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真实抗战之拼刺刀

 源来花开401 2021-11-27
文章图片1

汉阳造所配的长刺刀

一、

一般人都知道国军和八路军在全面抗战初期和中期拼刺刀是拼不过日军的。

抗战全面爆发之前,日本陆军的新兵训练时间长达一年,除了基础的队列和行军等课目外,重中之重就是射击和拼刺。

日军的拼刺动作实际上很简单,就是突刺、格挡等寥寥无几的两三个动作,但是他们每天重复几百甚至上千次刺杀动作后,完全形成了肌肉记忆,后来突刺、防右刺防左刺等动作就成了本能动作。

加上日本士兵还经常用刺杀中国战俘和平民的残忍方式来见血并提升胆量,这样白刃战的时候出手就完全没有丝毫犹豫。以后到了战场上进行肉搏的时候,日军由于在拼刺中反应快出手快,往往能取得1:3甚至更高的交换比。

丧尽天良的日寇用活人练习刺杀!

文章图片3

上图是日军士兵在进行一对多拼刺训练,当然这是摆拍,没有实战意义。如果真实拼刺时出现这种情形,日军士兵身后的战士能轻而易举杀死他,毕竟人没有后眼睛,刺刀也在前面。

但是三个日军士兵背靠背,不管八路军还是国军,八九个战士未必能占到上风。

抗战初期,日军刺杀技术的精良给八路军指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8年6月,邓华支队以一个营的兵力在怀柔县沙峪村伏击日军板垣师团教导队,全歼日军108名;我伤92名,亡50名。此次战斗,日军散开队形休息吃午饭的时候受到突然攻击,在先遭受一定损失的情况下与我军进行白刃战,三倍于敌的我军依然伤亡142名。

指挥此次战斗的李水清将军回忆:“4个多小时的战斗打得很残酷,进展很艰难……给我刺激最深的是,白刃格斗刺刀见红,本来是红军打仗的优势和强项,而在这次对阵中却没有占多少上风。三八大盖的刺刀比我们汉阳造的枪刺长了许多,日本士兵刺杀技术又普遍较好,有的战士冲上去,几个回合就被刺倒。”

拼刺方面,经历过长征的八路军老兵本来就强于国军,而日军拼刺又强于八路军。

二、

文章图片4

那么日军拼刺厉害就喜欢白刃格斗了?

恰恰相反,最愿意主动发起白刃格斗的是八路军!最不愿意但敢于进行白刃格斗的是日军。既不愿意也不敢进行白刃格斗的国军。

八路军最愿意主动发起白刃格斗倒不是某个勇猛的指挥员个人行为,而是八路军总部对八路军的训令要求的。

最初,林彪在总结平型关战斗时讲道:二是坚持近战:“为了避免他们的炮兵和飞机,战斗开始后要迅速接近敌人,投入肉搏,连续冲锋使敌人的炮不好放,要放就连他自己的队伍也要遭了殃。” ------《平型关战斗的经验》(1937年10月17日),《解放》第25期。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要求部队:“在未与敌接触时必须秘密隐蔽,使敌不发觉,一接触时,要突然投入战斗,白刃冲杀,与敌混战,使敌人的优良兵器不能发挥作用。”

------《进入新阶段的华北战争》(1939年10月25)

1938年1月25日,八路军总部发布关于战术原则的训令:6、自己行动应极端秘密,应利用昏暗、夜间接近敌人,与敌人一经接触,应坚决迅速向敌冲锋,火器主要是用来直接补助近距离的战斗,而战斗过程主要是白刃战”

-------《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关于战术原则的训令》

三、

文章图片5

日本三八大盖配用的三O刺刀

为什么八路军要主动发起白刃格斗呢?

首先是火力不如日军必须避免被日军用炮火大量杀伤我八路军官兵,所以尽快冲上去与敌混在一起。

比如我129师只有迫击炮6门,日军一个师团有48门92式步兵炮。再加上炮兵联队的48门重炮,一个日本甲级师团装备了至少96门中口径以上的火炮。这还不算超过300具掷弹筒!

