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人就像是落叶一样,在空中随风飘荡、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一小部分的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在一定的途径上走,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在他们的内心中有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流浪者之歌》黑塞 人生第一次读《流浪者之歌》,是在生日过后的平凡日子,我默默的读着悉达多传说的故事,也许不一定全然的真实,但他的经历仿佛触动了我。 悉达多,一个想要拥有修行成就的年轻人,从少年拼命追逐生活的意义,到逐渐沉沦其中,沦为一个平庸俗人,经过挣扎后,放下了昨日固执的自我,逐渐走向光明…… 悉达多,是自我了悟的人,而你我亦是,在最亲密的,最平凡的生活里,要经历多少迷茫、挫折、自我、沉沦、绝望,才能重生。 如朋友说,工作、事业、家庭,自己,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这不是自私,这是一切的源头,你好了万物皆好,你平静了,一切皆在平和之中。 要有多少次,你不肯爱一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可憎,你想让对方改变,让这个世界改变。于是,你陷入了一场内耗的时间里,其实,你能改变什么呢?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因果罢了。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过一段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 普遍意义上来讲,第一种人会被认为心态乐观,吃的葡萄永远是一堆葡萄里最好的一颗。 而事实上,纵观整个人生,第二种人还有希望,可第一种人只是在消耗和回忆。 人生犹如修行,每个人都在走向不同的道路,人在出生时别无二致,但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呢? 答案就在于:有的人创造人生,而有的人消耗人生。 消耗式的人生对人来讲,有赌博、酗酒、过度沉迷购物和化妆美颜、无节制刷剧和打游戏,无效社交等等,特别是垃圾情绪、负能量心理以及无意义的人生认知。 诚然如悉达多,他年少时如此迷茫,反抗父母的意志出门流浪,就是为了找到修行的根本意义。 他投入苦行僧沙门,拜访释迦摩尼,在世间以名妓渴慕乐为师,在商海里沉沦无法自拔,体验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欲投河自尽,因为实在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后来,那条河救了他,因为那久违梵音的呼唤,“唵”。 唵嘛呢叭咪吽。这句六字真言,让人平静如水,当一切痛苦升起的时候,我们只在此刻,当下。时间与空间不再是固定的,所有的意识都在消融,因为心中的信仰,便不会害怕了。 我愿你拥有信仰,无论是基督、佛陀或是自己,当神降临给我们力量,我们也便成了神而无坚不摧。 人之所以活着,靠的是信念,于是也有了目标感,伤与被伤不再只是疼痛,而是一种考验。我们的喜乐,一方面是挑战自己,另一方面是让身边人过的更好。 孔子云,近悦远来。古语的意思是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在这里,比作佛理中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因此,又何必想的那么远,悉达多在异域漂泊多年,最终才明白,使得自己智慧的是源自婆罗门的教育,他所沾染的世俗,是下一代无法避开的生命之源。 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体悟,要勇敢的走下去,别依赖别人,甚至舍弃所有教条主义的经验、束缚,打造出一个真正的自我,才能够决定放下自我。 你可以和身边任何值得学习的人取经,但要知道,取经是为了自己的那条路。 而那条路的尽头,一定是殊途同归。 一小部分的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在一定的途径上走,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在他们的内心中有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命运会交给他们自己去体验,直到每个人找到答案,不再沉沦的醒来。 我愿你拥有信仰、光明的未来,因为坚定的信仰主义者,在影响着小小世界,哪怕微小的改变,在这里,你将是主宰之神。 就像那慈悲的,无为的神灵,不为突出自己,只是发着自己的光,作为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