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莫高窟(上)

 hsgzlgg 2021-11-28

为了这次莫高窟之行,我准备了很长时间,做足了功课。

1.看纪录片:《敦煌》、[NHK纪录片] 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敦煌·生而传奇》。

2.看书:《如何读懂敦煌》、樊锦诗的《敦煌,精选50窟》

3.百度:了解必看洞窟及看点。

428窟 北周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420窟 隋代 “永葆青春的菩萨”

419窟 隋代 隋代造像(尤其是迦叶像)

407窟 隋代 三兔莲花飞天藻井

331窟 初唐 佛龛顶部飞天所持乐器都不相同

329窟 初唐 佛龛顶部飞天  飞天莲花藻井 东壁有未变色菩萨像  华尔纳粘走壁画两方(推荐!)

328窟 初唐 唐代原作塑像

323窟 初唐 佛教史记画

259窟 北魏 “曹衣出水”式样的袈裟 禅定佛

257窟 北魏 鹿王本生(九色鹿)

249窟 西魏 窟顶绚丽鲜艳的青金石颜料和光怪陆离的形象  寥寥几笔就形神兼备的牛和白描的猪(推荐!!)

244窟 292窟 隋代飞天

237窟 231窟 中唐 反弹琵琶

220 窟  初唐  《乐舞图》、经变图

158窟   中唐  卧佛

148窟:卧佛

130窟 盛唐 莫高窟第二大佛

103窟:盛唐 藻井 青绿山水 吴道子风格的维摩诘像(推荐 艺术价值很高)

96窟:大佛

61:中心佛塔

45窟:七尊像。

23窟 盛唐 称作法华窟

16、17窟:藏经洞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平面图

  

排队分组,每组安排一位讲解员,我这次跟着我所在的团看了14个洞窟(固定包含九层楼、藏经阁和卧佛窟),之后又跟着其他的团看了17个洞窟,全天总共看了31个洞窟,由于在洞窟内不让拍照,偷拍的效果也不好,我就用网上的照片来给网友做些介绍吧。我是淡季去的,而且,是2014年刚刚实行新参观方式。现在,再不可能像我这样幸运了。

第16窟距莫高窟山崖最北端约200米处,面积达226平方米,为莫高窟最大洞窟。窟主为晚唐高僧洪辩法师。洪辩俗姓吴,故此窟旧称“吴僧统窟”,也叫“吴和尚窟”。洪辩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曾总管河西地区的佛教事务,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根据洞窟甬道南壁碑文所记,该窟的上层为第365窟(七佛堂),顶层为第366窟,均为吴和尚独立开凿的系列窟,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即“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

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莫高窟第17窟)即发现于此窟甬道北壁(洞口有“017”的字样)。公元11世纪初叶,由于时代更迭或战乱等尚未确知的原因,大量佛经、佛画、法器和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文物五万多件被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门,且表层饰以壁画。藏经洞随即在大漠中封存了九百多年。1900年莫高窟主持王道士在第16窟甬道清除积沙时(由鸣沙山及沙尘暴刮来的淤沙)发现北侧墙缝内有一秘室,仅七八平方米,内藏5万余件自晋至宋千余件经卷、书画、织绣、小说、史籍等文物。因其中80%为经书,故俗称藏经洞。

主室设马蹄形佛坛,后有通顶背屏,坛上存清代改修之宋塑一佛,二弟子,两协侍菩萨,四供养菩萨共九身塑像。四壁壁画为重层,表层为北宋(或西夏)所绘绿底千佛。底层可见晚唐壁画,该画色彩如新,线条清晰。

洞顶藻井绘有金色四龙团凤,团龙浮游于绿色水池中,全身淡黄色,金色线描绘全身,凤卷曲成一圆形,双翅张开,尾卷曲,尾上翅纹显著,陪衬着外围的团花。团花由许多卷瓣莲环绕组成,石青、石绿、黑、黄相间交错的叠晕,四披则为贴金棋格团花图案。

洞窟四壁有西夏所绘千佛,色彩单调,千佛一面,缺乏生机。

甬道两侧墙壁上绘有持花供养菩萨。

缠枝西番莲纹样。  

藏经洞即第17窟,在第16窟甬道北侧,此洞为洞中之洞。里面有洪辩彩塑像。高0.94米,身着田相袈裟,通肩裹体,结跏趺坐,作禅修状。头部颅顶丰隆,面部饱满,额角和颧骨轮廓豁朗,额部和眼角有皱纹,目光含蓄有神,眉头略蹙,若有所思。眉脊、眼角、鼻准、嘴角表现出中年高僧庄重矜持的神情和气派。造型写实,保存完好,是目前已知人物肖像彩塑留存至今时代最早的优秀作品。高僧背后壁上画菩提树二棵,树枝上悬挂着净水瓶和布袋。东侧菩提树下画一持对凤扇的比丘尼,西侧菩提树下画一执杖、持巾近事女,表示他们曾是洪辩法师生前的侍者。

令人痛心的是,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纷至沓来,他们陆续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文书、经卷和其他文物近四万件。敦煌藏经洞文物中的大多数精品就此流失海外。斯坦因1907拍摄的藏经洞和经卷。

  

第23窟建于盛唐(704—780年),是敦煌盛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第23窟位于崖面下层,这是一个标准的唐代洞窟——覆斗形窟顶。正面开一佛龛。窟顶为团花藻井;西壁敞口龛内绘画和塑像相结合,表现佛及其眷属,但经过清代重修,失去唐代本身的面貌。洞窟的东、南、北壁及窟顶的南披均绘制法华经变,堪称“法华洞”。窟顶东披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西披绘弥勒经变、北披绘一佛五十菩萨图。

西壁佛龛。

北壁西侧绘《药草喻品》中的雨中耕作图。整个画面紧张而又充满生活气息: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农妇送茶饭于田间地头,几名孩童在雨中嬉戏……非常亲切感人,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调。

南壁正中绘制的是《见宝塔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大意是“释迦牟尼在说《法华经》时,地下涌出一座七宝塔,停在空中。这七宝塔装饰着各种奇珍异宝和金银琉璃,异常华丽。这时,有一菩萨提出要见塔内的多宝佛,释迦牟尼就升至空中,用右手打开塔门,多宝佛分半个座位给释迦牟尼,释迦还用神通力把他的侍从接到空中。

南顶及南壁西侧绘制的是《观音普门品》。正中为观音像,周围绘制了三十三现身部分内容和救助众生苦难的情景及“三毒”的场面。
东披南侧绘制的是《譬喻品》,它是《法华经》中最常见的一品,画面中有一起火的大宅院,而宅院中有三个嬉戏游玩的童子。他们的父亲对正在玩耍的孩子说:“这个房子着火了,你们赶快出去。”可三个孩子只是一味地贪玩,不肯离去,父亲只好牵来三乘华丽的车子,告诉他们说:“外面有牛车、鹿车和羊车,如果你们肯离开这宅院,就可以得到车子。”孩子们才急忙从院子里跑出来。这时,着火的院中有许多妖魔鬼怪骑着怪兽四处乱窜。这是《法华经》中一个典型的譬喻故事,这里充满了黑暗、痛苦、充斥着卑劣龌龊之事,三个贪玩的孩子象征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类,尽管已经面临着各种危险,仍然执迷不悟,留恋这个世界。外边的牛车、鹿车、羊车代表佛教的大乘、中乘、小乘,而长者就是佛的化身。

第25窟为宋代营造,清朝重修。洞窟形制为方形覆斗顶窟,西壁开一龛。窟顶藻井画团龙卷瓣莲花井心,联珠、回纹、团花、卷草边饰及垂幔铺于四披,曼妙灵动的伎乐飞天十六身绕于藻井四周。

