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通解

 半刀博客 2021-11-27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通解

《太极拳论》是拳界公认的经典。近日在百忙之中完成心得《通解》,这一心得主要参考《沈寿注》及其他相关文论,加上自己的理解。心得粗疏之处难免,仅作留存。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拳论》首句开章明义,从“太极”的解释入手,解释太极拳名。就是说,什么叫太极,什么叫太极拳?名正,则言顺。我们考证“太极”这个词,沈寿说最早见于《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唐代孔颖达(574-648)注:“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乙也。”两仪,就是指天地,天为阳,地为阴。这里说太极是由“无极”孕化而出,又是阴阳的母体。这里是从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出发,阐释变化的道理。也就是说天下的各种物体都是可以分为阴阳的。比如说,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生物中雄性称为“阳”,雌性称为“阴”。动作中“开”为阳,“合”为阴,向上为“阳”,向下为“阴”。诸如此类,这样理解“阴阳”,实际上也就不神秘了。“无极而生”这一句话,是与《老子》中“有,生于无”的观点一致的,这显然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生成观。在古代,人们没有能力去解释世界的根源时,一些古代先贤圣哲就辩证的理解为“有,生于无”,当然这与我们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但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古人的思想中的合理内容。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古人以“太极”作为拳艺套路的命名,其重点是在于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具体地运用到拳术中,同时也是用“取象于天”的形象譬喻,来为武术教学服务罢了。《太极拳论》的第一句话的来源沈先生说是根据宋代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在《太极图说》中所说的“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无极而太极”等语。所以我们理解这句话时,首先知道太极拳中的一动一静、一开一合、上下相随、前进后退等等都是符合辩证法的;其次要知道在套路的起势,由无极势一抬手,由静而动,就是“无极而太极”了,其实没有必要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是不是“唯心主义”的,没有那么神秘,要求在全身放松静养之后,慢慢开始运动,开始做第一动作就是了。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句话说太极拳中动静的辩证关系。按照一般字面理解是,动就是分,静就是合。其实在古文中,这种句子可以整体理解为“动静之则分合”,也就是整体上说,太极拳动静分合相应。不一定就是说动就是分,静就是合。我们可以理解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动静分合互相转化,互相依存,互为因果。沈寿先生说:古老太极拳的“取象于天”,不仅仅是指用动作走弧线、劲路刚柔相济来与“太极图”相合。若从整体来说,首先是把打拳者的人体比作“太极”,身体一动就分阴分阳,这就不限于动作方圆和劲路刚柔了,而是包括了拳术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现象。至于动分静合,也有广狭之别,例如:打拳为动,收拳为静。旧称“收势”为“合太极”,即取“静之则合”之义。再如:打拳虽属“动”,但“动”中更有动分静合,这个运动中的“静”,与收势后或起势前的静态自然是有所不同的了。《太极图说》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段话正是《太极拳论》所含哲理的依据。沈先生的这段话说出了太极拳理的真谛。我们在练拳时,就要正确理解动作的动静分合,比如我们要正确理解“连绵不断”,并不是要求不能相对静止,只是不能“断劲”罢了。做动作时,外形静止了,内部的劲路还在旋转运动。而外形做动作时,而心静如水极为重要。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句话是说走架、推手或实战中,动作和劲力都不要做得过分或不到位,过分和不到位都是毛病。初学太极拳时讲究姿势正确规范,动作适度,劲路适当。走架时上下相随,虚实分明,运臂迈步都要曲伸相继,而变转虚实要灵活自然,不要出现迟钝、停滞、重复、失重等现象。推手时,也要避免“顶抗匾丢”四种毛病,要做到“沾粘连随”四个要点。“顶、抗”就是太过,“匾、丢”就是不及。要做到“舍己从人”,“沾粘连随”,随着对方的曲伸而曲伸。正如李亦畬《五字诀》所说“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如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不是太过,就是不及了。我们在练习时,全身的松沉则是关键和要点。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对方用刚劲打来,我方用柔劲引化,这在术语上就叫做“走”,也叫“走化”。我方顺势地粘随,暗暗地迫使对方陷入困境时,这在术语上就叫做“粘”,也叫“粘逼”或“粘随”。