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
2021-11-28 | 阅:  转:  |  分享 
  
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均已失败告终。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应用于实践,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2、新航路的开辟、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府、闭关锁国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相继入侵我国东南沿海,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宝岛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我国领土和主权。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1684年,康熙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东南海防。西方殖民者不断入侵我国东南沿海,清政府担心危及自己的统治,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3、指南针、海上丝绸之路、市舶司、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宋末年,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活动,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南宋时,海外贸易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在南宋完成。



4、工业革命、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倾销商品和寻找海外市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为了改变落后的状态,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5、资本输出、瓜分中国、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华民国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将其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原子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敌对政策,特别是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多次核威胁中国。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核威胁。1971年,在亚非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追随美国的日本改善对华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迎来了七十年代建交新高潮。



7、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代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欧国家进行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8、黑船事件、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1853年,美国培理叩关,日本遭遇民族危机,为了富国强兵,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了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启蒙。张謇倡导“实业救国”,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9、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1978年,光明日报上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一国两制、台湾问题、港澳回归



香港、澳门、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港澳回归祖国开辟了新途径。1997年和1999年,中国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类生活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大大提升了各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人类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类的交往、交流方式。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