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互联网的战略价值

 蓝林观海 2021-11-27

图片

司晓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

伴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通用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中广泛而深入的渗透,数字经济正从消费互联网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产业互联网的高级阶段。尤其是自2020年以来,面临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剧烈冲击,产业互联网及时补位,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社会治理和增加经济韧性方面均发挥出巨大效能。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速目标定在6%以上,同时指出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作为通用数字技术赋能的主战场,产业互联网可以通过数字流串联贯通起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部环节,有效提高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适配性,加速促进城乡与区域之间的连通性,对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和构筑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产业互联网充分拓展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可能性边界

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多个重要环节共同构成国内大循环的完整链路。其中,生产环节不仅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而且居于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地位。经济学家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描述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在经典的国民经济坐标轴上则可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刻画。在生产层面,产业互联网不仅通过智能制造、共享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生产方式促进了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且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了产品种类的创新与质量的提升,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外移动,深度助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际上,除了生产可能性边界,流通和消费理论上也存在可能性边界,产业互联网在推动其外移方面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在流通层面,产业互联网可以充分发挥其智慧赋能与精准触达的能力,推动传统交通运输与物流配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出智慧物流、无接触配送、社区电商等新型流通方式,解决运输行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进一步扩大社会商品与服务的触达范围与流通可能性边界。在这一方面,腾讯推出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针对物流行业仓储与运输等场景,提供物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能力,助力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在消费层面,产业互联网不仅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创新了食品、服装、家电等有形消费品的新型消费模式,而且通过数字技术创造了数字内容、数字文创等新的无形消费品的种类,并使得传统的需要面对面交易的无形服务变得可以远程交易,如远程医疗、数字政务、智慧文旅等,从而推动消费可能性边界的快速外移。

二、产业互联网有效提高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适配性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是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产业互联网则通过数字技术助力我国门类齐全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相连接,成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

在微观层面,产业互联网通过推动企业组织持续的数字化转型,降低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在疫情期间,深圳天虹商场借助腾讯智慧零售的数字化能力,在“线上购物节”开展一周后,实现销售额环比增长92%,单日线上销售超过3000万元的成绩。

在中观层面,产业园区内部及园区之间的供需适配也是产业互联网助力构筑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场景。例如腾讯通过推出“星·园计划”,从云资源补贴、生态资源助力、技术护航等维度,为园区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与资源支持。

在宏观层面,产业互联网通过将分散在微观组织和个体中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共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集群之间相互适配,在更大规模和更大范围上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例如腾讯云通过服务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及汽车电子、大数据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助力长三角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

三、产业互联网加速促进城乡与区域之间的连通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区域之间与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是造成国内经济循环堵点的重要原因。产业互联网通过数字技术推动区域之间与城乡之间的有效连通,不仅通过智慧零售、直播电商等新型消费模式推动了有形商品在区域与城乡间的循环流动,而且还通过智慧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养老、数字文化等方式,推动传统的公共服务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从城市向乡村的循环流动和“涓流效应”,从而促进区域和城乡间的均等、普惠与包容性发展。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基于过去一年的调研和实践,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出利用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和推动共享发展的建议案,建议引导互联网科技与智慧农业“同频共振”,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此外,微信支付作为首选支付方式在县乡用户中的使用比例已高于城市用户,正在政府与民生事务、人与公共服务之间搭建新的桥梁。据《2020微信县域乡村数字经济报告》显示,“三区三州”等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微信支付小商家数量累计增长91%。这也进一步表明,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内循环动能正在被持续激发。

四、加快发展产业互联网,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国家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新发展格局下,我们更加需要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建议制定系统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国家战略,加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顶层设计,综合施策,统筹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国家数字竞争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

一是提升数字引领能力。强化前沿技术布局,加速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集成应用创新,做大做强软件产业,提升数字技术竞争力。加快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战略基石。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打造数字供应链闭环,以数据流驱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加快构建统一的产业互联网标准化体系,推动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统一标准化体系建设,着力化解产业互联网标准缺失的矛盾。加强数字技术高端人才培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提升数字研发能力和使用能力,消解数字鸿沟。

二是加快融合创新步伐。系统构建区域性、行业性、企业级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融合,推动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结合国家乡村振兴、制造强国战略,促进乡村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包容审慎推动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供给体系质量。

 三是推动平台载体建设。以产业互联网国家战略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进程。加强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医院规划建设,通过数字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助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优质基础医疗教育资源普惠。培育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开源、设计及服务共享等方式为行业和企业赋能,拓展生产空间,提升流通效率,优化分配结构。

 四是实施数字消费促进行动。通过政府采购、云量贷、用云券等方式,拓展数字消费市场。扩大消费券在数字产品、数字服务等领域应用范围,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加强制度创新,进一步为网络直播、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和新就业形态等松绑,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更好发挥消费在新格局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是提高数字丝路建设水平。以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为契机,在智慧城市、跨境电商、数字服务贸易、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探索跨国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畅通数字经济国际循环。以国际市场为牵引,带动我国关键技术、生产、产品及标准的全面升级,推动我国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延伸阅读】张军:发展产业互联网是数字转型的一个大考

在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大约20年之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前景最近两年才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这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也反映了结构变化的趋势。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为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机会和动能。

细读一下十四五规划的文本,不难发现其中对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战略有明确表述,其中写到:“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规划中还说到:“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 