粘(zhan),就是像胶水一样粘住物体的意思。太极拳要求“粘走相生、刚柔相济”。走和粘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可以理解为,“走”是以柔克刚,通过走而引化,使敌方劲力失效,使自己转逆为顺,出现敌背我顺的形势。“粘”是以刚制柔,通过顺势粘随进逼,为发劲创造条件,一旦“得实”,即可发放,这也是打太极拳的人所常说的“以柔为主,刚柔相济”的含义之一。前辈们将太极推手中“沾、连、粘、随”四个要点归纳为“走、粘”二个字,是很有道理的。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句话是说不论推手还是散手,都要以对方动作的缓急作为自己动作或缓或急的依据,也就是说对方动作快,我就应得快;对方动作慢,我就用慢动作相随。这就是大家说的“舍己从人”“后发制人、后发先至”的道理。由此可见,太极拳在演练过程中的慢,并不是只要慢不要快,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慢和快都是应敌变化而变化的。在这里,沈寿大师重点阐述了“粘劲”的道理。他说:这种随对方动作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离不开粘劲的具体运用。《拳法?刚柔篇》所说的“克敌制胜,全在用粘”,即与此意相合。若以武术古典理论来说,早在嘉靖年间(1522~1566),俞大猷就在《剑经》中提到了“粘”字。用“粘”必须熟习柔化。因此,《拳法?刚柔篇》又说:“不谙柔化,何来用粘?!”为了练出粘劲,达到粘走相生,缓急相随,借以克敌制胜。后世的太极拳法,不仅强调放松训练,要求“慢中求功”,而且创造了“听劲”、“问劲”、“答劲”等等一系列练习感知敏锐的方法,但这些太极功夫,都不是一日之功所能造就的,必须是日积月累,积功而成的。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太极拳论》把太极拳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作为纲要提出来,认为不管太极拳法如何千变万化,而其动分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走粘相生、缓急相随等基本原理却是一贯的。而分合、静动、曲伸、走粘、缓急等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又都可归纳为“阴阳”二字,阴阳又最终统一于“太极”,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这种拳法称之为“太极拳”的缘由了。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总结了太极功夫的三个层次。着熟,着法熟练。懂劲,懂得劲的规律。神明,神妙而高明。俗话说:“熟能生巧。”学习太极拳也必须从动作熟练开始,由动作模仿规范入手,逐渐到着法熟练,再到懂得劲路的变化规律。当然在练习过程中,必须兼练走架和推手,光靠走架摸劲是不够的。反之,只推手不走架,推手懂劲的根基也深不了。这与其他武术项目训练一样,在初级阶段要求熟习着法,谨守规矩。达到高级阶段,要求精熟和懂劲,能够随机应变,形成条件反射、“第六感觉”。在应用时能不拘守一着一式的成法,随心所欲,运用自如,这时就达到神妙高明的阶段。什么叫“神明”呢?《孙子兵法.虚实篇》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打拳和用兵是一样的道理。戚继光《拳经.捷要篇》说:“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这就是拳谚所说的“拳打不知”的境界。但要达到神明的阶段,必须从着熟、“守规矩”入手,而渐至“变化无方,心手两忘”。达到这种程度,就是达到一种既守规矩而又“脱规矩”的出神入化的境界了。当然,检验“神明”的唯一标准还是能否克敌制胜,否则就是空话。“脱规矩”一语,与古人所说的“守法”的意思大致相同。比如:明代庄元臣《叔苴子》说:“教剑者有法,及其能剑,忘其法并忘其剑矣!”又说:“未忘法而用剑者,临战斗而死于剑。”这说明“未忘法”是死守常法而不会因敌随机变化。在太极拳教学方面,历代太极拳名家大都本着《太极拳论》所提出的这两个训练阶段来进行教学。古今能“阶及神明”的人,毕竟是比较少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因为人们锻炼的目的不尽相同。现在接受正规严格的太极对抗性竞技训练的人,与学打太极拳的总人数相比,也是少之又少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广泛而健康开展太极推手训练和竞赛,才能真正做到继承太极拳精髓,弘扬国术精神。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用力,指用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花功夫”或“用力气”的意思。习练功夫必须依靠日积月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是练功的大忌。豁然贯通,含有“顿悟”的意思。乍一看,好像顿悟是偶然的,其实练功需要日积月累,要从基础做起,万丈高楼从地起,神明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当然必须承认的是练太极功夫的过程,远比练习外家功夫的时间长。正如《十三势行功歌》说“得来不觉费功夫。”同样的“三年小成,十年大成”,练太极拳的人就非加倍用功不可,而且还必须是能得其要领的。不得要领,也就只能“功成终浅”了。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在沈寿先生的《注》中,解释了“虚领顶劲”的三种理解。一是在杨澄甫(1883~1936)《太极拳说十要》第一要中把“领”字改为“灵”字,含义是头向上顶起时,要虚灵自然。