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小仇,到死也没化了

 激扬文字 2021-11-27

宋仁宗画像 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来源 下班历史九分钟


01

庆历三年(104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庆历新政。

庆历年间,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

辽和西夏威胁北方和西北边疆,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于是,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

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改革主张。

仁宗采纳了其中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

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

欧阳修就是范仲淹的铁杆心腹,被誉为庆历四谏官(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

其实就是四大喷子。

尤其欧阳修,是新政干将喉舌,这家伙喷起人来,那可是无差别攻击,喷得自己人都怕。

这其中最火大的是御史中丞王拱辰。

因为王拱辰不仅是新政的反对派,更是欧阳修的姐夫,也是妹夫。

王拱辰有两个老婆,一个是欧阳修老婆的姐姐,一个是欧阳修老婆的妹妹。

只是这连襟关系,没啥屁用。

欧阳修一点面儿都给啊。

论喷人,王拱辰也深知自己根本不是对手。

于是,包拯进京了,在御史台干起了临时工(监察御史里行)。 

王拱辰调包拯来,就是让他充当反对派的枪手。

为什么是包拯呢?

原因很简单,包拯是个忠臣孝子,正人君子,口碑杠杠的,由他来反对庆历新政,效果倍好。  

包拯也不负众望,在反对庆历新政上,可谓是不遗余力。 

虽然此时包拯还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马仔,但他确实给了庆历新政沉重打击。 

史书明确记载,包拯提了三个反对意见,个个言之有物,直中庆历新政要害。


包公像

02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包拯出生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一个普通小地主家庭;

八年后,欧阳修出生在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祖籍江西吉安)一个小官家庭。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第一次参加科举,金榜题名; 

三年后,欧阳修第三次参加科举,终于中第。

两人一前一后,步入仕途。

一个脚踏实地,高风亮节,以清孝闻名,却功名未就;

一个年少轻狂,意气风发,以文采传世,已誉满天下。 

本来,别样人生,并无交集,刷个朋友圈也看不到对方。

现在,两个大咖以政敌的身份完成了第一次交集。

很快,在反对派攻击下,庆历新政失败。

欧阳修也被政敌攻击,一桩外甥女绯闻案,险些让欧阳修身败名裂。 

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贬知滁州、扬州、颍州、应天府等地。 

皇祐元年(1049年)回朝,任翰林学士,成功翻身。

而包拯则因为反对庆历新政,仕途迎来转机,步步高升。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知谏院,干起了欧阳修曾干过的活。

包拯很快成为仁宗朝最彪悍的言官之一,那战斗力,怼天怼地怼空气,喷文喷武喷皇帝,无所顾忌。 

而包拯最辉煌的战绩就是7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唾沫星子直接喷到了宋仁宗脸上,成就了自己不世威名.

至此,包拯和欧阳修都成为了誉满朝野的名臣。 


包拯剧照

03

至和二年(1055年)十二月,就在包拯扬名立万,顺风顺水之际,他的仕途遭遇严重打击。

在担任陕西转运使期间,包拯举荐了一个叫卢士安的人。

这个卢士安,名字取得很安份,做人却一点都不安份。

他后来犯了事,被拉下了马。

按宋朝规矩,包拯作为举荐人,也要负连带责任,被贬知池州。

这事说冤也不冤,谁让你识人不明呢。

如果这时候,遇到个有仇的,想落井下石的,分分钟把包拯打成同犯。

包拯也只能倒霉认栽。

不知道这时候,他有没有想到欧阳修。史书没说。

不过,关键时刻,欧阳修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大施援手。

上疏为包拯求情道:

呃,包拯因为犯点小错就被贬,这不对,官家你应该大力提拔他,这对你对国都有好处。

“拯以小故,弃之遐远,此议者之所惜也,函加进耀,置之左右,必有裨补。”

还称赞包拯道:

“清节美行,著在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自列侍从,良多补益。”

瞧瞧这话,真是大文豪,话说得就是漂亮。 

在欧阳修大力举荐下,宋仁宗顺水推舟。

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包拯复职刑部郎中、改知江宁府(今南京)。 

包拯就此度过了这次仕途危机。

包拯有没有因此感谢欧阳修?史书也没说。

反正欧阳修和包拯在庆历新政那点恩怨烟消云散了。 

至少两人不像以前那样剑拔弩张了。 

欧阳修此举说不上化敌为友,却也在公论公,为国举贤。


04

嘉祐一年(1057年)三月,包拯正式上任,权知开封府。

北宋一代,开封堪称宋朝宰相摇篮。

在宋朝两百多位开封长官名单中,不乏寇准、吕夷简、范仲淹这样的名臣,但包拯是最有名的一个。

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绝不允许“通关节”“走门径”,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说。 

宋朝时开封府就有这块碑,碑上刻着历任开封长官的名字,唯有包拯二字,因人们慕其大名,指划日久,已磨泯而不显

不过包拯在开封任职也就一年多点时间。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就离职改任权御史中丞,

巧合的是接任包拯开封知府之位的正是欧阳修。

欧阳修上任后,有人很担心欧阳修会办不好这差事。 

直言不讳地问欧阳修:包拯将开封治理得那么好,你行吗?

“前政(指包拯)威名震动都下,真得古京兆尹之风采,公未有动人者奈何?”

