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地湾遗址探秘

 梦泽赤子 2021-11-26

大地湾是甘肃省秦安县东部邵店的一个小河湾。很早以前,这里的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经常看到一些破旧陶片,偶尔也能捡到个陶盆陶罐。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受到严重损毁的情况下,1978年的抢救性的发掘中发现,这是一处距今7800年至4800年的新时期时期历史遗址。那么我们能否在这些遗址中验证那些古老传说而神秘的传说吗?

五千年前的“宫殿”,六千年前的彩雕,七千年前的防火理念,八千年前的原始部落,大地湾惊现史前人类居住了3000年的大型聚落遗址。

8000年对我们而言实在是太遥远了! 8000年前是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按历史学的界定这一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据史料记载,在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时间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新石器时代,它与旧石器时代的不同之处是出现了陶器、农业,居民部落、氏族制度等,特别是这一时期人们使用的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仅仅是砸制或找到什么样就用什么工具了,而是根据用途来磨制。我们知道,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那是有文字记载的,千真万确的。而8000年前至5000年前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前夜,是史前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只能从历史书中的传说与神话来考订那一洪荒时代,让人觉得有些扑朔迷离。而考古发掘就是要把地下的古迹和古物揭露出来,通过实物来了解这一时期状况。那么,大地湾这个遗址的发现是否能为那些传说与神话般的历史提供一些有力的佐证?为此记者前往大地湾一探究竟。

2007年,记者在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从甘肃省兰州市驱车300多公里前往大地湾遗址。一想到很快就能饱览那么壮观的古人类遗址,马上就能迈入史前人生活的空间,不免让人在兴奋的同时又多了一点神秘的色彩。

大地湾,当地并没有这个名字,它的由来源于这里一条由东向西流淌的小河——清水河,在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人们为了向河滩要地,对这条河进行了改造,让河水沿着村边拐了一个弯。当年挖掘现场就在这条小河的转弯处,许多慕名而来的人在找不到路的情况下,有人就会说“沿着河边走,就在转弯处。”这样一个指路的标记事后就成了遗址的名称——大地湾遗址。

程晓钟,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毕业。他在这里担任所长已经十一年了,据他介绍,大地湾从1978年开始发掘,第一期发掘历经了七年,95年又进行了一次补充性挖掘,以后又陆续又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专题性质挖掘。从目前发掘的1万多平方米情况来看,大地湾遗址从清水河南岸边的平缓地带上一直延伸到山坡上。

来到了山上,我们一下子呆住了,这里只是一片宁静的山坡,根本就没有遗址群落,是走错了地方了吗?不会的!有这里的工作人员同行不可能走错。那么考古发掘留下的现场究竟在哪里?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我们经过了七年的奋战,这个地方就是挖了将近13000平米,实质上占了很小的部分,这个很小的部分,但是它把文化的内涵基本上揭露了,那么这些东西我们就地保存,铺垫了沙子进行回填。

由于这些遗存在地下已经沉睡了好几千年,出土后,在没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下经风吹日晒很容易氧化分解,失去原来的风貌。大地湾遗址发掘出的面积虽然只有1万多平方米,但全都保护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发掘后很快又把这些遗迹重新埋入地下保护起来。

20多年过去了,如今这里的环境状况和周边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果没有人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没有专家的指点,我们不会感觉到脚下这片土地的神奇。那么,当年的考古工作者们是怎样发现并准确找到这些遗址的呢?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我们调查的过程中,一般的都在一种土层里面去找这个陶片,像这个地方就有这么一块陶片,从这个陶片也可以判断到,当时这个范围内,肯定有人类活动,除了发现这样的陶片以外,我们也是从这个灰层上来分析。

在人类长期活动的地方,地表上都会留下一些痕迹,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或者被尘土覆盖多深,这种土的密度、所含物质以及颜色都与地面下没有经过风吹日晒的土有不同之处,许多遗址的发掘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的灰层来判断的。

甘肃省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程晓钟:这就是我们新发现的一座房屋遗址,从暴露在断面上的这个遗迹看,这个房屋遗址面积也很大,暴露在断面上的长度大约在20多米长,从遗迹看这个房子达五层之多。这是第一层,也是最早的一层,这是第二层,这儿是第三层,这是第四层,这是最上面的一层。从这个状况来反应这个房子,是有人在这个房子里面住了很长的时间,最早居住在最下面的这一层,然后可能随着居住的时间长了以后,这个房子地面有所踩踏或者有所破坏,他在原基础上再进行加工,这样依此类推,达到了五次之多,在这个房屋遗址里面居住了很长的时间。

尽管大地湾经历了7年的发掘,但发掘面积不到遗址总面积的百分之一,绝大部分遗址仍然埋藏在地下。如今,就是这小小的一部分也重新埋入了地下,我们只得从头开始走访了解了。

说起大地湾遗址的发现,还得从它所在的小村---邵店村说起。邵店村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怕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因为它只是甘肃省秦安县东部一个偏远的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距兰州有300多公里。过去由于这里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到这里来,这里的人也很少出去,世代都以种粮为生。如果说这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村边有条河是一条从东向西流淌的小河。我们知道,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而由于这里地理环境特殊,它却由东向西流,邵店村就坐落在这条小河的南岸。就是这么一个偏远宁静的小山村,到了70年代末期却突然热闹了起来,那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七十年代末,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隔三差五就来几个类似“货郎”的人,这下可吸引了村里不少人的注意,多年不见的“货郎”又来了。可奇怪的是这些人挑着的货物并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针头线脑,而是一些沉甸甸的碗盆之类的东西。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一不吆喝二不叫卖,而且有人拿钱来买也不卖,只是用人家窗前屋后闲置的破陶烂罐来换,这让当地村民兴奋不已,纷纷拿出各式各样的破旧陶罐进行交换。村民张德禄这两年正为自己捡到的一个破陶瓶发愁呢!

李子伟秦安县绍店村村民张德禄:1976年的4月份我们在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当时旁边有些陶片,这件器物发现时断为两截,里面有土,当地老乡有很多说法说是晦气。回家之后用清水洗,然后用水泥粘接上,可拿回家后时间不长,家里猪死掉了,怀疑与此器物有关。

原来村里有个说法,认为地下的东西属于冥器,不吉利,许多人遇到到后不是把它砸碎就是再把它扔掉,即便有些好看和实用的拿回家后也不放在屋内而是搁在屋外墙角。特别是家里面再发生一些大事小情就更认为这些东西晦气。所以当张德禄听说有人要收购这个破陶瓶,他也就同意了。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个旧陶瓶竟让当年的收购人员兴奋不已。把剩下的物品全都给了张德禄。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好刚收来的陶瓶,迈着兴奋的步子急冲冲的消失在夜幕中。

我手里拿的这个陶瓶,就是当年村民张德禄从地里捡到的陶瓶。当然它是复制品了,正品现存放于甘肃省博物馆里面,它已经是国家一级文物了,而且是一件器形不多见的文物。在陶瓶圆雕的人头上,额前和脑周围披有整齐短发,这种发式在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见到,双耳穿有系饰物的小孔,五官安排得均匀恰当造型准确生动。它下面的彩陶纹饰至今没有脱落。那么,这个图案清晰、做工精良,造型奇特的陶瓶出自什么年代呢?据考古专家说,古时候的陶器一般很少有人物造型的,更何况还是一个女性造型。那么,为什么这个陶瓶就塑造了一个女子形象?正是这一系列问题,促使收购人员将陶瓶收回。那有人就要问这些慧眼识珠的收购人员究竟是干什么的?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货郎”,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当时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既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到这么远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收购陶器呢?这还得从这个小村的过去说起。

很早以前,这里的村民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山坡上经常看到一些破旧陶片,偶尔也能捡到一两个比较完整的陶盆陶罐。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当时认为这都是甘肃仰韶文化,也就是过去认为的马家窑文化,所以说这个也就没有在意。

原来,在甘肃省有一处非常著名的文化遗址---马家窑遗址。它是1923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马家窑村发现的,当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这些器物表面打磨得非常细腻,具有特殊的艺术风格。安特生认为这种风格属于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一种文化特征。所以安特生就用当地的村名把它命名为马家窑文化。这些文物经鉴定年代大约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之间。

而邵店村发现的这些陶器,其器形和图案与马家窑遗址的陶器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人们一直认为邵店村发现的这些陶器就是马家窑文化的一部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58年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这里除了经常能看到类似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外,还在一些地方能看到一些古墙基的东西,初步断定这里应该是一处古遗址,当时就把这里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开始后,这些保护条令被当作“封资修”的保护伞给废弃了。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到了70年代,那个时候就是平田整地,平田整地呢当地对这个遗址破坏比较严重。

