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五彩样币

 新用户99079681 2021-11-27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五彩样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版壹圆样币一枚,1911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未发行,是宣统三年银主币系列中,除“短须龙”之外最具人气的版别,存世稀少,铸工精美,淡彩包浆,品相极佳。长须龙的存世稀少,却可由正面分为四种版式,一般以细花瓣边叶阳纹为标准版,其它有粗花瓣边叶阴纹、粗花瓣边叶阳纹以及与流通版细叶纹相同的所谓长须龙配普通版。无论何种版式的长须龙银样,皆为银币藏家汲汲追逐的珍品。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货币的发展更是历程漫长、演变繁杂。自秦汉到民国,各时代遗留的钱币实物蕴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全息历史,蔚然大观,且中国清代银币流传之久、数量之稀、形制之繁、种类之多、艺术之精,更是世界货币史上绝无仅有,堪称数千年中华第一财富。

  形制学适用于对已知清代银币的分析和研究,对清代银币具体时代的推定,对于未知清代银币的真伪鉴定,如果仅凭形制学来判断,结论显然是片面的。

  拿起清代银币对光源慢慢转动,找到清代银币最亮的反光点,仔细观察清代银币表面,老清代银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层,因此反出来的光很柔和。

  边齿的切割加工技术及设备是国家专利,制币机器和模具不在保密范畴,可以转让,而切割技术和器具却不可转让,所以较好地防止了清代银币的私铸。

  真银假币”的纹饰、声音可做到逼真,老旧包浆几可乱真,薄厚、大小、重量与真品几乎无异。但由于加工假清代银币的机械设备及加工工艺与真清代银币有巨大差异,再加上包浆作旧的缺陷,使其具有诸多死穴。只要我们下功夫从细处着眼,多对比、勤思考、勤总结,清代银币的真伪鉴定还是可以尽快掌握的。

  不过自从银元发行以来,朝廷对制造银元单位的币制未一致也就是“两”制还是“元”制单位的问题。北洋机器局更名北洋造币局,铸行较早脱离“两”制的银币后,又于光绪二十五年始,铸行面值库平库平纪重的“光绪元宝”,不过虽然写的是“库平七钱二分”,但其实是披着“两”制的皮,行“元”制的实。因为“库平七钱二分”就是和一元面值等重。(北洋系银元详见《中国清朝机制银元大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