗,时发时止,后每至午后,体温升高,偏头痛更甚,急以此方治疗,一剂奇效,病减大半,三剂大效,六剂痊愈。

文中还有一例治验,女性,50岁,患习惯性眩晕,服用此方数剂,数年未发。罗氏说:“此方治偏头痛极灵,屡试屡验也。”岳美中先生曾用此方治愈其女儿剧烈性头痛。

本方连翘轻浮,为解热清气分之妙品,菊花、薄荷清利头目,消散上焦之风热,桑叶搜肝经络脉之风邪,黄芩清除中上焦之火邪,苦丁茶祛头部之热邪,夏枯草解散热郁,荷叶边疏散邪热,鲜茅根消除痰热,更佐以白芷通窍散发表邪,引以藁本直达头顶,以除风邪。

共奏祛风散热之效,以治风热上攻之正偏头痛。

病案:

齐某,女,38岁,公务员,于1998年8月就诊。

患头痛3年余,多家医院均诊为“神经性疼痛”,给予谷维素、苯巴比妥、镇脑宁、清脑丸等,最初尚好,继之则无效。发作时以左侧偏头痛为主,但会波及到头枕与颈部,睡眠不佳。来诊时,舌苔薄白而干、舌质红赤,脉象沉细而弦。诊为风热入络,肝阳化风。

拟方:连翘15克,黄芩10克,怀菊花15克,霜桑叶15克,薄荷叶15克(后下),苦丁茶10克,夏枯草15克,藁本10克,白芷6克,荷叶15克,白茅根30克,生甘草10克。每日煎服1剂,分2次服用。

服用21剂前来复诊,言其头痛未再发作,唯有睡眠不佳,常做恶梦,影响睡眠质量,于前方加酸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焦栀子5克,莲子心5克,以清火安神,继服21剂,睡眠安然,嘱以加味逍遥丸,疏肝清热以善其后。

按语:

偏头痛女子较多,反复发作,有时与月经失调亦有关联。此例从脉象与舌质上分析,均有热象和肝郁之兆,所以取《止园医话》方治疗。

如果是寒性头痛或痰厥头痛,此方即不适宜服用。


局方神术散治验举隅

神术散出自《活人局方》(编者按:未查到原始文献所提的这本书,疑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故又称“局方神术散”,由苍术、川芎、白芷、羌活、蒿本、细辛、炙甘草七味药物组成。具有:解表祛风、除湿止痛的功用。

本方治疗慢性头痛效果较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痰浊头痛(神经性头痛)

李某,女,49岁,患无规律地头痛缠绵两载,屡治罔效,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镇静剂可暂时缓解,但停药后仍复如故。近十余天犯病,日趋频繁,下午头痛较甚,自觉满头痛,且头重头晕,伴口苦,泛恶欲吐,咽喉不利,胃中不适,身困懒言,晨起腹泻。查患者面色萎黄,形体丰腴。既往无特异病史,平素白带较多,脉弦滑、舌质胖大有齿印,苔白稍厚腻。

以局方神术散加味治疗:羌活、白芷、川芎、陈皮各15克、苍术、葛根、云苓各30克、半夏、地龙各18克、细辛6克、炙甘草10克、柴胡12克,每日一剂,煎服三次、服药五剂,自觉咽干、但头痛减轻、饮食有增。加用生山药30克,续服十二剂,头痛消失,诸恙悉除。

按:阳明,太阴受邪,更涉及脾胃,中焦湿盛,聚湿成痰,痰浊上泛清窍,清阳蒙,故头重、头晕,每日下午头痛,乃阳明、太阴二经邪气较盛的表现,此是该案主要病机特点,为辨证关键。脾为生痰之源,故呕恶喉粘;脾不健运,胃不受纳,故胸腹满闷,乏力便溏。证属痰饮湿浊,蕴阻脾胃,故以局方神术散加二陈汤加地龙等,蠲痰祛湿,健脾化饮,通络止痛,因药证相符,故证渐全瘳。

