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之毒在不同部位的表现,你们知道吗?

 图书 馆员 2021-11-28

五脏之毒在不同部位的表现,你们知道吗?

五脏之毒是什么?

在中医看来,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

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

而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经络不通、气血受阻所致的。而经络是全身气血运行,联络五脏六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因此,中医通过针灸刺激穴位,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增强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起到防治疾病,培元固本的作用。

心 脏

心脏有了毒素的表现:

1、舌头溃疡,中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

2、额头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3、失眠、心悸,心脏经常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当火毒停留于心脏而无法排除时,人就会出现睡眠不安稳的现象。

心脏排毒要穴:

少府穴,属手少阴心经,是心经气血聚集的地方。经常刺激此穴,可发散心火,缓解抑郁之气,是自我保护和调养的良穴。

肝 脏

肝脏有了毒素的表现:

1、甲表面有棱线,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脏蓄积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

2、乳腺增生,乳腺是肝经上的要塞,一旦肝经中有“毒”,乳腺增生随即产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会因气血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3、情绪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肝脏排毒要穴:

太冲穴,属肝经原穴,可排肝毒,消火气!对于容易发怒、生气的人来说,经常刺激此穴,有助于缓解情绪,消除肝脏郁结。

脾 脏

脾脏有了毒素的表现:

1、面部长色斑,当脾脏累积毒素过多时,就会影响到消化系统,导致面部长斑。因此,长斑的人一般消化都不是很好。

2、白带过多,脾主管体内排湿,如果湿气过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会出现体内湿气过盛,白带增多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3、脂肪堆积,脂肪在中医里被称为:痰湿,是由于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时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

脾脏排毒要穴:

商丘穴,是脾经的经穴,可通调脾胃功能,解除瘀滞于腹部的水湿邪气,祛除邪气对脾胃的伤害,从而防治腹胀。

肺 脏

肺脏有了毒素的表现:

1、皮肤晦暗,皮肤的润泽、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

2、便秘,中医认为: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当上面肺脏有毒素时,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就出现了便秘。

3、多愁善感,容易悲伤,毒素在肺,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

肺脏排毒要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有取清走衰,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效。经常刺激此穴,可增强肺功能,提高抵抗力。

肾 脏

肾脏有了毒素的表现:

1、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月经的产生和消失,都是肾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现,如果肾脏中有很多毒素,经血就会减少。

2、水肿,肾脏管理体内的液体运行,如果肾脏堆积了太多毒素,就会导致排出多余液体的能力降低,出现水肿。

3、下颌长痘,下颌与肾脏、大肠排泄功能及内分泌状况关系密切,肾的排毒不足,多余的毒素会表现在下颌部位。

4、容易疲倦,身体内的毒素,会消耗肾脏的能量,肾脏给身体提供的能量减少了,就会出现体倦,神疲思睡,四肢无力。

肾脏排毒要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腧穴,能够把精气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延年益寿的作用。

五脏之毒藏在何处?藏得再深,艾灸也能“连根拔除”

五脏之毒都藏在哪了?

五毒包括心毒,肝毒,脾毒,肺毒,肾毒,心毒藏在手肘周圈及心经内;肝毒藏在腋窝周圈乳腺、胸部及胆经;脾毒藏在腹股沟、盆骨周圈及大腿;肺毒藏在锁骨、肩及颈部周圈;肾毒藏在膝盖周圈。

在中医看来: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

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影响五脏的气血运行,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

夏季因为阳气外发于体表,是排除体内五脏深层的寒湿之毒,化解情志的最好的季节。

2

五脏有毒分别有哪些体现?

虽然毒素深藏,但它们在身体表面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而且不管藏多深,艾灸都能从“根部祛除”。

(一)心脏有“毒”的表现:

  1. 舌头溃疡

心主舌,舌头上有溃疡,通常认为是心脏有火。

2.额头长痘

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

3.失眠,心悸、胸闷或刺痛

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呼吸也会不顺畅。舌底筋紫,唇紫,这都是心脉有瘀阻的表现

如何排心毒?

心排毒时间:中午11~13点

1、艾灸大陵穴,这是心包经的原穴。如果舌底有青筋、唇紫、心率低;有胸闷、心气虚的症状,那么可灸内关穴、公孙穴增加心率,促进血流量。

2、 吃苦排毒

首推莲子芯,它味苦,可以发散心火,虽然有寒性,但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

(二)肝脏有“毒”的表现:

  1. 指(趾)甲表面凹凸不平

“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

2.乳腺增生,经前胀痛增加

乳腺属肝,一旦肝经中有“火毒”存在,乳腺就可能增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3.情绪容易抑郁

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郁毒”不能及时排出,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4.偏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

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

怎么排肝毒?

肝脏排毒时间:22点~凌晨1点

1、吃酸排毒

酸酸的青皮食物可以通达肝气,如柠檬、青桔

2、眼泪排毒

排泄液的泪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样,里面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生化毒素

3.艾灸肝的排毒要穴太冲穴,艾灸10分钟左右。

(三)脾脏有“毒”的表现:

  1. 面部长色斑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长斑的女性通常气血弱一些。

2.脂肪堆积

脂肪在中医里另有一个名字:痰湿,脾主运化,是脾不能及时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

3.唇周长痘或溃疡、口气明显

口唇周围都属于脾,当脾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蓄积的毒素就要找机会从这些地方爆发出来。

4、白带过多。脾主管体内排湿,如果湿气过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会出现体内湿气过盛,

 怎么排脾毒?

