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百步岩村:有着神秘迷人的傩舞

 流星雨刘鑫 2021-11-27

 走进百步岩村:有着神秘迷人的傩舞

百步岩村位于黄店镇政府驻地北面 7500米。现与太平桥村合并为一村。百步岩原名百步岭,清朝中期改称百步岩。因村地形象台级形,外出下坡台级有70余步,俗称百步。地属山区。村呈台形,2015年统计:区域面积0.69平方公里。耕地195亩,山地808亩。2个村民小组,128户,419人。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大红柿、红心李为特色产品。

百步岩村祖先世居安徽苕溪,约在唐末宋初,官衔进士。南宋岳飞抗金时,迁居到湖州;南宋末年,迁到纯孝乡厚仁(现兰江街道厚仁胡);从厚仁胡迁到石宕坞(即石荡湖),于明朝崇祯年间约1642年迁到现在的百步岩。

               图为百步岩村绍雍堂

百步岩村胡氏为安定郡,明崇祯年间自厚仁胡村迁入。宗族堂名:绍雍堂。胡氏宗谱第三房分支。

胡氏宗谱分三十个字行,行次如下:

彦超千万季,泰福禄嘉纯。

良仁义惠富,盛德永元亨。

贞教文章志,齐贤重睦亲。

宽慈培厚泽,蕃衍绍延初。

道雍熙气象,风同煦焕春。

诗书传俊秀,孝友叙彝伦。

从彦行开始至德行,有一十七代,住在安徽苕溪湖州,厚仁,从永行至亲字末行十三世住在现在百步岩,共370余年。

迁居时,为永行太公(即永十公),带了弟弟和儿子。长子跑路,次子幼子由永十公挑来,从石宕坞挑到张村,珜垄里住冷屋。后移居百步岩新建楼房三间,又建平房三间为厅。于民国初年扩建中层一层,即为三进几间。于1959年10月续建后三间两过庙,共四层大厅。

古代村后来龙山下,有古樟木两根,约七斗缸一样粗,于民国初年被砍伐。推其现象,殿和古樟木比村要早。

百步岩原名百步岭,因地形像台形,外到甘溪踏道下坡七十余步,故称岭,所以叫百步岭。到清朝中期改称百步岩,至今地形虽变而名称乃旧。

 图为百步岩傩舞

太平桥村对面有山一座,土名关山脚,是百步岩村太公山,有座“百步庵”,这庵有三间平房,约建于明朝末年,于清朝中叶拆毁。太平桥洋坞口有座木桥,通往百步庵,是百步庵的进出要道。

 蟠山殿始建于唐朝,是兰溪市最早的庙宇之一,百步岩离蟠山殿仅为200米。“傩舞”在黄店镇朱家一带流传甚广,历史上以蟠山殿为阵地,以百步岩村为主,各村开展盛大的祭祀活动,均要延请百步岩村人进行“鬼舞”。各村演社戏也要进行类似的“鬼舞”,如《踏八仙》等。

2006年3月19日在百步岩村举行的“接龙脉”“傩舞”,此前曾于1943年进行过一次,这次为第二次。“傩舞”以纪念徐偃王为主题,挑选村中属龙的人打扮成鬼脸,其中主要表演者为四个人,其脸谱像蟠山殿的毛、杨、蔡、卫四大将军,45岁的胡永成饰演毛龄公,42岁的胡益勤饰演杨龄公,42岁的胡勤松饰演蔡龄公,47岁的冯云龙饰演卫龄公。将村庄后面的山比作龙身,用烧纸做成的大锭从村庄沿山路一直延伸到山顶,这样在山上山下绕行五周,村人沿山路自山顶至山下浇水和浇用糯米制成的粥,人们把该水和粥叫作龙水。每绕行一周至村庄皆要起舞一次。绕行五周后,进行祭拜。然后,杨龄公扭掉雄鸡的脖子,取雄鸡血进行祭祀,最后奔跑进入大厅,内容有《起五车》、《打樵》、《摆五方》、《走八卦》等。整个程序为请神、祭祖、驱鬼、送神四个阶段。

百步岩村村民将这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继承下来,为的是乞求平安,风调雨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