二、寒湿头痛(脑震荡后遗症)

王某,女,38岁自述三年前跌仆撞伤致病头痛,住县医院诊为“脑震荡”,经过治疗,病情减缓,但过后常觉头部隐痛,自感冬春季和阴雨天易犯病。头晕沉闷,畏寒肢冷,身困纳差,胁肋疼痛,腰酸腿痛,记忆力减退,月经错后,白带较多,常易感冒,既往有腰痛病证已七年。查脉弦、舌质淡、苔白薄、面色微黄,声言低微。

拟局方神术散加味,处方:白芷、苍术、川芎各18克,羌活、蒿本、熟附片、僵蚕、生牡蛎各15克,细辛6克、柴胡、土元各12克,车前子、杜仲各15克、焦术、云苓各30克,每日煎服两次。服药三剂,即觉精神舒畅,饮食有味,但头部仍感晕痛,宗原旨,守方半月余,头痛及诸证均减轻。1984年夏遇患者,言服药后病情逐渐好转而痊愈。

按:本例有外伤和腰痛病史,加之妇人素体白带多而湿盛,久则肾气更虚而致阳虚。阳虚则涉及脾、肾、肝三脏。脾阳不健,湿困不运,故而面黄气短、白带较多:肾阳虚衰,则命火势微。故四肢不温、腰膝酸困,肝阳气虚,则木不荣发,疏泄不畅,故头痛眩晕。冬春及阴雨天易犯病,是生气通天,天人相应,同气相召,外因与内因相互引发,阳虚之体与寒湿之气相通之故,所以,此案病因病理尤应重视。因属肝、脾、肾阳气虚衰、寒湿较盛,故重用和主用藁本、川芎、白芷、苍术、细辛、附片等,分别升发肝阳、健补脾阳、温熙肾阳,和诸药有机配合,调达阴阳,畅通气机,头痛头晕,奏效确然。

三、风湿头痛(偏头痛)

张某,女,47岁。主诉头痛已四年,遇西风易发作(编者按:“西”字存疑),时发于左侧、时发于右侧,平素头内隐痛并伴有昏胀感,伴口淡,吐清涎,头晕,身困,白带较多,舌质淡,有齿印,苔白薄满布舌面,脉弦缓。

处方:白芷、羌活、苍术各18克,蒿本、炙甘草、白蒺藜、蔓荆子各15克,川芎12克、天麻12克、桂枝、细辛各10克,白芍、地龙、炒山药30克。连服六剂,头痛减缓,余恙亦平,再诊时嘱其照上方减量服用,每日上午服药一次,连服半月遂愈。

按:患者头痛病程较长,有恶风及遇风加重的特点,结合其余兼证,说明属风湿之邪痹阻清窍,故用局方神术散,重用羌活、白芷、苍术、地龙等、祛风除湿,蠲痹止痛。又因属慢性疾患,风药迭用,易生燥热,故于急诊之后减量减次续服,意在急发期顿挫病势,缓解期图本绥治。


清上蠲痛汤

【来源】

本方见于《寿世保元》,为明代龚廷贤所拟,是根据宋代《和剂局方》之“川芎茶调散”及金代《内外伤辨惑论》之“羌活胜湿汤”合方加减衍化而成。

【组成】

当归(酒洗)一钱、小川芎一钱、白芷一钱、细辛三分、羌活一钱、防风一钱、菊花五分、蔓荆子五分、苍术(米泔浸)一钱、麦冬一钱、独活一钱、生甘草三分、片芩(酒炒)一钱五分。

