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花钴料苏麻离青

 RK588 2021-11-26
图片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

谁带回了苏麻离青

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伊拉克萨马拉地区带回一批“苏麻离青”料。明万历十九年(1591)《事物绀珠》“永乐宣德窑”记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图片郑和下西洋)
 
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


图片
元青花缠枝莲纹高足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来源之地——伊拉克

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使用的釉下青料通称“苏麻离青”,其主要呈色剂——钴蓝料来自哪里?

氧化钴CoO,成色为深蓝,是一种稳定的呈色剂。0.25%的氧化钴在釉中呈现出艳丽的蓝色,1%的氧化钴在釉中呈现出非常深的蓝色,氧化钴稍高于1%时,则会呈现蓝黑或黑色。


图片
钴砂的原矿)

在伊拉克的奥曼和黑加北部有着丰富的钴矿,钴矿在当地陶器中的使用在阿巴西时代(758——1258年)已经很广泛。萨马拉在公元9世纪也就是中国唐代与波斯湾地区贸易最繁荣的时期,是伊拉克最重要、最大的制陶中心。

来自中国的如玉瓷器珍贵而又易碎,必须经过一年半的远航才能从中国带回,促使当地要兴建自己的窑厂来烧造仿制中国瓷器。萨马拉出土的瓷片证明这里首先烧造的陶器完全是仿制中国的邢窑白瓷,由于缺乏重要的瓷土——高岭土,又使仿制的陶瓷不能从本质上成为高温瓷器。崇尚蓝色的伊斯兰人民由于其特别的审美取向,成功地使用氧化钴作为釉下颜料,烧制成功青花陶器,这在陶瓷装饰上是一个贡献。当时商人设想并尝试带上钴料和适宜伊斯兰欣赏需求的式样到中国订烧瓷器,而这些钴料便是从萨马拉取得。
 
钴蓝料被商人带到中国具体时间不得而知,但从元代以及明洪武、永乐、宣德等中国早期青花瓷特殊的发色,并结合文献及现代化学分析,可以明证苏麻离青即是来自伊拉克萨马拉(Samarra)的钴蓝料。

从考察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宫藏中国元代青花瓷浓烈的波斯细密画风格和其优秀的质量,以及中国境内博物馆所藏大部分元代青花瓷质量多不可与之比拟,也可证实当时景德镇是用来料按订单加工,精选上乘品质的器物用于出口。直至今天,人们仍把它作为早期青花瓷进口青料的特称。
 
鉴定识别主要特征

认识苏麻离青的呈色及其主要特征,无疑对青花瓷器的鉴识大有裨益。
 
景德镇历史上使用苏麻离青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元代晚期,二是明洪武时期,三是明永乐、宣德时期。由于烧制工艺不同以及火候、还原气氛不同诸原因,苏麻离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呈色有明显区别。这当中,尤以明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存世量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永乐、宣德时期苏麻离青的呈色特征,有三种典型情况。

第一种为呈色靛蓝,绚丽浓艳,清晰而通透,线条的纹理中或青料凝聚处有乌黑而浓重的结晶斑,结晶斑呈浓黑的松烟墨色,浓重处或浓聚处下凹且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以手抚摸可感觉有凹凸不平状。另一种发色蓝中泛紫,甚至呈明显的紫罗兰色,发色浅淡,浅淡处呈星状点滴晕散;浓聚处结晶斑连点成片,呈黑青色,浓淡反差极其明显,晕散十分严重。
 
第二种典型情况是有晕散。晕散是苏麻离青的一个基本特征,不论是哪一时期的苏麻离青,无论其呈色如何,或多或少总是带有晕散。永乐、宣德时期的苏麻离青晕散情况尤为明显。苏麻离青出现晕散的机理机制,尚不清楚,但与釉层有一定的关系。这一时期的青花瓷,釉面肥厚莹润,且较为透明,如果用3050倍放大镜观察,其气泡的分布多呈大小不一、间距不一的星状。从实物标本看,这种呈星状气泡的情况比较多见,而且,越是晕散严重,呈星状气泡的情况也越是普遍。

同时,呈鱼子纹状气泡分布均匀的情况也属常见,一般来说,釉面呈鱼子纹状气泡的晕散情况较轻。在3050倍放大镜下观察结晶斑,也有两种情况:呈浓黑色的结晶斑,多呈锡铂状,也可以说是“锡光”;呈褐色的结晶斑,则呈深色的“铁锈黄”。
 
第三种情况以故宫藏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最具代表性。其主要发色特征是:发色蓝艳,晶莹亮丽,仿佛镶嵌于釉下的蓝宝石,熠熠闪光,并呈现出明显的紫罗兰色;凝聚处有明显的浓黑色结晶斑块或斑点,晕散情况严重。耿宝昌先生所著《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就是以这件三足炉图,作封面题字下的图案影衬。
 
晕散与结晶斑,是青料粗粝所致,如以强光照射可明显看出,原因可能是因铁质高所致。晕散和结晶斑,本来就是一种缺陷。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景德镇御器厂明永乐、宣德曾出土大量实物标本,其中因晕散过重或呈色过于深重,常常被废弃或淘汰,也说明了这一点。
之所以称其为典型色,是因为苏麻离青的上述三种呈色,仍为现代仿品不能仿成,业内人士称为“开门”。
 