在平田整地过程中,许多文物被打破并毁坏掉,还有一些被村民拿回了家。

那么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了多少?遗址被损毁到了什么程度?这处遗址又是什么年代的呢?文物管理部门一直在关注着。“文革”刚刚结束,文物管理部门还没有完全恢复其行政职能,就派考古人员悄悄的下来走访调查。前面提到的那些被当地人称作“货郎”的就是文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在走访调查中他们发现,这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捡到过一些陶盆陶罐,而且这些东西的分布远远大于最初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在村民家的房前屋后和山坡上又发现了新的东西。

原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岳邦湖:山上遗址也很丰富,它起码有地面的断层里有白灰面,这白灰面就代表一个房子的一个线索。而且这个白灰面呢和一般白灰面,这个不太一样,而且这个白灰面相当厚,而且很结实,这一看到我们这些东西,就引起我们很大的兴趣,不单是墓葬区,而且有居住区。

这个情况立刻引起了甘肃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定对邵店村进行一次全面复查。

在复查中工作人员又发现,不仅遗址面积远远超出最初划定的遗址面积,而且从收购来的陶器上看,这些陶器的造型和制作手法都与马家窑出土的陶器有所不同。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这样一来,就报请国家文物局,在这个地方抢救性的试掘。

在试掘中他们的推测很快就得到了验证。

原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岳邦湖:不但东西多,而且这个古迹,这个遗址是比较丰富。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可以说在甘肃的考古发掘间是引起轰动的。紧接着就继续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

时光在一锹锹一铲铲中流逝,出土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多,遗址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七年后,当大地湾考古发掘成果面世时,立刻在中外考古界名声大振,掀起了轩然大波。原来这里竟然是一处总面积有着275万平方米,在考古界实属罕见的大型古人类文化遗址。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处遗址经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的年代测定表明,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年代最早的距今大约在8000年前,晚点的在5000年前左右,整个遗址共分为五个时期,全部分布在清水河南岸。

一期遗存分布在靠近河边的平缓地带上,靠山面水,年代在8000年前至74000年前左右,二期遗存在一期的基础上向靠山的方向逐渐扩大,年代在6500年前至5900年间,三期遗存已经发展到了山脚下,年代在5900年至5600年间,四期遗存已经分布在了半山腰,形成了以大房子为中心相对开放式聚落格局,年代在5500年至4900年间,五期遗存没有继续向山上发展而是转向东南大约160万平方米的范围。

目前,大地湾遗址仍然能看到的遗迹只有两处,一处就是就距今5000年左右被人们称作“宫殿式”的建筑;另一处就是距今年代最久远的原始村落。

甘肃省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程晓钟:这一座房子是已经发掘的大地湾一期的文化的房屋遗址,距现在8000年。这个房屋遗址在国内目前只发现4座,这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从这四座房址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间距一般在二三十米左右,房门全部面向清水河,看来那时古人也是遵循依山面水的择居原则。

甘肃省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程晓钟:这个房屋的地面,没有经过刻意的加工,而是人为踩踏自然而成的,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在这个地方复原了一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所谓的房屋实际是在地穴上面用木柱支起的一个草棚。

程晓钟:它是圆形地穴似的房屋遗址,里面很不规整。

这一时期的房屋低矮狭小,面积只有6平方米左右,没有用火的地方。门设计的也比较小,里面潮湿闷热。在这样的环境中这里的先民如何躲避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程晓钟:这座房子编号F301,是大地湾二期距今在6000年的一座房屋建筑遗址,是属于半地穴式近似于方形的一座房屋遗址,面积已经在第一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这一时期的房屋不论从面积的大小和形状上看都比前一时期的房屋有了明显的改变,房屋的形状由一期的圆形地穴式发展成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四周出现了墙壁,地面也比较平整了。特别是在进门处有了一个大大的地坑,据专家介绍这个地坑是用来烧火做饭用的,叫灶坑,在灶坑的后面还有一个小洞,里面藏有一个陶罐,据考古人员介绍,别看这个洞小,它可是早期人类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摸索才发明的一个洞,是涉及当时人们生死攸关的一个洞。

赵建龙:古代的时候,因为烧的火种必须要埋在灰里面藏起来,不然,他没有火柴,所以必须有一个藏火种洞。

天水市市民俗专家天水:保留火种很一般的事情,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古人要发明这个东西,他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过去那个取火,最早可能取天火,后来可能是钻木取火,后来可能用石镰、火镰来打,到了后来发现火种可以保留,长期的保留,像木炭的话,晚上埋在灰里面,第二天下午扒开以后,仍然还在,那个火种,所以这个文明的进步,非常的大。

这是在原遗址基础上复原的一座房屋,与一期相比不仅面积增大了而且房屋的高度也增加了许多,房屋的顶部出现了窗户,改善了室内的采光和通风。特别是灶坑的出现,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火的一些习性,不仅可以经常吃到熟的食品,而且还可以驱散潮湿,抵御严寒。那么这一时期的灶坑为什么要在地面以下呢?

赵建龙:那个灶炕比较深一些,而且在房子里面,是深坑,这个通风调整差一些,火不是太旺,不然的话,它茅草棚低的话,它容易引起火灾。这就是说古代的防火意识还是很强,另外一个他用完火以后,他把火熄灭,把火种藏在里面,这个灶炕里面是基本上没有火的,所以说他不容易引起火灾,就是古代的人,都是先用这种办法来防火的。

275万平方米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现在能看到的仅仅是几座房址。从这几座房屋的遗址来看,大地湾遗址从距今约8000年到距今约4800年一共历经了3000年,这3000年跨越了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在以前考古发掘中,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三个时期的遗址也都发掘过,比较典型的早期的有裴李岗遗址、中期的仰韶遗址、晚期的龙山遗址。它们前后都只延续了一两千年,而大地湾遗址从持续的时间上看是最长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它都经历了。27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竟承载了3000年的历史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说明这块土地一定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于人类繁衍生息的优势。有人曾说过要通过考古给历史指认一个立体的、有序发展的“文化现场”,这样就可以使由于时间的推移而被泥土掩埋起来的人类历史得以再现,使人类的发展史连续下来。大地湾究竟是怎样走过这漫漫的3000年历程,循着这3000年的轨迹我们又会看到些什么呢?

大地湾遗址从1978年开始发掘,第一期发掘历经了七年。当时出土了许多粮食,主要是黍。这些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国际上还有过一种说法,说中国的黍来自外国,而国外最早黍的标本是希腊的阿尔基萨前陶期地层中出土的。那么大地湾的黍到底是当地先民自己栽培的还是外来的,它的年代究竟是什么年代的?为此我们展开了调查。

大地湾,是甘肃省秦安县东部邵店村边的一个普通的小河湾。很早以前,这里的村民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山坡上经常看到一些破旧陶片,偶尔也能捡到一两个比较完整的陶盆陶罐。

原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岳邦湖:搞了一辈子烧窑了,但是还达不到大地湾的水平。

平田整地的时候,遗址遭到了严重的损毁。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这样一来我们就报请国家文物局,进行抢救性试掘。

经过长达7年发掘,这竟是一处距今约8000年,前后延续了3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这一发现立即在考古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原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岳邦湖:不但东西多,而且这个古迹这个遗址也比较丰富。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遗址,部分发掘现场已经回填,仅剩下几座房址,就这么几座房址它能折射出8000年前的历史吗?在这么几座房址中我们又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呢?

在我们的记忆中对古人类的印象是长长的毛发,树叶兽皮遮体,在丛林中摘野果子、捕杀动物过着居无定所的游荡生活。虽然8000年前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但由于那时还没有文字记载,人类的活动都是口耳相传留下来的,所以我们对先人的感知除了最原始的印象外,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来认识。听到最多的有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的故事等,大地湾这处遗址的发现实实在在的展现了古人类的生活状态,在这处遗址,古人类整整生活了3000年。这说明大地湾的先民们已经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对规律的生活,已经不用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了,这种生活就要有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做保证,那么他们是怎么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我们知道有被列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文化的传说,说他“养牺牲以供庖厨”,意思是饲养家畜以供食用。还有一个关于种粮食的传说,说是有一个人为了能从植物中获得食物,他尝百草,历尽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植物,然后经栽培繁殖,最终发展成农作物,后人则把他传誉为农业的创始人,这个人就是神农氏。大地湾的先民们是不是在那时就已经能够象伏羲氏和神农氏那样会农耕会饲养家畜自给自足了呢?

当记者驱车前往大地湾时。一到天水市境内就立刻感受到了浓郁的伏羲。伏羲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传说伏羲就是天水人,在当地至今还一处明代兴建的供奉“人文始祖”的伏羲庙,传说他是最早开发西北的先民首领。在中国古代的神化传说中,有许多关于伏羲的故事,说他智慧超群,不仅始画八卦,代替结绳记事,而且教会人们结网捕鱼、驯养家畜。我们暂时或许永远也无法证实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但是将他当作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或某一方面的代表人物来看待的话,在考古中是否会找到这样的人和事呢?