西壁盝顶帐形龛内清塑一铺五身及二天兽。龛外南、北两侧分别塑普贤、文殊各一身。龛顶中央画棋格团花图案,西、南、北披画趺坐佛共十八身、供养菩萨共五身。龛内西壁画大目乾连、阿难、须菩提、富楼那、罗睺罗等十大弟子,南、北壁画天王、阿修罗、龙众、夜叉、菩萨等各十一身。龛外南侧画普贤变一铺、北侧画文殊变一铺。洞窟南壁画劳度叉斗圣变一铺。

北壁通壁绘《维摩诘经变》。规模相当宏伟,整个画面沿袭了隋代形式,主要表现“文殊师利问疾品”。周边穿插绘出其他诸品的内容。画中方形宝帐内,居士维摩诘弯腰前倾,右手持麈尾,右臂倚膝,左手搭在膝顶,是年高士大夫形象。“文殊师利问疾品”是维摩诘经的中心与高潮。

  

莫高窟第29窟 此窟是覆斗顶方形窟,西壁开盝顶帐形龛,有甬道,前室存一部分。从窟形上可以看出该窟是标准的中晚唐时期的洞窟之一,据前室西壁门北和门南保存下来的毗沙门天王、毗琉璃天王和千佛来判断该窟原建年代是晚唐,其余壁画为西夏重绘,佛龛似古代暖阁,龛内马蹄形佛床上有清代重修的一铺九身塑像。     公元1036年,李元昊攻占瓜(安西)、沙(敦煌)二州,瓜、沙遂归辖于西夏。西夏王朝笃信佛教,在瓜沙造窟颇多,大多是重修前朝旧窟,在莫高窟重修了六十个洞窟,此窟即是其中之一。主室窟顶藻井呈方形,画团龙卷瓣莲花井心。

井心的浮塑团龙,龙身细长灵巧,张牙舞爪。四披和佛龛内顶部画棋格团花图案,其简洁整齐,色彩艳丽,显示出鲜明的装饰意味。

四壁顶部有一圈飞天绕窟飞翔,下画千佛,壁面以白色为底色,佛像用石绿勾画,色彩清淡。佛龛下画供养器物,两侧驯狮,昆仑奴各一身,狮子背负火焰宝珠。

第55窟为中心佛坛窟,修建于宋建隆三年(962)前后,窟主曹元忠。洞窟平面呈纵长方形,中心偏后置马蹄形佛坛,前有甬道,后有背屏连接窟顶。覆斗藻井窟顶,四角均有凹入的浅龛,画四大天王。10世纪前后,中原大地上战乱不断,地处边陲的敦煌,相对来说比较安定。当时统治这一地区的曹氏家族笃信佛教,在莫高窟开凿了不少规模较大的洞窟。曹氏在敦煌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佛教文化,莫高窟第55窟就将当时的开窟盛况留传到了现在。规模巨大是曹氏家族统治时期开窟的一大特点。

这个洞窟的面积约为140平方米,高约9米,洞窟中心设背屏佛坛,坛上塑三组十身塑像,表现弥勒三会,是莫高窟宋代塑像中的精品。

这些塑像丰腴饱满,形象衣饰仍保持了唐代遗风,规模则超过了唐代。这铺塑像表现的是《弥勒经》中弥勒三会的情景。经文中说在弥勒世界人寿八万四千岁,农作物一种七收,树上生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并且没有刀兵之灾。弥勒成佛后,召开了三次大型的法会,广度众生。第一次化度96亿人,第二次化度94亿人,第三次化度92亿人。此三组塑像即表示弥勒三会,它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弥勒佛像旁边有一尊金刚力士像,一手插腰,用力扛着佛的台座,他那勇猛的姿态,为巨大的石窟增添了不少光彩。

此窟窟顶西披、南壁东侧各画一铺弥勒经变,与佛坛上的弥勒三会群塑相呼应,莫高窟仅此一例,十分珍贵。经变画中间以大型说法场景为主,弥勒佛倚坐中央,圣众环绕。在说法场景下部画婆罗门拆宝塔等故事。

开阔的天井壁画以淡绿色为基调,藻井中央绘有有两条龙。龙在古印度,是被作为佛教的守护神来绘制的。龙的周围以各种纹样图案相连,组成一个庄严的天上世界。

窟顶东披绘楞伽经变,南披是法华经变,北披为华严经变。主室东壁绘金光明经变、密严经变。南壁东起画弥勒经变、观无量寿经变、报恩经变、观音经变。北壁东起画天请问经变、药师经变、思益梵天问经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西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南、西、北壁下部绘贤愚经变屏风画。这些经变画都是根据相应佛经所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信仰热情和对佛教思想的解读。

北壁-药师经变之第九、十大愿

南壁-弥勒经变局部。

南壁-报恩经变之善事太子入海品局部。

南壁-弥勒经变之牛圈。

西壁南侧-劳度叉斗圣变局部。

窟顶四角浅龛画四大天王也是曹氏洞窟的一个特点。他们是守护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神,守护北方的多闻左手托白色的佛塔,手持弓箭的是南天王增长天,东方的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手握宝剑的是西方的广目天王。四大天王时刻镇守着这个巨大的石窟。  

  

第61窟建于五代(元)此窟又称 “文殊堂”,主要是供奉文殊菩萨而修的,文殊菩萨在佛国世界是无穷的智慧,传说他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五台山自北魏起深为佛教徒所信仰。随着文殊的著名,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也随之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深受佛教徒的信仰,文殊是佛教知识分子的代表,唐代又是一个崇尚文化的盛世,所以文殊在唐代达到极盛时期,五台山也就成了中国最大的一处道场,不断有印度、西域、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僧侣前来朝拜文殊圣地。据记载,长庆四年(824年)吐蕃赞普使者向唐王朝求五台山画样,开成五年(840年)日本僧人圆仁朝拜巡礼五台山,同时的汾州和尚议圆巡礼完之后,请画博士画五台山化现图一幅赠给圆仁,让他带回国供养,于是五台山图便东传日本,西入吐蕃,实际上西传的地方并不仅在吐蕃,还传到了河西及中亚一带,五台山便成为佛教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题材。

甬道和主室。此窟开凿于五代,元代重修。窟形为覆斗顶殿堂式洞窟。

东壁门南—曹氏家族的女供养人。

东壁门北—于阗公主供养像。东壁北侧第七身女供养人身份最为显贵,头戴高耸的凤冠饰步摇、贴花钿、衣饰豪华,形象突出,绘制时间在北宋时期。榜题为:“大朝大于阗国天册皇帝/第三女天公主李氏为新/授太传曹延禄姬供养”。

主室-中心佛坛和背屏。

十六国至隋代、供养人像身躯较小,五代宋初供养人像地位显赫,数量大增,好象列序家谱,把自己的姻亲眷属都画在窟内几乎都与真人相等,主要人物还超过真人大小的高度,这样与其说修建洞窟是虔诚奉佛应心,不如说是借神灵以树自己的业绩,为自己的家族树碑立传。

东壁门南—女供养人像。供养人的面部有贴花,面部贴花是当时贵族妇女的一种时尚。

洞窟西壁—五台山全图。莫高窟是丝路上的佛教胜地,东来西往的僧侣必然会来此停留巡礼,他们所带的五台山图必然留在此处,地处敦煌的佛教徒怀着向往崇敬中原佛教胜地的心情,也绘制了五台山图,现存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大量与五台山有关的画卷,而且大部分都是五代曹氏家族统治时期所写。