脾脏最佳排毒时间:饭后

  1. 餐后散步

 餐后是最容易产生毒素的时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时的消化吸收,毒素就会积累。除了饭后走一走,促进脾胃蠕动。因为甘味健脾,还可在吃完饭1小时吃1个水果,帮助健脾、排毒。

2.按揉艾灸脾脏排毒要穴

商丘穴是脾的排毒要穴,每次按揉30下再艾灸10分钟。

(四)肺有“毒”的表现:

  1. 皮肤呈锈色,晦暗

肺主皮毛。当肺火旺,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

2.便 秘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当上面肺脏有火时,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就出现了便秘。

3.多愁善感,容易悲伤

毒素在肺,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

 怎么排出肺毒?

 肺脏排毒时间:7点~9点

1、吃萝卜、百合、蘑菇等

肺与大肠相表里,萝卜能帮助大肠排泄宿便;生吃白萝卜清肺火最好。蘑菇、百合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可以帮肺脏抗击毒素。

2、艾灸肺脏排毒要穴——合谷穴

3、深呼吸

每次呼吸时,肺内都有残余的废气毒素无法排出,只需几个深呼吸,就能减少体内废气的残留。

(五)肾脏有“毒”的表现:

肾脏排毒时机:5~7点

1、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

月经的产生和消失,都是肾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现。

2、水 肿

肾主水,肾脏堆积毒素后,排出多余液体的能力会降低

3、下颌长痘

脸部下颌部位由肾管辖。

怎么排肾毒?

1、多吃冬瓜、山药等利肾食物

冬瓜富含汁液,会刺激肾脏增加尿液,排出体内的毒素。常吃山药可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

3、艾灸排毒要穴:涌泉穴

这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如果人体是一幢大楼,这个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经常艾灸它,排毒效果明显。每天艾灸涌泉穴10分钟。

1

毒藏得再深,艾灸也能“连根拔起”

其实五脏这些毒素之所以会堆积,就是因为体内正气、阳气不足造成的。正常的脏腑功能都靠阳气来支持。阳是一种动能,阳经表现出活跃、温热、运行快的特点。当阳不足时,体内这些阴寒的毒素就会得胜。

对于所有与毒有关的因素,我们最该做的就是强壮身体,保护正气。培元固本才会百毒不侵,自古扶阳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排毒切不可盲目。来路不明的泻药和保健品,首先伤害的就是肠胃和肝脏;喝水过多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增加身体水湿。

