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古树讲故事

 娄旭在玩儿 2021-11-27


帝都的皇家园林里有许多古树
它们在带来清凉和美景的同时
也营造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气质
古老的树木也是有生命的文物
而且 它们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


有一棵古树岁齿最老名气最大

乾隆甚至专门为它建了座园林

这就是位于北海古柯庭的唐槐

据研究 这棵国槐种植于唐代

为<北京最美十大树王>之一


古柯庭唐槐

树种:国槐 树龄:1200年

树高:13m 胸径:596cm

北海画舫斋古柯庭唐槐被誉为北京“古槐之最”。今北海公园原是金中都东北郊的一片湿地,地势低洼。大定十九年(1161)开始疏浚湖泊营建离宫别馆,名为万宁宫。这株槐树位于湖的东岸。乾隆爱树,发现年代久远。为了保护古树,命人在树侧修筑屋宇,取名古柯庭。他常来此读书赋诗,写过多首赞美古槐的诗。


除了北海古柯庭的唐槐外
还有一棵树也被称为唐槐
此槐具有非常奇特的造型
这就是景山公园的槐中槐

槐中槐

树种:国槐 树龄:1000余年

树高:20m 胸径:200cm

景山公园里树龄最长的古树。从远处看,古槐高耸挺拔,生机勃发。走到近处,就会发现它的主干早已朽空,只剩下很薄的木栓层和苍老的树皮支撑着树冠并维持着生机。相传古槐曾经悬挂一块铸铁的云板用来报时,后来铁云板随大树的生长逐渐长入树里,树干开始空朽。因年代久远,树上的铸铁云板早已不知去向。不知何时,在朽空的树干中又生出一棵小槐树。天长日久,小树的胸径长到1尺多,树冠伸出了树洞,外皮与大树的枝干也长在了一起,成为极其罕见的“槐中抱槐”“母子槐”

和槐中槐相类的还有几株古树
天坛祈年殿东就有一棵柏抱槐

柏抱槐

树种:国槐 侧柏

树龄:国槐100余年/侧柏600余年

树高:10.5m 胸径:183cm  

因槐生于柏上而得名。柏为侧柏,是天坛的原始柏,高度超过10米。槐为国槐,生于侧柏主干分杈处,胸径超过70cm,冠如伞盖,密枝浓阴,形成槐柏合抱,造型十分奇特。柏树距今有600余年的历史,槐树的树龄也超过了100年。它们相依为命,一株树上,两种枝叶,青黛交映,情趣盎然。而且同为北京市树,颇有几分“前世注定”的缘分。


古树不仅拥有自然的美态

有些还被赋予了各种人设

各种神奇的故事口口相传

为它们增添了趣味和关注

触奸柏

树种:侧柏 树龄:700余年

树高:20m 胸径:500cm 

位于孔庙大成殿的月台右前方,或为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700多年,仍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相传明代奸相严嵩曾代嘉靖皇帝祭孔,当他路经这棵古柏树下,突然狂风骤起,柏树枝叶摇动,一个伸展出来的古柏枝杈刮掉了他的乌纱帽,严嵩吓得仓皇逃走。人们认为古柏有灵性,能辨忠奸,故称其为“触奸柏”“辨奸柏”。此树干上有一个树瘿,横向看去像是奸相丑恶的嘴脸。


北海团城是世界上最小的城
面积虽小却有许多参天古树
承光殿东侧的两棵名气极大
相传还被乾隆皇帝加官进爵

遮荫侯

树种:油松 树龄:800余年

树高:10.5m 胸径:98.7cm

此松巨冠如伞,遮荫浓郁。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有一年盛夏,天气十分炎热,乾隆登上团城游玩。因承光殿内又闷又热,酷热难当,宫人们就摆案于殿外这棵古松的巨冠浓荫下,乾隆顿觉凉爽,暑热全消。就效仿秦始皇游泰山时,因避雨而封“五大夫松”的故事,御封这棵古松为“遮荫侯”。



有了公侯 还得有将相
遮荫侯旁立着白袍将军

白袍将军

树种:白皮松 树龄:800余年

树高:15m 胸径:162cm 

在北海前面的大街上,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这棵白皮松就像一位威武的将军守卫在承光殿前,令人想起“三箭定天山”的白袍将军薛仁贵,所以乾隆御封它为“白袍将军”。并写有《古栝行》,诗云:“五针为松三针栝,名虽稍异皆其侪。牙槎数株倚睥睨,岁古不识何人栽 ... 沧桑阅尽依然佳,呜呼种树之人安在哉。”



最后说一棵已不在原处的古树

它本是紫禁城御花园中的一员

似乎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枯死了

但身躯一直还守护在集福门内

此树最大的特色就是浑身树瘿

低处的大瘿已被游客摸出包浆

每次路过它都不禁要看上一看

可有一次 突然发现它不知去向

地上的痕迹甚至都被一起抹去

从此 就好像失去了一个老朋友

再路过此处时 都会有一些怅然

去年到中国园林博物馆看展

突然瞥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株老干赫然立在展厅一隅

周围还用心地布置出原环境

再次相见有如老友重逢一般

围着左看右看 依然那么亲切

这棵树虽然已经失去了生命

但能以另一种形态留存世间

虽远离了原生的土壤和环境

却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去处

至少它还在 还能看到那苍古之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