西壁—五台山图之大清凉寺与河东道山门西南。据考古家宿白先生和其他专家考证,此图是根据唐代五台山的真实地理位置和现实生活所绘制,全图长13.4米。高3.4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整幅画详细描绘了从山西太原途经五台山到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方圆250公里的地理形势,山川景色以及风土人情,图中的大小城廓,寺院,塔,草庵,建筑,共一百多处,榜题195条,其间又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著名史迹,以及各种灵异观象,其中一些寺院,如:大佛光寺、大法化寺等,在史籍中都有记载,有的佛寺至今尚存。

西壁—五台山图之佛头现。此图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是各种菩萨化现景象,位临五台山上空赴会;中部是描绘的五台山五个主要山峰以及大寺院情况,又有各种灵异画面穿插于五峰;下部则表现通往五台山的道路,包括从山西太原到河北镇州沿途的地理情况,充满日常生活气息。

西壁—五台山图之大福圣之寺。全图采用鸟瞰式透视法,描绘了五台耸峙,萦回千里的境界及五台山周围数百里的山川景色,如:朝拜中台文殊大殿的两条大道,途中山峦起伏,道路纵横,众多高僧说法,信徒巡礼,天使送供、香客朝拜,以及道路途中百姓割草、饮蓄、推磨、舂米、开设客舍及店铺等现实生活情景,用写实的手法让人物在图中三五成群,结队而行,经山城,拜寺塔,到处都有人物的活动,把艺术的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把宗教神灵和世俗人物绘于一壁,远观神圣庄严的气势,近看是真实生活的情景,故这福图不仅是内容丰富的佛教史迹画,一幅气势壮观的山水人物画,而且是一幅形象的历史地图、丰富的古代建筑图样、包罗万象的社会风情图,对研究唐代的佛教史、社会史、交通史、地理史和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极其丰富珍贵的形象资料。

西壁—五台山图之官人骑马登山。

西壁—五台山图之大佛光之寺。

甬道南壁—二十八宿及十二宫—元代。甬道经西夏重修,并在两壁绘制了炽盛光佛图,两壁的内容和画法大体相同,炽盛光佛坐于车上,车后插龙旗,周围有九曜星神簇拥,画面上部彩云中画出二十八宿神像并穿插画出黄道十二宫,这一内容在莫高窟是独特的,此画布局得当,画工精细。根据佛经,消灾避祸是供奉炽盛光佛的主要目的。同时炽盛光佛和诸星与文殊菩萨的关系极为密切,而且佛经中明言该经是佛向文殊菩萨和各天众宣讲的,文殊菩萨也具有统御九执十二宫、二十八宿的职能,那么这个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画炽盛光佛图,是有一定的内在关系的。 

  

  

第96窟,建于初唐。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96窟其实就是一尊坐着的佛像,而这座佛像非常高,达到了近40米,可能是为了保护佛像把,人们在佛像上盖了9层房子,因此才被称为是九层楼。但是由于内部空间狭小,佛像距离九层楼内部墙壁非常近,几乎都是贴着修上去的,而且人站在佛像之下,需要非常费劲的抬头仰望,一个人如果想要用照相机完整的拍下来,那是及其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张图片,能清楚地看到其内部构造,这也就能解释为何这座窟内的照片非常稀少了。佛像背靠着山体,非常的有气势,这个大佛制作方法是石胎泥塑,经过了多次重新修正,但是如今看来,仍然很有气势。

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为“北大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国之冠。这个洞窟的营造和建成,是莫高窟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唐代前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象征。从造像样式上看,该像为弥勒倚坐佛像。在佛教信仰中,弥勒将是释迦牟尼佛之后的下一尊佛,他将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降生人间。根据大乘佛经描述,弥勒成佛后,将带来一个极为祥和、富足的美妙世界。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向往美好、安定生活的殷切愿望。

这身大佛建造过程是先在崖壁上凿刻大体轮廓,然后用草泥垒塑,再用麻泥细塑,最后用色料着彩。这尊弥勒佛像是倚坐的姿势,两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视,给人以高大威严的感觉。大佛的右手上扬作施无畏印,意思是拔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作与愿印,意思是满足众生的愿望。据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北壁《莫高窟记》等资料,知该窟初建于唐延载二年(695),为四层重檐式建筑,塑像曾涂装金彩。公元9世纪之前改为五层,后历经宋代、西夏、清等时代重修。民国又将大殿改为九层,为硬山一面坡式建筑。1924年华尔纳来敦煌时佛殿上层已经塌毁,从树枝隙间拍得大佛头部照片一张。大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形肉髻,显示出典型的初唐样式。据此可以推知,历代重修只是重新敷彩而已。

大殿殿顶建筑。

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虽无明确的造窟功德记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盛唐时期。此窟平面方形,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

窟正壁(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龛内塑佛、弟子、菩萨、天王七身像。这是此窟的重点,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这铺塑像原系九身,龛外两侧力士像己毁,现存七身。塑像按照通常秩序纵向对称的布置在深敝口龛内。以佛像为中心,按身份等级侍列成对弟子、菩萨、天王,由于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气质也截然有别。造成有静有动、文武并俱的活跃气氛。人物的表情变化及内心状态与整窟内容、形式,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统一在完整的主题之内,使群体雕塑既从属于建筑空间,又能独立欣赏。

主尊佛像右手上举,左手抚膝,端坐说法,头顶高耸螺纹肉髻,宽和的面貌,丰满圆润,肥大的耳朵,圆弧似的双眉,长长的眼睛,似在呼吸的鼻子,饱满秀巧的嘴唇,丰腴的下颌,宽厚的胸堂,从慈眉欢韵的神情、丰厚肥硕的躯体、庄重大度的仪态上,鲜明地体现了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征。

佛像左侧的弟子迦叶,内着锦襦,外披田相山水衲衣,胸部半袒,俯首直立,面貌清癯,嘴唇抿合,嘴角深陷,浓眉纠结,双眼下视,眸子半露,目光有神,神情老成练达,沉毅矜持。此像造型严谨,比例准确,技法纯熟,刻画细腻,曲尽形神之妙。塑造出一个资历高深、精研佛法、思想深邃、令人敬仰的高僧大德形像。

佛像右侧的弟子阿难,上身后倾,腰胯微向上侧斜挫,两手相交置于腹前,头部右倾微俯。举止闲适潇洒,面目英俊秀朗,神情聪明,又含有恭顺、腼腆的神态,犹如现实生活中有情有欲的世俗少年后生。明亮华丽的锦绣裙襦和色彩热烈的紫袈裟,更为青年僧人的俊秀之美增色。

两旁的菩萨像,更是唐代彩塑菩萨的上乘之作。婷婷婀娜的姿态,丰盈健美,冰清玉洁的肌肤,莹润细腻,团花密绣的锦裙,轻柔稀疏的衣纹,犹如音乐的旋律一般。菩萨面相丰满圆润,云髻高耸,长眉入鬓,双目徽启,眉目间似笑而非笑,有慈眼视物,无可畏之色,神情恬静慈祥。作者为使菩萨妩媚动人,更借助主要构成人体动态的头、胸、臀三部分在空间的扭倾关系,遂成“一波三折”节奏鲜明的 波浪形动态。并赋予菩萨一种娇滴滴的大家闺秀的风度,塑造了理想中慈悲为怀、垂怜众生的菩萨形象。

左胁侍大势至菩萨

右胁侍大势至菩萨。

最外侧的两身天王,身躯魁伟,气势威武,头束高髻,身着铠甲,是唐代武士的典型样式。天王双眉紧锁,两眼怒视前方,叉腰握拳,重心落入两脚之间,以轻捷稳健的半弓步横跨在地神身上。头部侧转,俯视下方,胸部随 着即将出击的拳头相应地向内倾,使体态形成内弛外张之势,显现出一种向外暴发的力量和激昂奔放的动感。