郎树德,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大地湾遗址考古挖掘及挖掘报告整理、编写的主要人员。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我们一共发掘了10个发掘区,加起来一共有163个探方,还有6条探沟,发掘的面积大概是14752平方米。那个探沟呢是两米宽的10米长的探沟,探方大多都是10×10米的,小部分有10×5米的,那么一般发掘深度最深的有七、八米深,浅的也有两三米。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大地湾遗址发掘过程中,仅房屋遗存就发现了240座,在我国数以万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不仅数量最多,而且保存状况基本完好。其中,距今6500年至5900年间的二期遗址就发掘出156座房址。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根据目前我们发掘和研究的成果,大地湾二期的这一阶段的生活环境,我们搞的比较清楚。

考古工作需要仔细而有耐性,考古工作者在断壁残垣上,在破陶烂瓦间,在土层的堆积里寻找着先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在清理大地湾二期遗址过程中,考古人员在一些陶罐和地坑中发现了一些形状怪异的黑色小颗粒,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些黑色的象碳一样的小颗粒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要放在陶罐中和地坑里面呢?它们会是植物的种子吗?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曾对大地湾远古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做过考古调查,吉笃学博士是这个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吉笃学:植物的种子有它本身的这个特点,在植物考古学上,第一个原则就是说,你发现了植物种子,是否就是古代的植物种子,它必须碳化,因为如果你发现的种子是像现在这样光鲜的颗粒的话,很难判别它是现在的植物还是古代的植物,所以在植物考学上来讲,古代遗存的判定,一个原则就是首先必须碳化。

这么说这些已经碳化了的小颗粒很可能就是植物的种子,如果是的话,它们又会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呢?是粮食作物吗?

很快考古人员把这些种子送到了有关部门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这竟是当地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黍和粟。

黍是一种煮熟后有黏性的食物,有人也把它称作黄米,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谷子、小米。有历史记载以来,黍和粟就已经在河西走廊广泛种植。黍更是一种耐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低的作物,非常适宜在西北地区生存,直到今天,它仍是甘肃的常见作物,陇西黄土高原上至今仍生长着野生黍。

这样看来,早在6500年前的时候人们已经知道收藏植物的种子了,表明他们已经会耕作和收获了,农业已经在这里出现了。那么这时的农业是最原始的农业还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呢?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吉笃学博士:中国农业现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无法证明它是从什么时期发展起来了一个唯一的一个地区。

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的黍来自外国,而国外最早黍的标本是希腊的阿尔基萨前陶期地层中出土的距今7000年左右的黍。那么在大地湾找到的这些黍的种子能不能证明中国的黍不是来源于国外,而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在长期的劳动中亲手培育起来的呢?于是有关人员将这些种子送到了有关部门进行了年代检测,结果发现这些种子的年代最早的大约在六千七、八百年前,并没有超过希腊种子的年代。难道中国的黍真的是从国外进来的吗?要证明这些黍确实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就要拿出科学的证据,最基本的证据要有两条:一是必须要有可做鉴定的植物种子的遗存;这个有了但年代较晚还得继续找;二是这些遗存应和这个区域广泛分布的同种类野生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我们的有关科研人员首先把当地种植的黍和野生的黍进行杂交,结果并没有出现变异,而是一种正常的中间类型,这结果就表明陇中黄土高原长期种植的黍并不是外来的作物,确实是在原生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植物。但这似乎也不能完全说明黍就不是外来的呀,也许是从外面进来然后经过几百年的驯化在大地湾扎下根的呢,野生黍不也被驯化了吗?因此,要证明这种黍不是来自外国的品种,还要做一件事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在大地湾还要继续找,要找到比7000年还要早的黍的种子遗存。那么在已经挖掘的仅有的一万多平方米的遗址中会有这样的种子吗?如果有的话这比小米粒还要小的多的已经碳化的黍的种子又会在哪里呢?

在大地湾遗址发掘过程中,虽然发现了许多遗迹遗物,可要在这样一大片山野下面寻找比小米粒还要小,而且早已碳化了的植物种子,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地湾一期遗址中的一个灰坑中考古人员终于找到了黍的种子,经鉴定这些种子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在左右,与希腊黍的年代不相上下,这也说明陇中黄土高原就是黍的原生地之一。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吉笃学博士: 2004年我们在大地湾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就特意地在剖面上从仰韶晚期到半坡一期到大地湾一期,甚至到地下的黄土堆积里面,我们都采集了土壤,回来以后进行浮选。

经过浮选他们也发现了植物种子并立即把这些种子送进了兰州大学碳十四检测室。

目前,年代检测普遍采用碳十四检测方法。碳十四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宇宙中数值恒定,在自然界分布均匀,含有碳十四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之后再通过食物链吸收进入人类或动物体中,在这样一个不断产生、不断吸收、不断衰变的过程中,植物和生物体中的碳十四与大气之间总是处于一个交换平衡状态。当植物和生物死亡后,交换过程停止了,其体内碳十四随时间开始衰变,越来越少。这样,我们通过对残余碳十四含量的检测,就可得到其具体年代。

经检测,这些种子的年代不仅把大地湾有农业的起始时间大大提前,而且也证明了大地湾早期的黍,其年代远远超过了希腊阿尔吉萨前陶期地层中出土的黍的年代。

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大约7800年,可能还会更早,7800年已经开始有很发达的农业,就是说农业已经在这儿很发达,农业有一个发展过程,事实上中国的农业起源应该更早,因为这个大地湾文化它已经有粮食在那儿,那么这个过程要变成这个农业,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从采集到农业这个过程,应该有几千年的过程。

随着对大地湾遗址考古进一步发掘,大地湾演变发展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赵老师:2006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兰州大学和我们考古所三家合作,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早于大地湾8000年前的地层关系。

地层是自然界演变过程中在地表层上留下的痕迹。通过这些地层关系不仅可以了解各个时期的环境状态,还可以找到人类最初活动的迹象,越往下年代越久远。

赵老师:这个坑挖了七、八米深,发现了在大地湾早期的地坑,也就是8000年前的早期地层之下,还有比较原始的就是新石器文化的这种碎石片,那么这就说明了,在8000年前这个地方,就有人在活动。

陈老师:大约是4万年3万年这个区域一直有人,就有人在那活动,他不一定住在那儿,因为当时不像后期的人是聚居的,他当时可能晚上住在洞穴里面,但是这个区域一直有人活动,因为那个位置很好,周围有水,然后有水有草。

从人类发展的过程来看,农业出现前人类在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里一直过着原始采集狩猎的流浪生活,由于居无定所,随身携带的物品有限,生活水平受到很大限制,发展很慢,技术、生活方式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微乎其微。只有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在知识、科技等方面才爆炸式的发展起来。农业社会的出现到现在才有短短1万多年,载人的航天飞机都已经上天了。所以有人说,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件标志性的事件,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的出现可以让采集狩猎的人们定居下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可能农业刚开始时的刀耕火种阶段,人们并不一定完全定居。但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是定居。定居后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生活,可以让许多技术、知识、物品一代一代的积累,不仅会大大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也使人口增长加快,这样村庄、聚落就会出现,发展到后来城市也出现了。所以说定居、农业时代的到来是文明得以积累、快速发展的前提。

这是甘肃省博物馆根据大地湾挖掘报告制作的大地湾二期一个聚落模型,它的实际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有70户人家左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在忙着建房,织布,烧制陶器,一片繁荣安定的景象。在它的四周有壕沟围绕,形成一种凝聚式环壕聚落格局。

这一时期房屋的布局已经与一期大不相同,它们不再是依山面河了,而是围绕聚落的中心呈扇形多层分布的。而这个聚落的中心地带竟然是一片公共墓地。那么这一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把墓地置于中心位置呢?

郎树德:这些墓葬现在看来都是一种正常死亡的一种状况,尸骨都比较齐全、规整,随葬品呢,有一些随葬品但是没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我们说,那个时候大体上整个社会是平等的。一个大的家族,是以母系为首领的。

这件有着女性造型的人头雕刻陶瓶,经鉴定就出自这一时期。从磨损程度上看,它不像是一件实用物品,很可能是母系社会带有图腾性质的一件礼器。既然母系社会人人平等,那为什么要在氏族居住地的周围修建壕沟呢?

