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67 太阳能热泵干燥装置-真空管型空气集热器设计及实验

 冷热平台 2021-11-26

基本结构

真空管型空气集热器的基本结构如下图。

图中太阳光穿过透光外管照射到内管外表面的光热转化涂层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加热内管中流动的空气,进入真空管内管的冷空气在流过真空管过程中被加热为热空气排出。

典型真空管及集热组件产品参数。

设计方程

设计基本方程约为(以单根真空管为例):

QS=Qa

式中,QS为集热面(即内管外表面)上得到的太阳能,WQa为空气流过真空管过程中获得的热能,W

单根真空管集热面得到的热能约为:

QS=1.57ESDoLCpCa

式中,ES为垂直于真空管的太阳总辐射强度,W/m2Do为集热管(即内管)外直径,mL为集热管长度,mCp为透明外管的透光率,无因次;Ca为集热面的净吸收率,无因次。

空气获得的热能约为:

Qa=maCpa(To-Ti)

式中,ma为空气流量,kg/sCpa为空气定压比热,J/(kg.)To为空气出集热器温度,℃;Ti为空气进集热器温度,℃。

计算示例

设太阳总辐射强度400W/m2,透明外管的太阳光透过率约0.95,集热管的净吸收率0.92;空气进集热器温度20℃,要求出集热器热空气温度60℃,空气定压比热1005J/(kg.),集热管(即真空管的内管)外直径约0.047m,集热管长度1.8 m;试确定单根真空管相匹配的空气流量。

集热管得热量约为:

QS=1.57ESDoLCpCa=1.57*400*0.047*1.8*0.95*0.90=46W

空气得热量:

Qa= QS=46W

空气匹配流量应为:

ma=Qa/(Cpa(To-Ti))=46/(1005*(60-20))=0.0011kg/s

设空气密度1.2kg/m220℃时),则空气体积流量约为:

3600*0.0011/1.2=3.3m3/h

参考上述数据可确定需加热不同流量空气时所需的真空管根数.

例如,需加热的空气流量为200 m3/h时,则所需的真空管根数约为:

200/3.3=61

实际设计时,可合理布置真空管外管之间的距离(如0.3~1.0倍外管直径),并在集热器后设置反光板等方式增加当量集热面积,减少所需的真空管根数。

集热过程中,内管受光面和背光面温度可能有明显差异,内管可考虑采用金属等导热良好材料来提高对空气的加热能力。

空气在真空管内管中的流速也对集热过程有一定影响,流速过小时,可能使内管温度过高而导致热损失增大。

性能实验

全玻璃真空管,外管外直径约58mm,内管外直径约47mm,长度1800mm;实验时间为11月中旬中午,天气较晴朗(太阳辐射强度约400W/m2),真空管倾斜角度与太阳光照方向垂直。

空气进真空管温度约13℃,空气进出真空管连接接管的内直径约8mm,空气流速约9.5m/s,热空气出真空管温度约88℃,则空气流量约为:

ma=0.25*3.14*0.008*0.008*9.5*1.2=0.00057kg/s

空气得热量约为:

Qa=0.00057*1005*(88-13)=43W

太阳照射到单根真空管外管表面上的能量约为:

1.57*400*0.058*1.8=66W

空气得热量与到达外管表面的太阳能之比(热效率)约:

43/66=0.65

应用于移动型太阳能热泵干燥装置的管型空气集热器,可考虑非玻璃型透光外管、非真空型隔热层、柔性盘绕型(如蚊香样式)等,可便于运输和安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