  

同时将八弟子、诸菩萨、天龙八部和飞天绘制在塑像背后的龛壁和龛顶,既表现了净土说法的内容和完整场面,又弥补了由于佛龛的局限而造成塑像空间深度不足的缺陷,从而虚实相间,气韵互贯。

前壁(东壁)门两侧壁分画观音、地藏菩萨像等。

南壁的观音经变,取材于法华经观音普门品。观音普门品者,即观世音菩萨普观“圆通之门”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谓。画面分三部分,正中为观音菩萨像,面部丰腴,翠眉明眸,端庄慈祥,披帛随身,璎珞璀璨环绕,艳而不俗。两侧上部的观音三十三身,即观音菩萨变成三十三种不同人物为不同的信士演说佛经。

下部的有求必应,救苦救难场面,写实性极强,画面描绘生动、惊心动魄,皆为现实社会之真实反映,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

航海遇难图。生动地描绘一群撑篙、摇橹的船夫与妖魔鬼怪、狂风恶浪奋力搏斗外,还在桅杆的顶部清楚地画出五级挂帆扣,以示该船可根据风力随时调整速度,这在敦煌石窟所有舟船图像中是绝无仅有的。

商人遇盗图。画面上商人们驱赶着毛驴,满载货物,正从山间艰难地跋涉,从山后突然出来几个持刀的强盗,进行抢劫。商人们面露恐惧,又好像在瑟瑟发抖,毛驴所驮的货物撒了一地。

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绘制的。其中作为主体部分的“西方极乐世界”, 与阿弥陀经变的描绘并无二致,竭力刻画西方净土的繁荣景象。画面上七宝池中现出一片宫殿楼阁,曲栏平台,气势磅礴,辉煌壮丽。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观音、势至菩萨分列左右,圣众围绕,庄严肃穆。平台上乐队分列,演奏法乐;舞伎挥臂击鼓,踏脚而舞,巾带旋转,节奏激扬,迦陵频迦(美音鸟)亦拨弹琵琶,载歌载舞。圣众们沉浸在蕴含哲理的法音、法乐的美感享受之中。净土图的两侧绘有未生怨故事和十六观。

北壁 伎乐图

北壁西侧十六观

第103窟开凿于盛唐,窟形为覆斗形顶,窟顶四坡绘千佛;中央为佛说法图,西侧为佛陀波利来五台山礼拜的故事,东侧是与经文相关的内容。

洞窟南壁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一铺。该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富商在一向导的指引下到宝城取宝,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冲破重重险阻到达目的地的故事。 这幅画没有用穷山恶水来表现道路艰难,而是用清绿山水画来描绘山清水秀、碧波荡漾的情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视觉效果。这种青绿山水画是当时唐代流行的一种画风,唐代的李思训世人称其为青绿山水画的始祖,但李思训的真迹今已无存,然莫高窟壁画中的青绿山水画却保存的很好,色彩如新,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东壁的维摩诘经变是莫高窟的代表作。其内容为大居士维摩诘与文殊菩萨辩法的故事。

图中维摩诘手拿麈尾,身体微微前倾,双眉凝结,双目炯炯有神,须发奋张,毛根出肉,宛如一位充满智慧的老者形象,而文殊菩萨则显得平静沉稳,胸有成竹,与维摩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148窟  据前室《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记载,此窟是李大宾于盛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开凿。窟顶为盛唐时所绘千佛,虽经一千二百多年仍色彩鲜艳。

  主室佛坛上,塑涅槃像,长15米。涅槃是指释迦牟尼八十岁时达到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佛右胁而卧,面型丰满、双眼微闭,左手自然放于左腿之上。衣纹柔软,随身体起伏而变化,一副安然入睡之态。涅槃像后塑有佛弟子、天人、各国王子、佛姨母、菩萨等举哀像七十二身(经西夏重修)。在涅槃像周围,是横贯南、西、北三壁的巨幅连环式涅槃经变,这是根据《大般涅槃经》描绘出释迦牟尼佛入灭前后的历史和神话故事片断。这组壁画高约2.50米,总长度23米,全部画面分为10组,66个情节,出场五百多个人物与动物,是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一幅涅槃经变。整个画面构图布局和谐,气势磅礴,描绘生动,色彩辉煌,山水秀雅,建筑精严,令观之者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南北壁佛龛内原塑如意轮观音和不空绢索观音,已毁。现存清代塑造的过去佛和未来佛。

西壁的《涅槃经变》。

西壁-涅槃经变-求分舍利。

西壁-涅槃经变-荼毗。荼毗,二字是梵语的发音,又有写成"阇鼻多"(du bi duo)。主要是指火葬。尤其指僧人死后的火葬。

西壁-涅槃经变-八王分舍利

北壁佛龛上-天请问经变之听法菩萨。

南壁上部-弥勒经变之倚坐弥勒佛。

东壁南侧-观无量寿经变之回廊细部

东壁门北-药师经变局部

东壁门上盛唐壁画。主尊千手千眼观音位于中部,二十身眷属错落有致地排列于主尊两侧,其中内四供养菩萨(金刚歌、金刚舞、金刚嬉、金刚缦),外四供养菩萨(金刚香、金刚花、金刚灯、金刚涂),均为首次出现于敦煌石窟的密教供养菩萨。此外,火天、水天等天神亦为第一次出现于密教经变中。此幅经变内容丰富,构图层次分明,敷色浓丽,造型精到,线描娴熟,为盛唐力作之一。

第220窟是莫高窟最重要的初唐洞窟之一。1943年,将表层宋绘千佛剥离后,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初唐壁画,并在前壁和右壁发现两个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的墨书题记,为壁画提供了确凿的断代依据。此窟为覆斗顶形窟,正壁(西壁)开一龛,左壁(南壁)画阿弥陀变,右壁(北壁)画东方药师变,前壁(东壁)画维摩诘经变。主室窟顶藻井宋画卷瓣莲花团龙井心,垂幔存于东、南、北三披,底层露出初唐藻井图案及千佛。四披宋画十方赴会佛、千佛。

此窟正壁龛内原有唐塑一佛二弟子,均经后代重新装修。

南壁西方净土变是莫高窟出现最早、场面最大的净土变。佛经记载的西方净土无病无灾无烦恼。经变由三部分组成:下段为地面,中段为水国,上段为天空。碧波荡漾的七宝池水平台上,西方三圣---阿弥陀佛端坐莲台,观音、大势至菩萨侍立左右,背后经幢凌云,梵宫高耸,色彩鲜丽。

北壁的药师经变,根据《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绘成,主尊是七身药师佛,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是治疗众生生老病死之痼疾的大药王。他有胁侍日光、月光菩萨,还有十二药叉神将,保护众生免于苦难。

下方,两侧乐队共有28人,分坐在两块方毯下,乐人肤色各有不同,演奏着中原汉民族的乐器、西域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吹奏乐和从外国传入的弹拨乐等共15种。两组舞伎在灯火辉煌中翩翩起舞,一组展臂挥巾,绺发飘扬,似在旋转;一组举臂提脚,纵横腾踏,这大概就是传自中亚的胡旋舞和。

胡旋舞。 

胡腾舞。

东壁,维摩诘经变画,维摩诘画像较为完整,文殊菩萨画像则漫漶。右侧是维摩诘示疾、左侧是文殊问疾及门上的三佛说法。维摩诘手握麈尾,在帐 内抚膝而坐,身体前倾,略现病容,但目光炯炯,咄咄逼人,神思飞扬,为传神佳作。

