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洞见Allergy 思维方式不对,再努力也是徒劳。 《黑天鹅》里有一句话:“挡在你面前的,只有你自己。” 很多时候,局限一个人的不是环境,不是能力,而是固有的思维模式。 所谓,石墙易毁,心墙难拆。 一味地固守思维的高墙,只会不断地闭锁自我,原地踏步。 学习这6种黄金思维,看到不同的世界。 01 有人说:“在做事或者在做选择时,使用投资思维能让你目光更远大,做出的决定更符合长期的发展。” 作家粥佐罗,就曾分享过一个关于“投资思维”的故事。 当时他的公司要试水直播,给读者拆解分享好文章。 但做这个事,一没有钱,二基本没人看。 因为本身就是公司的一个小的业务测试。 但是他每天都认真挑选文章,打印出来,熟读几遍,做一些标记笔记,然后准时直播,很热情地对着几十个人讲半个多小时。 为什么面对一件毫无回报的事,他充满了热情? 他说:
做这些直播,其实也没什么收益。 但每一场他都极其认真的准备,因为他一直相信,未来就是直播时代,需要提前练习。 九层高台,是由一层层土累积而来; 参天的大树,是朝披露,晚迎霞,历经岁月而长成。 即使普通人,不断地投资自己,也会有积硅步至千里的收获。 02 记得林语堂说过一句话:“明智地放弃,好过盲目地执着。” 这让我想起一个人,周杰。 因为在《还珠格格》中饰演尔康,被观众熟知。 只可惜由于性格太过耿直,此后的演艺道路一度走入死胡同。 随后,他渐渐淡出演艺圈,回归农村,承包土地,生产有机大米。 紧接着,又创立了红酒品牌,业余时间就捣鼓艺术品。 虽然在大众视野消失了,他却在自己的领域里混得风生水起。 短短几年的时间,身价翻了几番。 李玫瑾教授说过: “生活其实不难,只是不要自己与自己较劲。” 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条路。 换轨思维,可以使你从容面对人生困境。 不是每一堵南墙,都值得去撞。 人生有许多时候,放得下比拿得起更重要。 拥有换轨思维,才能及时止损,拓宽人生的轨道,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03 我们常常听到一种夸人的说法就是:“你很有经验啊。” 经验,在我们的意识里,是个好东西,经验越多,意味着知道的越多。 但是,太过依赖经验,有时候反而成为画地为牢的监狱。 就像著名的火鸡理论说得那样: “我们的大脑会对过往的经验产生依赖,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固定思维,当真正的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迟钝和麻木。” 你以为抱紧过去的经验就能如鱼得水,殊不知,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过去的经验反倒会成为今日的束缚。 人生就像行走在海里的船,所有的经验,在海啸面前都是空白。 电脑清理了内存,才能运行的更快; 杯子空了,才能装下新的东西。 一个人只有及时把过去的经验清空,保持归零心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逐浪前行。 04 有这样一个人,一生头衔无数,研究过很多领域: 研究昆虫、生物分类、分散分析、甚至哲学,发表了七十多部学术著作…… 你是不是觉得,他取得这么多成就,肯定是个极其拼命的人,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其实他每天的睡眠时间有足足10个小时,看书、看歌剧、陪老婆散步,甚至给书友写信都没耽误。 即使最难的时候,在病中,他也保持着好心态,睡得饱饱的,起来后再坚持记录自己工作、生活。 这个人,就是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 格拉宁以他为原型写就的《奇特的一生》,至今畅销海内外。 我们都是凡胎肉体,身体状态影响精神状态。 一个优秀的人,不仅懂得如何高效工作,更懂得如何高效休息。 会休息,是一种能力。 睡个饱觉,调整好心态,可以帮助你很好地养足精神,放松身心,理清思维。 05 罗振宇曾经讲过一个销售小伙的故事。 小伙子是银行卖理财产品的,这个行业里,很多人像保险代理人一样去扫楼,挨门挨户地敲门。 可是这种方法对于现在这世道根本没用,于是他选择曲线突破。 他拿着数码相机,以一个摄影爱好者的身份,给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拍照。 大爷大妈们看到自己像明星一样被拍,开心坏了,都去找他要照片。 他说:“没问题啊,照片本来就是要给你们的。但是,我的照片存在储存卡里,卡又不能给您,要不我到您家,给您拷贝到电脑里吧。” 于是,大爷大妈就邀请他去家里。 上门之后,他还会帮他们倒腾一下电脑,帮助装个软件,下载个电影什么,然后和老人们聊个家常。 一来二去,由生到熟,这时再聊工作,他亮明身份,说:“摄影是副业,银行是主业,我就是卖理财产品的。” 然后大爷大妈就问,好卖么?有什么理财产品? 这时他顺势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 凭借这个方法,他成为了他们银行的业绩标兵。 当前路走不通时,不妨让思维转个弯,重新出发。 这能让你停止很多无效努力,找到更好的出路。 06 先问一个问题: 假设一张0.04m的普通纸张足够大,将其对折,再对折,如此重复对折64次,大概会有多高? 很多人想,一张纸才多厚?对折64次,顶多10米?20米? 而事实是,一张薄薄的纸,对折64次,其高度166020696万公里。 这个长度是什么概念?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才38.4万公里。 这是经济学中典型的复利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财经作家吴晓波,从1996年,写下第一本书《农民创世纪》开始,他就说: “我给自己下了一个命令,从今年开始,我要每年写一本书,每年买一套房。这个计划,坚持了很多年。” 就这样,吴晓波以非常惊人的毅力和魄力,每年写一本书,拿来的稿费,每年买一套房。 当然,那个时候中国房地产还未开始腾飞,买房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1999年的时候,他还买下了千岛湖上的一座小岛,租赁期50年,当初花了50万元,现在这座小岛的估值已达数千万元。 这就是复利思维的力量。 不仅是财富,健康、知识亦或者能力,都能通过复利思维去培养。 当你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并长期坚持下来,就能实现由量到质的突破。 而后,翻开人生的新篇章。 稻盛和夫回答说:“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不对,再努力也是徒劳。 而顶级的思维习惯,会帮助你每天进步一点点。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已经叫醒了曾经那个迷茫、固执的自己,成为一个可以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人。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
|
来自: 新用户83902360 > 《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