郎树德:目前一般认为仰韶早期的壕沟是防御性的。主要是防御动物对人类的侵害。我们在大地湾的这个壕沟里头,曾经发现完整的一些动物骨头,可能是这些动物在要闯进来的时候掉到沟底下的。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大地湾遗址发掘过程中出土了许多动物遗骨。其中有大象、棕熊、猎豹、犀牛的遗骨,也有猪、马、牛、羊、鹤的骨头。其中猪的骨头最多,而这些骨头中1至2年的幼猪比例高达78.9%,这与现代人宰杀猪的年龄相当。那么这些幼猪到底是饲养的家猪还是狩猎来的野猪呢?伏羲 “饲养家畜以供食用”的传说那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吗?

为此我们再次来到了曾做过大地湾农业考古调查项目的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如果这个猪完全吃草的,那么与当时整个的这种草的成分是相结合的,如果是圈养,那主要是吃人的剩下的东西,吃这个粮食。

那么怎样才能鉴别出6500年前这些猪到底吃的是草还是粮食呢?

原来在自然界的植物中,不同的植物所含的同位素是不同的,比如草中的同位素是碳三,农作物里面的粟和黍都是碳四植物。如果猪吃的是这种农作物,那么在它的骨头中体现的稳定同位素应是碳四。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吉笃学:于是我们在大地湾遗址里面采集了大量的这个动物骨头,主要有牛、马、羊、和猪的骨头。牛、马、羊的同位素基本上没有变化,都是以碳三为主,但是猪的同位素变化非常大。在大地湾一期主要是碳三同位素,在大地湾一期说明猪主要是以碳三植物为主,但是到了大地湾二期之后,以碳四植物为主,说明当时猪可能也在食用这些植物遗存,也说明当时也可能在圈养。

野猪的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把野猪驯化成家猪从遗传学的角度讲,至少要经历十代的训化,按三年一代也得三十年,这还得在了解野猪的一些习性后才能做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野猪如何被驯化?在这个驯化过程中是否就有伏羲的身影?我们无从考证,但伏羲饲养家畜以供食用的神话故事确确实实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古人把野猪驯化成家猪,用现代的观点来讲就是把一种有限的资源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农业的产生,农业不仅使游猎的人定居下来,还发展了饲养业。

近年来关于农业考古的话题越来越热,农业起源的探讨结果也不尽相同。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千差万别,那么农业的起源也必然是多元的。比如在黄土高原上最早的农作物可能是黍而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就可能是稻了。从大地湾遗址的分布来看,是从河谷开始的低地向高地发展的,而且黄土高原好多文化遗址都呈现出由低地向高地发展的规律,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知道,原始人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很低的,要受制于环境的因素,那么他们在农耕之初就要在海拔、气候、地形上有所选择,水则是首当其冲要考虑的,这可能就是最早的遗址都是从河谷开始的原因。因此探寻大地湾农业发展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个地区农业起源的模式和规律。

碳化了的植物种子和动物的遗骨从某种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几千年前大地湾先民丰衣足食的生活,那在这里我们还会探得哪些秘密呢?下回分解。


五千年前的“宫殿”,六千年前的彩雕,七千年前的防火理念,八千年前的原始部落,大地湾惊现史前人类居住了3000年的大型聚落遗址。

这就是70年代我国西部地区一次重大的考古发掘——大地湾考古发掘。这个遗址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阶段,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了3000多年。我们知道,新石器时代是人类从愚昧迈向文明的前夜,是史前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文字还没有出现,许多史实仅限于传说,比如饲养家畜的伏羲,发明农业的神农氏,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我们无法考证,但从大地湾遗址发掘的情况来看,早在3、4万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这个区域就有人活动了,到了距今80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农业,人们就开始在这里定居,出现了饲养业,这些神话故事确确实实在这里曾经发生过。有人说,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件标志性的事件,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可以让游猎的人们过上稳定的定居生活,使知识和财富得以积累,逐步形成聚落、村庄,再发展到后来,城市就出现了。当然城市的概念离大地湾的先民们太遥远了,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几千后人类已经发展到现代社会了。那么大地湾先民在农业、饲养业发展起来了,解决了吃的问题后,它又将如何发展呢?

由于保护遗址的需要大地湾已发掘的一万多平方米大都被回填了,几乎就看不到发掘过的痕迹。只有半山坡上的一座房子远远看去非常醒目。这就是大地湾遗址发掘出来的遗迹——F901。

F901位于遗址核心区域的半山腰上,大部分遗址都分布在它的周围。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地点是比较开阔的,它东可以看到5、6公里以外的农村,西可以看到10公里以外的,整个就是说,这一段全景尽收眼底。

说起这个遗址,当年的考古人员至今还难以忘怀。

郎树德:大地湾那个地方自然环境比较的艰苦,一个像发掘,一天你晒,就在太阳下边,没处躲,尤其是在山上发掘没处躲太阳,没有阴凉地,只有在探方里面蹲,一天一天的。

1983年,大地湾遗址发掘进入第六个年度,发掘区域已经从河边的台地扩大到了半山坡上。

一天中午,考古人员为了躲避强烈的太阳来到了半山腰一处断崖下乘凉。

在乘凉时,有人无意中发现断崖下面的草丛中有几个小洞,好奇的人就围了过去向里面掏,掏了几下并没有掏出什么东西,他们就用铲子向底下挖,结果竟铲出了几块黑木炭。有人认为这很可能是一处房屋遗址。

这座房屋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于是考古人员决定把第十发掘区的第一座房址就定在这里,命名为F901。

由于不知道这个房址究竟埋在地下有多深,工作人员除掉上面的庄稼和杂草后开始了小心翼翼的挖掘。

郎树德:我们几个工作人员在那个地方发掘了两年,那是一个铁钳子一个小刷子一个小铲子一点一点非常细致认真的抠出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F901的真面目终于露了出来,虽然房子的上半部分没有了。但房基和部分墙体依然清晰可见。

从房基留下的痕迹看,F901是一座多间结构比较复杂的建筑。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鸿勋在多次考察后亲手绘制的遗址的平面图。这座建筑以长方形的主室为中心,两侧有与主室相通的东西侧室,左右对称;主室后面有后室。主室前面有附属建筑和宽阔的场地。总面积有420平方米,主室长15.2米,宽8.5米,面积约128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经年代检测这座房址距今大约在5000年左右。

然而当记者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这5000年前的房址里面,去亲手触摸它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了。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近万处,正式发掘的只有100多处,目的就是为了很好的保存这些遗址。大地湾遗址发掘后,1988年就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单位。发掘结束后,大部分遗址被回填保护了起来。F901则在原址的位置上修建的保护房,房内修建参观平台,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个遗址。像许多名胜古迹的重要文物旁边都立有严禁闪光灯拍照的提示,就是怕文物受到强光照射加速它的衰退,有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谢绝拍摄。我们这次拍摄就是在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才得以成行的。但也遇到一个问题,遗址的工作人员部不允许我们的摄像机器材进入这个遗址里面拍摄,摄像机的三脚架更不能放在这个遗迹的地面上,因为这个地面太珍贵了,所以现场不得不临时借调长的摇臂把架子架在遗址外面进行拍摄,这也就引起了我们记者的注意。当记者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这座5000年前的房址里面用手轻轻地抹去地面上的尘土,在上面敲了几下后感到非常惊讶,它的手感、强度绝不逊色当今的水泥地面。那么这个经历了5000年大自然的洗礼后,仍然平整、光滑、坚硬的地面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据大地湾工作人员介绍,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最雄对这个地面颇有研究。于是记者来到了甘肃省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最雄:我第一次是1983年,这个房子基本上刚一出土以后。我当时在考古所搞保护,感到很吃惊,他们把那个拖把,把那地面一拖以后,就像是我们把地刚拖完那个地面发亮。

经过仔细查看,李最雄发现这个跨越了5000年时空的地面至今仍然能够保持完好,不仅材料特殊,而且在最初建造时人们就对它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整座房屋的地面共分四层。最下面与原始土壤接触的一层是大约10厘米厚的夯土层,第三层是大约15厘米的红烧土,它起到隔潮保温的作用,第二层是大约20厘米厚的胶结材料,也就是类似现代砂子、水泥混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最上面一层是2至3毫米厚的原浆磨面。

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最雄:最上面一个很细很细的一个面,就是当时他做装饰凝固的时候用石头磨的痕迹,非常明显它是用石头磨的,就像我们现在的水磨石地面,那个做法你说那个时候,在四千多年五千年能做出这样的感到非常吃惊。

那么这个经过精心设计,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究竟是否具备现代水泥的特性呢?李最雄首先对100号水泥标准试块做了抗压强度测试。

水泥标号是指水泥的强度,也就是单位面积受压力的大小,标号越高则强度越高。

水泥按用途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种水泥三种。100号水泥是通用水泥中标号比较低的一种水泥,主要用于普通民房的地面装饰用。

随后李最雄又将F901收集来的小碎块做成试验用的标准碎块进行抗压检测。

由于遗址地面年代久远与现代的水泥材料会有很大差异,仅凭压力检测并全面反映F901地面的物理特性,于是李最雄又对100号水泥做了弹力检测,但对F901检测时却遇到了困难。

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最雄:当时做这个地面的强度有很大的困难,首先你不能破坏它,按现在规程的话你必须用五乘五的试块去压它的强度。但是不可能从地面上取这样的一块,我们就用周边它一些堆积的一些小块,做一些非标准试块很小很小的,但是非标准试块你怎么折算现在的强度啊,我们就用微型的回弹,很小很小的回弹,进行回弹,或者是微型的小的非标准试块,进行抗压以后,进行这个计算,计算出它竟然含有100号混凝土的强度。

经历了5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受到了自然界各种环境的侵蚀破坏,现在仍然有着100号水泥物理特性的类似水泥的地面究竟是不是水泥制成的呢?