再则子弹不足。1940年3月18日朱德、彭德怀向毛泽东、王稼祥的报告:现存弹药:步枪弹1843863粒、手枪弹116677粒、自动步枪18524粒、手提机枪弹20285粒,子弹共计1999349粒;

1940年4月20日,朱德向中央军委报告:“八路军全军现有人员359274名,各种枪炮共计176992门。”

简单一算就知道,八路军落到每个人头上的子弹不到6颗。

子弹如此匮乏,所以最多打三排枪就必须发起冲锋,争取进入白刃战。

三枪八路的绰号就是这样来的。

最后就是拼刺刀三个换一个日军士兵很划算!

这很残忍,但偏偏又是事实。如果能用拼刺刀的方式拿三条命换一个鬼子的命,八路军和国家都愿意。

但日本人不愿意,他们觉得不划算!

四、

文章图片6

中正式步枪配用的刺刀

日本人为什么不愿意呢?

因为3比1的交换比他们觉得太吃亏了。全面抗战初期,对付国军5比1的交换比他们都不肯,哪怕国军动用至少五六倍的兵力应对。

1937年的淞沪会战,国军的德械师主力尚在,国军动用80万兵力以及大量炮兵装甲兵等技术装备,对阵日军20万兵力。战后何应钦回忆录中承认国军伤亡333500人。

日军当时承认伤亡4万余人,战后承认伤亡99847人。

国军与日军伤亡比例在3.35比1.这是国军在大规模会战中打得最好的了,也是日军很痛一仗!

在淞沪会战之后,国军对日军的战损比最高时达到15比1,哪怕是远征军的装备比日军好,战损比也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仍然在10比1左右。

1939年年底的桂南会战中,桂军总体表现极差,中日双方战报都使用了不堪一击来形容。

桂南会战,日军死亡145人(含感染热带病死亡者),负伤315人。国军阵亡6125人,被俘664人。此阶段阵亡比例是42比1.

此战后,日军第5师团长今村向白崇禧发出挑战,要以日军1个师团及1个旅团单挑白崇禧的50万大军。

广西会战第3阶段宾阳战役中国军阵亡27041人,被俘1167人。日军阵亡295人,负伤1307人。国军阵亡数字是日军的接近91倍。

因宾阳作战惨败,包括白崇禧在内的13名将军受到处罚。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桂军的实力还是保住了。

这么大的交换比是靠拼刺刀做到的吗?

当然不是。

日军是亚洲最先步入工业化的国家,它的海军力量在全世界都在前三甲之列,甚至超过英国皇家海军。陆军航空兵的零式战机在全世界都排得上号。

对付国军,日军首先占据绝对优势的是炮兵(国军的大炮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几乎损失殆尽),其次步兵炮和掷弹筒带来的不对称战场优势(步兵炮打营级民二四重机枪,掷弹筒敲掉捷克式),然后是步炮协同,最后是日军单兵的精良射术。

八路军贴上去白刃格斗,相当于直接让日军的野战重炮-步兵炮-掷弹筒-精良射术优势全部化为乌有,只剩下拼刺优势了。

但牺牲三个换鬼子一条命,我们愿意!

五、

可八路军就是想拼刺刀拿三条命换鬼子一条命也不容易!

因为不光缺炮弹,缺子弹,也缺刺刀!

1938年1月,120师人员已有29162人,但仅装备刺刀444把、马刀172把。[

可见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刺刀匮乏到何种程度。

所以在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袭击阳明堡的战斗中:“肉搏时,我只以手榴弹杀敌,我战士用脚踢敌,缺少大刀、刺刀”。

六、

但是到了抗战后期,八路军缴获了大量加上刺刀后最长的三八大盖,在强化训练拼刺之后,日军士兵拼刺已经不是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对手。

当然这里有一个此消彼长的原因,即日军最能打的野战师团不断被调去南洋,补充过来的是新组建的治安师团,训练程度不高的新兵数量多。而八路军战士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已经成长为老兵,能在拼刺上战胜日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