欧阳修也没有生气:包拯有包拯的好,我有我的好,我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行。

“凡人才性不一,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吾亦用吾所长耳。”

上任后,欧阳修完全不按包拯那套来。

结果,欧阳修也将京城治理得很好。

《宋史》称赞道:

“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不求赫赫名,京师亦治。”

留下一段包严欧宽的佳话。

所谓“包严”,是指包拯治理开封直接是来硬的,谁也别犯事,犯事就治你。

所谓“欧宽”,是指欧阳修小事不管,只抓大事,我不找你麻烦,你也别给我添麻烦,你好我好大家好。 

包拯和欧阳修,还组过一对声名赫赫的组合——嘉佑四真。

“富公(富弼)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老真中丞,胡公(胡瑗)真先生。”


欧阳修画像


05

可惜,好景不长,包拯和欧阳修的关系随即恶化。

嘉祐四年(1059年)三月,时任任三司使(相当于宋朝的财政部长)的张方平,利用职权贱价收买他人房地。 

这事正好犯在包拯手里了,包拯马上弹劾,张方平被罢。 

接着宋祁接任三司使。

包拯又来了,弹劾宋祁铺张浪费,不懂理财,不精通业务,不能当财政部长。 

宋仁宗一想,包拯说得对,再加上宋祁的哥哥前宰相宋庠此时担任枢密使,兄弟俩不适合同掌机要。 

于是,可怜的宋祁上任不到20天,就被包拯给干趴下了。 

“卧槽,还不到一个月,干倒两位财政部长,这包拯太彪悍了...”

一时间,根本没人敢去当三司使,谁也不想成为第三个被包拯干趴下的。

可财政部长总要有人干吧?

宋仁宗一番考虑,便任命包拯为权三司使,就是代理财政部长。 

这个任命一出来,欧阳修首先炸了。

张方平和宋祁都是欧阳修的好朋友,包拯扳倒了他俩,自己出任三司使,这是要干嘛? 

这位子,看着就流油~

欧阳修很想发炮,但转念一想,自己还在权知开封府,在任上怼前任,不符合当时的潜规则。 

于是,他忍了。

当然,只是暂时的。 


06

很快,欧阳修卸任权知开封府,这一下就用不着顾忌了,马上弹劾包拯。

欧阳修弹劾文章写得非常出彩,好大一篇,概述就是:

朝廷任命包拯权三司使,只想着用包拯的才华,却没为他名声着想。 

“贪拯之才,而不为拯名节惜”

紧接着,画风突变,劝包拯执节守义,辞官避嫌。

然后,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批评包拯没学问,处事乖当,不会为朝廷考虑。

“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

最后来了个最狠的招,说,包拯弹劾两任三司使是蹊田夺牛(典故),就是为了自己能当三司使。 

应该另任他职“以解天下之惑,而全拯之名节”。 

古代文官最讲名声,若不是包拯行的正坐的端,就被欧阳修毁了。

至于欧阳修为何要弹劾包拯,为公还是为私,已经说不清了。 

甭管欧阳修是出于什么目的,这对包拯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伤害和极其恶劣的影响。 

人言可畏啊。

包拯躲在家中不肯出来就职。

最后还是宋仁宗反复劝说,才担任权三司使。 

经此一遭,包拯和欧阳修就彻底闹翻了。

包拯的家人和门生,视欧阳修为仇人。 


07

嘉佑五年(1060年)十一月,欧阳修晋升枢密副使。

嘉佑六年(1061年)四月,包拯转正,担任三司使。

不过这只是过度,十九天后,包拯也荣升枢密副使。 

同在枢密院工作,这...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好生尴尬。 

史书没记载,两人是怎么相处,不过肯定好不到哪去。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上班时突然得病,在家中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孝肃”。

包拯虽死,但他和欧阳修的故事还没完。

包拯死后,欧阳修主动请缨,为包拯写墓志铭。 

中国讲究一个盖棺定论,墓志铭都是好朋友来写的。 

包拯墓志铭拓片 局部

包拯的续弦夫人董氏对欧阳修弹劾包拯一事耿耿于怀。 

断然拒绝了欧阳修。

并对家人重申道:

“彼之文不足,罔公而惑后世,不如却之之愈也!”

女人说话就是狠,一点面子都不留,就差指着欧阳修的鼻子说他欺世盗名了。 

又过了几年,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谥号文忠。 

儿子欧阳发为父亲写《事迹》,也避而不记欧阳修和包拯的关系。


08

包拯和欧阳修这仇,到死也没化了。

可二人的羁绊已经是彻底斩不断了。 

此后历代开封府都在其照壁两端各建一个小牌坊,左书“包严”,右书“欧宽”,表示对包拯、欧阳修二位先贤的敬仰。 

清朝时期,开封府将包公祠改为包欧二贤祠,共同敬奉包拯和欧阳修。

哥俩住在了一个祠堂...


PS:

欧阳修为什么要弹劾包拯?

有一则野史。

包拯有个小妾孙氏,非常喜欢欧阳修的诗词。

后来和欧阳修发生了不可描述的关系。 

包拯闻听后,断然休掉了孙氏。 

这故事相当狗血,包拯休妾是真,欧阳修应该是假。

真真假假,分不清楚。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历代名臣奏议》;《欧阳文忠公奏议》;《孝肃包公奏议》;周密《癸辛杂识》;洪迈《容斋五笔》;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田《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刘书元《包欧二贤祠碑记》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