文殊菩萨下方,绘有帝王出巡图。

第231窟为中唐的代表窟之一。据东壁门上阴嘉政之父阴伯伦及其母索氏供养像和题记得知,此窟开凿于公元839年,是敦煌世家豪族阴氏所建,亦称阴家窟。

洞窟东壁门上的供养人画像引人注目。窟主阴氏供养人画像,与正龛相对,画像中置牌位,男女相对,手捧香炉,胡跪供养。侍者捧鲜花侍立。

  

主室窟顶为覆斗形,顶部为华盖式藻井,周围飞天旋绕。窟顶四披居中画说法图,周围布满千佛。

西壁开录顶帐形龛,设马蹄形佛床,残存塑像三身,龛内壁画联屏十扇,画《萨埵饲虎》、《善事太子入海》等本生、因缘故事。录顶四披画瑞像图四十幅。  这些瑞像,王玄策的《西国形传》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多有记载。瑞像图中有外国瑞像、西域瑞像和河西瑞像三类,为其他时期洞窟所不多见。

龛内顶东披-倚坐白银弥勒瑞像。

龛内-牛头山释迦瑞像。

西壁龛外两侧分别画《文殊变》和《普贤变》。南壁画《天请问经变》、《法华经变》等。

《观无量寿经变》的乐舞图。美丽的舞者,举起琵琶反背在身后,屈伸向右,提右腿,和着激动人心的乐曲声,跳着欢快的舞蹈。她手中琵琶在背后拨弹,连弹带舞,有极大的难度。两旁的伎乐,分别弹奏琵琶、阮咸、箜篌、鸡娄鼓、横笛、拍板等,通过舞乐表现了西方净土世界的欢乐气氛,是研究唐代舞乐史的珍贵资料。

画面中部有一反弹琵琶的伎乐天正在起舞,她左脚着地,右腿抬起,似作左右交替腾踏之姿,舞带展卷,节拍鲜明,神情沉着自然。最突出者,双脚拇指跷起似在晃动,以应节拍,这种特殊的舞技,可以看出印度舞蹈留下的影响。

北壁画《弥勒经变》。上部两侧,分别画出山水景物。图为右侧山水:有一组高耸的岩崖,在两道峭壁之间有一条河水曲折地流出,近处的河道越来越宽,山脚下绘出修行的草庐。靠近中部的山,阳面是一个缓坡,有几只鹿悠闲地吃草,上部的远山烘托出辽远的效果。与之相对的经变画左侧的山峦较平缓,通过河流的曲折线条表现出苍茫的原野,远景中还有几只鹿。对于远景的处理,加强了写实性,表现出深远的意境。比起盛唐山水那种气势壮阔的气氛,本窟山水更多地表现出安详而宁静的风格。

 《华严经变》

法华经变之马厩。

《东方药师经变》。

东方药师经变下部屏风画。

东壁门南画《报恩经变》。

东壁南侧-山间雌鹿

北壁画《维摩诘经变》。

维摩诘经变之花砖城门。

北壁-吐蕃式佛殿。

北壁-回廊与角楼。

第237窟为中唐代表窟之一,殿堂式覆斗顶窟,分前后室,主室平面呈方形,正壁开一方形盝顶深龛,内设马蹄形佛床龛。四披为吐蕃时期敦煌壁画新出现的题材瑞像图,共计37幅,分中亚印度瑞像、西域瑞像和河西瑞像三类。窟顶为三兔莲花藻井,四披为千佛,四壁壁画均为经变画:西壁龛两侧为文殊变与普贤变;东壁为维摩诘经变;南壁自西向东为法华经变,观无量经变,弥勒经变;北壁自西向东为华严经变,药师经变及天请问经变;下部均为屏风画。


西壁佛龛顶部37幅瑞像图中有一幅是双头瑞像,故事发生在犍陀罗国(梵语音译,又作乾陀罗,意译香遍国,即国中多生香花),有一位贫士努力赚钱,誓愿造释迦如来佛像,请画工绘如来妙像。后来又有一人,同样拿一点点钱,求画师画释迦妙像,画师收了两人的钱,但只能画一像,画成之日,两人俱来礼敬,画师为两人指示释迦像说:“这是你们要的佛像”。两人相视怀疑,如来像现双头一身子。画面绘一尊两头四手的佛像,其中两手屈置于胸前合十,身着吐蕃服装的俗夫仰视佛像。榜题为:“分身像者,胸上分视,胸下合体,其像随形神变。” 

东壁绘制的维摩诘经变,此窟的维摩诘经变以东壁窟门为界,把“维摩示疾”与“文殊师利”画在窟门两侧,隔门对坐论道,相关的各品配置在上下部。“方便品”中,维摩诘示疾,国王、大臣、王子、官属前去去看望。画面表现这一情节时,将头戴冕旒的华夏皇帝及其大臣画在文殊菩萨下部。而吐蕃赞普被置于听法画面的中心位置。赞普头戴红毡高帽,结发辫于两鬓,身穿虎皮翻领右衽长袍,脚穿长靿乌靴,腰系革带,佩长剑,项饰瑟瑟珠,右手持香炉,左臂长袖及地,立于龙头曲柄华盖下,神情虔诚。

将卷发高鼻的少数民族首领、各国王子及外国使臣画在维摩诘帐下。赞普前有三侍者捧供品引路,后有吐蕃侍臣与其他西域诸族首领13人随行,其中有的赭面黑发,有的束发赤脚,有的头戴毡帽或毡笠。这些都是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西部一些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臣的真实写照,与名画《职贡图》相比,毫不逊色。

南壁中央绘制的观无量寿经变,画面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圣众围绕,四面宫殿回廊,中央歌台舞殿,管弦齐奏,轻歌曼舞,碧空中飞天彩云,天乐自鸣,地下宝池漾波,鸳鸯戏水,一派和谐安祥的升平景象,已形成极乐世界的一种模式。上部表现天乐不鼓自鸣。中部表现佛说法。下部表现极乐世界乐舞场面。

上部表现天乐不鼓自鸣。中部表现佛说法。

两侧天空中悬浮着琵琶等乐器,不鼓自鸣。

下部表现极乐世界乐舞场面。两侧宝池漾波,鸳鸯戏水。画面中伎乐天反背琵琶,两侧各有八人乐队伴奏,手执箜篌,阮咸,琵琶,古筝,竖笛,萧,排萧,芦笙,拍板,横笛等各种乐器。

画面中伎乐天反背琵琶,左脚着地,右腿抬起,似作左右交替腾踏之姿,舞带展卷,节拍鲜明,神情沉着自然,最突出者,双脚拇指跷起似在晃动,以应节拍,这种特殊的舞技,可以看出印度舞蹈留下的影响。

十六观,未生怨移入下面屏风内,形成了新的模式。

第249窟开凿于西魏。覆斗顶殿堂窟,西壁开一龛,东壁毁,南、北壁绘千佛,中间绘说法图一铺。

窟顶绘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和佛教题材。

窟顶西披正中画立于大海中的巨人。一般认为此巨人就是佛教里的阿修罗。而他身后的那座高山也就是佛教中的须弥山,表现他“身过须弥”,须弥山上有座巍峨的宫城,则是佛教中帝释天的居处“忉利天宫”。

东披以佛教中的摩尼宝珠为中心。两身羽翼力士托举莲花摩尼宝珠,飞天左右护持。飞天面部清瘦为中原女性形象,着羊肠裙,飘带如火焰。

南披《西王母出行图》。中心绘西王母乘凤车,有仙人骑凤前导,骑凤随行,飞天也前后相随。另外,开明、乌获等都在天上飞翔。下部的山林之中,则绘有羊、野牛、豺狼、羽人等。整个画面色彩斑斓,飘逸非常。将西王母这一高贵神秘女神形象渲染的超凡出尘。画面通过对流云,旌旗,襟带等的刻画让画中人物灵动飘飞,呼之欲出。

