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妓的门槛很高,那可是高端“食材”,客人们多是达官显贵最差也是文人墨客。 她们精通琴棋书画,长相姣好,卖艺不卖身,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历史上的名妓众多,像李师师,梁红玉,以及陈圆圆,随便拿出一个,都能在当时引起轰动,俨然就是各自时期的“明星”。 按照现在的说法来看,“顶流”二字当之无愧,只要她们想要,“榜一大哥”打赏的手就不会停下。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这个行业被搞乱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青楼虽然门庭若市,但不起眼的角落里面,暗窑也在悄然间兴起。 暗窑缘何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有明就有暗,高端的食材只适合高端的玩家,他们更倾向于心灵方面的共鸣。写首诗,吟一首词,和青楼里面的姑娘喝两白酒,便感觉人生已然到达了巅峰。 可那些过着苦日子的汉子们,却只顾得身心的愉悦,便给暗窑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民国,连接了旧时代也承接了新时代,在那个年代,新与旧在更迭,不少秩序还未曾被建立。 而经历了清朝末年的乱战,民国时期的老百姓,生活充满了苦难。 而在当时那个时代,妇女不依靠男人,是很难在那个时代立足的。老舍的作品《月牙儿》,讲的便是一个失去男人的女子,带着女儿无法在社会生存,最终无奈之下,母女二人双双沦为暗娼的故事。 虽然这是文艺作品,但我相信,老舍写得便是旧社会的现实,主人公的经历无非是更多人的缩影罢了。 失去依靠的妇女们,要想在当时生存下去,便只有出卖自己。出卖自己也分两条路,其中一条便是进暗窑,而另一条路便是去当“姨太太”。 第二条路比第一条路好不了多少,只不过是看着体面些罢了。但凡是妇女能够有别的出路,暗窑就不会在那个时代如此迅猛发展,究其原因,人还是拗不过时代。 暗窑的老鸨有多可恨暗窑内的姑娘年轻时便靠着揽客赚钱,年老之后,随着从业经验的增多,转行当老鸨的也不少。 这些人由于被别人折磨了半辈子,因此自己当上老鸨之后,要比她们之前遇到的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暗窑这口饭并不好吃,不死也得脱层皮。 只要是有新人加入,老鸨便要求新来的姑娘叫她妈,这才是入门的第一步。新来的姑娘是不会被立刻安排接待客人,而是要先进行体力劳动,熟悉行业规则。 从事这个行业,没有几个人自己愿意,绝大多数都是被亲人或者人贩子贩卖到暗窑中的,因此当她们被要求叫老鸨“妈妈”时,绝大多数姑娘都会十分抵触。 这时,老鸨便会一不做二不休,武力解决遇到的问题。她会将不听话的姑娘捆起来,然后吊在树上饿着。 如果还是不顺服,一顿胖揍是免不了了,但虽说是胖揍,老鸨并不会选择用过于锋利的物品打新来的姑娘。 她们多会选择用钝器来击打姑娘的腹部,究其原因还是为了在不损伤外表的前提下,破坏她们的生殖系统,因此很多即便是金盆洗手的姑娘都不能再生育了。 要说老鸨也真够可恨的,为了逼迫新来的姑娘接受现实,竟然能下这么毒的手,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呐。 大院子的墙头上,还会拉着电网,想跑路是不可能了。 没有几个人能够长期挨得住打和饥饿,用不了一周也都会选择逆来顺受。老鸨此时便为她们安排培训,培训内容无非是如何用套路来骗取客人们的钱财。 暗窑中流传着九大绝技,分别是: 掐、打、拧、捶、咬、哭、死、从良、跑 这九大绝技要是应用好了,便可以让客人变成自己的常客,再演一把苦情戏码,说服对方为自己赎身,一下子便可以赚一大笔。 再配合吹拉弹唱,毕竟,不懂还是要装一装的,技多不压身,万一遇到高端玩家,也不至于太尴尬。 老鸨偷偷跑到姑娘房间敲地砖对于老鸨来说,进入暗窑里面的姑娘就是她们的私有财产,对于钱财把控这块,老鸨拿捏得相当到位。 姑娘们接待客户,不全都是“堂食”,有不少人喜欢约到外面,找个优雅的地方共度良宵。这样一来,姑娘们也就脱离了老鸨的控制。 可老鸨也不傻,她们将姑娘外出赴宴的价格定得比较高,而且为了防止姑娘半截跑路,她们会选择派专人接送。 之所以老鸨甘愿冒着姑娘被跑路的风险,允许她们外出接单赴宴,更多的还是她有利可图。 当姑娘们外出赴宴之后,老鸨便偷偷跑入姑娘的房间,这里看看,那边摸摸,屋内陆上的地砖,她挨个敲打听声音。 但凡是发现一点异常,她都会选择将砖抠出来,看看里面有没有藏钱,不得不说,老鸨真鸡贼。 老鸨就是靠着敲地砖的把戏,真的挖出来不少姑娘们的私房钱,如此一来,姑娘们便也看开了许多,有钱就拼命花,反正自己的钱也剩不下,还不如好好保养自己。 后记暗窑内的这些姑娘,被老鸨欺负是肯定的,可更让她们难受的是,老鸨对她们看得这么紧,连个藏私房钱的地方都没有,无奈之下也只能安心打工。 于是,她们干着最累的活,却拿着最低廉的工资,由于医疗条件欠缺,民国时期,暗窑内的姑娘,平均死亡的年龄竟然只有30岁,究其一生都为了一口饭在为老鸨打工。 姑娘们活到最后,能够转型当老鸨继续生活的就算是幸运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