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史料(六)

 新用户0773xNye 2021-11-28

西征日记(清.海宁 徐瀛 洲士 撰)

道光四年甲申后七月十三日建癸卯午刻,自成都皇华馆启程晋藏,共用驮骡二十二头。送至打箭炉,掮担一架。......

......

二十六日丙辰,晴。卯正,发二道水,十里日地塘,十五里大藏桥,五里柳杨塘房,尖,十五里沈坑(亢),又十里至打箭炉。相传武侯南征,遣将郭达安炉造箭之地,今仍其名。即驻永盛旅店。随至军粮府署,拜翟司马凤翔并候范照磨菊船,何都阃卫斋,并候明正土司及汪包二头人,晚翟司马送席。

(263-266页)

西輶日记(清.江西 黄茂材 豪伯 撰)

光绪四年戊寅五月,奉四川总督丁宝桢开派委茂材游历三藏五印度地方,察看情形等因,经附片奏明,奉旨允准,颁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汉英文护照,暨英国驻京公使英文护照祗领。遵于七月初七日由成都起程,同行者高安武举章鸿钧、长沙聂振声、慈谿裘祖荫及跟随一名、厨役一名。

......

二十一日,转西向,循泸河南岸而行,七十里抵打箭炉。自过桥以来,山川奇险,骇目惊心,怪石危峰,悬空欲坠,至于河流迅急,尤异寻常,水石相激,飞涛怒吼,如白龙夭矫,腾空直下,几疑身到银河,极宇宙之奇观矣。午正表八十五分,至炉城则气候骤改,人思挟纩,盖地势欹斜,每里渐高十数丈,自泸定桥至此,大约高逾千丈矣。

自省城至打箭炉十三站,计九百七十五里。

炉城二水夹流,三山紧抱,,晨夕多风,终年积雪,盛夏犹服重裘。番夷杂处,诡行异状,鸠面黎黑,鸟语  ,被发徒跣,身衣红褐,梵僧喇嘛,往来不绝于道,实西南之锁钥,藏卫之喉吭也。设分防同知一员,阜和协副将同驻焉。

明正宣慰使司驻城中,所辖长官司及土千百户四十九员,东至泸定桥一百二十里、冷边土司界,四(西)至中渡汛二百八十里、里塘土司界,南至乐壤六百里冕宁县界,北至章谷屯四百五十里小金川界。

打箭炉古旄牛国也,俗传武乡侯南征,遣郭达将军安炉造箭,附会无稽。愚按唐宋之世,吐蕃入寇,斯为要道,或尝造箭于此,至丞相面征,由入益。程途各别,非所经行也。

八月初一日戊寅,朔,表六十四分。

初二日,晤法国毕司铎。

初三日,会廓尔喀贡使,番语称曰噶箕,自去岁五月由该国起身,至本年六月乃抵炉城。

(285-288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