人体及五脏毒素的表现及危害
 人体毒素的形成    
1、毒素的分类
毒素泛指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包括内在毒素与外来毒素两大类。内在毒素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后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肠内宿便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素等如自由基、宿便、胆固醇、脂肪、尿酸、乳酸等。     人体内毒素堆积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毒素本身摄入过多二是人的年纪大了或某些器官患病不能及时将毒素排出体外。     在正常生活中人们所吃的食物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整个过程一般可在1224小时内完成这样可确保废物不在肠中停留过久。因为接触肠壁时间太久废物就难免会被人体再次吸收从而导致体内出现中毒现象。另外滥用抗生素也使机体的耐药性、抗药性越来越强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越来越大。当劳累、紧张或其他生理原因导致人体出现代谢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时人体的废物便会长期“赖”在体内。这些残余的废物滞留在结肠内开始腐坏结肠中的细菌不断分解废物产生毒素。人体内的这些毒素经过结肠再吸收又经血液循环进入不同的器官毒素就渗入了身体损坏循环系统、过滤系统及消化系统。一些深层毒素潜伏性极强隐藏于身体各个器官及血液中引发各种疾病如记忆力减退、疲劳、面色灰黄、便秘、痔疮、痛经、月经不调和内分泌失调等。     外来毒素指来源于人体之外的毒素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化学药品、食物中的防腐剂、化妆晶中超标的重金属、垃圾食品等现代文明带来的毒副产物及病原微生物等有害身体健康的致病物质。食物链的污染如农产品残留农药、渔牧肉品激素、加工食品防腐剂、色素、添加荆等饮用水的污染如造纸厂、化工厂、开矿等大气的污染如汽车尾气、沙尘暴、火力发电厂等。  
2、人体毒素的来源    
自由基
   自由基是对人体造成危害最大的内毒是人体氧化反应的产物且不断产生在人体的衰老过程中和药理、毒理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还会损害人体内的蛋白质、DNA等并导致细胞死亡或癌变。
尿酸
      尿酸是细胞核中嘌呤新陈代谢后的最终产物主要由肾脏排出。如果尿酸过多或排出不通畅就会沉积在入体软组织或关节中引起关节红肿、变形。     宿便宿便中所含的毒素是万病之源如果粪便产生后不能在12—24小时内离开人体就会在肠道里腐烂变质成为细菌的滋生地。宿便中的毒素也就可能被肠道重新吸收危害人体。 废气人体吸进新鲜空气吐出不需要的气体。但由于现代人都是浅层呼吸或由于运动时间不够不能进行深呼吸把废气排出体外导致废气积压在肺部。 体内垃圾是源源不断产生的当垃圾多了却又排不出体外时就形成毒素环境。一般毒素产生的途径包括人体进行新陈代谢死亡的细胞没有及时排出体外食物末完全消化、分解、代谢未及时排出体外形成宿便。
汽车排出的尾气
   农药及清洁剂的残留摄取过多含有防腐剂、添加剂、色素调味剂等的垃圾食品水、空气的污染摄取化学气体过多毒菜、毒猪、毒鱼、毒牛、毒虾等有毒食品抗生素的滥用、药量增大导致药物蓄积中毒不良情绪、压力过重产生的内生之毒。
 3、毒素引发的疾病 
人体积存的毒素不仅破坏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同时毒素也会随着血液循环到人体各器官从而损坏循环系统、过滤系统及消化系统。如果让毒素一直积存在体内会加速人体老化甚至引发癌症。当人体内的毒素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将严重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使人体出现免疫力低下、疲劳感加重、内分泌失调等现象并影响到血压、血糖、血脂等变化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下列疾病。 便秘便秘是许多疾病的主要起因之一。当体内有毒废物附着在肠壁上时。整个肠子就被厚重的黏膜所覆盖会使消化液的分泌逐渐减少而降低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肠胃发炎。废物增加愈多排泄营被阻塞变得更加严重肠子变得更坚硬。就如一条厚管子仅在中间有一狭小通道让食物通过。虽然这些人每天都有规律地排便但是肠壁已经被厚厚的废物所覆盖血液也被毒化了而且肠内的废气、毒索还会被吸收再循环不可避免会引起很多疾病。 关节炎和风湿症人体骨头与骨头之间的连接处均被柔软而有弹性的软组织所覆盖作用是垫着关节减少摩擦伤害。在关节里面还有关节液可润滑关节。关节液必须是清洁、没有毒素才能使关节健壮、灵活。当毒素积聚时关节便会开始肿大骨头末端粗糙呈锯齿状而软骨变干且易碎慢慢地关节液也逐渐枯竭骨头间彼此“痛苦”地摩擦就形成了关节炎。当毒索伤害到肌肉和血管时就可能形成风湿。     血管硬化症有毒的废物和脂肪一起黏附在血管内而阻碍血液的畅通慢慢地这些被阻塞的血管会变硬、变厚心脏必须更费力地将足够的血液经由这些被阻塞的血管送到细胞内以致引起高血压、血液凝块、心脏病和卒中这种情形称为血管硬化。     肿瘤恶性肿瘤往往是由致癌毒瘤索在体内囤积而诱发产生的。70%的肿瘤是由环境冈素引起的其中又有90%为化学因素。因此肿瘤是污染的外环境导致人体内环境污染的必然结果。 脏器衰竭人体内多个脏器官与排毒有关。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血液流经肝脏时一些有害物质可被肝脏产生的酶分解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器官可过滤掉血液中的毒素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能够通过出汗等方式排出其他器官很难排出的毒素。但如果体内毒素沉积过多有可能会造成肝、肾、皮肤负担过重而引起脏器中毒甚至引起脏器衰竭。 脏腑毒素的表现     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淤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灭等。这些毒索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而由五脏供养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     内部的毒素其实都会有外在的表现的平时应注意观察。比如经常感冒畏冷怕热失眠易怒乏力手脚冰凉身体肥胖皮肤发黄且粗糙、长色斑、过敏、粉刺湿疹有舌苔口臭头晕胀气食欲缺乏便秘血液黏稠度高血脂高嘴唇发乌等。这些都说明我们的身体里已经堆积了毒索。人体在健康状态下自身的肝脏和肾脏可将大部分毒素从体液中过滤掉。肺部、皮肤、肠道和淋巴系统也被誉为人体的“排水系统”可将身体细胞中的有害物质运输出去。只有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及过剩营养保持五脏和体内的清洁才能保持身体的健美。
1、肝脏有毒的表现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种毒素经过肝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澜光泽。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行不畅血液淤滞于面部则面色青或出现黄褐斑。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暗淡无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肝脏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如保护不好便可致病。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肝脏肿大正常功能衰退。大部分肝病可治愈但少数迁延不愈变成慢性肝炎。     肝脏毒素蓄积时的外部表现如下指甲异常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乳腺出现增生经前乳房胀痛明显增加易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容易抑郁脸部两侧长痘偏头痛痛经。 肝脏排毒措施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顶级的排毒运动通过把压力施加到肝脏等解毒器官上改善器官的紧张状态加快其血液循环促进排毒多吃苦瓜苦味食品一般都具有解毒功能苦瓜中有一种蛋白质能增加免疫细胞活性清除体内有毒物质。
2、脾脏有毒的表现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见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其人必精神委靡面色淡白萎黄不泽。脾脏的四大主要功能为①造血脾是胚胎阶段重要的造血器官胚后成为淋巴器官②储血脾是血液尤其是血细胞的重要的储存库将血细胞浓集于脾索、脾窦之中⑧滤血脾是血液有效的过滤器官④免疫脾可产生免疫反应血液中抗原在脾中可引起有力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脾脏毒素蓄积时的外部表现如下消化系统能力弱面部长色斑女性体内湿气过重白带增多脾的消化功能不佳引起痰湿造成脂肪堆积唇周长痘或溃疡口气明显。 脾脏排毒措施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清晨起床后至少要喝200毫升水多活动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糙米、蔬菜、水果等。 
3、肺脏有毒的表现
      肺脏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我们每天的呼吸将大量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刘肺脏。不但肺要受到伤害有毒物质还能潜入廊液循环“株连全身”。肺主皮毛肺的气机以宣降为顺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肺性清肃不容纤芥故又称“清虚之脏”。若园外邪侵袭鼻腔或痰浊阻遏或淤血停滞或肺失清肃会影响到肺的宣降活动迸而引起肺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所以肺必须保持清肃。     肺脏毒素蓄积时的外部表现如下便秘皮肤呈锈色、晦暗、无光泽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容易悲伤。 肺脏排毒措施可借助深呼吸时主动咳嗽来清除肺部的毒素多吃黑木耳清肺、清洁血液。
  4肾脏有毒的表现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其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过滤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废料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肾主藏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也将正常运行气血旺盛容貌不衰。当肾气虚衰时人的容颜晦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皱纹满面、未老先衰。     肾脏毒素蓄积时的外部表现如下水肿肾脏管理体内的液体运行当肾脏堆积毒素后排出多余液体的能力降低就出现了水肿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下颌长痘容易疲倦四肢无力嗜睡。 肾脏排毒措施不要憋尿尿液中毒素很多若不及时排出会被重新吸收充分饮水促进肾脏新陈代谢不要喝甜饮料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水多吃黄瓜、樱桃等蔬果。
  5、心脏有毒的表现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即心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从而将营养物质输送全身。而面部又是血脉最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白晦滞或萎黄无华。心脏通过连续不断地搏动使全身血管内沿单一方向循环流动为机体组织和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营养物履和氧气同时也带走了各种代谢物心脏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衄液正常循环。     心脏毒素蓄积时的外部表现如下额头长痘失眠口腔溃疡胸闷、心悸。     心脏排毒措施加强有氧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心肌供血排毒养颜。以天然食品取代精加工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如菠萝、木瓜、梨等。 