甘肃省敦煌研究研究员李最雄:因为我们做出它强度大约是100号,但是它跟现在我们普通的100号的混凝土不一样,一测以后,它比重上比较小,跟现代的这个轻型混凝土有点相近。

目前,轻型建筑材料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由于它比重轻抗压能力强,可以大大缓解高层建筑对下面的压力。另外它孔隙率大、容量小,有保温、隔音、防潮的特点。轻型水泥建筑材料在我国使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0年左右。难道早在5000多年前大地湾的先民就发明了轻型建筑材料了?它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做成的呢?于是李最雄又对F901地面做了化学分析。

甘肃省敦煌研究研究员李最雄:它是不是水泥?那最关键的是它的成分,所以我们对所有的901的混凝土,经过这个显微镜,包括偏光显微镜电镜、X衍射,甚至做了它的年代碳十四,做了以后确实有水泥的成分,但是它怎么做的?我们又经过调查以后发现,这个山坡上的一种石头,料礓石,它跟这个成分相近。

这就是大地湾脚下的清水河,一般的河大部分从西向东流淌,是它却从东向西流淌?

程晓钟:这块就是料礓石,这样的石头在当地的河道里面,包括大地湾遗址附近的浅地层里面普遍存在。它呢,是钙质的东西,比较的疏松,易碎,一般都是空心的,它的形状跟生姜一样的,感觉也是很漂亮。到水里面去洗洗感觉更像生姜一样的。

水泥是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它特有的性能,那么料礓石烧制后能有这样的特性吗?于是试验人员收集了大量的料礓石进行烧制。

甘肃省敦煌研究研究员李最雄:现在烧水泥1300度,1400度,但是当时,你只能烧到900度,当时烧陶最高达到了900度,所以你只能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模拟实验结果做出来了。

随后,李最雄将这一结果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立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甘肃省敦煌研究研究员李最雄:罗马水泥它是火山灰,不是人工的,所以最早的水泥不是在古代罗马,而是在中国。

让我们更感到欣慰的是这种工艺5000多年后并没有失传。邵店村许多人家里的炉台和炕面仍然采用这种古老的方法。

邵店村村民邵永安:这个炕头是我们农村用料礓石制作的,整个炕头已经20多年了,这个东西不但光滑,而且颜色也很漂亮,你看这20多年了,保存的也很完整,摸着的感觉很光滑,而且各方面感觉很好。

据李最雄介绍,他们把F901地面材料的成分与世界上最早的水泥古希腊和罗马水泥做了对比,发现其中很多指标都高于古希腊和罗马水泥。我们知道,古希腊和罗马水泥也是应用当地特有的材料石灰和火山岩烧制而成的,但它的发明时间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才广泛应用在土木建筑工程中,这比大地湾烧料礓石作水泥应用在建筑中整整晚了4000多年。至于轻型建筑材料,在全世界古人类建筑史上还从来没有记载过。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大地湾的先民们感到由衷的钦佩。那么在5000多年前有着如此光滑平整坚硬地面的房子,它究竟是一座有着怎样功能的建筑呢?

从考古建筑学上讲,这座建筑是中国非常典型的对称式建筑,有“旁”有“夹”。古建筑把主室旁边两侧的房子称作“旁”,它后面的房子称作“夹”,从图上看这个夹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贮藏间。主室的左右各有一个门通向“旁”,从“旁”才能进到“夹”。主室和后室不是直通的,如果想到后室去,必须从前门绕过去或经“旁”“夹”进去。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些不方便,但古人肯定有他这样设计的道理。

程晓钟:这个木柱子上面,它也一层一层地裹上泥,这个总共8个柱子,前后8支对称的,然后把整个建筑分为8柱9间,这就是后来成为宫殿建筑。

在房子的正前方地面上,考古人员发现了18洞眼,根据古建筑的特点,这18个洞眼,很可能是18根柱子支起的一个开放式棚子。如果把这个棚子也按古建筑的叫法,称作“轩”的话,中间这个主室就是“堂”了,正所谓“堂”前设“轩”,大有“天子临轩”的味道了。那么这样一座“天子临轩”建筑是干什么用的呢?

赵建龙:901的这个房屋从整体来说,它除了一个正门以外,两侧可以看到各有一个缺口,这两个我们叫做旁门。901这个大型房子它是五道门,两扇窗,那么这个基本上说来就到处都是通道,在里面居住,那就更不方便了,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集会点,也就是当时的一个议事厅,所以说我们把它叫做宫殿式的建筑,它只是当时的一种宫殿。

在房屋的正中间是一个直径两米多的圆形台子,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是一个灶台,是五千年左右非常典型的灶台,上面有一个盆形口,里面生火上面放陶罐加热。

有趣的是在F901的侧室里考古人员发现了8个陶制的钵,也就是当时吃饭用的碗。那么一个公共聚会的场所,里面又有直径两米多的灶台,为什么只有几个大碗呢?

赵建龙:前那说明他这儿集会吃饭的并不多,集会的人多,专门在这儿吃饭的就是一些各部落的首领在这儿吃饭,他准备了7、8个钵,其他的人他是各自都自个儿去想办法。所以说这个估计用这种方式来推测,他也是这个圈里面的集中点。

从房屋的结构和设计理念上看,它的公众性和礼仪性远远大于它的使用性。所以有人说,这座建筑绝不是一座普通的住宅,而是“宫殿”色彩十分浓重具有公众性的建筑。

在大地湾二期也就是距今6000多年前大地湾还是半地穴式的房屋,仅仅过了1000多年,到了大地湾四期时,房子不仅从地下、半地下建到了地上,而且房屋格局和性能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小面积到大面积,从简单到复杂,从灶坑到灶台,从普通民宅发展成“宫殿式”建筑。大地湾先民在农业发展起来,首先解决了吃的问题后,在1000多年后也把建筑推向了当时的一个极致状态。所以有人把F901称作“宫殿式”建筑一点不为过。从“宫”字的起源也可以说明它是一座宫殿式建筑。这是“宫”字篆刻写法,在中国人发明宫字的时候对宫字的理解是,宫要有“人”字形的房顶,旁边要有墙,墙上有窗户和门。可以说,这些条件这座建筑全部具备。据史料记,在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是夏后氏“世室”的传说,“世室”是复合体的大房子,从形式上讲是“前堂后厅”的建筑,从功能上说就是“前朝后寝”。夏距今是4100多年,而这座宫殿式建筑早在5000多年就诞生了,比历史记载的宫殿式建筑整整提前了将近1000年。另外,从它的建筑数据和构成理念上看,堂的长宽比为2:1,整座建筑特别强调了中轴对称,前有“轩”后有“室”的王者风范,所以说它是宫殿式建筑并不为过。从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主要的生产工具仍然是石刀石斧,人们建造这座庞然大物,绝非一般氏族所能做到的,那么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下,人们是如何建造这座“宫殿式”建筑的呢?下回分解。

大地湾惊现5000年前“宫殿式”遗址,考古界引起轰动。

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最雄: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感到很吃惊。

它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大有“天子临轩”的味道。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所以说我们把它叫做宫殿式的建筑。

5000年前的地面如今仍然平整、光滑、坚硬,与现代水泥不相上下。

甘肃省敦煌研究研究员李最雄:世界上最早的水泥不是在罗马而是在中国。

那么这座“宫殿式”的建筑,它是有着怎样功能的建筑呢?