【用法】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功效】

疏风通络透邪,活血理气除湿。

【主治】

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

加减法:左边痛者加红花七分、柴胡一钱、龙胆草(酒洗)七分、生地黄一钱;右边痛者加黄芪一钱、干葛八分;正额上眉棱骨痛甚者,食积痰壅,用天麻五分、半夏一钱、山楂一钱、枳实一钱;当头顶痛者加藁本一钱、大黄(酒洗)一钱;风入脑髓而痛者加麦门冬一钱,苍耳子一钱,木瓜、荆芥各五分。气血两虚,常有自汗,加黄芪一钱五分,人参、白芍、生地黄各一钱。

无论年深日近,偏正头疼,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胸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

【方解】

本方是针对“头痛”证而设。痛证的原因虽多,但不外乎于“不通”,外邪(如风寒湿热)阻滞脉络固可引起不通,而脏腑的机能失调、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亦可阻滞经脉而不畅,故治疗必须通经脉以解决邪郁,升清泄浊以濡养筋脉肌肤。

方中羌活、白芷、细辛、防风,辛温以疏散风寒;羌活、独活、苍术,苦温驱风而胜湿;菊花、蔓荆子辛凉以疏解风热。因病在头部,惟风药可到,数味风药合用,上能散头部之邪结,外可解泄肌肤经络之阻滞。根据“治风先治血”、“久痛必瘀”的认识,故方中配以当归、川芎,辛温行血活血以养血,使“血行风自灭”。更佐以黄芩、麦冬,苦寒泄热而养阴,可缓祛风除湿诸药之燥,再以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使散而不耗伤正气。可见本方辛而不燥,温而不热,苦而不寒,泄而不降,既可升散风邪,又能苦泄浊阴,而适用于各种头痛之证。

【临床应用提要】

头痛病因病机复杂,然莫不以“风”为主要致病因素。《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金元・李杲《兰室秘藏》有“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之说。清上蠲痛汤中,川芎、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苍术诸药(量轻不超过3g)轻清上达,以疏风通络松透伏邪;黄芩清泄少阳相火,菊花、蔓荆平肝息风,截断“风火相煽”;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行气止痛;麦冬养阴护津,以免风药升散伤津损血;甘草调和诸药。故本方有祛上部之风寒湿热诸邪,化头部诸经气血之郁滞,引气下行,从而蠲除头痛。即使是虚证、热证也可放心用之。诚如龚廷贤所说:“为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

陈桂苍应用本方治疗头痛,按其病情随证加减,扩大了治疗范围,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性头痛、月经性头痛、上颚肿瘤及脑瘤引起的头痛等,皆可应用。笔者临床体验,应用本方尤需注意不可妄自增大药量其理在于“风”药质轻味薄,性本升散,其量不超过3g,则轻清上达高巅之性益彰,且不宜久煎,オ能符合古人轻用“风药”治疗头痛之理。

日本医家矢数道明认为,对于用古方随证施治而不见疗效的顽固性头痛、慢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月经头痛、上颚脓肿疼痛,以及脑脓肿所致的头痛等均可用之而奏效。

【临床应用】

案1、脑动脉瘤(沈炎南医案)

罗某某,女,55岁,1984年5月15日初诊。病人于1983年初开始自觉头部左侧疼痛,左眼视物模糊,至当年年底左眼视力从1.2下降至0.2,伴前额部胀痛。1984年初先后到某某大学医学院、广州市某人民医院诊治,作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脑血管造影等检査,诊断为脑动脉瘤,位于蝶鞍前部稍偏左侧,约2.1cm×3cm大小:视力右眼1.2、左眼0.1,左眼视野缩小。经治未见明显改善,延请沈老治疗。自诉头部左侧及左眼眶周围顽痛不止,头部发胀感,头晕,左眼视物模糊,耳鸣,夜寐多梦,时有口苦,胃纳一般,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涩。证属风阳上扰清窍,治以祛风止痛,平肝明目为主,方拟加减清上蠲痛汤加味。