手麻:

我们常常能够遇到病人因为手麻,到医院看病诊断为颈椎病,所以一旦出现手麻,就联想到是否患了颈椎病。其实不然,出现手麻的原因很多,绝对不止是颈椎病才有这个症状,跟大家分享的是常见引起手麻的疾病,希望一旦发现手麻的现象,建议引起足够重视,最好去医院看专科,分析具体发病原因,明确诊断,以便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手麻的症状有很多种:有的人半夜手麻,被麻醒;有的人晨起手掌僵硬,麻木,过一会儿就好了;有的人拎重物久则手麻,手掌无力;有的人拿碗,一会儿就麻且无力,不能再拿了;有的人整天都麻;有的人整个手掌均麻;有的人1-2个手指麻。手麻是一个症状,如果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很不方便;要马上去看医生;如果不影响生活, 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它往往是一些疾病的先兆,特别是大脑的问题

那么引起手麻的原因多种多样,我就先从与我们软伤直接相关的神经源性手麻说起。我们知道支配手部感觉的周围神经是臂丛神经经过根干股束支的分分合合而形成的。

我们要记住一串数字53635:

5个根(C5~T1)

3个干(上、中、下干)

6个股(每个干分为前股和后股,合计6股)

3个束(内侧束、外侧束、后束)

5个大分支(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我们可以根据病变的位置大致把由神经导致的麻痛分成三种。椎体至横突尖为根,横突尖至胸小肌以上为干,胸小肌以下为支。

脊神经根自脊髓发出至椎间孔的行程中,可受到压迫和刺激的损害。在颈部,椎间盘容易发生慢性萎缩,导致椎骨间的间隙变窄,椎间孔也相应缩小,椎体后缘唇形骨质增生,均可压迫或刺激脊髓或颈神经根。

当第6颈神经根受损时,拇指区域会发生感觉障碍;

第7颈神经根受累时,中、示指均有感觉异常;

第8颈神经根受累时,小指和无名指区域会发生感觉异常。

在这里我们要记住,各神经根受损失时相对应的手部感觉异常区域。在这里的卡压,我们可以通过椎间孔挤压试验和椎间盘挤压试验来加以诊断。

现先讲讲支配手部感觉的三大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这三条神经在手部的感觉分支如下图所示。

如果出现了手掌桡侧半和手背桡侧半的末节指骨的感觉异常,我们初步可以诊断是正中神经所致。

那若患者说我是小拇指和无名指麻,且在排除了椎间孔和椎间盘的问题后,那我们就要考虑尺神经的问题了。

如果出现手掌背桡侧、拇指背侧下半的末节指骨的感觉异常,我们初步可以诊断是桡神经所致。

那么,接下来我们本次文章将详细的解析这三个神经以及其容易出现卡压的点。

尺神经

那若患者说我是小拇指和无名指麻,且在排除了椎间孔和椎间盘的问题后,那我们就要考虑尺神经的问题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尺神经。尺神经为内侧束的最大分支,最初伴肱动脉和正中神经走行,然后穿内侧肌间隔单独向后下方,经肱骨内上髁后面,此处尺神经只有筋膜和皮肤覆盖,十分浅表,可触皮感知,因此处过于浅表,所以是一个容易由于外伤而造成损伤的部位。尺神经经过肱骨内上髁后面以后,向前方穿尺侧腕屈肌起始部达该肌的深面继续下行,至前臂下部,尺神经行于尺侧腕屈肌外侧,表面只覆盖皮肤,易受损伤。最后,尺神经过腕横韧带的浅面入手掌,分为深、浅两终支。