程晓钟:它有可能是清水河流域,渭河上游地区一个氏族部落酋长聚会的地方。

大地湾遗址发掘进入第六个年度,发掘区域已经从河边的台地扩大到了半山坡上。一天中午,考古人员在一处断崖下乘凉时。有人无意中发现断崖下面的草丛中有几个小洞,好奇的人就围了过去向里面挖,结果竟挖出一处房屋遗址。于是考古人员决定把第十发掘区的第一座房址就定在这里,命名为F901。经过两年的发掘,这个遗址的庐山真面目露了出来。原来这竟是一座有着420平方米,结构复杂的建筑。它侧有室,后有房,门前由18根柱子支起的一个开放式棚子,从考古建筑学上讲,这个棚子叫作“轩”,正所谓“堂”前设“轩”,大有“天子临轩”的味道了。整座建筑特别强调了中轴对称,所以有人把它称作“宫殿式”建筑。特别这座建筑的主室地面,在经历5000年的掩埋出土后如今依然光洁平整坚硬,与现代普通民用建筑水泥的性能难分高低。后来经科研人员研究分析这个5000年前的水泥竟是当地及其常见的料礓石烧制的,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种5000多年的工艺在当地并没有失传,现在邵店村许多人仍然沿用这种古老的方法建造炉台和炕面。那么,这座铺着水泥地面的“宫殿式”建筑,在5000年前只有石刀石斧的生产力状况下,究竟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

这是F901遗址的后墙,在它的中间有许多圆孔,这些圆孔又是起什么作用的?难道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隔热保温的空心墙了吗?

程晓钟:在我们考古当中发现,这个墙壁呢很有特点。它先是把木桩比较均匀地立起来,然后在两边用树枝或者藤条,做成的类似于篱笆的东西摆在旁边,然后中间填泥。填完了以后,它感觉表面有点粗糙,不是很美观,然后再在上面抹一层泥,这种做法在我们考古学界称作木骨泥墙。

原来,这么厚的泥墙多年不塌不到是由于里面有许多木柱作为骨架支撑。这种建筑方法现在看起来让人并不陌生,如今到处可见的混凝土浇筑不就是这样做的吗,只不过今非昔比使用的原材料不同而已。

既然这么厚的泥强有木柱作为支撑,那么在前后墙壁上为什么还有许多柱子泥? 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程晓钟:这个后面的墙壁和前面的墙壁上面各有八根附壁墙柱,这个墙柱,又比木骨泥墙里面的木头要粗大得多,它主要起附着墙壁的作用。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茅草这些压力是很大的,一般的这种草墙它是承受不了的,所以说它增加这个附墙柱来支撑这个重量。 

据考古人员介绍,古代建筑墙体本身并不承担房顶的重量,它只起到间隔和保温的作用,房顶的重量由附壁柱和顶梁柱来承担。这种建筑方式具有墙倒屋不倒的特点。

这就是顶梁柱,在这座房子里面有两根。我们发现室内的所有柱上都裹有一层一层的泥土。这又是为什么呢?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现在我们发现的这些大型房屋里面的这个柱子都是用草包裹了,完了外面又涂上了一层白灰面,它既是装饰,同时又起到了防火的作用。

说起防火理念,早在7000多年前大地湾遗址中就有所体现。一期时,人们在没有完全掌握火的习性时,房子内是没有用火的地方。到了大地湾二期的时候,虽然房子里有了灶坑,但灶坑都在地面以下,是一个深坑。

赵建龙:深坑,这个通风调整差一些,火不是太旺,不然的话,它茅草棚低的话,它容易引起火灾,这就是说古代的防火意识还是很强,另外一个他用完火以后,他把火熄灭,把火种藏在里面,这个灶炕里面是基本上没有火的,所以说他不容易引起火灾,就是古代的人,都是先用这种办法来防火的。

从这种防火理念上看大地湾一、二期的时候,人们还处于一种被动式的防火阶段。到了这个“宫殿式”建筑时期,人们主动把容易着火的木柱用泥给裹了起来,有了积极主动防火的意识。这种木柱上裹着的厚厚泥土是否就我们今天的防涂料,它具不具备防火性能,这还有待于专家的检验。

程晓钟:这种土叫做红黏土,在当地广泛分布。我们当地人把这个称作为红胶泥,因为它的黏度很好,黏性很强,在我们考古当中发现,在901的那个附壁墙柱上它第一层就抹有这样的红黏土,因为它的黏结程度很好,强度很强。

从残留的泥柱来看,这个顶梁柱的直径大约有半米。这样粗的顶梁柱它的高度究竟有多高?也就是这座房子它能有多高呢?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附墙柱的倒塌下来的里皮,它的长度有3.3米,那么证明了墙的高度必定是在3.3米以上。那么就是说,中间的这个里柱肯定是很高的,因为他这样出水比较容易,不然,草上是会停水的,停水就会向室内漏,所以要解决这个出水问题,草棚式的建筑解决出水问题,必定是很陡的。

如果这座建筑的墙体高度有3.3米,按照当时普通房顶的坡度我们不妨来做个比较。

这是大地湾早期的房屋,面积有20多平方米,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这座大房子的屋顶高度至少有4米,加上墙体3.3米高,房屋的高度要在7米以上,相当于我们现在2层楼的高度。

程晓钟:我们在清理F901时出土了大量陶片,根据考古发掘要求,这些陶片要复原。我们复原了大量的陶器。

可是在复原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又遇到了新问题。

程晓钟:复原的陶器中有一些器物奇形怪状,怪到什么程度,以致无法命名,所以把这些器物统一命名为异型器。

这就是当年复原的异型器,这些奇形怪状的异型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让当时的考古人员百思不得其解。

程晓钟:这些器物是干什么用呢?这是有人分发现这其中有一件器物的形状很像当地称量使用的木抄,所以联想到这些器物会不会和粮食有关。就把他们装上了粮食,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10个条形盘的粮食装满一个小抄,2个小抄的粮食装满一个陶铲,5个陶铲的粮食装满一个四把罐。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这一组四件东西呢就是当时一个十进位和二进位制的一种量器。

我们知道,22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定了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统一度量衡。因为统一之前各地方的尺度、重量、容积等标准是不同的。比如容积的大小,一般根据各地区所崇拜的鼎的大小来制定各种量具的大小。统一之后,各地区要上缴粮食等物品就出现了数量相同但重量不等的现象,同时也给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带来了许多麻烦。所以秦始皇统一之后,首先要统一度量衡。俗话说:人心之不公,才始有斗秤。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使用度量衡的时代是很早的,但究竟度量衡是从何时开始的,“籍载类多渺茫或属揣拟之间,口口相传,并无实物依据。现在所见之度、量、衡器的实物证据,确系未过于周。且多为春秋、战国以后之物”。因此人们对度量衡的研究仅限于距今二三千年前的实物之上。大地湾这批古代陶量的出现,将我国度量衡史的实物资料提前了2000多年。所以,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考古界的又一个重大发现。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一组量具是在F901的主室内发现的,出土时表面并没有磨损,不像被人经常使用的样子,所以专家们认为这很可能是该地区的公平秤或者是标准量具,由F901的主人来使用和看管。

那么这座有着规模又存放着标准量具的F901到底有什么用途呢? 于是有人推测:从大地湾发掘的情况来看,这一时期人口的数量已经很多了,人一多产生矛盾冲突就不可避免了,个人的小矛盾很可能引起部落和氏族之间的争斗。谁来解决?这就需要有个权威人士来承担。在哪儿解决?解决之后是不是还要发布一些安民告示,在那发布?这很可能就是这座建筑出现的一个原因。还有一种推测,当时人们对一些自然灾害和疾病无法抗拒,就向上天和神灵祈祷,为了能更好的接近上天和神灵就修建了这样一座高大雄伟的房子。如果这些推测成立的话,那就是说901是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建筑了。通过对大地湾遗址的考查能为这些说法找到支撑点吗?

从大地湾遗址的分布情况来看,最早来大地湾定居的人分布在清水河南岸靠近河边的平缓地带上,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的房屋逐渐向山坡上发展。

大地湾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朗树德:大地湾一期就是时代最早的那一批居民,大概几十个人。进入大地湾二期,这个时期是大地湾文化一个繁荣的阶段,当时的人口可能就已经迅速发展到三四百人了。那么到了大地湾四期,这个聚落它可能就要接近千人左右。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辉煌的发展时期。

从大地湾发掘出的五个时期文化来看,距今5500年至4900年的四期是史前大地湾最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房屋的分布格局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就是墓葬的形式也变了。

郎树德:我们大概发现了70多座墓葬,那么早期的大地湾一期和大地湾二期的墓葬基本上都是竖穴土坑墓,单人仰身直躺,在墓葬里的随葬品也比较的平均,那么至于晚期的墓葬我们发现了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扔在坑里头的一些尸骨。

虽然这一时期考古人员没有发现成片的墓地和大量的墓葬,但从一些零星墓葬中,他们却发现这些墓葬不仅大小不同,而且随葬品的数量也不相等。这一时期的墓葬,有的尸骨不全,有的姿态扭曲,等级差别非常大。那么这两个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的大的差别呢?

