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岱金红:二难 二难:二个都难得。《世说新语.德行》“元方 难为兄, 季方 难为弟。”;贤主嘉宾。二事都难,左右为难。二难推理;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宝玉兄弟自愈很有才华的古人,是二者都难得的意思。《世说新语》典故是说兄弟二人高品德难得。洪适诗中意思更多是指兄弟二人才华难得。“难为兄,难为弟”说难分高下也不错,但愿意似乎不是难分高下的意思。与“这件事难为他了”一样,是说很难做到但兄弟二人都做到了 《世说新语·德行》载: 东汉陈寔有长子元方和少子季方,元方之子和季方之子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更高,争持不下,就去问祖父陈寔。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弟二人才德俱优,难分高下。 张岱程甲本: 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 贾环近日读书稍进,亦好外务。今见宝玉做诗受奖,他便技痒,只当着贾政,不敢造次。如今可巧花在手中,便也索纸笔来,立就一绝,呈与贾政。贾政看了,亦觉罕异,只见词句中终带着不乐读书之意,遂不悦道:“可见是弟兄了:发言吐意,总属邪派。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就只不是那一个'难’字,却是做'难以教训’'难’字讲才好。哥哥是公然温飞卿自居,如今兄弟又自为曹唐再世了。”说得众人都笑了。 毅孺狠抹予诗因烧甲申以前诸稿 张岱 岂为二难攻伯仲,每因一字定师生。 其一:近年来没有认识一些令人敬畏的朋友,阿谀奉承的话每天都到,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名声。遭到你的辣手,才知道什么是鞭鞑,我收拾自己的虚心,完全肯让你烹煮。怎么会为了贤主和嘉宾二难而评个高低呢,每每因为一个字而确定了师生关系。【原诗:岂为二难攻伯仲,每因一字定师生。】董云年纪高了,还崛起,甘愿接受钳子和锤子,而意气自平。 其二:很是借助于《庄子》中的那个郢人的斧头砍去了我的病症,自家失败、缺憾的地方,自家是明白的。不知道是我进步的同时,你也在进步,无可奈何地现实是既生诸葛亮,又生了周瑜。我就像蔡老,在爬格子,而你就像在用鞭子,在督促方平校正。十年来我是烧了三次稿子,我这个丑妇就随着别人的见解重新装扮吧。 徐渭四声猿: 文学优长,吏事精敏,久淹莲幕,已及瓜期。选骏九方,贵略马于牝牡;守贞十载,谁知乌之雌雄?天上佳期,人间好事。状元双占,尔既自致二难;参郡交除,朕特成其四美。 《徐渭集》1062页《戏文台》: 四美具,二难并,人政好逢场作戏; 千金多,一刻少,天何不转夜为年? 徐渭金瓶梅: 诗曰: 雅集无兼客,高情洽二难。 一尊倾智海,八斗擅吟坛。 话到如生旭,霜来恐不寒。 为行王舍乞,玄屑带云餐。 话说夏寿到家回复了话,夏提刑随即就来拜谢西门庆。 “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就只不是那一个'难’字,却是做'难以教训’'难’字讲才好。” ——可见,红楼梦中的'二难’是调侃之语,难,古语中代指功德难分高下,'二难’类似于鸿儒高才、优秀的意思。这里,贾政戏谑地取用难之本义,引申为'难以教训’之难,是对两个爱子专于淫词艳曲、不务正业、“词句中终带着不乐读书之意”的隐约不满。贾政眼里,宝玉兄弟二人恰好是古人“二难”的反面教材,难称优秀,所以才这样讲。 土默热在此处却为了与洪升牵强附会,硬说之前对二难的这种解释不正确: “这样解释似乎并非无理,但仔细思之确有不妥。贾政评论宝玉、贾环的是诗,而不是功德。所谓“邪派”是有特指的:“哥哥公然以温飞卿自居,兄弟自以为曹唐再世”,这就很难说是反用陈氏兄弟“二难”之典了。”“不论是贾政反对宝玉热衷“花间派”诗风,还是贾赦赞赏贾环“游仙诗”风格,都与期望还是反对宝玉、贾环参加科举有关。而《世说新语》中的“二难”典故却与科举无关,东汉时也没有什么科举取士制度。那么,是否《红楼梦》作者不明其义,让贾政误用了“二难”典故呢?以《红楼梦》作者之如椽大笔,误用文学熟典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贾政所说“二难”典故另有别解。原来,《红楼梦》的作者乃是洪昇,洪氏家族史上便有另一个“二难”的故事。杭州洪氏家族出自南宋时魏国忠宣公洪皓的次子洪遵。”““得路青云喜二难”,意思就是兄弟二人进入科举鼎甲得以平步青云,就像《世说新语》中元方、季方兄弟一样都很优秀。这里说的是科举优秀之意,由于哥哥洪适中榜眼,弟弟洪遵中状元,状元当然要高于榜眼,以“二难”相称状元、榜眼,便使“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有了新意,既是祝贺洪遵,也是洪适自谦。” 这里,难道洪升先人诗文中用过“二难”,就要把红楼梦中的“二难”的解释权划给洪升?这是一种错误思维。中国汉字博大精深,难道只许洪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别人就不能用二难的典故?徐渭就多次使用二难之典。张岱也在诗歌中用过二难的典故:岂为二难攻伯仲,每因一字定师生。 所以,把二难的解释权生拉硬扯到洪升上是错误的。而且,土默热用的洪家二难之典故,也和世说新语没什么两样。都是指代文品优秀、才华出众。 二难之典故,也再次印证了李明鸟的红楼梦作者张岱论的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