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追问才能成就精彩课堂?| 支招

 海阔天空sx 2021-11-27

民小编说

好的课堂是师生智慧的结晶,是在一来一往中生成的。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不断追问。那么如何追问,什么时候追问,这篇文章告诉你——

追问是教师对学生回答有针对性的“二度提问”。它作为前一个问题的延伸,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只是在生成处追问,在盲点处追问、在错误处追问、在分歧处追问、在恰当处追问都能起到深化教学的效果,启迪学生的智慧。

一、在动态生成处追问 , 引领学生的思维

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而好的问题正是点燃学生火种的火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规律,按照具体的教学情境来设置问题;依靠睿智的追问,来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其想象范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采取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以“植树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个环节为例,我是这样做的。

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线段图以及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树苗棵数多,间隔数少。

生2:我发现了树苗棵数等于间隔数加一。

生3:我发现了间隔总是比树苗棵数少一,树苗棵数总是比间隔数多一。

生4:我发现了间隔数 = 总长 ÷间距,树苗棵数=间隔数+ 1。

我及时地肯定表扬,并马上追问:为什么要加 1 呢?

生:因为两端都栽树了。

我继续追问:为什么两端都栽树了就得加上 1 呢?

学生被我问得愣住了,我接着说:请结合刚才的画图过程,再仔细观察,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因为一棵树对一个间隔,又一棵树对又一个间隔,也就是几棵树就有几个间隔。最后那棵树没有间隔,所以加 1 就是加最后一棵树。

我继续追问:这个 1可以不加吗?要求树苗棵数,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什么?那么间隔数又该怎么找呢?

生: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间隔数,间隔数等于总长除以间距,树苗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

通过这样不断的追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使学生经历清晰明朗的知识形成过程,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追问的魅力。

二、在思维盲点处追问,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

数学课程标准相关文件曾经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此可知,教师要注重在课前阶段,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教学活动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考和安排,对每节课的主要问题要进行深入的钻研,提前预设。在课堂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用一个个有数学性的数学问题,在学生思维的缺席处、知识的错义处与深度匮乏处,正确地追问,错误地追错,穷追不舍,直到学生出彩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当中,有一些学生因生活经验不足,往往抓不到数格子的方法,以至于在数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错误,这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思考的。我追问:“可不可以将三角形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然后再计算出它的面积?”学生通过探索与尝试走出了僵局,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通过采取旋转与平移的方式,能够把两个三角形简单拼接为一面平行四边形,据此推导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

再比如:“烙饼问题”,饼有正反两面,学生在模具操作的过程中不停翻转图片,以至于哪面烙了,哪面没有烙,搞得晕头转向。这时我连续的两个追问为学生的思维转向提供了跳板,“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同学们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出你是怎么想的?结合我们的学具想一想,我们的学具有什么特点?”恰到好处的追问,使学生一下子走出了困境,在豁然开朗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三、在知识错误处追问,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开放性特征,属于教学相长、师生彼此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浅尝辄止,不得要领的回答,甚至回答出错的现象。对此,我们不应该惊慌失措,应该正确地对待错误,摸清错误的源头,把错误作为学生的认知起点,对症下药,巧妙追问,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之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比如:“有两根长 10 米的绳子,第一根将它截去 1/4 米,第二根绳子截去 1/4,现在哪根绳子长?”这个问题一抛出几乎全班同学都认为一样长。这会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不急着反驳,而是这样追问:“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为什么会这样子计算呢?”通过质疑、交流和反思,加深了学生对“具体的量”及“分率”区别与认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水平,从而有效地培养其缜密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

又如:“学校有一条 36 米长的道路,为了美化校园,计划在这条路上摆鲜花,以每隔 3 米摆一盆,需要多少盆?”学生的思维很简单,立即算出了 12 盆,显然这样的答案是错误的。我接着问:“每隔 3 米放一盆会有哪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让学生结合学具摆一摆。这么一追问、一反思、一实践,学生立马发现了自己思维的偏差,并通过实践不断地探究结论的可行性。这一过程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效提升了错误的价值,使课堂教学达到无痕的境界。

四、在产生歧义处追问,让学生领略思维的乐趣

所谓的“真理越辩越明”。在教学期间,教师要注重充分发挥数学的学科优势,积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其独特想法,允许孩子们“异想天开”。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在辨别争论中求真知。

例如:针对“用字母表示数解简单方程”这节课程,在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下面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 A 和 B 都是自然数,并且 A B=100, A 和 B 相乘的积最大可以是多少?最小可以是多少?”接下来,学生便会积极发言,给出自己所求出的答案。对于学生的想法和争论,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另一个等式,a b=10,追问:“运用这条规律,你能解这题吗?”一般来说,两个数的和是一定数,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积最大;这两个数之间的差越大,两个数的积也就越小。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意见会由不一致变为统一,学生在争论中明智,领略到深层次思维的乐趣。当学生出现分歧时,教师通过采取追问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针对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思考研究,使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五、在恰当的时机处追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的提问时机也非常重要。如果课堂提问时间太早,容易使学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其思维水平也会有所不足。如果问得太晚,又起不了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指存在疑惑难以解答,“悱”是指学生心理状态中的一种短暂性“空白期”。这种“空白期”表面上是思维的停滞,但它其实是一种蓄势,是将进行下一步学习的准备。教师需要将此刻作为最佳的提问时机,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兴趣,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思考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讲解“比较分数大小”这节课程期间,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如下教学片段,“牛妈妈将一个西瓜的 1/3 分给了大儿子,将1/2 分给了小儿子。大儿子向母亲抱怨这样不公平,必须要重分,母亲说那你们可以交换一下。”当教师说完以后,学生就会陷入争论当中,会认为这样对小儿子同样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同学们觉得这样分不公平?”通过采取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有效把握住提问时机。在该情境中教师并不急于提出问题,而是用故事中牛妈妈的口吻说:“那你们可以交换一下。”借助这句话,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兴趣,将其带入学习情境当中,给学生的思维留足了时间,让思维飞一会儿,那么释放出来的想法将是充满个性、生动精彩的。

总而言之,科学有效的追问方式,可以充分展示出问题本质的阶梯性特征,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信息产生思维碰撞,从而使我们的课堂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共生、共长,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因而,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追问切实成为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福清市石竹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 周广强 .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追问策略的方法 [J]. 读写算 ,2020(35):79—80.

[2] 丁维虎 , 黄德俊 . 有效追问:让数学教学深度前行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0(25):50—53.

图片

文章来源 | 华夏教师微信公众号,原刊发于《华夏教师》2021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