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实脾则肝自愈。果真如此吗?

 学苑中医 2021-11-29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

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本节分三段,“唯治肝也”以上为第一段,“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以上为第二段,“肝虚则用此法”以下为第三段,其二段与三段之间,由“酸入肝”起至“要妙也”数句是后人释文,当删,说明如后。

本节第一段,言上工治未病,见肝病即预防其传脾,宜先实脾,与中工之见肝治肝者不同,此肝病是实症,以实方能传,虚则不能传也;此脾病是虚症,以虚方受传,实则不受传也。每季各九十天,其最后十八天为脾土得令,故四季之末为脾王,王与旺通,脾王即脾实,脾实则不受传,虽有肝病不能伤脾,故曰四季脾王不受邪,勿补也。

本节第二段,言肝虚,虚则无余力以伤脾,故不必实脾,只宜补虚,曲直作酸,故以酸补肝,为补肝之正治法,肝得酸,易起虚性兴奋,故以焦苦平肝,为补肝之反佐法,肝虚肝实皆不得其平,故更以甘药调和之,使不偏重,为补肝之善后法,酸苦甘合用,补肝之能事毕矣。

本节第三段就肝病以概括其他各脏,言肝虚则用酸苦甘合治以补肝。反之肝实者则但宜泻,不宜补也,肝病然,五脏病亦无一不然,故治病不可虚其虚,不可实其实,不可损其不足,不可补其有余,此经义也。

本节酸入肝数句,论病理,既不可通,论治疗,多属凿柄,治一肝病,不惜健脾以制肾,扬火以伤金,损数脏以治一脏,上工不出此,中工亦断不出此,当是后人以五行学说解释经义之文学,不知何时混入原文,宜删之,以断纠纷。

肝病传脾之理,在中医旧说,即木克土是也,若以科学原理言之,肝生神经,脾主消化,交感神经受刺激,则消化力锐减,环境不良之人,终日忧伤愁烦,交感神经刺激过甚,交感神经所主之消化作用,因而迟钝,其刺激过甚,中医谓之肝郁,又称木旺,其消化迟钝,中医谓之脾弱,又称土虚,其感受刺激,影响于消化机能,中医谓之思虑伤肝,又称木克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