北则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东王公(或帝释天)乘龙车,浩浩荡荡巡天图,下方绘有山林、狩猎图等。

还画有大量的中国传统神话和道教题材。

在西披的风、雨、雷、电四神。

风伯、雨师。

雷公击鼓、电神。

在洞窟的东、南、北披上还有完全出自中国传统的四位方位神,青龙(东方之神),白虎(西方之神)

朱雀(南方之神)

玄武(北方之神)。

“耳出于顶”,裸体披巾,臂生羽毛,奔腾于空的“羽人”。

寥寥几笔就形神兼备的牛。

白描的猪。

北壁 舞姿頭飾各異的三身伎樂

顶人字坡西侧开有浅龛,龛外两侧各画天王、神将、菩萨、佛弟子、飞天等。天王披铠甲,蹬皮靴;神将裸上身,下身裹腰布,彩带绕身飘飞,姿态雄健。此处形象在隋代壁画中不多见。

窟顶-双蹲狮,一莲池供宝珠。

这一对蹲狮,均口衔忍冬草,中间莲池,碧波里莲荷茂盛,池水中央供有一颗摩尼宝珠。

凸凹彩方块,莲花化生童子飞天。

在窟中心柱东向面和前部人字披下南、北壁各塑高大的一佛二菩萨像,三铺大象组成了三佛的形式。

中心柱的南西北向三面各开一浅龛,内塑一禅定佛、二弟子。这些塑像虽经清代重新敷彩,但仍保持隋代风貌,皆头大体壮,肩宽腹圆,面相略方而结实,衣饰华丽。

中心柱西向龛内,一禅定佛、二弟子。缠枝莲花化生火焰纹龛楣。

西壁龛下部-供养人。

第254窟建于北魏,隋代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窟形平面呈长方形,前部人字披顶,后部平棋顶。中心塔柱东向面开一圆券龛,内塑交脚如来,龛外有胁侍菩萨。东壁门上开明窗。同时在南北壁前部各开一龛,内塑交脚弥勒菩萨,后部各开四龛,内置如来禅定相或说法相。

洞窟中央设有中心方柱。主尊为交脚弥勒佛像,波状发髻,内着僧祗支,外着红色右袒袈裟,衣薄贴体。 龛壁画飞天及火焰纹佛光,两侧画飞天各二身,供养菩萨各六身。 龛下南侧画婆薮仙、北侧画鹿头梵志,佛座两侧各画一狮子。浮塑龛楣上画忍冬纹及化生童子。 浮塑龙首龛梁、束帛龛柱。 龛楣上方画飞天二身,两侧残存影塑小菩萨。 龛下塔座画药叉(夜叉)。

两侧的飞天和供养菩萨。

  

龛下南侧画婆薮仙、北侧画鹿头梵志,佛座两侧各画一狮子。

鹿头梵志,所谓的外道仙人之一,据说他熟谙医药、天文,能治众病,善起死回生之术,凭听敲打骨头之声可知死者性别及死亡等原因。

婆薮仙,具体形象为一老婆罗门,椎髻浓髯,上身袒裸,胸肋露一手,手中托一骷髅,意为可辨人死因。在佛教造像中这二名外道一般都位于佛座两侧,曲身裸形,形像卑小,与高大端庄的佛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释迦的伟大、佛法的精深。

浮塑龛楣上画忍冬纹及化生童子。 浮塑龙首龛梁、束帛龛柱。 龛楣上方画飞天二身,以及供养菩萨。还贴有影塑小菩萨。影塑,是指那种浮雕式的泥塑,通常是用模子批量制作,然后一一贴在墙上,再施彩绘。

中心塔柱其他三面,就是三尊释迦牟尼禅定像。这三个释迦禅定像加上前面的说法像,其实是讲的释迦牟尼的故事,思维、成道、说法,释迦四像里面苦修、降魔这些,用别的方式如南北两壁的壁画画表现。

西面向。

北面向。

南面向。

南北两壁在前部人字披下各开一阙形龛,内塑交脚弥勒菩萨,洞窟后半部的南北两壁上端各开四个圆拱形龛,内塑佛说法像及禅定像各两身。

其中南壁四龛中佛像头部均残。前部人字披下阙形龛内塑交脚菩萨一身。上画天宫伎乐九身,脊坊、椽坊两端下均有木质斗拱。龛外两侧画千佛,龛下画降魔变一铺。表现释迦即将成道前,天魔波旬率领三个女儿及魔军至佛所,诱以女色,又以武力进行威胁,企图破坏释迦成佛的决心,释迦以法力战胜魔王最终成佛的故事。此图是敦煌石窟中最早的一幅降魔变。 紧邻降魔变的西侧,绘本生故事画萨埵舍身饲虎本生。萨埵饲虎本生故事画西侧绘制千佛,千佛中央画说法图一铺。下画边饰一条,边饰下方画一排药叉。

后部上画天宫伎乐,下方四个圆券形龛内东起分别塑说法佛、禅定佛、说法佛、禅定佛各一身,龛内侧塑胁侍菩萨。龛壁画莲花、化生童子。龛楣画忍冬。各龛之间以忍冬龛梁相联,龛壁画化生童子、飞天、供养菩萨等。

第254窟的降魔变作为敦煌石窟中最早的一幅,堪称其中的经典之作。整个画面呈现中心对称构图,佛居于画面正中,在菩提树下结跏跌坐,形态高大坚定,在群魔之中坚如磐石。群魔手脚颠倒,在恐惧中正跪地投降。佛两旁的空间里,描绘了众魔攻击的场景。佛右侧拔剑者为魔王波旬,穿着盔甲,正怒视佛祖,拔剑的手刻画的刚劲有力。佛右下方占比例较小的是魔王的三个女儿,身着龟兹装,身披大巾,腰束长裙,穿半袖外套,头戴宝冠,搔首弄姿,姿态扭曲夸张,作妖媚状。企图以女性的魅力,动摇佛祖的意志力。

萨埵饲虎本生故事画采用“异时同图”的布局形式,在一个画面内表现出多个故事情节,各情节间用山林图案作为分隔点。(1)三位王子遇饿虎,饿虎似乎正要吞食小虎。(2)小王子利木刺身,使鲜血汩汩流淌而出。(3)然后跳下山崖,让母虎啖血。(4)母虎及虎仔扑在萨埵身上啖食其肉。(5)二兄见尸骸并还告父母;(6)父母抱尸痛哭;(7)起塔供养。此图的最大特点在于构图巧妙,在一幅画中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十个情节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主题鲜明又富于变化的特点。


北壁尚有两身保存完好。

南北两壁及中心塔柱上部各有殿阙形佛龛,简称“阙形龛”。龛内塑弥勒菩萨像,龛两侧塑双层阙形,中有庑殿顶,成为高低错落的子母阙,表示弥勒在兜率天宫的殿屋。菩萨头戴宝冠,发披两肩。腰束羊肠裙。面部饱满,神情温和,双耳垂肩。颈饰璎珞,胸前有两龙相衔式璎珞,在敦煌石窟极为罕见。