一、走行及分支

尺神经起于臂丛内侧束,包含第7、8颈神经及第1胸神经的纤维。自胸小肌下缘发出,经腋窝于腋动脉与腋静脉之间向下行,至臂上部,位于肱动脉内侧。在喙肱肌止点处,与尺侧上副动脉伴行,穿臂内侧肌间隔,自隔的前侧达其后侧(在肱骨内上髁上方8cm水平,尺神经穿过Struthers弓)。然后沿肱三头肌内侧头的前面下降到肘后侧,于肱骨内上髁及尺骨鹰嘴之间,经内上髁后下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至前臂,继续沿前臂内侧下降,在前臂上半部,位于指深屈肌的表面,被尺侧腕屈肌遮蔽,下半部则位于尺侧腕屈肌的桡侧,仅被皮肤及固有筋膜覆盖,继而,越过腕横韧带的浅面,在腕掌侧韧带的深面,经豌豆骨桡侧进入手掌,分为掌深支及掌浅支。

尺神经分支:

1.经肘关节时,发2-3细支,至肘关节。

2.在前臂上部,近肘关节处,分出两肌支,一支至尺侧腕屈肌,另一支至指深屈肌尺侧半。

3.掌皮支:在前臂中点发出,沿尺动脉掌侧下降,穿深筋膜分布于手掌小鱼际的皮肤。

4.手背支:在前臂下1/3处由本干发出,经尺侧腕屈肌深方下行达手背,分成五支指背神经,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尺侧两个半手指背面的皮肤(中指末节和环指末节桡侧指背皮肤由正中神经分布,但这种分布不是绝对的,有时可出现变异)。

5.浅支:主要由感觉神经构成,于掌腱膜深方分为一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和一条指掌侧总神经,后者至指根部又分为两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掌面皮肤(其分布区域可有变异)。

6.深支:主要由运动纤维组成,经小指展肌与小指短屈肌之间穿入掌深部,分布于小鱼际肌群、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收肌和拇短屈肌深头。

7.尺神经在前臂及手掌发出血管支,至尺动脉及掌动脉。

2.臂内侧肌间隔:由深筋膜发出的结缔组织,构成筋膜板,连接骨膜和深筋膜,臂内、外侧两个肌间隔将臂部肌肉分为前(屈肌)、后(伸肌)两群。当尺神经向前脱位和手术前移时没有充分切除臂内侧肌间隔,其可对尺神经造成卡压。

3.肱三头肌内侧头:多见于健美运动员,肌肉肥大,肱三头肌内侧头可造成尺神经卡压,形成摩擦性神经炎。

4.肘管:是由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筋膜组织及尺侧腕屈肌肱骨头、尺骨鹰嘴头之间的纤维性筋膜组织(弓状韧带)和肱骨内上髁髁后沟(尺神经沟)围成的骨性纤维性鞘管。其前壁为肱骨内上髁,外侧壁为肘关节内侧的尺肱韧带,内侧壁是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筋膜组织及弓状韧带。

其中神经沟、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筋膜组织、弓状韧带均可对尺神经造成卡压。

5.穿出指深、浅屈肌处:尺神经穿弓状韧带至前臂,沿前臂内侧下降,下行10cm左右,位于尺侧腕屈肌桡侧,穿出指深屈肌、指浅屈肌之间的筋膜,此处筋膜组织异常可造成尺神经卡压。

6.腕尺管/Guyon管:位于小鱼际区的近端,豌豆骨和钩骨钩之间的一个狭窄的间隙。尺神经从中经过,可造成卡压,多见于自行车职业、拐杖使用不当、工作伤害等。

7.瘢痕:正常情况下,肘关节活动时,尺神经于肱骨内上髁近侧有10mm左右的活动范围,肱骨内上髁远侧有6mm左右的活动范围。屈肘时,神经本身可以牵长4.7mm。在整个神经行程中,任何一处瘢痕限制神经正常的滑动,均可造成牵拉损伤。2.解剖:肘管是由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筋膜组织及尺侧腕屈肌肱骨头、尺骨鹰嘴头之间的纤维性筋膜组织(弓状韧带)和肱骨内上髁髁后沟(尺神经沟)围成的骨性纤维性鞘管。其前壁为肱骨内上髁,外侧壁为肘关节内侧的尺肱韧带,内侧壁是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筋膜组织及弓状韧带。

3.病因:

(1)内源性: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神经卡压,如常见尺神经卡压点、肘部畸形(先天或创伤后)、局部占位病变(脂肪瘤、骨软骨瘤、腱鞘囊肿等)、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2)外源性:术后麻痹、麻醉后麻痹、止血带麻痹、职业性尺神经卡压(如司机、长期使用计算机及伏案工作,工作时经常保持屈肘位,易发生肘部尺神经卡压)、其他(如肘部外伤、习惯性屈肘休息或睡眠可诱发尺神经卡压)。

4.临床表现:

(1)最常见肘内侧酸痛,向远侧或近侧放射,环、小指的麻木和不适感,屈肘加重,可伴夜间麻醒史。

(2)中重度患者可有不同程度尺神经支配的尺侧腕屈肌,及环、小指的指深屈肌,深支支配的拇收肌、骨间掌侧肌等肌力减弱、萎缩,出现爪形手畸形。

(1)肘管处可有压痛,扪及增粗或滑脱的尺神经。

(2)手掌尺侧和尺侧一指半的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且手背尺侧半的皮肤也受累。

(3)Tinel征:叩击肘管处出现环、小指的麻木和不适感加重为阳性。

(4)屈肘试验:嘱患者完全屈肘1min,出现环、小指的麻木和不适感加重为阳性。

(5)夹纸试验:检查者将一纸片放在病人第2至5指任意指间,让病人用力夹紧,如检查者能轻易地抽出纸片,即试验阳性(多见于中重度患者)。

(6)持板试验:嘱病人用拇指与食指夹持住木板等厚物的边缘,使拇指平放。若见拇指指间关节处于屈曲状态不能伸直平放,同时拇、食指不能夹紧厚物,则为阳性(多见于中重度患者)

6.辅助检查:

(1)超声:可比较准确地发现尺神经的各种病理形态变化,如神经滑脱、卡压变扁,肿胀、外膜增厚等。

(2)X线:可显示肘部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等改变。

(3)肌电图:提示在肘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7.诊断:结合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

8.鉴别诊断:

(1)颈椎病:颈椎病多累及C5、C6神经根,偶尔可累及C8、T1神经根,出现手和前臂的感觉改变,大、小鱼际肌肌力下降。常有颈部疼痛不适症状,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2)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下干受压时,可表现手和前臂尺侧的感觉改变,手内肌肌力减退。但病位多在前、中斜角肌及锁骨下肌,Adson试验阳性,屈肘试验则为阴性。

(3)腕管综合征:即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卡压,表现为桡侧三指半掌面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大鱼际的萎缩和肌力下降,Tinel征在腕管处可为阳性。

(4)腕尺管综合征:亦称Guyon管尺神经卡压即尺神经在腕部的卡压,临床上发病率仅次于肘管综合征的尺神经卡压病变。多由腱鞘囊肿、腕掌侧韧带增厚、腕掌关节脱位、腕骨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造成,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单纯运动功能受累、单纯感觉功能受累及运动和感觉同时受累。因尺神经手背支已发出,不经过腕尺管,所以手背的感觉正常。Tinel征在Guyon管处可为阳性,屈腕试验阳性,而屈肘试验一般为阴性,爪形手畸形较肘部尺神经卡压不明显。

9.治疗:

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徒手、针灸、阻滞麻醉、非甾体抗炎药等治疗。

针刀等针具治疗,或者是徒手治疗可松解卡压点及尺神经走行附近的筋膜、肌肉,复位肘、腕等部的骨骼、关节,调整神经走行区域结构的压力与张力的平衡,以增加神经走行空间,解除卡压。

桡神经

(一)桡神经走行

桡神经为臂丛神经丛中较大的分支,其中含有5、6、7、8颈神经的纤维,第一胸神经亦可加入其中。桡神经起于臂丛后束,在腋窝内位于腋动脉背侧,经肩胛下肌、背阔肌及大圆肌的前面,到臂部与肱动脉伴行,经肱骨后面的桡神经沟、肱骨肌管(由肱骨、肱三头肌内侧头、外侧头围成),转至外侧,穿过臂外侧肌间隔,至肘前外侧沟(在肱肌和肱桡肌之间)下降。在肱骨外上髁前面分为深支(运动支)、浅支(感觉支)两终支。在分出深浅二支前,发出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的肌支。在肱骨中1/3以上发出肌支支配肱三头肌。

1.深支:(前臂骨间后神经)为单纯运动支。在肱桡肌深面斜向下,穿过旋后肌纤维深浅头之间,绕过桡骨外侧以后,在前臂背面下降。行于伸肌群深浅两层之间,与骨间背侧动脉伴行。在前臂下端,通过拇长伸肌的深面,位于骨间膜上。深支在前臂先后发出肌支到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拇长展肌,拇长、短伸肌,示指伸肌。

2.浅支:较深支小,属于皮神经。自肘窝起始后,沿肱桡肌深面下 行,到前臂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经肱桡肌腱深面,绕至前臂背侧,在腕部分为四条指背神经,分布于桡侧两个半手指的背面皮肤,但末节指背皮肤除外。

(二)易卡压部位:

1.腋臂角:在该部位桡神经位于肱骨颈与肱骨干上端的内侧。休息时将腋部置椅子背上容易发生,或不适当的应用拐杖行走,将体重全部经腋部压在拐杖横杆上,都易造成桡神经受压而损伤。

2.桡神经沟部:上臂的外侧,桡神经从后转向外侧部位,在此段桡神经位于肱骨外侧紧贴肱骨,当侧卧时将同侧上肢压在身下很容易损伤桡神经,特别在周末喝醉酒后侧身卧位,将手臂压在身下大睡,醒后可能出现不能伸腕伸指,故称为“周末综合征”。

3.外侧肌间隔:位于肱骨外上髁上方10厘米,在该处桡神经常被交叉的腱性结构包裹,也就是在此处桡神经相对固定,而且处于腱性组织环中,尤其在上肢剧烈活动后容易遭受卡压损伤桡神经。

