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TO FOLLOW US 01 浇水 1、竹子水分管理以土壤湿润而不积水为原则,每次浇水深度应达 40cm 以上。 2、每年春季 3 月下旬浇足解冻水,4 月下旬应给竹子根部浇足水,保证出笋;5 月份为竹子出笋盛期,应增加浇水量,最大限度的满足竹笋的生长和发育。 4、每年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在土壤冻结之前,应浇足防冻水。 02 施肥 1、竹子宜每年施肥1~3次。施肥时间为早春出笋前施肥 1 次,6月~7月为竹子生长旺期需施肥1次,7月~9月可视情况再施肥1次。 2、施肥种类为有机肥或竹子专用氮磷钾复合肥,其中氮、磷、钾的比例以5:2:4为宜,用量150g/m2~200g∕m2,或施用颗粒有机菌肥“粒粒澄”亩用量50-80公斤。 4、为扩繁竹林,可以在竹林计划延伸的位置,深翻土壤,并压入青草或填有机质含量高的肥土。 03 病虫害防治 竹子的有害生物主要有蚜虫、螨类、介壳虫等,个别竹子有少量的蛀干虫害。病害主要是竹种适应性所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北京地区竹子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根据虫情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保护和利用竹林中的天敌如瓢虫、草蛉、卵寄生蜂、捕食螨等以控制有害生物。 2、加强竹林抚育管理,保留适当密度,不宜过密。 3、生理性病害的防控,通过适时浇水、施肥、雾喷、防风设施等养护措施予以缓解。 北方地区竹子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期、危害状及防治方法: 蚜虫 危害状:竹叶叶面失绿、萎蔫卷曲,分泌物常使枝叶堆积大量污物。易引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 1. 冬初喷洒石硫合剂(三将军)10-15倍液,杀灭越冬虫卵。 2.若虫、成虫发生初期喷洒亚士静1000-1500倍液、飞攻1000倍液或使用长效根灌杀虫剂“一贯亚士利”进行根部浇灌,长达整个生长季全面杀虫、防虫。 3.竹株间疏密合理,通风透光。 竹子叶螨 危害状:危害初期竹叶上出现浅褐色斑点,严重时受害竹叶失绿变黄。 防治方法: 采用杀螨剂喷施杀灭成螨和若螨,主要用斯曼克1000-1500倍液、施曼特800-1200倍液等。 介壳虫 危害状:竹巢粉蚧在小枝腋间、叶鞘内吸汁为害形成灰褐色球状蜡壳,严重时蔓延到竹竿,导致竹竿褪色变黄、变黑;白尾安粉蚧危害竹子小枝,致使枝叶枯萎,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 1. 剪除严重危害枝。 2. 采用蚧虫清+奇强500-700倍液枝干喷施快速杀虫,结合一贯介终根部浇灌,彻底清除虫害,持效期长。 (琳海专业环保高效杀虫剂)
丛枝病 1、发现病变立即剪除病枝、病株,并施用“琳海绿安”500倍液或“园将军”8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喷3次,消灭病菌扩阻止扩散危害。 2、合理疏伐,保持竹林适当的密度。注意松土和培土施肥,促进竹子生长旺盛。 竹煤污病 1、消灭煤污病的营养来源,使用一贯亚士利和一贯介终全面彻底清杀蚜虫和介壳虫。 2、使用“叶病灵或园将军”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煤污病。 叶斑病 叶部散生褐色斑点或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病斑。发病时间在生长期。 可采用“叶病灵”1000倍液或“园将军”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园林专业高效广谱杀菌剂) 04 疏笋林间伐移 间伐以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老留青、去密留疏为原则。随时清除竹林中的枯死竹秆和枝条、病虫严重竹秆和倒伏竹秆。 ![]() 1、竹林间伐宜在每年的晚秋或冬季进行。 2、竹龄构成上,间伐宜保留5年生以下立竹,6年生及以上的立竹全部去除。竹林过密处的竹株可适当间伐或间移,散生竹密度宜控制在 5株/m2~8株/m2;混生竹密度宜控制在8株/m2~12株/m2。 3、竹林过密可适当间移,移后应及时用肥土回填土坑。 05 深翻断鞕 竹林每经过4~5年,在7月~8月应深翻40cm~50cm进行断鞭处理,将5年生以上的老鞭、死鞭及每年砍伐竹秆后的竹蔸挖出,竹林面积在500 m2以上的采用条状深翻,500m2以下的采用全面深翻,并及时回填有机质含量高的肥土。 ![]() 06 防寒 1、新植竹子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中旬,应在竹子的西北方向搭设风障,风障的高度应根据竹子的高度确定,并于竹林内的地面覆盖5cm厚的枯枝落叶。 2、对新引进耐寒性较差的竹种,应于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用无纺布整体包扎进行防寒。 3、竹林每年初冬宜适量培土。 4、十月下旬使用“琳海植物防冻液”增强竹子抗霜冻能力,采用方式为树体喷施或上喷下灌的组合方式,施用频次为7-10天每次,施用2-3次。 ![]() ![]() ![]() ![]() 07 复壮更新 加强开花竹林水肥管理,补充以氮素为主的肥料2次/年~3次/年,诱导竹林向营养生长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