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无社会常识,又无生活常理,《门锁》被打低分冤枉么?

 狐狸晨曦 2021-11-27

2021年11月上映的电影《门锁》,打着“关爱独居女性”的幌子,作为影片的宣发卖点。

然而,影片里各种“暗搓搓”的剧情设计,竭力迎合“极端女权思潮”,将影片中除警察外的所有男性,都塑造得极猥琐又变态,其实已经到了完全不顾社会常识与生活常理的地步了。

女主角“方卉”(白百何饰演)在影片中的状态,一个30多岁的接线员,租房挤地铁,算是大都市底层的打工妹,

论长相论身材,也离真正的“倾国倾城”之姿差得很远,明显远不如她那个“纯粹体验生活”的白富美同事兼闺蜜“小曼”。

何至于就到了女主角身边周围的几乎所有男性,都奋不顾身地、不惜触犯法律地、想要骚扰她占有她的地步?

特别是变态罪犯男主角,一个明面身份是宠物医生,有着体面优裕职业的成功男士,为她的种种默默“忘我付出”,偷窥猥亵,

甚至是对白富美闺蜜“小曼”的主动示爱却不屑一顾,视若炮灰;

影片强行给了一个“女主角照顾无主流浪小猫=对宠物有爱心=感动了有童年心灵创伤的男主角”的解释,但是非常之生硬,实在太生硬了,因为现实生活中,会这样做的女孩子,实在不要太多好不好……

——男主角至于么?

——编剧在整部影片都在“控诉”各种男人的变态与猥琐,可是他(她?)真的懂男人?

——首先,正常男人肯定会优先选闺蜜“小曼”,这点真不用怀疑,

其次,正常男人就算欣赏品味不同,非要选女主角,以两人的各自条件,直接谈男女朋友,几乎轻而易举,怎么都强过非要当个变态偷窥猥亵犯吧?

设定一个“平平无奇”的大龄女主角,底层打工妹,却能比她的白富美闺蜜,更能让身边所有男性,都为她朝思暮想神魂颠倒,——这不是连现在的小学生都骗不了的极品玛丽苏,又是什么?

至于影片所涉及的,在大都市打工租房的年轻独居女性的安全话题,用影片结尾的:【女性的独居,不是被侵害的理由】,本身当然很正确,但也根本不解决实际问题。

像女主角这样的人,年过三十了,还在大都市过着最底层的生活,做着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接线员工作,买不起房,供不起车,存不下钱, 排队挤地铁被骚扰,工作被上司骚扰还得去陪酒,

可就是不甘心听母亲的话,回老家去相亲,哪怕相亲对象工作稳定,条件优裕,配她绰绰有余,那究竟是为什么?何苦如此?

当真就为了图一个,不用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自由自在?

今年热播的某部美剧《东镇梦魇》,可以看到,21世纪20年代的美国小城,甚至并不比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城市更发达,

要知道,120年前,李鸿章访美时期,作为国际大都会的纽约城,就遍布了地铁、电梯、小轿车、摩天大楼,不知领先当时的清朝几个世纪,

然而120年时光,对绝大多数的美国城市而言,就是完全停滞的。他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仅仅是给纽约、洛杉矶等几个大城市,提供养分而已,而3亿美国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视为理所当然。

今天的中国,各方资本势力同样也迫切期待着,将一线城市以外的其他中国城市,都变得如此的“血包”,才会派出无数鼓吹手在各个平台,拼命洗脑:【大城市一生奋斗千万巨款,买鸽子笼,依旧天经地义;小城镇住房舒适宜居,如乡间别墅,依旧不值一提。】

那么,难道当真要如某些发达国家一般,纽约、东京、伦敦、巴黎这些世界知名大都会,犹如吸血怪胎一般,汲取了举国一大半的养分,其他小城市停滞发展几十年上百年,荒僻凋零得犹如几十年前的荒村?

而且,【多喝热水】居然也成了这部影片里所谓的“常见渣男语录”,被女主角和闺蜜用来当报警暗号?认真的?

某些小仙女们,非要把这些“不够解风情”“不够暖男”的“直男话语”,蔑称为“渣男”,试图PUA男性,

后果是什么?就是新一代的男性同胞,再也不可能如上一代的“父辈真直男”那样,每月自觉上交工资,偷藏一点私房钱,当着“妻管严”,给小家庭撑起一片天,居然还甘之如饴了。

而小仙女们自以为收获了某些格外关心体贴、呵护备至的“暖男”,其实多半就是渣完就跑的【真渣男】呢!

金庸小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当落难的官家小姐南兰,看不上木讷寡言、不解风情的苗人凤的时候,往往就只能得到心口不一、人格卑劣的田归农,这也是求仁得仁。

而《门锁》上映首日,豆瓣开分5.7分,当天就直降到5.5分,一周后更下滑到5.0分,一点不冤枉。  影片的票房预期,也从一开始的3.6亿,降到了2亿左右,同样也是求仁得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