4.旋后肌腱弓(Frohse弓):是旋后肌管上口浅层近侧缘形成的腱性组织结构,骨间后神经和其密切接触,前臂被动旋前时桡神经深支在此处易被卡压。

5.旋后肌管:旋后肌以浅、深两头分别起自肱骨外上髁、环状韧带及桡侧副韧带止于桡骨体上部,形成旋后肌管。骨间后神经穿经其间,在此易卡压。尤其是在前臂被动旋前时,进一步加重对桡神经深支的压迫,引起肘外侧疼痛。(如上图示)

6.旋后肌管下口:大部分由锐利的腱性组织构成,其下走行的桡神经深支被压成扁平状(鱼尾状),在前臂被动旋转时其下口明显对桡神经深支造成卡压。桡神经深支在旋后肌管下口受到卡压引起疼痛。

7.桡侧腕短伸肌腱弓:全部均由腱性组织构成,该腱弓均恰好覆盖在旋后肌腱弓桡侧缘的浅面,前臂被动旋前时,该腱弓被拉紧进一步加重旋后肌腱弓对桡神经深支的压迫。行桡神经深支减压时,一定要处理桡侧腕短伸肌腱弓,它在桡神经深支卡压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三)诊断:

上臂桡神经卡压诊断:无明显诱因而逐渐出现的腕下垂、指下垂,或剧烈上肢运动后的腕下垂、指下垂,均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性。2-3个月前有“感冒,周身疼痛”的病史,疼痛逐渐局限于患肢上臂,继而出现手部无力而发生腕下垂、指下垂者,考虑此病。该综合征也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神经局部感染、肿胀受压、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骨间后神经卡压诊断:(1)肘外侧有夜间疼痛;(2)肱骨外上髁下方压痛;(3)前臂抗阻力旋后,有诱发痛;(4)指下垂;(5)肌电显示:骨间后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指伸肌、拇伸肌、尺侧腕伸肌有纤颤电位。

桡神经感觉支卡压诊断:手背疼痛、麻木、前臂桡侧Tinel征阳性,握拳、屈腕、前臂旋前时症状加重,即可诊断。

(四)症状及体征:

上臂桡神经:(1)早期仅能发现伸腕伸指力量减弱,以后可能会出现腕下垂、指下垂。检查时应在手指放松情况下,令患者做伸腕动作。(2)感觉障碍:手掌背桡侧、拇指背侧及前臂中段桡侧,针刺痛觉消失或减退。(3)在三角肌后缘近止点处可扪及质地偏硬的条索样的桡神经,此段的桡神经压之酸痛明显,且有麻木感,并向手背放射。

骨间后神经卡压(1)肌萎缩:常常有前臂伸肌群的萎缩。(2)局部压痛:压痛常常局限在肱骨外上髁下方2-4cm处,外上髁可能同时有压痛。检查时应作双侧检查,比较两侧相同位置对按压的反应,因该处正常人压之亦有酸胀感。(3)诱发痛:伸肘时抗阻力旋后,可诱发疼痛。因旋前、旋后肌被拉长,而抗阻力旋后,旋后肌在拉长情况下收缩对骨间后神经压迫加重,而腕短伸肌的腱性缘在前臂旋后时亦强力收缩,加强对神经的压迫。伸肘位、腕平伸、抗阻力伸中指,可诱发肘外侧痛,此为中指试验。(4)甩水试验:屈腕位,反复旋转前臂,亦可诱发疼痛,实为牵拉旋后肌和桡侧腕短伸肌,对骨间后神经产生压迫。(5)伸指伸拇障碍:晚期患者可出现拇指不能伸、不能桡侧外展、第二至第五掌指关节不能伸。

桡神经感觉支:(1)疼痛:灼性痛、麻痛和针刺样痛,有少数患者述腕部反复痛和胀痛,疼痛随腕关节活动而加重,可放射至肘部甚至肩部。(2)手部无力:握拳、抓、捏均可诱发疼痛而不能用力。(3)Tinel征阳性:大多数位于前臂中下1/3交界处,亦有于腕上3-4cm处。(4)手背及前臂桡侧感觉异常。(5)屈腕握拳、屈腕尺偏、前臂旋前均可诱发疼痛。

正中神经

一、走行及分支

(一)走行

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的内外侧束,与C5-8及T1神经根均有关。外侧束分为正中神经外侧头与肌皮神经,内侧束分为正中神经内侧头与尺神经,正中神经的内、外侧头在腋动脉前方,腋部胸小肌的外侧缘汇合成为正中神经主干。正中神经发出后在腋动脉的外侧沿内侧肌间隔下行,当行至臂中部时,则越过肱动脉的前方内移至动脉的内侧,肱肌的前面继续下行,经肱二头肌腱膜的深面到达肘窝,在尺动脉近端的前方跨过,主干进入旋前圆肌肱骨头、尺骨头之间(旋前圆肌管),继续下行于指浅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浅出后于掌长肌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经腕横韧带深面,屈肌腱的浅面到达手掌(腕管),分成终末支。(二)分支

1.正中神经肌支中以旋前圆肌支的起始部位最高,它于肘窝上方即从本干发出,向下进入旋前圆肌。在肘部的肌支很多,支配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在旋前圆肌下缘附近,发出骨间掌侧神经,贴前臂骨间膜下行,主要支配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和旋前方肌。

2.正中神经手掌支于前臂下部由本干发出,分布于手掌桡侧半的皮肤。

3.正中神经外侧支为终支之一,属于混合性神经。在其根部发出短而粗的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和拇短屈肌浅头。外侧支的其它分支为三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拇指两侧和食指桡侧半皮肤及第一蚓状肌。

