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的长江

 昵称ZmY8ItTt 2021-11-27

李白的长江

长江下游进入江苏之前的安徽段,大致是北流,像是故意周折盘旋,出南京之后才决意东去自己的归宿。所以这里常有江东一说,而对岸并不说江西。人所共知的一省之江西,是因长江在中游的一次周折。同在江南,有东西之分属正常,而东西之分的参照界线是同一条长江,通常思维,该是在一江之两岸,其实同在一侧。这种费思量的地名更多是文化意义吧。长江是诗性的,从屈原到李白,这诗性甚至直通安庆一个小村的海子。

在采石矶凭吊过李白捉月之处,又在更上游的宣城体会他“独坐敬亭山”的旷世孤独和桃花潭水的友情高远。再一次亲近长江,还是与李白有关。

从苏州出发西奔长江途中,在溧阳停顿是为那座太白楼。李白曾在此与张旭畅饮,草圣张旭与诗仙李白同为“饮中八仙”之一,即便时值“安史之乱”让他们彷徨,二人的这场对饮少不了是一篇恣意汪洋的诗书。

继续西行目的地是长江天门,“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此时的李白初次出川,踌躇满志。估计船出三峡后,江面渐阔,水流减缓,到了这里天门半开,峰立阻遏,碧水回流。即便江流受阻,丝毫也不影响此时李白的好心情,两岸青山、孤帆一片,满眼都是山川的神奇壮丽。后人在诗中看到的也都是自由洒脱、气魄豪迈。

让江流“到此回”的天门山很小,江东的称作东梁山,对岸的称作西梁山。李白这首诗传播千年,东梁山仍然保持原始,真是难得。山下的江边开阔地已开始修建广场,李白的石像在广场中的一个小丘上,几个方向看都被树枝叶遮挡,走进看是一副仗剑远游的样子,神态上总觉得少了些豪迈之气。拾级而上,不几分钟即可登顶。除了一段台阶和一两处亭子,山上还有没有其他建筑,山顶的路还是行人踩出来的,我心里暗叫幸运。看着山下的建设场面,估计不久以后山上也有不少人造的景观了。

站在山顶远观上游,江水在东岸回流,对岸的西梁山清晰可见,据说那里是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江面行船匆匆,山下的天门渡口的渡船往复两岸,已不是以两岸人借渡为主,而是游人乘船在东西梁山之间穿过天门,体会李白的诗《望天门山》。

在生命的大轮回之中,今生也有很多的回路。李白出川途径天门,后来多次行走在这一段长江,经历身世浮沉,最终为捉月死在天门下游不远的采石矶。从天门山上东看,大青山就在不远处,埋骨于大青山下的李白可以长久地远看长江,想他初出川途径天门时的豪情。也同样是这附近的长江边,他最后感喟“中天摧兮力不济”。在地理上的这回路,精神上却是不归的路。

虽然从天门到李白墓只有十多公里的车程,赶到时正要关大门。商量没有结果,只好在门口张望一下。这里只是李白旅途中的一站,远远致意也好。李白是“诗之侠者”,一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停靠的驿站遍布南北,每一站都是浓彩重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