处方:当归、川芎、白芷、羌活、防风、钩藤、蔓荆子、麦冬、独活、黄芩、细辛各3g,杭菊花、甘草各1.5g,蕤仁肉9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4剂,头痛、头胀减轻,依前方加草決明9g,日1剂。共服14剂,头晕、头痛、耳鸣均消失,自觉左眼视力有改善。依上方再服7剂,眼科检査左眼视力由原来的0.1变为0.2,视物较前清楚。处方:当归、川芎、羌活、防风、杭菊花、麦冬、黄芩、甘草各3g,白蒺藜、蕤仁肉、草决明、蔓荆子、白芍、生地各9g。水煎服,隔日服1剂,连服14剂以善后。病者一直随诊至今,疗效巩固。

案2、头痛(俞慎初医案)

汪某某,女,41岁,1989年11月2日诊,病人头痛多年,或痛在左侧,或痛在右侧,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经多方医治鲜有疗效。病人伴有胸闷心烦,性情急躁,口干纳减,夜寐欠佳。脉弦细数,舌质淡红苔薄白。诊为肝经风火头痛,治宜平肝祛风佐以清热。处方:川芎5g,白芷6g,羌活5g,柴胡6g,钩藤10g,甘菊花6g,蔓荆子10g,麦冬10g,黄芩5g,防风6g,细辛2g,葛根6g,甘草3g,夜交藤12g,服5剂后,头痛著减,余症亦瘥,但食量未增,前方加谷麦芽各15g,又连服10剂后,诸症均愈。

案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头痛(汉方医案)

某某,43岁,女,初诊于1972年3月23日。

病历:病人从1971年4月起左手麻木不能活动,在医院检査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反复出血3次,从那以后头痛为主诉,眼底有炎症,诉视力障碍,只看到半个视野。还有胃下垂,两膝痛,背部凝痛。病人于1968年接受过右肾下垂手术。

现症:营养、脸色一般,血压130/85mmHg,生了2个小孩。37岁月经停止。大便2日1次,能正常步行。头痛时要服止痛药才能忍耐。

治疗:针对血症、上冲的头痛而让服清上蠲痛汤。服15日后头痛无变化,但在眼科检查,医生说眼底的炎症有很大好转。从太阳穴至头顶部痛。服1个月后改为五苓汤,但没有清上蠲痛汤疗效好而改回原药。8月份针对小便不利,膀胱炎而服清上蠲痛汤合五苓汤,即头痛减轻。以后继续服1年,即疼痛明显减轻,精神好,有时候忘了服止痛药亦能忍受,病情大有好转。

案4、梅尼埃病(汉方医案)

某某,47岁,女,初诊于1975年3月。病历:从1958年生第3胎起患眩晕、头痛、耳鸣、动悸、恶心、食欲不振、胃灼热感、下肢倦怠、失眠,每天都有不定愁诉(这里痛,那里痛,并不固定)。以前接受过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手术,加上更年期自主神经失调,家属也很为难。血压也高,初诊时170/105mmHg,服西药降压无效。

治疗:针对胸胁苦满和脐旁的抵抗压痛,让服大柴胡汤合桂苓丸料,但效果不好。针对血症的头痛而让改服清上蠲痛汤后逐渐好转,头脑清楚起来,也能做家务活,到了1975年6月血压为140/80mmHg。她丈夫说她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而非常高兴。


这些年来,经过反复验证,我总结了一个头痛经验方,因此方由伤寒论》的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夏度衡老前辈的四味芍药汤,三个经典方合方加减而来,故命名为三合头痛汤。

三合头痛汤的组成:

麻黄6g,附子8g,细辛3g,吴茱萸8g,党参15g,白芍30g,甘草15g,牡蛎30g,川芎15g,大枣6枚。

功能:温经散寒,敛阴活血,通络止疼。

主治:顽固头痛,偏侧或全头痛,日久不愈,常伴面暗唇青,头有沉重感,怕冷,嗜睡,头痛时伴干呕,脉沉或弦紧者。证属阳虚寒凝,血虚血瘀,兼有正气不足者。

组方医理:本方是由吴茱萸汤去生姜、麻黄附子细辛汤、四味芍药汤去丹参加川芎而成,吴茱萸、麻黄、附子、细辛温经散寒,一温则通,通则不痛,故为君;白芍、甘草、牡蛎不仅敛阴养血止痛,又可制约麻黄、附子、细辛、吴茱萸的辛燥之性,故为臣;党参大枣补益正气,顾护脾胃佐助之;川芎活血止疼,又可引药入巅顶,为使药。全方温阳散寒,养血活血,一阳一阴,一动一静,温但不热,敛却不滞,共奏温经散寒、敛阴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加减:如头痛剧烈,可加大吴茱萸用量,用至15g 也无妨;如身无力、嗜睡明显,附子可加量,用到15g 也中,但煎煮时间应不少于86分钟;如伴有汗或失眠,麻黄、附子用量宜小,3至6g最好,以免兴奋大脑,另牡蛎可酌情用到40至80g;如头一痛即干呕,且较重,加生姜几片,如伴大便溏,减少白芍用量,另加少许干姜;如头痛如锥刺,面暗唇青明显,川芎可用至30g;如伴口干等热证,可反佐生石膏30g或更多。

验案举隅:王某,女,57岁,高龙镇郜寨村人,2020年6月5日来诊,自述头痛4个月,百法不效,面暗,怕冷,休息不好,稍出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诊为寒瘀头痛,因伴休息不好、稍出汗,知兼有阴血不足、阳热亢旺,选三合头痛汤减麻黄附子用量,加大牡蛎川芎用量,以平衡其阴阳状态。处方如下:麻黄5g,附子6g,细辛3g,吴茱萸8g,党参15g,白芍30g,甘草15g,牡蛎40g,川芎15g,大枣6枚。五剂。

6月9日药没服完,因有事要外出,病人提前复诊,告知头痛已愈,要求再开几剂巩固疗效。


特效头痛外治方

一、虚寒性头痛

附片30g,盐少许,水煎半小时,用毛巾浸药热敷头部。治疗虚寒性头痛。

症见怕冷,遇风遇寒则发作或加重者。因辛温燥烈药不宜久服,用此药外用热敷,可免辛温燥烈伤阴之弊,疗效快,一次敷10分钟,即可缓解头痛。为巩固疗效,可每日敷2次,连续敷一周,一剂药可以连续用2天。

此方即《金匮要略》头风摩散,为方便操作,改为煎水热敷。几年前,余患虚寒性头痛,中药服了许多,服怕了,最后用头风摩散煎水热敷,治好了自己的头痛病,之后开始在患者身上用,效果特别好,临床运用多年,屡试屡验。

二、风寒痰湿头痛

止痛太阳丹:天南星、川芎等份为末,连须葱白同捣做饼,贴两侧太阳穴,治疗风湿头痛,寒湿头痛,痰湿头痛。此方摘录于明代董宿的

《奇效良方》,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一贴即能驱寒除湿化痰而止痛。

三、风热、肝阳等热性头痛

大黄、芒硝等份为末,用井底泥捏饼(井底泥一时难以找到,我一般用冰片少许代替,用清水和泥),贴两侧太阳穴。治疗风热头痛,肝阳头痛,阳明胃热上攻头痛及今之鼻窦炎头痛属热者,一贴即可止痛。每日一贴,可连用三至五贴,多能根治。此方为清代医家陈修园之方,疗效神奇,陈氏视为秘方。

以上外治三方,余临床运用多年。寒药不伤阳,热药不伤阴,治疗头痛,操作简单,疗效快而显著,经济实用,介绍给各位,望大家珍惜。

一味元参浓煎治风热头痛有效

元参性寒,入心、胃、肺、肾经,既可袪外感之风,亦可去内脏之热,寒而能补。笔者用元参一味,每取50克,煎浓汁500毫升温饮,一次内服,对风热头痛,屡用皆效。爰为介绍,供临床参考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