郎树德:根据学术界一般的研究情况,比较多的学者认为仰韶文化晚期,至少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或者说是父系社会,这个时候从大地湾的社会来看肯定是有很多的部落,乃至于部落联盟。那么901这么大的房子,就是部落联盟开会的地方。另外我们还发现像陶祖就是男性这种崇拜物,都说明了这些问题。

这样看来,距今6500年至5900年大地湾二期仍然处在母系社会,而到了距今5500年至4900年大地湾四期却是父系社会。如果上述说法成立的话,这就说明大地湾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的时间就发生在这400年的时间里。

400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对于历史它却是转瞬即逝。正如沉睡了5000多年的大地湾的这座古建筑,当它醒来的时候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它仍然气势恢宏。

母系社会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也就是人类以血缘关系聚集到一起生活的阶段,这一时期妇女居于支配地位,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归整个氏族共同所有。父系社会是男子处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婚姻向一夫一妻制过渡,共同的财产变成了单个家庭的私有财产了,社会出现贫富和等级现象。据史学家介绍,母系社会制度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持续了大约10万年左右时间,父系社会却很短,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然后进入了文明社会。那么这个即将进入文明社会时期又存放着这么重要的标准量具的F901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能否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将其复原呢?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鸿勋在多次考察后根据他多年的考古建筑学的经验亲手绘制大地湾遗址F901的立体图。我们在征得了杨鸿勋先生的同意后,根据他多年研究的结果和所得出的数据制作了这一画面。

这是F901的前轩,前面八根柱子下铺有石板,很可能是参加聚会或举行仪式时各部落的首领的位置。主室前面有三个门,两扇窗户。在主室的正中间是一个直径两米多的炉灶,后墙上摆放有各种陶器,两侧各有一个旁门通向侧室,从侧室通往“夹”,主室的高度大约在7米左右。主室的后墙并没有门窗,如果从主室进入后室,必须从前门或左右两个“旁门”才能进入。整座建筑由后室、旁室、大厅和前轩组成。

郎老师:到了大地湾五期,人口遗存主房屋的主要分布在半山及其以上的部位,这个时候的人突然减少了,文化衰落了,那么从四期到五期的这个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

陈老师:就是说人类文明演化得很好,突然间一个文明从一个区就消失了,或者展现到另外一个空间,什么东西驱动它?

赵建龙:为什么到仰韶晚期,突然这个地方没有人了,这个遗迹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

是啊,大地湾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如果它能一直延续到今天又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是我们做这个系列节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大地湾发展过程来看,从采摘野生植物,到将野生植物培育成可以年复一年连续再生产的人工栽培作物;从捕杀动物,到将某些易于驯服且繁殖较快的动物驯化为家畜,大地湾的先民们首先解决了吃的问题;从低矮潮湿的地穴式房屋,到地面上的宫殿式建筑,住的问题也逐步得到了改善;从室内没有炉子到有炉子,从炉子在地面下到地面上,人们对火的性能也逐渐掌握。人口从最初的几十人增长到上千人,社会制度从母系转向父系社会,领导者不仅具有很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且应用简单的科学办法制定和管理标准量具。从社会发展学的角度来看,大地湾的吃、住、社会体制,管理体系是经过长期摸索而发展起来的,它应当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可是为什么当它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就很快地消失了呢?是什么原因使大地湾3000多年创造的辉煌而在短短的时间就得以殆尽。是战争?是瘟疫?还是自然灾害?在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下回分解。

提起大地湾,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怕是一个并不熟悉的地方,因为它是甘肃省秦安县东部一个偏僻的小河湾。但对于考古界来说它可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地方。 1978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是距今10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一个历史时期,而这个遗址从8000多年前到4800年前它历经了3000多年,走过了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三个阶段。在这里面我们不仅验证了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也发现了大量古老而新鲜的事情。比如F901的地面在经历5000年的掩埋出土后如今依然光洁平整坚硬,与现代普通民用建筑水泥难分高低。另外在这里面还发现了一组二、十进制的量具,吃、住、用火、社会制度,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辉煌或地面和量具等等。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随着采访调查的一步步深入,想探究这个问题的想法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大地湾已经有了三千年的发展史,她的人文环境、社会制度及管理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按理说她应该继续发展继续繁荣。比如象香港在远古时候就有人在那居住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香港进行了守卫和开发,一直发展到现在成为举世闻名的东方明珠。而大地湾为什么当它发展到了最辉煌鼎盛的时期却突然地消失了?是什么原因使大地湾3000多年创造的辉煌毁以殆尽,只留下这沉睡在地下的残垣断壁。是战争?是瘟疫?还是自然灾害?在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地湾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朗树德:大地湾四期,这个聚落它可能就要接近千人左右。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辉煌的发展时期。到了大地湾五期,这个时候的人突然减少了,文化衰落了。

程晓钟:就是说人类文明演化得很好,突然间一个文明从一个区就消失了。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为什么到仰韶晚期,突然这个地方没有人了,这个遗迹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记者先从宫殿式建筑F901是怎么消失的开始了调查。

这就是5000年前大地湾先民们发明建造的大型宫殿式建筑F901,建筑总面积有420平方米,它由后室、旁室、主室和前轩组成,主室前后各有8根附壁柱将主室划分为8柱9间式的宫殿格局,这些附壁柱和顶梁柱构架起这座宫殿式建筑的主体,墙是厚达0.25米的木骨泥墙,起到间隔和保温的作用,并不承担屋顶的重量,整座建筑有着墙倒屋不到的特点。那么这样一座建筑它是怎样毁掉的呢?

郎树德:根据学术界一般的研究情况,比较多的学者认为仰韶文化晚期,至少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或者说是父系社会,这个时候从大地湾的社会来看肯定是有很多的部落,乃至于部落联盟。

赵建龙:如果说父系社会发展到这个时候的话,他们互相之间的这种打斗是不可避免的事。

难道真的是部落内部发生了争斗或者是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而使这里毁于战火之中吗?

国防大学教授马俊:原始社会前期的战争战争具有自然发生的性质而这个时候由于劳动有了剩余氏族内部有了剩余产品于是掠夺成为了战争目的一般意义上讲原始社会末期也就是原始社会第二个时期的战争不会造成失败者被消灭它的结局往往是失败者被奴役。

F901位于山坡上,如果不是战争将其摧毁,那会不会是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大量的泥石流将这里掩埋掉了呢?

程晓钟:从遗迹上看,这个洪水造成的这个房屋倒塌或者毁灭的原因,不是很明显。因为洪水冲击呢,它一般的夹杂的这些土层比较细腻,土质比较细腻,另外呢,可能里面还夹杂一些石块之内的洪水的冲刷物。从这里面就基本上看不出来这些迹象,所以说这个房子与洪水无关,与洪水无关。

既然不是战争和洪水让这里快速的黯淡萧疏,那又是什么所至呢?

北京地坛医院李兴王主任: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爆发了瘟疫。在远古的时候已经有瘟疫,那时的人们对瘟疫还没有太多的认识,抵抗瘟疫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当瘟疫暴发后不得已就迁走了。

难道当时的人们真的是被瘟疫折磨的无可奈何,放弃这里的一切而远走他乡了吗?

从F901出土的文物上看,人们在离开它之前,并没有把粮食、礼器、量具等重要的物品带走,反到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灾难让它失掉原有功能和价值,人们才不得不其它而去。

那么这一突如其来灾难灾难究竟是什么?难道是火灾吗?

从大地湾300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人们对火的识识逐渐清晰,使用和防范措施不断地完善。大地湾早期地穴式房屋时,人们对火的习性还没有完全掌握,不敢把它轻易的请进屋里,过了1000多年,房屋内才出现了灶坑而且是一个深坑。

赵建龙:深坑,这个通风调整差一些,火不是太旺,所以说他的这个失火相对的要少一些。

从这个藏火罐来看,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他们也不会通宵达旦的烧火取暖,而是把火种藏到火罐里保存起来,以防夜间失火。

赵建龙:火烧的这种概率,在早期,发现的比较少一些,那么到了中期这种略微有一些增长,而到晚期呢,比较的普遍。他的这个防火的建筑提高了,但是他的灶炕也提高了,他把灶炕加建于地面之上了,那么就太高了成为了灶台,那么他这个灶台太高了,再加上通风条件又增加了,这样呢,他从地下到地上这个通风肯定增强得多了,那么他的火也就比较的旺。

火的使用对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按照现代的人类进化理论讲,人是由猿演变过来的。那么早在几百万年前猿还没有直立行走的时候怎么区分人和猿呢?有人曾说过:“当火出现在远古时代猿的面前,有的猿利用了火他就逐渐向人猿的方向发展,而见了火就跑的猿从此和人类再没有了缘分。” 人类诞生大约在450万年左右,150万年后才学会了使用工具,350万年后才能掌握简单的用火,掌握简单的用火比使用工具整整晚了200万年,可见远古时期人类掌握用火的技巧要比掌握工具要难的多了。在大地湾遗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对火是十分敬畏的,它们为什么把用火的地方放在房屋的正中间最醒目的地方,一来是便于烤火做饭,二来恐怕就是便于看管。到了仰韶晚期的时候,在它的房屋周围的木柱子上面已经涂上一层厚厚的红黏土,也就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防火涂料。那么,根据文献记载,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才有消防记载,大地湾遗址的发现,把中国消防文明,消防历史推前了3000多年。尽管大地湾先民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防火理念和具体措施,可火灾还是频繁发生。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大地湾遗址发掘中发现了许多被火烧毁的房址,经统计早期的失火概率在20%左右,到了晚期则上升到50%以上。那么F901会不会也是被大火吞噬的呢?