西壁正中的一幅说法图。西壁中部绘白衣佛,也是敦煌壁画较为少见的题材。此佛结跏趺坐,其与众不同处,是身着白色袈裟。为何是白衣呢?众说纷纭,还无定论。

西壁底部的一排药叉。

第257窟建于北魏。前部人字披顶,后部平棋顶,有中心塔柱。柱东向面开一大龛,内塑倚坐佛说法像,外存一天王像;南北向面均上开阙形龛,塑菩萨像,下南开双树龛,北开圆券龛,均塑禅定佛像;西向面上下开圆券龛,内塑禅定佛像。窟顶人字披椽间绘莲花供养菩萨,后平棋顶有莲花童子,飞天及忍冬图案。窟壁绘画分三段,上绘天宫伎乐,中绘千佛和佛经故事,下绘药叉。南壁中段前部绘立佛,后部绘“沙弥守戒自杀”、“弊狗因缘”;西壁中段绘“九色鹿王本生”和“须摩提女因缘”;北壁中段前部绘说法图,后部画“须摩提女因缘”。此窟故事画故事情节感人,人物造型生动,画面构图继承了汉画像石的横卷式,紧凑而有装饰性,成为非常动人的连环画。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建筑、服饰民俗等形象资料。

此窟主尊,为一倚坐佛像,高肉髻,面部略有损毁,双目已失。佛像内着僧祇支,身披右袒袈裟,两腿自然垂下。此尊彩塑,具有明显的“曹衣出水”的特点,衣纹以贴泥条的方式制作,使整个袈裟紧紧裹在了佛身上,佛的肉体特别突出。特别是左臂垂下的袈裟一端,从正面看是两条波浪纹,更增添了湿衣出水之感。乍一看,佛像就像刚刚从水中出来一样。曹衣出水,又被称为“曹家样”,是敦煌壁画与彩塑的艺术风格之一,此窟主尊就是曹家样的典型代表。

中心柱正面佛龛的上部,在佛光两侧,各画两身飞天构成一组,南侧这一组上面的一身飞天扬起两手,应节而舞,身体似乎在向下落;下面的飞天一边弹奏琵琶,一边仰头悠然地向上升起。这两身飞天动作相互协调,一上一下,一强一缓,一动一静,虽然身体略显僵直,但却给人以优美的感觉。在敦煌壁画中,这种两身一组的飞天被称作“双飞天”。

伎乐飞天之下听法菩萨,人物多已晕染变色,面部呈现出“黑鼻黑眼圈”,其实,将这些图放大了看,人物虽已严重变色,但线条比例、手姿、面部表情都很优美、有一种内在的沉静。

主龛外原塑天王二身,现北侧存一身天王像,是莫高窟现存北朝唯一的彩塑天王像,(也有说是金刚力士)。塑像所戴宝冠已失,竖眉立目,披天衣,穿胸甲,束战裙,本来应持金刚杵。身体饱满雄健。

中心柱南向面上层阙形龛内-思惟菩萨。

北壁说法图(残毁)。说法图中的飞天群,随形布局,平行飞翔。头戴三珠宝冠,项上饰璎珞。有的双臂伸展,有的弯曲,有的双手合十,巾带飘逸,表现飞天迎风飞舞的千姿百态。

北壁后半部千佛,中央阙形塔内立佛一铺,下部须摩提女因缘。

须摩提女因缘,故事讲:须摩提女笃信佛教,她的夫家却信外道(指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信仰)。她的公公满财听说佛祖神通广大,让须摩提女请佛到家里“赴宴”。佛得知其中的意念,带弟子“赴宴”。佛弟子各显自己的神通,坐着各自变化的动物来到满财家,释迦牟尼和许多侍者最后到达。满财一家看到佛及弟子的种种神通,惊叹不已,最后都皈依了佛教。在因缘故事画中描绘须摩提女请佛赴斋,佛派使者乾茶等背负鼎、大釜、水桶等炊具前往,他们风驰电掣般飞跃群山而至。乾茶形似飞天,所以此图被俗称为“背釜飞天”。

南壁,前半部人字披下,上部画天宫伎乐,残存七身,中部画毗卢舍那佛一铺(大部模糊)。 后部上画天宫伎乐十六身。中画千佛,千佛中央画一阙形塔内立佛一铺。下东起绘沙弥守戒因缘、弊狗因缘各一铺。图下画有边饰,底部有一排药叉。 南壁依据《贤愚经》所绘的沙弥守戒故事,是佛教戒律画代表作之一。

南壁-说法图。

沙弥守戒自杀故事,讲的是小沙弥为了遵守戒律,拒绝长者之女的诱惑,不惜刎颈自杀。画面按故事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自东向西由7个主要情节组成:(1)乞食比丘德行高尚纯洁,远近闻名;(2)长者闻比丘之名,送子于乞食比丘处出家,剃度落发为沙弥。

(3)乞食比丘教诲小沙弥要严格遵守清规戒律;(4)一日,小沙弥受乞食比丘的派遣,到优婆塞家乞食,正逢主人夫妇不在,独自守家的少女为其开门。少女见沙弥面容清秀,顿生爱慕,强求与之婚配,沙弥无奈之下,为求佛戒只好刎颈自杀,少女见状悲痛欲绝。(5)优婆塞回家,少女如实哭诉。

(6)优婆塞将此事报告国王,并缴纳罚款;(7)国王被小沙弥之举感动,起塔供养。此图的特点在于构图完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十分到位,对作为环境的山峦、草庐、房屋、宫殿的描绘极富装饰效果。

南壁西端绘弊狗因缘故事,敦煌壁画中仅此一幅,故事讲有一只喜欢咬人的恶狗,碰到了一位智慧过人的比丘,经过比丘的教化此狗萌生善心,并在死后转生成人,获得人身之后求作沙门皈依了佛门。

一比丘坐在地上,左手向后撑地,一狗在比丘身后舔手。

一比丘右手支颐侧卧山间,表示此狗转世后出家为比丘。这幅画中出现了敦煌壁画中最早的床图像,即比丘所躺的床,这种床是四腿无枨床。四腿无枨,就是说四腿间没有横木固定,图中床腿的高度已经与现代人所用卧具高度相当。

西壁,上部画天宫伎乐十六身,中画千佛,中央趺坐佛说法图一铺,下南起画九色鹿王本生一铺、须摩提女因缘(前半部)。图下画边饰一条,下药叉一排(模糊)。 九色鹿本生故事画为横卷式连环画,绘八个情节,由左右两端开始,中间结束,这组壁画曾由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成动画片,可谓家喻户晓。 西壁北段(和北壁)根据三国时期支谦译《须摩提女经》绘须摩提女故事画,共描绘十四个情节(此壁绘前半部情节1-3)。 

溺人落水,九色鹿救溺人,溺人跪鹿前谢恩。

王后要求国王捕鹿,溺人告密。

国王出行捕鹿,溺人引国王军队去树林。

九色鹿遭国王军队追捕。

九色鹿在国王前告知救溺人始末。

溺人遭报应,身上长癞且口中恶臭。

窟顶平棋中,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游泳图”,四个裸体童子在碧绿的水池中围绕一朵大莲花追逐嬉戏,周围有水草缠绕点缀。整个画面中,人物姿态舒展优美,表现了佛国世界莲花海中自由快乐的生活。裸体人物在敦煌壁画中较为罕见,这样畅游的泳姿更是仅见于此,所以此图曾被选为代表古代游泳的莫高窟奥运宣传画。

第259窟是莫高窟早期的代表洞窟之一,大约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本窟的塑像和壁画基本都为北魏时期的原作,是了解佛教美术史的重要实物遗存。现存窟顶是前部的人字披,后部为平棋顶。西壁突出半塔,中镌一龛,内塑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南北两侧及半塔的转角处,各塑菩萨一身,塔西存留有浮雕供养菩萨。

