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有多大?

 炫叶楓雪 2021-11-29

古时候,讲究身份和出生,所以一个家庭正妻和嫡子地位自然比庶子、妾室好很多,那么,他们之间差距究竟在哪里,我带大家细致了解一番。

平常人家娶个老婆养家糊口确实不容易,但这种情况放在有钱有势官宦人身上有些不一样,他们有足够手段敛取大量财物,因而他们可以娶到足够多妻子,这样一来除了嫡子以外,便会有多名庶子,这些孩子虽然都有一个共同父亲,可他们母亲是自己父亲妾,以至于他们在家中地位存在明显差距。

嫡子为正室所生儿子,也叫做“适子”,只不过嫡子不一定是长子,有时候庶子会比嫡子大,可他们年龄又有何用,但嫡子地位明显比庶子高,毕竟他的母亲是父亲正室,因而他们有足够资本在家中叫嚣。从此之外,嫡子比庶子有个好处就是以后父亲所有财政和爵位都享受优先继承权。

无论任何家庭在选择下一代接班人,多数情况下会考虑嫡子,从这点可以看出,嫡子因出生原因,让其和其他兄弟比起来,任何方面都享有优先权,同时嫡子及他嫡长子和嫡长孙才算是家族正宗,其他庶子只能算别枝。假设嫡子在加班前去世,他的儿子嫡长孙继承权优于嫡次子,这样做的原因,就是确保嫡长子一脉可以有序传承。

古时候,一夫多妻制是达官显贵和皇族成员特权,平常百姓压根没能力纳妾,正因为如此,嫡庶之分观念被相当重视,尤其在皇家,嫡庶之分相当明显。皇帝作为天下之主,因而他可以拥有无数佳丽,这些宫妃虽能为皇帝生儿育女,然而她们孩子地位远比上皇后所生嫡子,毕竟嫡长子制度深受各个王朝认可,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子作为皇后儿子,出生后便生活在母亲荣耀之下,嫔妃所生孩子虽多,可他们地位压根比不上嫡子。

嫡子继承制的形成,直接公开了嫡子和庶子的区别,历史上无数次皇权争端不就是嫡庶之分,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失去了长子朱标,朱标走后他还有十多个儿子,这当中还有四个嫡子,按理应该选择其他儿子,可朱元璋剑走偏锋直接选择了皇长孙朱允炆,他的举动看似正常,可实际上在其去世后,嫡四子燕王朱棣来了一场靖难之役直接将朱允炆赶下了皇位。

可以说,嫡子继承制引起了无数皇权争端,商朝末代国君纣王帝辛不是长子,据《史记》记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纣王两个哥哥是庶子,地位低下,纣王虽然地位不高,可他母亲是王后,因而其才有机会继承王后位,结果商朝便在手下走下了灭亡,纣王父亲若知道这个情况,是否会对自己选择感到后悔。

除了这点外,康熙晚年时期九子夺嫡,会造成这起纷争原因,在于康熙对自己嫡子失望后,打破了以往嫡子继承制度,让皇子们看到了继承皇位可能性,因而展开了猛烈厮杀,最终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从这点可以看出,嫡子制度是无数起皇室争端根本,因为皇位迷人,让多数人为了夺取这个位置,宁愿付出生命代价,从而感受那高出不胜寒的感觉。

每个王朝在嫡子继承制都有相应规定,周朝的时候,只有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其他嫡子和庶子只能担任诸侯或者公卿。唐朝的时候,嫡长子地位排名第一,正妻所生育其他几个嫡子排名二三位,接着才是庶子、嫡长孙,庶孙等,如此划分,就是为了彰显出嫡子和庶子因为身份地位产生巨大差异。

嫡庶之分核心内容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所有嫡子中拥有尊尊贵定位便是嫡长子,其他嫡子地位虽高于庶子,在这种严格的宗法制度下,形成了各个王朝信服嫡长子继承制。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