他说:“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二是王宗岳原有文字的解释是“虚领”为“虚虚领起”的意思。比如顾留馨《太极拳术》说:“虚领顶劲意为头顶要轻轻向上顶着,便于中枢神经安静地提起精神来指挥动作。”三是沈先生的理解是:“领”的本义是以“衣领”借喻为人的颈项部位,全句的原意应该是“指颈部的肌筋要放松,头部要正直而自然地向上顶起”。如果从阐发《太极拳论》精义的角度说,以上三种注释虽然说法稍有不同,但主要意思应该是一致的,并没有矛盾的地方。《十三势行功歌》说:“满身轻利顶头悬”,也是指“虚领顶劲”说的。“气沉丹田”是指采用腹式呼吸,使气息不致于上浮,这必须有一个较长的锻炼过程才能真正做到。《太极拳说十要》中为什么要把“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放在一起呢?因为只有做到虚领顶劲才能使神气贯顶,才能心清、目明、气顺;只有做到气沉丹田,才能气向下走,才能气固、身稳、劲沉。所以,向上虚领顶劲,向下气沉丹田,两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统一,是初学者必须努力遵循的。它既关系到练拳者的仪表,还涉及到心情、眼法、气法等各个方面,所以这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身体不能歪斜摇摆,前俯后仰。劲路的虚实要忽而隐藏,忽而显现,做到变幻不定,使对方摸不准我的劲路变化,猜不透我的心思,找不出我的破绽,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对手感到高深莫测。“不偏不倚”是以个人重心在底盘中所处的位置来衡量的,但不是绝对地始终把重心放在正中,否则就变成静功站桩了。所以,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又要注意不可要求过死,矫枉过正。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与人对手时,我左侧的肢体如果微微感觉到有重力来袭,就立即将左侧的这一部分肢体变虚;我右侧的肢体如果微微感觉到有重力来袭,也立即把右边的劲力隐去,使对方无法得到实在的支点而进攻。杳,是无影无踪的意思。我们知道,发放必须得着对方的实处(着力点),如得不着对方的实处,那就难以把力量发在对方的身上。所以凡对方企图得实,我方就相应地把对方与我相接部位变虚变柔,使人感到像把劲力落到棉花上一样而无法得力。这里主要依靠肢体触觉等感知的灵敏度,来作出迅速和精确的反应,使对方感到难以捉摸。例如:对方好像能按到我的实处了,但真正按来时,实处不早不迟地已经变虚,这种“实劲”已经消失了。李亦畬(she)(1832~1892)《五字诀》说:“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这既是来源于《太极拳论》,又增加了以腰为轴、化打合一、借力反攻的含义。本博认为在陈氏太极拳,特别是洪派陈氏太极拳中的“鸭蛋圈儿”要求松垮圆裆、以腰为轴、化打合一、借力反攻,就是体现了在划圈儿中“左避右趋”与“右避左趋”的要求了。当然,在趋避的具体方法上,各种拳术还是各有特点的。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对方由下向上进攻,我就顺势向上升高,使他深感高不可攀;对方由上向下进攻,我就顺势向下落低,使他顿觉深不可测。本博认为这里也可以理解为顺势引进落空的意思。“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对方进身,我就顺势引进向后,使他越向前,越感到长不可及;对方退身,我就乘势进逼,使他越后退,越觉得形势更加局促而陷入困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衡量敌劲轻重的准确性,不要有一根羽毛分量的误差;感觉敏锐的程度,要使苍蝇、蚊虫落不到我的身上。这话自然只是用来形容触觉等感知能力的极度敏锐,带有文学夸张的色彩。太极推手的实践证明,各人的感知能力在经过推手训练后,与常人的差异明显加大,即使是拳友之间,由于功夫有差别,特别“听劲”功夫有深浅,各人感知能力的强弱也有不同。感知能力较差的人,在推手中往往受人控制而难以控制对方,这时就会理解对手“棋高一着”了。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上文在“忽隐忽现”之后,紧接着是分别从左右、高低、进退等不同角度,讲述了怎样使对方感到幽远难及,高深莫测。这样即使对方有很大的力气,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接着文章强调了感知能力和量敌精确的重要意义。从而做到对方难知我的力量、方向,而我却能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殆,危险、失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能达到这种地步,才能做到所向无敌。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本博认为这句话理解为“拳术技击的流派很多,虽然拳势动作各有不同,但大都不外乎壮的欺负弱的,动作快的胜过动作慢的。有力气的人打败没力气的人,手脚慢的输给手脚快的人!这些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能,而不是因为习练武艺就能改变的。这里“斯技”不应理解为“太极拳”这种技艺,而应理解为泛指“拳术技艺”更符合原文意思。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仔细分析“四两拨千斤”这句拳谚,显然不是主张以强力去胜人的。看看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能抵御众人的情形,单纯依靠速度快就能发挥什么作用吗?太极拳并非只要慢不要快,这在前面已经谈到了。俗话说:“快了不如巧了。”巧,技巧。说明技巧往往是有决定意义的,而快慢是要据情而定的。至于用力问题,就“四两拨千斤”来说,主要也还是突出了一个技巧问题。人们常说:“太极拳法乃技巧之学。”因而在这里也关涉到对“先天自然之力”的改造问题,用太极拳的术语来说,就叫做“换劲”。通过“换劲”逐渐练出和积累“太极内劲”。所谓“太极内劲”,也不是神秘的东西,仅仅是在刚柔、大小以及动力定型等诸方面符合太极拳法的特定要求而已。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这就说明了被称为“太极内劲”的这种劲力的特性。当然这绝不是说,打太极拳的人力气越小就越能在推手竞赛中取胜或夺取冠军。也可以理解为身有千斤力,只用四两劲,技巧好,功夫好四两可以拨千斤。