4.正中神经内侧支为另一终支,主要是皮支,分为两条指掌侧总神经,其中第一条分支支配第二蚓状肌。指掌侧总神经在指根部,各分为二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第二至四指各相对缘的掌侧皮肤和桡侧三个半手指末节指背皮肤。二、卡压点

1.Struthers韧带:1848年Struthers描述了髁上突(肱骨内上髁上方3~5cm形成异常的骨性突起)的存在,与内上髁之间形成纤维连接,称Struthers韧带。出现率为1%~3%,但随着物种的进化,发生率不断地下降。该韧带不仅卡压正中神经,还卡压肱动脉,造成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旋前圆肌:旋前圆肌肌腹肥厚,旋前圆肌肱骨头起点过高,肱骨头深面或尺骨头浅面腱性组织过多,旋前圆肌形成的腱弓均会造成正中神经卡压。

4.指浅屈肌腱弓:正中神经从指浅屈肌腱弓下经过进入深面时,可以产生卡压而出现症状5.腕管:腕管是由腕骨排列而成的沟槽和腕横韧带构成的,为骨纤维性管,通过内容较多,除正中神经外尚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通过。

腕管综合征即腕部正中神经卡压是周围神经卡压中最常见的一种。

(一)腕管解剖

腕管是由腕横韧带及腕骨形成的一个管道。腕管长2~2.5cm。宽约2.5cm。起顶为腕横韧带,桡侧附着在舟骨结节、大多角骨嵴,尺侧附着在豆骨和钩骨钩,也有人认为其顶为屈肌支持带。腕管的底是由腕骨形成的无弹性弓状结构及腕骨外、腕骨间的韧带。尺侧为钩骨钩、三角骨,豆骨,桡侧为舟骨、大多角骨、桡侧腕屈肌腱。腕管内容物包括指浅屈肌(4根肌腱)、指深屈肌(4根肌腱)、拇长屈肌(1根肌腱),共9根肌腱及其滑膜和正中神经。(二)CTS病因

1.解剖因素

(1)腕管容积变小:腕骨变异,腕横韧带增厚,肢端肥大。

(2)腕管内容物变多:前臂或腕部骨折(Colles骨折、月骨骨折),腕骨脱位或半脱位(舟骨旋转脱位、月骨掌侧脱位),创伤性关节炎(骨赘形成),变异的肌肉(掌深肌、蚓状肌和指浅屈肌肌腹过长),局部软组织肿块(神经瘤、脂肪瘤、腱鞘囊肿),正中神经(损伤或栓塞),滑囊增生,局部血肿形成(出血性疾病,抗凝治疗患者)。

2.局部位置、活动受限

(1)位置因素:屈腕尺偏固定时间过长,睡姿影响(夜间手腕不自主屈曲位固定)。

(2)活动因素:反复的屈伸腕指活动,反复上肢振动,工种影响(打字员、乐器演奏员、电脑操作员等)。

(三)CTS症状与体征

典型的腕管综合征表现为:中年女性,40~60岁好发,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夜间加重可有麻醒史,醒后行甩手或搓手等活动后好转,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大鱼际肌萎缩,拇对掌功能受限。腕部的不适可向前臂、肘部甚至肩部放射。有时让患者举手拿电话、梳头或拿报纸均可使手麻加重。当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精细动作受限,如拿硬币、系纽扣困难。

(四)CTS检查方法

1.屈腕试验:患者肘部放于桌面,前臂垂直,腕部屈曲,60s内桡侧手指发生麻木或麻刺感则为阳性,提示CTS的可能。

2.Tinel试验:医生在患者腕部近端轻叩正中神经,桡侧三指半手指麻木则为阳性,提示CTS的可能。

3.止血带试验:在患者患侧上臂止血带充气后观察感觉变化,压力超过收缩压时,60s内出现感觉异常,提示CTS的可能。

4.肌电图:大鱼际肌肉的失神经支配。

(五)CTS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出现桡侧三指半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和鱼际肌萎缩三大症状中的一个或两个症状时要考虑该病,尤其伴有夜间麻醒史者更应高度怀疑该病。肌电图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该病。

2.鉴别诊断

(1)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易与周围神经卡压症状相混淆,C5、6,C6、7神经根受压会出现手指桡侧的麻木、疼痛、感觉减退,可伴有颈部不适。Tinel试验、颈椎X线片、肌电图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旋前圆肌综合征:一般无夜间麻醒史,有前臂近端的疼痛和压痛,有屈指肌力、前臂旋转肌力的下降。肌电图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3)糖尿病的神经损伤:糖尿病出现神经损伤的分布为手、足部的手套、袜子样感觉减退,主要是神经末梢的损伤所致,运动方面的损伤不明显。

(4)其他:应与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上干型、正中神经的肿瘤、肩手综合征相鉴别。

(六)CTS治疗

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针刀等各种针具治疗,药物治疗等。

针灸治疗可以针刺内关、大陵、鱼际等穴,及前臂掌侧、腕掌侧和手掌侧。

针刀以及徒手等以松解卡压点及正中神经走行附近的筋膜、肌肉为主,松解组织黏连降低腕管内压,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改善和恢复腕管内微循环和腕关节的活动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