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场比赛,谁能赢?|物联网|种植|果树|酥梨

 博采简纳 2021-11-27


林占熺是谁?全体网民都在问。


领导人近期在“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记忆起的一件往事,让农业技术专家这个群体,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一直以来,农业技术专家和农业技术推广员,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施者。

他们事备躬亲,特别在农忙时节,常年奔走于广袤乡村的田间地头,把知识和科技送下乡,为广大农民朋友解决了不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尤其是近些年,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程稳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也更大。

不仅仅是依靠农业技术专家、农业技术员上山下乡的传统推广普及方式,新时代里也有一些新力量正在涌现。

(一)

烟台苹果砀山梨。

作为传统三大名梨之一,砀山酥梨的种植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几乎从未改变。

就在昨天,一场特殊的“比赛”在安徽省砀山县正式开启——砀山酥梨种植挑战。


这次比赛有什么不一样?

——这是一次传统农业方式与数字科技的比拼。

双方选手,一方是传统的砀山酥梨种植经验,另一方则是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数字种植模型”。

数字种植模型?有点新鲜。

这个概念听上去充满科技感,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联合阿里云共同研发。双方将酥梨种植最适宜的土壤、气温、虫情等条件全部数字化,形成砀山酥梨的“农业知识图谱”——这是“数字种植模型”的内核。

通俗来讲,这个知识图谱,相当于把果品专家、土壤专家、气候专家、病虫害防治专家等众多与果树成长相关的专业领域智慧,集合为一,你说厉不厉害。

“农业知识图谱”是扎实的理论架构,要让它发挥功效,还需要实时的果园数据。

今年6月,阿里云完成了对砀山梨园的数字化改造。通过铺设在梨园里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实现对果树生长环境的动态监测,采集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实时数据。


“数字种植模型”结合知识图谱和物联网采集的实时数据,就可以进行精准农事推荐了。

例如,土壤墒情监测设备感知土壤pH值在 5-8.5范围且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时,系统将自动向果园管理员发送信息:可以施高氮水溶肥按照每亩4-8公斤/亩,腐殖酸或海藻酸类水溶肥0.5-1公斤/亩。

过去几千年,都说农业靠天吃饭,有了这个“数字种植模型”,农业生产可以靠科技吃饭。


比赛期间,砀山1号梨园的100棵梨树,将完全依赖种植模型的指导进行果树生长管理,一年后,专家将综合评定传统经验与数字科技这两种种植方式对果树的影响。

到时候,胜负自然见分晓。

老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个“数字选手”的表现,倒是很值得期待。

(二)

不得不感叹,农业农村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

得益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持续重视和投入,这些年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村镇通水通电通路通网已经基本实现。

很多新气象也在发生。

比如,截止到2021年年中,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3亿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 59.2%,全国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已经达到 96.6%,邮政快递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村村通邮。


另外,这几年,在政策扶持和互联网平台的助推下,短视频/直播、农村电商也成为农民朋友创收增收的新手段。

当然,在看到巨变的同时,很多问题也不容乐观。

首先是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对比才能知道差距,我国现在农村人口约4.8亿,从事农业劳动的约1.9亿(老年人占比高),而美国,农业人口300万,却仅用总人口1%的劳动力成就了世界第一产粮大国和第一粮食出口大国,美国出口的粮食占世界十分之一以上,直接主导世界粮食价格。


其次,耕地、水资源等基本农业生产要素相对“贫瘠”。中国人一直自豪“用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2020年的最新数据统计,我国的耕地面积为20.23亿亩,总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排在第126位,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高等级质量的耕地面积不足耕地总量的1/3。


另外,中国是全球十三个贫水国家之一,农业用水、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都相对较低。

怎样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求解的难题。

对于这个难题,数字经济时代有一些新解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数字化发展。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发布,在“十四五”规划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均把推进数字/智慧农业建设放于重要位置。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对产业及市场的渗透率已超过36%,但农业领域这一指标约为8%,具体到农业生产环节,这一数字更低。

有挑战才有机遇。

一些实践性突破已经出现。

在全国“菜篮子”的山东寿光,不少蔬菜大棚安装上自动卷帘机、智能放风机、智能雾化、水肥一体机等智能装备后,“手机种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村民足不出户就可通过手机APP终端,远程遥控放风、补光、控温施肥、浇水施肥,能够节省60%劳动力。

浙江省遂昌县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稻制种基地。目前,借助阿里云的数字技术,通过在田间安装物联网设备,可以对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雨量等关键气象指标,动态实时掌握。此外,土壤温度、电导率、PH值、二氧化碳含量等土壤关键指标也能被自动解析,结合气象指标对生长环境整体预判,整套数字技术,可以实时指导农户科学种地,实现增产增收。

云养鸡、AI养猪、区块链养牛也不是新概念了。让“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让“算力”成为新生产力,这或许就是数字农业的魅力。

此外,《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提出建立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搭建农业自然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大数据平台。截至目前,农村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也已初具雏形。

整体而言,数字农业,不仅是一场重配农业生产要素的革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巅峰之路和历史性挑战。


几千年来,农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衣身之源,文明之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再到机械化、电器化生产,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现在,随着数字科技逐步渗透到农业领域,数字农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载体。我们可以有信心说,这是一片可以长期耕耘的“星辰大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