主尊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像,头上波状发髻,身穿偏袒右肩式袈裟。厚重的袈裟细密贴在佛的周身,凸起的衣纹线随着身体的起伏圆转曲回,反映了犍陀罗艺术的影响。龛外的菩萨,头戴三面宝冠,上身赤裸,下身着裙,神情怡然,显得古朴大方。龛顶的宝盖上,八身飞天相向而飞,其中半数穿通肩袈裟。龛内佛的火焰纹背光中所用的蓝色颜料,是莫高窟所有颜料中最昂贵的一种,被称为“青金石”,是由产于阿富汗地区的蓝宝石磨制而成。这些蓝色经过一千多年,不仅没有变色,至今看上去仍非常鲜艳,奕奕发光。

说法像两侧供养菩萨和飞天。

西壁龛外南侧菩萨,高1.29米,头戴宝冠,冠后垂巾,上身袒裸,仅披天衣,下穿绿色羊肠大裙。面相略长而丰满,双耳垂环,璎珞严身。披巾及裙上,多饰阴刻线纹,以增强轻薄流畅的质感。

西壁龛外北侧菩萨。

洞窟南北两壁分作上下两层。北壁上层为阙形龛,人字披之下,居中的一尊为半跏思惟菩萨,东端(最右边)一龛残毁过半,西侧(左边)二龛内均塑交脚弥勒菩萨。

下层为圆券龛,龛内塑佛自左至右依次为说法像、倚坐像和禅定像。

北壁东侧(右侧)的禅定佛像是莫高窟塑像中的代表作之一。坐佛高0.92米,波发高髻,脸面浑圆,耳大垂肩,挺胸收腹,体态端庄,比例适度,双腿盘起,结跏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双手在腹前重叠作禅定印。身披深红色袈裟,在膝前呈三莲瓣状自然下垂,阴刻衣纹流畅自如疏密有致,紧贴躯体。此像结构严整,脸面和胸部,精刻细作,使之显得细腻滋润,富有血肉感。充分地体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作品中,以形写神,有主有次,形神兼备的特点,是敦煌石窟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

特别是弯眉下微睁下视的双眼,约略隆起的鼻翼,嘴角微翘和深深陷进的两个小窝,弯如半月形的双唇,都给人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会心的微笑。这尊彩塑被众多游客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第323窟是一个初唐洞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为平顶,南北壁上各凿一盝型顶的小窟,南侧为324窟,北侧为325窟。前室及甬道的表层壁画均为西夏时重绘。后室(主室)平面方形,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窟顶藻井画团花井心,四披各画千佛22列。正壁(西壁)平顶方形龛中的塑像为清代重塑,共五身,正中为一倚坐像,南北两侧塑弟子和菩萨各一身,皆立于莲花座上。窟中龛顶、窟顶及其他三壁上的壁画多为初唐原作,南北两壁画佛教史迹画、东壁窟门南北两侧画戒律画。

最有名的是北壁西侧的《张骞出使西域》,共由4组画面组成,呈“凹”字型排列,每个画面有清晰的榜题,表现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1、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殿堂,内有两个站立的佛像,殿堂正面额匾上有“甘泉宫”三字,下方画帝王、臣属持香炉或笏拜谒。2、在画面的下方,皇帝骑在马上,左右臣属八人,一人手持曲柄华盖。张骞持笏跪拜辞别,后有从者持节牵马。3、在画面的左中部,张骞行进在途中。4、在画面的左上角。远处有一城廓,二和尚立于门外,城内有佛塔。

南壁西侧的《石佛浮江》。南壁西端开始:1、画二佛立于水面上,僧俗数人在岸上作礼拜状。2、下面画道士扬幡设醮迎接。3、以东画吴县人朱膺和东林寺僧人雇船载石佛去通玄寺,江岸僧俗妇孺纷纷往迎、跪拜。其中还描绘一家祖孙三代人前往江边观看迎佛的情景,富有民间生活气息。

南壁东侧的昙延法师故事。586年,天下大旱,隋文帝令京北太守苏威问昙延(516—588年)天旱之由。昙延答到,君乃万民之主,群臣之首,却不亲自为百姓祈雨,故是否下雨,系于此。隋文帝遂决定亲自祈雨,便派人迎昙延入朝,请他登大兴殿御座,南面而坐,传授佛法,文帝及五品以上朝宰大臣,皆席地朝北而坐,听受八戒。戒授完毕,日已中天,时有片云遍布全天,继而天降大雨,令天下并足。1、左下角,肩舆中坐一僧人,六名轿夫弓身抬行,榜题为“帝迎法师入朝时”。2、右下角,一帝王向一僧人行礼,帝王后侍臣四人,其中一人持曲柄华盖。3、左上角,宫殿内一僧人坐高座上,殿前阶下一帝王率领臣属五人跪拜施礼,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将至。4、右上角,城内大帐中,一僧人坐高座上讲说,前有一帝王坐胡床上恭敬聆听,五人侍立左右。5、上图中间,一舍利塔大放光芒,榜题为:“延法师于塔前与文帝说涅槃经并造疏论讫感舍利塔三日放光”。昙延将其著作《涅槃疏》放在宝塔前,塔即时放出光芒,表示他注疏正确,可以传世。

佛图澄故事位于北壁,佛图澄是晋、十六国时期的名僧,在这里故事以上、中、下三组画面表现佛图澄的神异故事,这个场面是佛图澄为石虎说法时,幽州四城门起火,佛图澄使出神力用酒灭火的情形。右上角是佛图澄立于七层塔前,合十向人们解说塔檐的风铃声音有异,指出这是不祥的凶兆,他预言石虎和石韬将要火并。

一僧人赤裸上身,坐在水池边,正在洗肠的情景。

北壁“康僧会的故事”局部,表现康僧会从海上来的情节,画出大海中一叶扁舟。隐约可见舟中数人。表现出烟雨迷蒙的江湖景色,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境。

第331窟是初唐时期开凿的洞窟,洞窟前室、甬道均绘制有壁画,前室壁画保存完整,前室西壁门上是五代时期绘制的地藏菩萨、水月观音,门南、北各画天龙八部,门南被美国人华尔纳盗走一方壁画。甬道顶部为盝形顶,顶中央为五代时期绘制的十一面观音变一铺,南、北披画趺坐佛各六身,甬道顶部及两披壁画保存完好,色泽鲜艳。洞窟主室为覆斗形顶的方形窟,西壁开一斜顶敞口佛龛,龛内初唐塑一趺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清修),清塑二菩萨。

 

西壁龛外北侧,飞天托普贤菩萨。

西壁龛外南侧,飞天托文殊菩萨。

东壁北门附近作为胁侍的初唐十一面观音像。



东壁窟门上部,《华法经变图》。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的七宝塔绘于画面中心,不仅所占空间最大,更起着连接各品的统领作用。此外,在上横幅的左右两侧,又绘上虚空会的与会者——初唐新出现的释迦佛分身十方诸佛及其胁侍菩萨,更使《见宝塔品》内容丰富,场面华丽。

右半部。

左半部。

国王施七宝。

从地涌出菩萨。

 从海涌出菩萨。

妙音菩萨向释迦奉献璎珞。

四大天王。

天龙八部。

诸梵王。

骑狮文殊菩萨。

骑象普贤菩萨。

 诸天子。

图中的七宝楼阁实际是唐代建筑的反映,如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不出“重檐”,正是初唐建筑的特点。画面左侧的“道场树”,为《无量寿经》特有,树上的房屋,代表“诸佛国”。

华盖的形状保留隋代绘制简单的特点,并根据《无量寿经》加了一些“七宝”生成的璎珞。佛在双树下说法,华盖在佛头顶,形成了华盖与树冠结合。

听法三菩萨。

演奏姿态逼真的两飞天。

敬请观看下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