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鹤壁101岁张“老慢“的长寿秘诀: 心里不搁事儿,啥都不计较

 小马889 2021-11-27

“你们找'老慢’啊!从这儿下去就是她家。”12月22日,记者在鹤壁是鹤山区鹤壁集镇杨闾寨村打听101岁的张秀明家在哪儿时,村民们热情地说,“'老慢’可是我们这儿远近闻名的老寿星。”

顺着村民们指的路,记者来到了百岁老人张秀明家。当时,她正在床上休息,见有人来便慢悠悠地起身,还不忘在棉袄外套上一件褂子。

因做事不慌不忙得名“老慢”

“俺娘今年101岁,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轮流照顾她,都把她当宝贝。”张秀明的大儿子杨兴明告诉记者,“俺娘年轻时就是个慢性子,干啥都是不慌不忙,人家都叫她'老慢’。”

问起长寿秘诀,张秀明说除了孩子们的悉心照料,心态最重要,她心里不搁事儿。“孩子们天天想着法儿给我做好吃的,重孙、重孙女一放学都会围着我说个不停。”张秀明说,她每天都很快乐。

杨兴明说,他母亲心地善良,没记恨过任何人,不开心的事儿不往心里记,别管当时有多急都是扭头就忘,也没有大声嚷嚷过。

张秀明坐在床边看着儿子杨兴明,时不时地抬起胳膊挥挥手,示意他坐下。“俺娘就是这,见有人站着就会让人家赶紧坐下,总是怕人家累着。”杨兴明笑着说,他到这个年纪,还有老母亲关心着,觉得特别幸福。

“俺娘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现在该是我们孝敬她的时候了。”张秀明的小儿子杨海平边收拾屋子边说,这几天,他晚上就睡在母亲旁边的床上,方便母亲使唤。

不戴老花镜能纫针

张秀明虽然听力不太好,但是视力非常好。老太太不戴老花镜在屋里也能纫针,我要是不戴老花镜可做不了针线活儿,真没法儿跟老太太比啊!”张秀明的邻居孙书英说。

说起干活儿,杨兴明告诉记者,他母亲在70岁以前一直下地干活儿,前几年还在做针线活儿。“要不是我们阻止,俺娘可舍不得丢下针线活儿。”杨兴明说。

“儿子不让干针线活儿了,我天天除了吃饭就是歇。”张秀明笑着说,现在天儿冷,吃过饭没事儿,她就喜欢躺会儿,有太阳的时候还会出去晒晒太阳,来回走走。

张秀明说,她每天吃完饭还会坐在凳子上做自己琢磨的“健身操”,用手从头到脚敲打一遍,甩甩手拍拍腿,捏捏穴位。这套“健身操”还挺管用,她很少生病。

孙书英笑着告诉记者,别看老太太年龄大,一点儿也不糊涂。“不管你说啥,她都能接上话,邻居全都认识,就是说话声音得大点儿,要不她听不见。”孙书英说。

张秀明精气神儿很不错,面色红润,采访时,一会儿问这个冷不冷,一会儿问那个饿不饿,不停地关心着坐在屋里的每一个人。“俺娘老了,反倒比年轻的时候更爱操心了,总怕有人冻着、饿着,会一个劲儿地问,跟个小孩儿一样。”杨海平说。

胃口好,每顿能吃一大碗饭

一颗牙齿都没有的张秀明,笑起来显得特别可爱。“我的牙30多年前就掉完了,假牙戴着不舒服,就没有戴。”张秀明说,她虽然没有牙,但是饭一点儿也不少吃。

“俺娘每顿饭都能吃一大碗。”杨兴明指着桌上的大瓷碗告诉记者,他母亲年轻的时候不爱吃面条儿,现在更不喜欢,除面条儿以外啥饭都能吃。

“俺娘本来吃饭就慢,没有牙吃饭更慢。”杨海平笑着说,要是她母亲自己吃一顿饭得一两个小时,吃到最后饭都凉了,“俺娘吃凉饭也没不舒服过,可能是习惯了”。

“你们觉得老太太活这么大岁数,有没有啥秘诀?”记者问。杨海平笑着说:“要说秘诀,就是俺娘年轻时干活儿多,身体好。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好,啥都不计较。”


来源:淇河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