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方拯救千千万万的黄脸婆、虚劳汉!

 雪娃娃0155 2021-11-26

图片

吃什么都不吸收,脸黄黄的有没有?

脸上蒙了一层黄色的灰尘怎么擦也擦不干净,有有没?

每天都无精打采,精力不足,心情郁闷,有没有? 

今天这边文章要介绍以脸黄为特征的体质怎么彻底调理?

脸色黄在中医里面分为两种。一种是湿热逼迫黄疸外溢皮肤而造成的黄,一种是脾的精华为黄色,若身体不能受纳的时候就会外溢于肌肤,那今天要介绍的就是第二种。

脾精不能够被吸收的话自然气色就差。

一、一个人外表上看上去气色很好、血气充足是怎么实现的?

胃五行属土,就好比是大地。大地上面的水,蒸发到了天空,形成云,也就是胃消化吸收的水谷,输送到了心肺。然后云下降成雨,滋养大地万物的过程,就好比是心肺宣发的功能,把五谷味(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熏肤充身泽毛的过程。而且这个滋润万物的特点是若雾露之溉。溉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与溉相对应的一个字叫灌。如果是在农村呆过应该知道,种庄稼的时候需要灌地,就是一下把很多水放进田地里,就好比是下了一场雷阵雨,雨水很大,但是地没有浇透,只是表面湿润了,下面还是干的。而溉呢,就好比是春天的春雨,润物细无声。虽然雨水很小,但是持续,也就能把土地浇透。

大肠吸收的水分回到了血液循环中,而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随着血液循环就进入了肝脏,在肝脏加工合成,从下腔静脉进入到了心脏与肺里,在肺里进行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结合氧气。与氧气结合之后才真正成为了可以熏肤充身泽毛的营养物质。然后回到心脏,进入左心房、左心室、再通过主动脉,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起到熏肤充身泽毛的目的。

皮肤黄、干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另外包括皮肤长斑,皮肤暗黄,皮肤的干痒,掉头发,都可以理解为营养不能到达末梢,濡养不好导致的。

对于以上整个系统的功能是身体里的“脾”在管,“脾主运化”。

二、后天之本比先天之本重要: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这种气血不足和黄脸、虚劳产生的根本原因,大部分是是先天的,先天的关乎命门和肾,在道家来讲大概是我们的灵魂带着先天的能量在命门的通道上发展成为有形的肉体和生命,如果先天的火力不足的话就会影响到脾胃吸收功能,而先天的元气是没有办法进行补养的,这个时候我通过补肾补命门来达到吸收好,可能效果不会那么好。因为肾是一个主收藏的功能,相当于是我们的中央银行一样,脾胃就好像是我们每一个工厂和企业一样,要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之后要上交给国家中央银行收藏起来。由中央银行根据整个国家的需要再次合理分配,平衡发展。

少部分是是后天的,那就跟严重的消耗有关,先天的能量再充足,也经不起无休止的去折腾自己,这个就像液化气火炉一样,时时刻刻把档位达到最大程度。几年下来就会消耗完了身体能量,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虚劳。

不管是先天也好,后天也好。我们学中医学养生所要做的一个原则就是跟一个企业一样开源节流,既然先天的能量不好补,那我们就要着重补后天能量,让后天的能量支撑起我们生命的消耗,同时,还要有源源不断的产生剩余的利润交给我们的肾收藏。

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今中焦虚寒,纳运无力,生化不足,则致阴阳气血俱虚。中气虚寒,不得温养,气血生化不足,机体失于温养,故形体羸瘦,面色无华;气血虚无以养心,心失所养,则心悸气短;营卫不足,表虚不固,则自汗盗汗。以上诸症皆因中焦虚寒,化源不足所致。

三、为什么中医把脾比喻成土性:

脾,四季属长夏,病邪属湿,五行属土,五色属黄(黄色食物入脾经),五味属甘(甘补脾,太过伤脾),胃为脾之腑,五官属口、唇(一般口唇颜色看脾好坏),主肉,主运化,五情志属思(思伤脾),

土的粘腻之性:如果我们野外劳动挖过泥土坑,看到了深挖开的土坑,就会明白:泥土,它湿湿润润的,细细腻腻的,松松软软的,非常纯洁,还泌着水。抓一把在手上,非常地粘手、这种粘附作用,表现出它与任何东西都能建立起这种粘附力的关系,与任何物质没有隔阂,而可以建立起最为广泛的联系;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粘着我的手,也完全可以与任何东西、与金木水火发生关系而粘合在一起。

土:

可以悄声无息的把水进行渗透和收纳。

可以承载着树木的生长让它长成参天大树。

可以埋藏着万年的文物而不改变自身。

即使是烈火焚烧也不改变它什么?

