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淑云‖散文:不同年代的女孩

 文斋堂888 2021-11-27

不同年代的女孩
/刘淑云

早在建国初期毛主席就倡导男女平等,新中国成立后,规定了3月8日为妇女解放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日。其实早在1922年我国第一个妇女节就成立了,到现在已有近百个年头了。直到20世纪后,女孩在家庭和社会中,逐渐得到彻底男女平等了。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确害了很多人。所谓的'后’当然指的是男孩。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在我的记忆里,偏僻农村非常注重男孩,假如一对夫妻没有儿子,有八个女儿,就觉得不如一个男孩子顶用。没有儿子,做父母的心里一生有阴影,甚至是雾霾。生儿子的女人,母凭子贵。在全家及众人面前显得特别美,尤其在妯娌面前更是显得高傲,说话办事都站上风,一旦妯娌闹了矛盾,有儿子的女人对没有儿子的说上一句与本矛盾无关的话'我死后有接户口本的,有扛幡的’,对方立即就像被掐住喉咙,不管有多大委屈都得咽下去······。所以,男孩子在家庭的地位比女孩优越。家境贫寒而娶不上媳妇的男孩子,父母就拿女儿做筹码。而众多女孩子的婚姻、命运都掌握在父母手里。众所周知,女孩的婚姻,相当于第二次投胎,婚姻自远古到今天仍然保留着商品交换的元素。

我十几岁时候,听大人唠嗑,讲的是一个我家邻村的女孩,刚刚十四岁,父母就为了儿媳妇的聘礼,包办了女孩的婚姻。定亲的时候,农村有个仪式叫做'换盅’。也叫'会亲家’其实就是现在的订婚庆典。在农村是一个比较热闹,也是一个大型的仪式。两个人在群众和双方亲属面前正式宣告为订婚。这个十四岁的女孩,尤其在农村什么都不懂,也没上过学,即使懂也无能力反抗。媒婆和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四舅二婶子地。十几个人陪伴着女孩做着四套的马车。一路说说笑笑。媒婆很有成就感,告诉大家男方的家挺就是成分不好,所以本人岁数大了点,日子过的相当好,人家同意给高额的彩礼。咱孩子吃不着苦就是了。媒婆的话女孩并不在意,好像与自己无关。农村孩子也没出过远门,几十里的路程女孩光看一路风景,好像来野游一次罢了。这可能是应验了古人的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到了目的地,迎亲的人也很多。男方的亲属客客气气地将一群人让进屋里落座。可是新娘子不见了。媒婆着急啊!婶子跑到院外一看女孩加入了一群孩子游戏之中,正在玩踢口袋。婶子马上将女孩拽到屋里,在耳边告诉她今天你不能玩,你得点烟倒水倒酒。女孩很听话,仪式完毕,一车人吃饱喝足,乐不思蜀地回到家。就这样女孩被父母当物品卖了,还卖个高价,女孩连数钱的权利也没有。父亲数着彩礼钱转手交给了媒婆,给儿媳妇家送去了,为的是儿子早日完婚,传宗接代。

这还不是最惨的,有的人家,儿子娶不上媳妇就打女儿主意。来个三家'转亲’,我姑姑家成分不好,姑姑家表姐就是这种婚姻的受害者,打打闹闹快一辈子了,她今年七十多岁了。表姐年轻的时候长得漂亮,大高个子,那年代还是个初中生,几个媒人去姑姑家提亲都是好家庭好小伙,其中还有表姐心里的意中人。也从来不敢对父母讲。可媒人咋说姑姑都不肯,就逼她给儿子转媳妇。表姐为了父母和哥哥委屈求全出嫁了,牺牲了自己。必然在农村像刘巧儿那么勇敢的女人少了又少。那个年代和现在不同,婚姻大事都是父母做主。表姐头几年来我家,还我抱怨一痛自己一生婚姻的不幸。

还好,我虽然生在偏僻农村,我家成分也不好,可是我的两个嫂子都是贫农的女儿。这也是取决于我两个哥哥都挺优秀,也是父亲的百折不挠把日子过好的原因吧。所以,我家就没发生那种愚昧的事情。

我还听说一件更揪心的事,零几年我在市场做买卖的时候,有一个奈曼旗偏僻农村的妇女,也来到市里做买卖。讲一个她村子发生的事,说是有一对小两口,生了两个孩子都是丫头,都长得很漂亮,可爱极了。那个小姑娘现在都八九岁了,算起来大约是九几出生的孩子,都改革开发二十年了。太不应该了,父亲将养了几个月的小女儿包个小被子,扔到村外沙滩上了。跟村里人说孩子有病死了。打算再生一胎,兴许是个儿子。那时候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只许生二胎。没有料到,被同村人及时发现抱回大队部。大队党支部书记马上报了警,还惊动了旗妇联,来了两个小卧车将孩子抱到旗医院。给孩子身体做了全面体检,结果啥毛病都没有。做父亲的本该按照遗弃罪坐牢。在支部书记的担保和协调下,免去坐牢,只是拘留半个月。但是,对这个小两口约法三章,一是孩子必须抱回家好好养育,二是感冒发烧必须经过大队部的工作人员和医生研究决定吃药打针,三是孩子身体上如果有伤痕必须去大队报告,讲清楚伤的来历。这个孩子在政府的监督下活了过来。现在已有三十几岁了,不知道她是否幸福。她小的时候逃过了劫难,她活在人世应该感谢党和政府,更应该感谢从沙滩抱她回来的那个人。

听了这个故事,想想我们出生在偏僻农村的女孩,又是那个贫困的年代,都应该由衷地感谢我们的父母,养育之恩外加不弃之恩。

今非昔比,现在的女孩那可真是享受到了男女平等。经过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的思想都大大的得以转变,不管城里还是乡村,儿子女儿同样接受着养育和教育。在家庭和社会都得到了平等。子女成家的时候,给儿子买楼,给女儿就买豪华轿车。农村更是超前,儿子结婚三间瓦房,姑娘的陪嫁就是机动四轮车外加牲畜。家家比着来,你男方家三间瓦房还不算,另给一群羊做安家费,我女儿家正好陪嫁五十亩草场。你男方家另给三十亩果树,我女方家陪嫁二十亩的鱼塘。有的为了子女打工方便,直接在城里买楼房买轿车。想一想,我们不要怨恨父母在那个年代的不平等,是我们投胎过早,选错了时代。

作者简介:刘淑云,女,高中文化,1960年出生在库伦旗,热爱文创作。是通辽市老年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内蒙古商报、通辽市老年作家协会文学期刊物《风采》和《红风文学》上发表过作品。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