“立如平准,活如车轮。”平,天平。准,准头。郝和藏本中,“平”字作“枰”。枰,秤盘,仍借指天平。所以“平”、“枰”二个字在这里完全可以理解为通解。这句话是说,立身要像天平那样中正不偏,肢体灵活要像车轮那样圆转自如。《太极平准腰顶解》说:“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珠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这就是把人体比作天平,有天平的准头在身,那么就能精确地去称人的分量了。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对方用劲,我相应地把自己的劲向身体一端偏沉,不与对方的实力相顶相抗。反之,如果我也以重力相抵抗,那便形成了“双重”的局面,这时劲路就会停滞。换句话说,偏沉为得巧,双重是拼力。得巧则劲路通畅,两力相随,大力打不着小力;拼力则劲路壅塞,两力相抵,大力必胜小力。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偏沉相随,而不给对方受力。自觉的采用这种措施,并通过长期锻炼实践获得这种功夫才是对的太极功夫,才是练习太极拳所要追求的功夫。而双重相抵或相争,形成拼力现象,就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很多练习者在理论上认识到了,而在实际做不到,说明并未真正认识。常常看到下了多年苦功而仍不能运用柔化的人,大都是授人以柄,为人所制的,这就是还没有真正觉悟到自己犯有“双重”毛病的缘故呀!

“若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要避免犯双重的毛病,必须弄通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粘就是走,走就是粘;阴离不开阳,阳也离不开阴;阴阳双方能相反相成,相辅相成,这才算是懂得了劲路的规律。走和粘是一对矛盾,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走向自己的反面,没有“走”就没有作为矛盾对立面的“粘”。由于这两者既是互相依存的,又是随时可以转化的,所以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由于“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两者必须相济。而这里所说的“阴阳”,是包括了太极拳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刚柔、动静、开合、虚实、轻沉、蓄发、呼吸、走粘等各种矛盾现象。上文所说的“粘、走”,则只是太极拳法中较为重要的一对矛盾。不懂粘、走,就谈不上懂劲,当然也就难以自觉地去克服犯双重的毛病了。但要达到懂劲的程度,显然要处理好其他有关的矛盾现象。总之,学习太极拳要懂得其中蕴含的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原理才行。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懂得了劲路的规律以后,拳艺就越练越精,再通过在实践中反复不断地认识思考和揣摩研究,就能逐渐地达到随意运用的地步了。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本来太极拳的技、战术原则是“舍己从人”,许多人却错误地“舍近求远”了。这真正是俗话所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学拳的人不可不详细辨析啊!所以特地作了以上的论述。“谬以千里”,一作“谬之千里”,义无不同。“舍己从人”、“舍近求远”这两句成语,现在早已成了太极拳教学中的术语了。“舍己从人”指随人而动,粘则相随,走则引化,粘连相生,与人周旋,随机应变,伺机随势而定进退化发。在化而不发的情况下,外形是被动的,但实质却是主动的。“舍近求远”,是俗语所谓“近路勿走走远路——枉费精神了”。因此,这与“舍己从人”恰恰相反,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主动的,或者顶顶抗抗,或者在不得机不得势的情况下盲目行动,暴露劲点,结果反被对方利用借力,或者以大力制胜于你。这样岂不落了一个实际上被动。所以,老一辈太极拳家常说:“这也叫'自作主张’。”意即不问条件和不讲方法地盲动。然而不具备“听劲”等基础功夫是不免要“自作主张”的。现在国内外打太极拳的人确实不少,但在基础功夫上肯下苦功的人,又少得可怜,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尊重原创,文章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与图片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处理。感恩原作者的辛勤创作与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