第四种情况为呈色靛蓝浓艳,有的不含紫色,有的蓝中微泛紫或紫色较明显;结晶斑少见,且多呈褐色,不见浓黑色者;浓淡色阶明显,有明显晶莹剔透之感,或呈半乳浊状,但仍显晶莹。这种呈色,以故宫所藏并于现在展出的永乐狮球款及花心款两件压手杯最具代表性。学界多认为这是永乐也包括宣德在内的“细路活儿”。明谷应泰《博物要览》载:“永乐压手杯,中心画双狮滚球……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说明这种呈色正是时人所追求的,但不易做到,尤其是大件器物,更不易烧成。景德镇仿永乐、宣德青花多以此为蓝本,但其与真品相比,相差实在是太远,没有任何可比性,因此不论。
 
第五种情况以故宫藏宣德款青花缠枝大梅瓶和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较具代表性,其呈色特征是:色泽淡雅,蓝中泛紫,或呈浅天蓝色,不含紫色;晕散情况较轻或不甚明显;不见结晶斑。因此,有专家认为这是以国产料绘制。



图片
图片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带梅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文献来看,明永乐、宣德的青花官窑瓷器,所用青料都是苏麻离青。明王士懋《窥天外乘》载:“永乐、宣德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鬃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这是有关苏麻离青最早的文献。明陈继儒《妮古录》载:“宣庙窑器,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青花用苏勃泥青。”明高濂《燕闲清赏笺》载:“宣窑之青,乃苏勃泥青也。”明王士性《广志绎》载:“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宣窑之青,真苏勃泥青也,成窑时皆用尽。”清朱琰《陶说》、蓝浦《景德镇陶录》、唐秉钧《文房肆考》等文献,都有相同的记载。宣德朝如此,永乐朝也不会例外。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器,皆以苏麻离青为青料,文献与实际完全相符。
 
永乐、宣德时期的苏麻离青,有粗粝、细匀之分,着色方法有浓淡之分,青料细匀颗粒少见,则无结晶斑现象,而着色浅淡,则失去浓艳的特征,此实为自然之理。另外,永宣青花瓷器多以小笔醮钴料上色,因此要不停地用笔醮钴料,这样从起笔到收笔出现了深浅浓淡不一的明显特征,这一特征的成因属用笔方法所致。
 
色阶,是指色的质地,也是料质本身的显现。苏麻离青无论是呈色深重还是浅淡,其色质总是深浅不一,可以说是苏麻离青的本质特征。以扬州博物馆所藏元代蓝地白龙纹梅瓶为例,其釉层极其肥厚,发色蓝艳深重,但其总是影影绰绰透出泛白的胎色,即为显例。

宣德款青花缠枝大梅瓶虽呈色浅淡,也无结晶斑,但有明显的色阶,其色质与色地都呈现出苏麻离青的主要特征,应属用进口料绘制。宣德款海水龙纹青花高足碗并非是以国产料与进口料相结合,如仔细观察就不难看出,海水与龙纹实为同一色,只是深浅浓淡大不相同。这是使用“分水法”的结果。分水法又称浑水法,这一着色方法早在元代就已成熟。以故宫所藏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的实物来看,那种论永宣青花则必谈结晶及下凹不平状的看法,应该得到纠正。
 
苏麻离青的呈色情况比较复杂,如细观永宣时期的实物,便会发现其中的差异。而将其放置在一起,又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之感。国产色料苏麻离青含有高铁低锰,国产的青料含锰量多,有明显的区别。



绘制青花的国产料

陂塘青:亦称“平等青”。明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产于今江西乐平。陂塘青呈色淡雅,与明代前期苏麻离青料浓艳者迥然不同。《江西省大志》有“旧陂塘青产于本府乐平一方,嘉靖中乐平格杀遂塞”的记载,知陂塘青使用时间约在成化到嘉靖中期。

图片
明弘治青花荷塘游龙纹碗(江西乐平青料)
 
石子青:亦称“石青”。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种原料。产于瑞州(今江西上高),明代中期民窑青花瓷器多用此料描绘纹饰。《江西省大志》有“回青行,石子青废”记载,可知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回青之前使用石子青料。

图片
明正德 青花缠枝五龙纹盘(石子青料)
 
回青:明代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种原料。回青一名始见于《江西省大志》,有“陶用回青本外国贡也”记载。万历《明会典》“土鲁番”条也有“嘉靖三十三年进贡回回青三百一十斤八两”记载。景德镇瓷器使用回青料,就传世品观察,当始于明嘉靖(15221566)间,隆庆、万历(15671619)时继续使用。此料纯然一色,蓝中透紫,与苏麻离青、陂塘青色调不同。


图片
明嘉靖青釉爵杯(回青)


无名子:也称“画烧青”。明中期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种色料。产于瑞州(今江西上高)。明正德《瑞州府志》“物产”条有“无名子出天则冈,景德镇用此绘画瓷器”记载。另“山川”条也说:“上高县天则冈尚有……,其地产无名子,皆在县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