如果F901是被大火吞噬的,这把火究竟是怎么着起来的,那么什么样的大火能将这座宫殿式的建筑烧毁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座建筑中惟一用火处是主室内直径两米多的灶台,在它的周围是泥土垒起的木骨泥墙,房间内所有的木柱上面都包有厚厚的红黏土,地面是与现代100号水泥相似的胶泥地面,整座建筑不仅具有相当超前的防火设计理念而且还有很高的防火能力。那么普通的柴草的温度真的能把这座房屋烧毁吗?

为了得到这组可靠数据,我们来到了安徽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火灾实验室。

试验人员首先对普通木柴的燃点和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进行了测量。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火灾实验室助理研究员邓志华:普通木材在450度可以燃烧,木材燃烧的最高温度在800至900度。

这个实验说明,如果F901室内的木柱没有裹上胶泥,普通木材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很快就会让把木柱燃烧。

那么将木柱外面裹上胶泥,再用普通木材燃烧时释放的最高温度900度来烘烤,它会不会燃烧呢?

10分钟过去了,裹有胶泥的木柱依然没有燃烧。

记者:现在里面的温度是多少?

专家:950度左右!

3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燃烧。看来短时间很难让这根木柱点燃。

邓志华:这应该是人们最初想出来的就是,把可燃物跟火源隔离开,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在以前没有那么好的,像现在的防火涂料可以做到,只刷涂几毫米,而当时是因为没有这么好的隔燃材料,或者说,没有那么好的一种能够隔离的、一种密封性比较好的,用泥巴糊上以后,它就能够起到这么一种作用,跟现在防火涂料原理的思想出发点是一样的,就是把火源跟可燃物进行隔离。

要让物体燃烧简单地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氧气、火源、可燃物。那么阻燃,只要缺少这三个条件之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达到目的。那么这根裹有胶泥的木柱之所以不燃烧,一它外面这层胶泥不是可燃物:二胶泥起到了阻隔了火源和可燃物的作用:三胶泥封闭的好的话还可以阻止的进入。看来F901木柱上裹着的胶泥不仅美观而且确实起到了当今防火涂料的作用,虽然它没有现代防火涂料那么先进,但我们的祖先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有了这种防火概念并加以实施。,这不得不使我们对他们的聪明才智感到由衷的钦佩和赞叹。但我们今天说的是F901到底是怎么毁掉的。从刚才的实验看,仅凭普通木材的燃烧温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外表裹有20公分厚胶泥的木柱烧毁,除非让它长时间持续燃烧,或者要有比木材燃烧温度还要高的燃烧物才能将这种泥木柱烧着。可是这种比木材燃烧温度还高的材料目前在大地湾考古发掘中还没有找到。另外,让这样一座在当地人心目中有着致高无尚地位的宫殿式建筑,长时间持续燃烧而大家无动于衷也不大可能。那么这座建筑真的是被大火烧毁的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请来了中国消防杂志总编李彩芹,他长期从事火灾研究和火灾历史的编撰工作,当他得知大地湾遗址的消息后曾多次来这里进行现场调研,这次应我们栏目的邀请,他不顾76岁高龄从上海再次来到大地湾。

中国消防杂志总编李彩芹:我们当时研究了甘肃省文物考古队的报告。它里面提了有四个方面的痕迹。我们认为这四个痕迹就足以证明它是火灾现场遗址,我们来看看这四个方面的痕迹。

考古现场专家李彩芹:第一,屋顶塌落,就是整个这个平面都覆盖满了,厚65厘米,那么这个上面,就有火烧的痕迹,红的,还有碳的痕迹;第二一个痕迹,我们看这个墙,这个前面有烧得比较红的,烧得比较暗的,暗红的,颜色发黑的,此地就有发黑的,它是由于温度不同造成的这样一种效果;第三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在这个木柱洞里面的,在上面保留了当年木柱烧了以后,这个木炭仍旧在这个碳洞里面。这是一个最权威的证明。这种木炭不仅是在这个木柱洞里面有,门框,这个碳灰痕迹还非常的清楚;第四方面的这个证据就是在这个木柱上面,涂了一层胶结材料,这层胶结材料我们认为它就是最早的防火涂料。这种东西经过高温烧烤以后,结成了硬块,好象这个釉质硬面。

中国消防杂志总编李彩芹:那么从这四个方面,这个痕迹证明它是一个火灾现场。大地湾古人遗址,不仅是一个古人类遗址,或者是一个大型宫殿遗址,而且它是一个五千年前的火灾现场遗址。

这样一个五千年前的火灾现场遗址,为什么能够保存下来了呢?

中国消防杂志总编李彩芹:就是由于这个当时火烧以后就废弃了,可能和当时对火的敬畏有关,或者是对火的信仰有关,因为烧过火以后就不再住人了,就把它废弃了。由于沧桑巨变最后就掩埋在地下,所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样就是五千年。

既然F901确实是一个火灾遗址,那么什么样的大火能将这座有着较高防火性能的宫殿式建筑吞噬掉呢?仅凭普通的柴火能将整座建筑烧毁吗?

从表面上看,这座房屋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添加了许多防火设施,比如它的后墙没有门窗,一旦发生火灾,大火不会通过门窗蔓延到后面去,起到防火墙的作用。但是从现代防火角度上看,F901存在很多火灾隐患。比如房屋里有这么大的灶台它能不储备柴草吗?门窗较多,有助于火势燃烧,尤其是左右两扇侧门一旦形成对流火势就更难以控制。

邓志华:如果房间里存在对流的话那么对火来讲一般来讲对火是有个很好的助燃作用因为新鲜空气有大量的补充有个新鲜空气大量补充的过程那么它的燃烧就会基本上不受限制。

特别是F901的高度是导致它最终毁于大火的关键所在。

邓志华: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烟筒效应,它的作用热空气从下往上升的,那么你尽量延长这一个过程,热空气它从下往上升,如果你限制一定空间的时候,那个空间不向两边扩散,那么它在只能往上升的情况下,就会呈现一个加速的过程,如果它只有一个方向延伸,它就会有个加速的过程,那么它就会使这个空气流动更快,由于这样走了多少空气,就会有多少空气进来补充,等于走掉的是烟气,补充进来的却是新鲜的空气,那么对火灾来讲,由于新鲜空气大量的补充,火灾的发展就会更快。

原来,F901内堆放有许多木材,本来这些木材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把房屋烧毁的,但由于房屋的高度过高产生了烟筒效应,使这些木材燃烧时发挥了超强的威力,在人们还没来得及扑救时似虐的大火就将这座“宫殿式”建筑给吞噬了。

虽然F901被火烧毁了,可它仅是一座房子而已,为什么整个大地湾都不复存在了呢?F901对整个大地湾的消失有多大的影响?

赵建龙:着火烧了,那么是不是因为火灾频繁发生的这种状况,那么人害了怕了。或者说这个地方经常容易发生火灾什么的,他们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忌讳。

陈发虎:有的认为是游牧民族侵入进来,破坏了原来的农业,整个甘肃这个区域呢,就是马家窑就发展起来了,相对大地湾的重要性就衰落下去了,因为这次可能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等等发生了变化。我们发现,在有些时段就是确确实实在这个区域发生了大的干旱,连续百年的干旱,这种干旱把一个文明就破坏掉了。

郎树德:或者另外一支人,另外一支文化的人进到这个地方,将这个仰韶文化的人赶跑了,或者消灭了,可能存在着这些可能。但是目前没有定论,我们还很难说这个仰韶文化的衰落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从8000年前到5000年的历史沧桑巨变中,大地湾有过蹒跚的步履,有过茁壮成长的身影,有过史诗般的辉煌,正当它振翅翱翔飞向文明的彼岸时却转瞬间陨落了,在这漫长的3000多年时间里,大地湾的先民们不畏艰辛、义无返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犹如凤凰涅磐般惊天地泣鬼神。虽然大地湾最终是缘何而消失的,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我想随着大地湾考古的进一步发掘,这一结论是会找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