中国大智慧的圣贤要以黄以土来比中、要以黄以土来比后天之本的脾胃。只有土才粘得上呵,只有土(黄)才能普遍关联上金木水火呵,只有脾土(黄)才能广泛通融通向于心肾肝肺(姑且这么说您能记忆得形象一点,呵呵)。

黄色食物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所地瓜、黄豆等黄色食物,都可保护脾胃健康,维持脾主运化、主升清、脾统血的功能;同时,脾的这些功又能将吃进的食物转化为营养,再将这些营养物质传送至全身,并代谢身体的废弃物。黄色食物包括一系列由燈到黄的食物,代表性的有玉米,黄豆,及水果中的橘、燈等。与其他颜色的食物相比,黄色食物的特色之处在于含有胡萝素,它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和有毒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防福射和防止老化等功能,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四、用药方剂:黄芪建中汤:

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虚劳,代表着食物的精华不能够被吸收,精华的部分是阴,吸收的,能量是阳,这是气阴不足的意思。

基本方:炙黄芪30克、桂枝15克、肉桂10克、炒白芍40克、炙甘草20克、生干姜30克、红枣30克、麦芽糖30克(另烊化)。15剂。

先把黄芪这味药讲清楚:

《神农本草经》:黄芪,“甘微温,无毒,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每一味药物的药性,都是古人通过取类比象的方法来确认它的临床价值,我们要从它的生长习性,生长的地理环境特性,气味、颜色和命名来进行分析。

味,甘微温;温者阳也,主升的是少火微微的生气。治小儿百病以及补虚这一点,为什么虚损呢,虚损的病人呢就是阳气不能来复,一方面壮火食气精血挥耗,所以不能补阳太过;黄芪就适合这点,它的命名:芪同耆,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者,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缓如之;

味甘,甘味入中土;黄芪药物外部的白色的、中间是黄色的,嗯,这微微的生气,跟脾肺有关。

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痈者壅也,人的皮肤肌腠,以及经络之中的这个血气臃结,臃者壅也;疽呢,也是血气郁结的现象,久败之疮必定是虚证,现代医学来讲就是营养差而不能收口,黄芪主要是补脾肺之气,补脾肺之气呢,肺主皮毛,脾主肌腠,皮毛与肌腠之间的那个营卫之气充沛了以后,自然而然久败之疮可以痊愈;排脓止痛,这个排脓也是一种托的现象,黄芪呢,脾肺气足了以后可以把邪气由内向外,然后人身体自然排病的一种现象(糖尿病足必用黄芪之理);

五痔,鼠瘘;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呢,就是现在所谓的淋巴结肿,黄芪凭借着它的甘微温,可以引药入三焦经,从而到达治疗的目的,大家临床上常见一些小孩,感冒过以后会看到淋巴结肿大,治疗的话,不外乎一些牡蛎、玄参、花粉、半夏、川贝呀这些,清散郁结郁火的,还有配合一些清肝胆火的,这些都是治标之法,欲要治本的话还是要用黄芪这个药,运用于虚证的淋巴结肿。

药势:黄芪的力是补了脾肾之后再往外走托出来!

后世医学应用于止汗:黄芪之力在表在梢,不能走于内,所以呢,它的气引领阳气的开张外托的,内经有一句话:“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很多自汗是由于表气不足,属于元气不足,气一旦足了以后它自然能止汗,为什么会汗出呢,就是阳气不能够走于表,半道而衰了,中道而衰,汗就跑出来了,黄芪就能领姜附之力而达于表,所以,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止汗的这个作用;而一般光用姜附吧,不能止汗,因为力量不能到达表,阳气足了以后,阳气自然会固护。

一般运用有生用和炙用之别,蜜炙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益脾生血。生用则托阳外出、固表实卫。

图片

五、暗藏在黄芪建中汤的几道组合拳:

桂枝+肉桂+芍药组合:桂枝行动脉,芍药行经脉,所以补一身之阴阳,加强动脉静脉运行。

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养血补血,补益脾胃,和合中气。

桂枝+黄芪:降气血奉送体表。

黄芪+饴糖:补脾中之阴阳也。

芍药+甘草:养血补血,缓急止痛。

肉桂+甘草:缓补命名。

可能市面上买不到正宗的饴糖,可以用淮山来代替饴糖。淮山和制作饴糖的粳米都是色白性平味甘,都长于入脾胃。而且淮山煮出来的药水,浆汁黏稠,尤其当把淮山磨成粉来煮的时候,煮出来就是胶黏胶黏的,和饴糖一样。所以,淮山也具有饴糖的特性,可以取代使用。但是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的淮山是用硫黄熏过的,煮了以后,药汁有硫酸的酸味,这种淮山是不能用的。

加减:

脾胃湿热:加黄连10克,半夏15克,打掉湿热后拿掉。

脾胃寒湿:制附子20克,干姜2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

腹胀气滞:厚朴20克、陈皮20克,既助脾胃之运化,又使补而不腻。

血虚严重:当归20克、熟地30克。

注明:作为方剂配伍之规律展示和学习之用,不作为临床诊病之用,请在具格医生的指导之下诊断用药,抓药最好到同仁堂去抓,至于怎么熬,怎么煎,请咨询医生,或者大家自己看看书,自己去掌握,这样进步的程度会更快一点哦!

最后萧阳君还要嘱咐几句:

多与大地、森林接触,增强土气和木气,增强新陈代谢、吐故纳新。

早睡觉、主动休息、多晒太阳,特别是在服药期间多健走,扩张血管的容量,减少大脑和身体的消耗,不要过于剧烈的运动,祝您拥有好气色,好心情。

各位伙伴、医友们,

我们要在智力最鼎盛的时候学点中医,

不要等到家人生病的时候,

一切都以现代医学的理论唯马首是瞻,

不要以为花费几十万上百万就真的是孝心的体现!

不要彻底成为现代医学的跟屁虫,

不要彻底沦为“医盲”,

不要等到家人救治无门、一筹莫展的时候,

再追悔莫及、痛苦流滴,

通过您的学习、努力和智慧,

其实可以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学点中医、学会煎药、伺候家人,从现在开始吧,

大家有什么反馈都往留言里面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