简单说,产业互联网就是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技术帮助和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变革和价值链的优化,当然会降低成本,但更重要的是提高生产与运营的效率,创造新的价值和价值空间。
既然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发展的那么快、那么好,很多人必然以为产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样的看法是基于一个简单的认知,即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遵循同样的逻辑。表面上理解,确实如此。消费互联网就是借助于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把线下的消费场景搬到线上,形成一个完美镜像。依照这样一个逻辑,产业互联网无非也是线下产业向线上的这样一个转换,也是一个镜像。
但是,这个类比存在一个严重误解。由消费者和商品构成的消费市场的结构相对简单,链条非常短,只要能解决线上支付的问题,消费或购买过程可以完美地转移到线上进行。尽管场景更换了,但不改变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内涵。可是对于产业互联网而言,就不纯粹是场景转换的问题那么简单了。
首先,产业系统是一个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系统,内含的行业种类繁多,不能轻易整合。即便要做产业互联网平台或生态园,也不可能像消费互联网那样几家大的平台就可以通吃,理论上说,对于消费互联网,一家电商平台就可以做到实现线下消费场景的线上化。但对产业的互联网化,虽然将会突破和超越传统产业的边界,通过实现不同要素的重组,能形成新的业态和模式,但不可能通过极少数互联网平台来实现所有产业的整合,因为每个行业的生产那个结构、规模和发展阶段都不一样,数据模块、技术、流程和系统结构也都是不同的,因此,产业互联网的形成一定是更加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这意味着,产业互联网整个出的价值链的链条可能更长,也更复杂,更分散,不可能像消费互联网那样有那么高的集中度。这也预示,跟消费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可能创设出更大的价值创造空间。 
第二,产业互联网不是把线下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简单地搬到线上,而是借助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重新塑造它们原有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再造流程。特别是,还要把数据作为要素,赋能每一个流程和环节,从而创造新的价值链关系,甚至会拓展价值链形成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互联网跟消费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前者将会重塑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创造新的产业价值。它不是下线供应链在线上的完美镜像,相反,它是线上对线下的优化、重塑、改造和颠覆,是新的价值创造过程。
第三,如果说消费互联网的兴起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市场交易成本,那么产业互联网的兴起就不仅能降低成本,而是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产业链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再造流程,进一步优化价值链,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产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够向客户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而且它能够不断延展新的机会组合,形成新的产业生态,扩大价值创造的空间。所以,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能真正推动实体产业的转型升级。黄奇帆先生在复旦经济学院的授课中也曾提到,中国的传统产业规模巨大,数字化转型创造的价值空间将非常巨大。未来的独角兽企业应该主要由产业互联网造就。  
正因为这样,发展产业互联网将是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一次大考。与消费互联网发展中的赢者通吃的逻辑不同,在产业互联网的生态下,产业系统中的供应链企业的协同与合作将成为一个常态,因为系统中的每个企业无需再构建和拥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服务体系,而是要跟其它企业加强合作。
尽管如此,要使协同与合作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基础战略与文化,对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并非易事。毕竟在过去20年的消费互联网时代,企业早已习惯打价格战和提供免费服务的扩张策略。但是,对于推动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互联网而言,我们需要的更是产业生态的打造,它需要企业的平等合作和协同创新,需要的是共赢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颠覆已有的消费互联网思维。
展望前景,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有两路大军共同推动。除了致力于产业互联网的新兴创业者之外,由消费互联网的巨头转轨至产业互联网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去年 11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首次系统阐释了面向未来十年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打造京东数智化供应链,用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产业系统的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不仅降低交易成本、更是创造产业价值。
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在大会上说,过去十几年,京东在卖货的同时,围绕 “商品供应链 物流供应链”,已经构建了供应链基础设施,并持续优化整个行业的成本、效率与体验。京东自营商品超 500 万 SKU(商品数),库存周转天数降至 31.2 天,这是一个世界级水平的数字。以全球零售业以运营效率著称的 Costco 为参照物,其库存周转天数也在 30 天左右。不同的是,Costco 只管理几千个 SKU,而京东是 500 万。
在这次大会上,京东集团将自己定位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这代表着京东从源于零售、到超越零售,转轨到产业互联网平台,会紧紧围绕供应链来构建商业基础设施与核心竞争优势,并应用于产业场景中。京东的价值着力点从“交易成本降低”转换为“产业价值的创造”。
笔者期待京东不仅在开放数智化产业供应链能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为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出贡献,而且能与互联网经济中的领袖者们一起在推动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公平竞争规则等方面扮演引领和推动者。
不可否认,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是,我们也要承认,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也是有很大的社会代价的。除了竞争规则、治理体系缺失之外,数据要素的产权界定、定价和保护、数据的安全、消费者的隐私保护,这些重要的问题在消费互联网的发展中既没有成为被满足的前提,也没有在发展中解决好。从消费者和社会正义角度来说,这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软肋和痛点。这表明,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道路还需要在法制和竞争规则方面下大功夫。
在这方面,未来产业互联网经济的市场规模和结构,一定是要在更公平和基于新规则的环境下形成。这不仅需要互联网企业家有大智慧和创造力,更要有道德底线、正义和社会责任感,成为行业规则和规范的创建者与推动者。这样的创业家和企业家才能赢得社会尊重,创造对社会进步意义更大的价值。这事关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能否真正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道路中汲取教训,能否真正推动数字化驱动的价值创造并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新动功能、新模式的关键。
为了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在十四五期间不仅要加快新基建的投资和建设步伐,也要加快推动互联网领域的立法,特别是数据产权和隐私的保护、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鼓励互联网领域的领袖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数据资源的立法和互联网市场竞争新规则的制定。只有这样,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会少走弯路,前途坦荡。 (张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